《宜家真相:藏在沙发、蜡烛与马桶刷背后的秘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宜家真相:藏在沙发、蜡烛与马桶刷背后的秘密-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矛盾,要真正了解他并不容易。

    一般情况下,英瓦尔自己除了提供构想,不会做具体的事情,但他会鼓励宜家负责产品研发的重要人员去落实。他认为,只要找对了人,总会做出成绩的。

    他经常会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开玩笑,尤其是在审查产品方案的时候。他会说一些讽刺挖苦的笑话。不过,他最常挖苦的,是他自己。很多时候,他都不会失礼,只是制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那种令人招架不住的玩笑,不过许多员工都觉得他这人很有幽默感。

    有一回,英瓦尔和大约二十来人讨论产品方案。他有个问题想找人问问。

    他故意把声音拖得老长:“博斯,博斯,你在哪儿啊?”

    包括博斯在内的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又喊了起来:“他是不是溜回家了?好啊,那他可是犯傻啦!”
第5节,
    大家都被逗得乐了起来,看着被他取笑的人。博斯满脸困惑,也被逗乐了。

    英瓦尔还不肯就此罢休,故作惊讶地说:“喔,亲爱的博斯,原来你还在这里啊。你能够和我们待一小会儿真是太好了!你瞧,我们正在看你的产品方案呢。”

    如果只有他和另一个人在一起的话,他的幽默感会变得辛辣起来。有一次,来了一位资深的产品开发商,介绍了他自认为别具创意的咖啡桌。大家看完并离开后,留下我和英瓦尔。他对我说:“哎,约翰,我看别具创意的只有他的大胡子。”

    幽默感是坎普拉德领导能力的一方面。他只是在他认为合适的少数人,比如布拉斯潘那帮子人中间开玩笑。他绝不会在研究采购战略的会议上和经理们开玩笑。他在这点上是做得很聪明的。

    有时,某方商务代表们正在兴头上时,会稀里糊涂地向英瓦尔做出过多的承若,而产品开发商们、经理们、采购战略负责人对其后果是很清楚的。这时,英瓦尔会突然冒出一句话来:“圣诞前就把新样品弄出来,怎么样?”

    毫无疑问,这句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愣住了。随后,大家才明白他的无理要求其实只是句挖苦的话。一件新产品要有两到三年的时间研发,而产品展示周定于每年九月,也就是说按他的要求,研发团队要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两三年的任务。不过,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则明白这不是幽默,而是英瓦尔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

    但是,如果换了宜家产品研发人员,听英瓦尔这么一说,就承诺立即把样品弄出来的话,坎普拉德就会马上用家乡斯莫兰斯莫兰(Smland)是瑞典南部的一个省,是宜家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的故乡,也是宜家发家之地。“Smland”在瑞典语里意思是“小城镇”,这里拥有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砂石,以盛产水晶出名,也有宜家发展得天独厚的杉树木料。腔,冷冷挖苦道:“现在,人们虽有本事飞上月球,但一个不到五克朗的咖啡杯,还是做不出来。”

    遇到争论不休的话题时,英瓦尔从来都不知疲倦,常常提出绝妙的见解。宜家的事情,无论巨细,他都一一了然于心。从材料、价格、生产、设计到商业运作,他几乎无所不知。他可以从玻璃的质量这样最细节的话题说起,再说到原材料、材料价格,最后说到产品开发和原材料采购的决策。然后,又往回再说一遍。他能够从细节到方针,从方针到细节,来回折腾,这一点,谁也做不到。七十年的从业经验,让他无所不知。但是,和人辩驳时,他则常常采取商讨、试探的口吻,总能使讨论深入下去。有时候,他会明确地采取一种立场,故意激怒参与的人。第二次开会时,他可能会突然改变原来的立场。因为,他想听听别人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要是有人坚持己见,难以说服,他就把问题抛给部门责任人,让他们负责讨论。一旦讨论起来,英瓦尔总是让讨论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地持续下去,弄得大家吃不消。有想出去方便的,有想找东西吃的。但英瓦尔却一点不累,站在大伙中间,十指交扣,放在胸前,满身口含烟的味儿。他认真倾听着,不断提问、反驳,反复纠缠于细节。别人反驳他,争得面红耳赤,他也从不发火,仍然逻辑清晰、思路敏捷。

    此外,他的脑子真是太神奇了,储存的信息之多令人吃惊。各种会议出席的人员、讨论的内容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竟然记得住在产品展示周接触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了解他们的背景,如果哪个人的信誉不好,他更是不会忘记。好几次,我听到他引用几年前的会议陈述内容,几乎是逐字逐句引用原话。

    这就是坎普拉德非凡的领导才能,也是他之所以能够掌控宜家的原因。尽管全年里他只是在产品展示周与大多数人见面,但公司还是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在运行。尽管不可能完全是他所期待的,但方向是正确的。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第6节,
    无往不胜的经验法则:“热狗策略”及其他

    宜家的采购机制,是由英瓦尔掌控的。大多数重要的地区,他都会亲自去,直接深入工厂,了解宜家的工人、宜家的供应商。每年,根据调研的结果,召开几次采购战略会议,制定出采购战略、采购方案以及产品投资的所有决议。与会者除了担任主席的集团首席执行官,还有英瓦尔以及他三个儿子皮特(Peter)、乔纳斯(Jonas)和马赛厄斯(Mathias),瑞士宜家的总经理、集团的第二号人物索比扬洛夫(TorbjrnLf),宜家现任采购主管亨里克艾尔姆(HenrikElm)和他的直接上司戈兰斯塔克(GranStark,他负责整个宜家的价值链),Swedwood国际公司(SwedwoodAB)董事会主席布鲁诺温伯格(BrunoWinborg),以及这些人物的助理。会议将审议与采购有关的一切决策,包括原材料价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各个地区产品的主要趋势等等。会上,由采购人员、采购战略负责人或者某个运营点的责任人做简要汇报。因此,这不只是高层董事成员的会议,而且是为懂行的木材采购人,或者类似的专家召开的,他们需要将自己观点和建议,利用白板、Powerpoint等方式呈现出来。

    在这个管理者和专家的会议上,英瓦尔起着主导的作用。他随时都表现出超群的记忆力,可以随口报出原材料的价格以及汇率,不假思索就能进行木材体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比如,将原木换算成板材,或者从波兰兹罗提兹罗提(Zloty),波兰的官方货币。换算成美元。当然,他将其他货币换算成瑞典克朗更是神速。

    举例来说,俄罗斯松木在波兰就地切割、胶接、加工,在瑞士的店铺出售,会耗费多少成本?只要几秒钟,他就可以凭记忆告诉你答案。这里,不但要了解三种货币的汇率(以当日价格为准),还需要了解四条边境之间的运输路线和价格、三种不同生产方式、俄罗斯和波兰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每个加工工序的成本。要是用同一问题请教一位脑子灵活的林业办公室官员,他准会花上几个小时来计算。但是,我发现,英瓦尔不仅精通木材的各种报价之间的换算,而且还对玻璃、棉花、泡沫塑料、石油或者白银的价格换算也相当在行。他似乎熟知各种原材料、各种生产程序,对跟宜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市场结构也了如指掌。每一次我听到他计算报价,我都会觉得无比惊异。但他的这种才能并不是用来炫耀的,只是引导大家进行深入讨论,或者使讨论走上正确的轨道。

    凡是与采购、物流和生产有关的事,英瓦尔都有自己的经验法则。这些经验法则都是他多年来向专家请教的结果。他本能地信赖专家,因为他们知识渊博,说话直截了当,秉性正直,不怕和他争论。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他往往会收获新的经验法则。比如,乌克兰地区每英亩地能种多少棵树,每根山毛榉原木能够加工多少平方米的块料。还有一个例子体现于商场促销品中所谓的“热狗”商品——绝对低廉的产品,售价在5到10克朗(约合三元多人民币)。一个咖啡杯的售价是5克朗的话,就应该做到:1。5克朗的工厂生产费用,1。5克朗的宜家收益,1。5克朗的税收。实际的运作更加复杂,但恰恰这就是宜家如何售卖这些“热狗”产品的策略,也是各种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基础。人们在宜家购买成千上万的各种产品,它们低廉的价格是宜家的竞争者无法承受的。宜家商场售卖的这种产品,的确只能收回成本,毫无利润可言。但是,他们却在采购和配送环节赚了钱。

    的确,在采购战略会议上,英瓦尔更加直截了当,不留情面。但他很少一锤定音,决定一切,因为他完全具有那种魄力和影响力,以便使宜家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前进。同样,也许不完全是他所想要的,但却朝着正确的方向。
第7节,
    了解实情的“基层策略”

    大多数人觉得难以理解的是,英瓦尔是如何让这么大的一家公司协调一致的。

    答案很简单,他以身作则,为大家树立榜样。每到一处,他都会反复提到他和德国分公司某个部门主管讨论了什么事,或者引用和某个供货厂方老板的谈话,要不就谈起与中国某商场的同行的交谈。他常会引述员工的具体想法、观点和问题。这种深入工厂车间的策略、深入真实环境的实地考察是非常精明的。对来自于真实情况的见解,阿姆霍特的产品研发员不会表示异议,西班牙的零售商也不会表示反对。不管是涉及产品的价格、质量、功能或者产品的整套组合,还是关于物流困境,情况都是一样的。

    此外,这种深入基层实地考察的策略之所以成效显著,还因为它给英瓦尔了解宜家整个价值链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概貌。他沿着公司的价值链从上游到下游,进行了具体的探索,从林业到商场,再从商场到林业。他因此能够在早期发现问题,无论是方针政策上的,还是具体细节上的,以防患于未然。因为提前解决问题,无须等到事情闹大,产生的费用也不至于太大。这样一来,他总是高人一筹,驾驭着整个宜家机构的各个部门。∮米∮花∮书∮库∮ ;__

    以灵活方式实现理想方案

    很多实例说明,英瓦尔对于想达到的目的,其实早就心中有数,但他却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来得到他希望的结果。最近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这一点。英瓦尔是这样告诉我的:在瑞典和芬兰边境有一个叫做哈帕兰达(Haparanda)的地方,当地的一位社会民主党议员向他提出建议,希望开设宜家分店。他一听便觉得是个好主意。可是,他和总部谈到这事时,没人愿意到哈帕兰达去开店,尤其是瑞典宜家总部的人。一般在哪个地方开设分店,是由那个国家的总店来做决定。

    为此,英瓦尔和瑞典宜家总部的执行官们见了好几次面。他们不但反对,还开始教训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批评他的疯狂想法。还说,即使开店也应该在离边境更远的律勒欧(Lule)城。我还从没见过瑞典宜家总部,或采购集团,或任何国家的任何地方的员工如此公开地反对其创始人的意见。

    然而,根据销售预测,律勒欧还不如哈帕兰达。况且这些年,宜家在世界各地总是建小店,后来为了满足需求,又不得不斥巨资扩建。现在律勒欧又要开小店,英瓦尔当然更生气了。不过,他并没有在会上表露出来。若是他对执行官员们暴跳如雷,哪怕就那么一次,其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他们会惧怕他,而且恐惧会像海浪一样,不断扩散变大,进而毁灭一个集团的创造力。同时,这样做无异于向所有宜家的员工昭示,宜家的创始人可以大发脾气,宜家的管理作风可以武断无礼。

    因此,英瓦尔最后对集团的执行官们是这么说的:“亲爱的朋友们,求求你们,就算帮我这个老人一个忙,在哈帕兰达建一个店吧!建一个有规模的大店!”

    他很聪明地提到了他年事已高。意思是我已经时日不多了,请答应我最后的心愿吧!紧接着,他与不同层次的关键人物一一见面,讨论他的“心愿”,并请求每一个人:“亲爱的,你能答应我吗?”答应了老板的事,就要说到做到。就在英瓦尔把嘴里的烟草吐进废纸篓,迈出办公室那一刻,很多他约见的人就赶忙打起电话来,接电话的正是那帮对老板的建议支支吾吾的讨厌鬼。接到通常是来自高层的电话后,那些“得罪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