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菲特批评说,这些金融机构只关注金钱而不关注结果,这种情况在伯克希尔公司是不允许发生的。金融业务搞得如此复杂,以至于政府部门和会计准则都无法监管,到最后风险突兀,必然产生巨大问题。
  应该说,这番话出于巴菲特之口,实在最好理解不过了,因为他历来以投资业务简单而著称。例如他从来不买高科技股票,原因不在于这些股票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实际上有时候还非常惊人,只是因为他对这样的高科技行业不了解。平时说话时,巴菲特也往往喜欢把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或者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来描述最复杂的业务。这也是为什么伯克希尔公司每年的股东大会会吸引那么多仰慕者的原因之一。
  那么,巴菲特所说的复杂的金融业务究竟有多复杂呢?他举例说,他曾经读过一份270页的报告,主要是向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介绍一家金融公司是如何来进行操作的。巴菲特一边阅读一边标出自己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到最后一看一共标出了25页。所以,他干脆把报告往边上一扔说,看不懂,所以再也不会投资该股票了。
  巴菲特深有感慨地说,要弄懂担保债务债券(CDO)的以下业务内容,至少需要读75万字的报告:“他们太复杂了,我不知道这些人在做什么。”
  查理·芒格的观点和巴菲特如出一辙。他不无幸灾乐祸地说,如果美国联邦政府要在紧急关头支持这些金融企业,那么应该一开始就告诉他们怎么做才能得到更多的控制。而现在的金融市场的困难是“应得的”,因为这次次贷危机本身就是他们“愚蠢和过于冒险”造成的。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属下的美中能源公司2004年取消了一项重大投资项目。这个投资项目原来是准备在1998年开始实行、2002年正式运行的。这是一项锌金属回收项目,可是由于这项业务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问题层出不穷,每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冒出另一个新问题来,这不符合巴菲特简单易懂的投资理念,所以最终不得不被放弃。
  巴菲特解释说,在地热发电产生的卤水中含有大量的锌,而这种锌是有利可图的。可是这项业务在处理各种层出不穷的危难事件中非常繁琐,所以巴菲特一直犹豫不决。直到2004年9月,终于决定放弃。
  巴菲特从中再次强调自己的一项投资原则,那就是不要把事情搞得太复杂化,而是越简单越好。他说,这个原则广泛适用于伯克希尔公司所投资的所有项目和业务。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决策只有1个变量,而这个变量的成功概率高达90%,那么毫无疑问你就有了90%的成功概率;可是,如果某个决策有10个变量,而每个变量的成功概率都是90%,那么这时候你的成功把握就只剩下了(90%)10=,略超过三分之一。
  巴菲特说,有些重要的项目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而伯克希尔公司已经几乎克服了所有问题,可是令人担忧的是,其中只要有一项难题无法解决,到时候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前功尽弃。这样的投资项目成功率不高,不符合他的投资原则。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经营业务过于复杂的股票今后可能会危机四伏。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放弃了美中能源公司的一个重大投资项目。这次金融海啸的爆发,他认为金融业务过于复杂是其原因之一。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新型业务要能便于理解
在这个产业,成为领导品牌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的客户因为我们遍布全美各地的机队而受惠,因为我们可以提供别家公司比不上的服务,所以我们也可大幅降低飞机停在地面的时间。另一个令客户无法抵挡的致命吸引力,是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飞机,从波音、湾流、Falcon、Cessna到雷神,相比之下我们其它两个由飞机制造商经营的竞争对手就只能提供自家生产的飞机。事实上,Netjets公司就好像是一位医生一样,可以为个别病人量身订做,依其所需提供不同配方,不像另外两家业者都是千篇一律地开出家传的狗皮膏药。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经营业务要容易理解,业务过于复杂其中就可能蕴藏着投资风险。如果这个企业从事的是新型业务怎么办呢?巴菲特的回答是,同样要能便于理解,否则不能投资该股票。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企业主管飞行公司Netjets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绝大多数投资者都非常陌生,可是巴菲特对这个行业却非常了解,也非常看好。
  他说,在这个产业,成为领导品牌是最重要的一件事。Netjets公司的客户遍及美国各地,究其原因在于它能提供其它同行所无法提供的服务。除此以外还有一个让客户无法抵挡的吸引力,那就是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飞机,从波音、湾流、Falcon、Cessna到雷神应有尽有,完全可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相比之下,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其他两家公司,它们是由飞机制造商经营的,就只能提供自己生产的飞机,竞争力与Netjets公司相比要差远了。
  巴菲特形容说,Netjets公司就像一位医生一样,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状对症下药,而不是像其他两家公司那样只是千篇一律地兜售自己的家传秘方。
  巴菲特对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企业主管飞行公司(EJA)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该公司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他说,不过对于其他投资者来说,如果你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首先了解这个产业的特点。
  具体地说,该企业所开展的业务主要是出售专用飞机的一部分所有权给客户,然后帮助所有权人维护、保养机队。企业主管飞行公司总裁Rich Stantulli预见到这种飞机业务的新方法,所以在1986年就创造性地开展了这一业务,开辟了一个新兴行业。
  按照这种部分所有权计划,你可以购买企业主管飞行公司能够提供的各种系列飞机的部分所有权,例如你可以拥有某架飞机1/8的所有权,这意味着你可以拥有每年飞行该飞机100小时以上,不包括停机时间在内。如果有必要,你还有权把这些小时数在5年内进行分配,但这时候的你必须每月支付一些管理费用。
  购买了这种部分所有权后,如果你要使用飞机,只要提前几个小时通知企业主管飞行公司就行了。接到你的指令后,该公司可以在美国各地的5500多个飞机场安排飞机供你调用,其方便程度就像你打电话叫出租车一样。
  巴菲特说,他是在4年前第一次知道有这家公司存在的,当时它还叫Netjets公司。原因在于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鞋业,它们的公司管理层经常利用该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觉得非常满意,所以建议巴菲特和该公司总裁见个面,看看有没有投资的可能。
  而一旦两人见面后,Netjets公司总裁只用15分钟就说服巴菲特购买了霍克1000型飞机1/4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巴菲特每年可以利用这家飞机20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
  巴菲特和他的整个家族购买这种飞行权后,经过300多次旅行、900多个小时的飞行,亲身体验到该公司提供的服务亲切、方便、安全,于是无可救药地就爱上了它。巴菲特的家人热心催促巴菲特投资该公司,于是巴菲特打电话含蓄地对Rich Stantulli说,如果他有意愿出售该公司,就打电话过来。
  就这样,1998年5月Rich Stantulli真的打电话给巴菲特了,于是两人很快就达成这笔交易。伯克希尔公司投入亿美元资金收购了该公司,其中现金和股票各占一半。
  巴菲特介绍说,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目前(1998年)是这个行业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拥有1000位客户和163架飞机,其中包括23架它自己拥有或出租的主要机型,以便在飞机业务最繁忙时还能提供最高品质的服务、不至于降低服务质量。
  说到这里必须提一下,安全性是任何航空公司最需要考虑的因素。那么该公司的650位飞行员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原来,他们每年都要到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另一家全球最大的飞行员培训公司——国际飞安公司接受2次以上的全方位培训。
  能够佐证企业主管飞行公司安全性的是,伯克希尔公司卖掉了原来巴菲特乘坐的专用飞机,让巴菲特及其家族完全享用该公司提供的服务。并且,巴菲特乘坐该公司的飞机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完全是像普通顾客一样的服务。乘坐飞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巴菲特实地考察该公司服务、业务的过程。不用说,他对它的业务有多么了解了。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对于刚刚出现的新产业、新业务,同样必须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投资该公司。他以自己收购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的过程为例,说明他对这种不为外人所了解的新业务是多么了然于胸的。
  

特别留心与众不同的业务
一般来说,若企业处在产业面临供给过剩且为产品一般商品化的情形(在整体表现、外观、售后服务等都无差异化)时,便极有可能发生获利警讯。当然,若价格或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透过政府立法干预、非法勾结或国际性联合垄断如欧佩克)能获得控制,或可稍微免除自由市场竞争。否则,若客户不在乎其所采用的产品或通路服务由谁提供,成本与价格系由完全竞争来决定,如此产业铁定会面临悲惨的下场,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厂商皆努力强调并建立本身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原因。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经营业务要容易理解,业务过于复杂其中就可能蕴藏着投资风险。所以,既要关心传统业务企业,也要关注业务与众不同的企业。如果一味强调业务简单易懂,忽略了这种大路货行业因为没有特色、竞争异常激烈所处的劣势,也是很不应该的。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投资者有必要注意上市公司的产品差异化。他说,一般认为1983年或1984年产业循环将会到达谷底,然后慢慢地稳步向上,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他来看,如果某个企业处于产业面临供给过剩、并且产品属于一种普通商品,例如在整体表现、外观、售后服务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这时候很可能会拉响业绩不良的警报。因为这种产品的客户通常不在乎究竟什么产品或什么销售渠道,只在乎价格高低。面对这样的竞争,大多数企业或产业都会面临十分悲惨的下场。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除非政府部门有立法保护,或者通过法律进行干预,或者企业进行非法勾结,或者有某种全球性的市场垄断手段给予保护,这种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和成本就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至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自由市场竞争。
  所以读者容易看出,为什么所有企业都千方百计要强调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某种差异性,原因就在这里。如果它不强调、不追求这种差异性,就会无法赢得特定市场,最终淹没在自由市场竞争中。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和产品都要强调这种差异性。巴菲特举例说,消费者购买糖果就会关心这是什么品牌的,可是如果购买砂糖就不一样了,没人会说我要什么品牌的砂糖。确实,有许多产业根本无法做到差异化,但不言而喻的是,如果企业的产品和别人完全相同,那么不可避免的结局就是持续的产能过剩、无法控制的价格下跌,从而导致最后业绩回报不能尽如人意。
  也许有人会说市场会进行自我调节的,例如价格下跌、获利回报下降,必然会淘汰一部分企业,从而使得剩下的企业进一步压缩成本、提高管理水平,自我进行修正。但巴菲特认为,虽然这种自我调节会有些效果,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痛苦。用不了几年,新的一轮扩张后又会面临着过去同样的窘境。
  巴菲特以他自己早期最熟悉的纺织行业举例说,纺织企业绝大多数时间内都会因为行业激烈竞争而导致利润微薄,挣扎在破产边缘。虽然这个过程中也有产品供不应求情况,但这种时间很短,用巴菲特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大约仅维持不到一个早上的时间”。
  在其他行业,虽然产品供不应求状况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甚至其产品紧俏程度还会超过原来的预期。可是如果要大力增加产能,所涉及到的复杂的规划、建厂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准备过程。
  巴菲特说,投资者一定要尽量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