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记者朋友给我讲了一个趣闻:
有一次,报社分给他一个实习生,是某个名牌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简历上显示该学生是优秀学生干部,各门学科都很优秀,还主编过校报校刊。“当时我很乐观,心想这个学生不错,带起来肯定不费力。”
他的乐观迅速被瓦解。按照惯例,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让该学生把党报上一篇3000字的长文改写成300字的消息。“这种工作我们只需要10分钟就能完成,但这位优秀的名牌大学科班生却花了3个小时也没搞定。”这位记者朋友一脸苦笑,“你说说,现在的大学都在教什么?四年大学教育,新闻专业教育,连再简单不过的消息都不会写,这种教育简直是谋财害命!”
不是没有工作,而是你干不了。
在我的小圈子里,有很多朋友是企业家,譬如我所负责的三峡之子联合会,会员们都是资产庞大的企业家,有数百位之多,我在与他们的日常交流中,经常听到的也是同样一句话:“徐会长,我的企业太需要人才了,你能帮我推荐几个吗?”
我很愿意给他们推荐,作为一个企业家联合会的会长,给会员们提供服务,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义务。不过,我去哪里找他们需要的人才呢?没有!那些被视为人才的人,早就被各个企业各个单位死死地盯着,生怕流失。 。。
中国教育怎么了 就业之忧(6)
就像我的那些朋友所经营的媒体一样,这些企业需要的人才,并非高级管理人员,而是普通的技术人才或者管理、营销人才,从理论上讲,这些人才很容易就能从大学毕业生里面找到,但现实却是——很难找到。
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却很难找到几个合格的人才,这真是对教育莫大的讽刺。
有一次,一个朋友的企业招聘一名文秘,日常工作就是起草公司文稿、整理资料,待遇相当不错。招聘广告一打出去,呼啦一下来了上百人,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
经过初选,有20人(其中大学毕业生19人)取得复试资格,也就是最管用的一个考试——笔试。笔试由公司老总亲自主持,文秘是公司的笔杆子,大部分时候都是为老总直接提供服务的,所以老总要亲自主持选拔。
笔试很简单:为公司老总起草一篇1000字的讲话稿,内容自订,一个小时内完成。
为了配合考试,公司的几位副总和中层干部都坐在考场,准备接受考生们的提问。但从始至终没有人提问,每个考生都在快速地敲打电脑键盘,整个考场都是键盘哗啦啦的响声。
1个小时到了,只有5个考生完成了讲话稿,没有完成的15人自动淘汰。公司老总亲自审阅完成的5篇讲话稿,看完后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考生们顿时紧张起来。
“你们这是讲话稿吗?”好半天,老总才发话。
“学校没人教过你们写讲话稿?”老总继续问,但没人回答。
“我刚才看过你们的简历,你们都是中文专业或者文秘专业毕业的,应当知道如何写讲话稿,不过很遗憾,你们写的都不是讲话稿。”
这位老总后来告诉我,那5篇所谓讲话稿全部都是假大空的废话,几乎找不到一点实在的内容。“我当时安排几位副手坐在考场,就是准备让几个考生就公司的情况提问的,写讲话稿要作调查研究,作充分的调查研究才能写出有分量的稿子来,你连公司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怎么写讲话稿?”
没有一个考生向监考的人提问,也没有人意识到写讲话稿要作必要的调查研究,结果没有一个考生通过考试。到现在为止,该公司重要的讲话稿还是我这位对写作很有研究的老总朋友亲自操刀。“我需要一个能帮我写稿子的人才,我很忙,没有时间写这些东西,但我找不到这样的人才,很郁闷。这么多大学生,居然挑选不出来一个合格的文秘,你说这大学都在搞什么?”
中国的企业何止千万,这些企业都需要一个甚至多个合格的文秘人员,文秘专业的毕业生们理应是这些职位的首要人选,不过,有几个毕业生敢于拍着胸脯说:我能胜任?
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你无法胜任。
在包分配工作的年代里,大学生是“稀有动物”,不管有没有真才实学,各个单位都会抢着要,因为至少可以装点门面。在大学里没有学到东西也不要紧,反正企业或机关单位都是国家的,发给你的工资也是国库里支出,没有人会在乎。
现在不一样了,整个社会的竞争机制已经形成,谁愿意花钱养一个没用的人?你想进入就请你把真才实学亮出来,把你的核心竞争力亮出来。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核心竞争力?对不起,本公司没有适合你的职位,我们需要的是人才,人才的职位倒是有很多空缺,虚位以待求贤若渴啊。你可以学?不行,我们这是公司,不是学校,你还是回学校去学会了再来应聘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国教育怎么了 就业之忧(7)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和机关单位都需要大量具有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的人才,不过,这些企业和机关单位的主管人员对大学毕业生普遍表示不屑:“现在的大学生,光有个文凭,好看,不中用。”
有位朋友是一家从事贸易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老总,他告诉我,在他的企业里几乎没有一个职位是空缺的,但这并不代表他很满意。“这些职位上的人很多是靠关系进来的。”他说,人浮于事导致企业的运行成本很高,效率却很低,“我宁愿用一个真正的人才,也不愿意用十个不称职的人。”
他说,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才,他可以将现有的职位置换80%出来,让真正能胜任的人上去,公司有80%以上的人都能胜任所在职位的工作,效率将提高几百倍。如果能找到真正的人才,他会毫不犹豫地将那些不能胜任的人赶走。“我是干企业的,不是慈善机构,干企业就要讲效益讲利润,都是一帮不称职的人,我哪来的效益?早晚我得关门走人。”
向我讲述类似话语的企业老总不止一个,有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总说得更为直白:“我养了一帮饭桶,我希望能找到足够多的人才把这些饭桶置换出去,但是我找不到!”
这些民营企业家说,在干企业以前,总认为中国有13亿人,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哪里会找不到几个合适的人才。“那时候老爱说那句话——中国或许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才。”
直到干企业后,尤其是企业越做越大后,他们才发现人才奇缺。“这个时候才知道,人才才是公司的第一生产力,是公司盈利最大的保障。”
——每年毕业那么多大学生,还怕找不到几个合适的?
——不行,大学生还不如公司里养着的那帮饭桶,那帮饭桶至少多少还懂一点,这些大学生,什么都不懂。
——大学生里面还是有很多有潜力的人,不可一概而论,对有潜力的毕业生,你们可以培养的。
——老兄,我们这是企业,是要考虑成本的,谁愿意培养一个新手?何况,一旦真的培养出来,就可能被别人挖走了,这种傻事谁愿意干?
把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有职业素质、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这是大学的义务,不是企业的义务。大学没有尽到这个义务,企业也不愿意“干这种傻事”,于是怪象产生:大量的工作无人能胜任,大量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建设永远都需要各方面的大量人才,人才永远都不会过剩,永远都会供不应求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答案是:具有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人人抢着要。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一个人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是通过父母遗传因素而获得的素质,主要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方面的一些生理特点。由于一般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太大的差异,所以职业素质的差异更多地受后天教育和自身努力的影响。
中国教育怎么了 就业之忧(8)
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可以说,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职业素质的高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实践,获得一定知识并把它变成自觉行为的结果。同时,职业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由于品质稳定,他就能正确地对待别人和自己。
可以看出,职业素质是一个人依托专业技术的自觉行为和稳定品质,是对待工作的习惯态度和处理本职工作的能力。一个人总是能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好,他的职业素质就很高;一个人老是把工作做得很糟糕,他的职业素质就很低,他就会不受欢迎。
稳定的品质是第一位的,专业技术支撑下的自觉行为是第二位的。稳定品质就是你总是坚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这是职业的自信,专业技术支撑下的自觉行为又总是能让你把事情做得很好,你的职业素质自然就形成了。
——小张,今天把这个工作做完。
——我保证按时完成。
你果真按时完成了,而且完成得比上司预期的还要好。
下一次,你也如此。
在公司的两年时间里,你一直如此,这就是你的职业素质,你也因此而成为抢手的人才,广受欢迎。
但是,也会有另外一种情形:
——小李,今天把这个工作做完。
——呃……这个……我尽量按时完成(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
你可能做了一些努力,但你总是不自信,总是害怕出现差错,结果果然出了差错,没能按时完成任务。
一次如此,两次如此,三次如此,经常如此,你还有职业素质可言吗?你还会是受欢迎的人吗?
用职业素质的要求来考量现在的大学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首先,他们不自信。有人可能不赞成这个说法,会说我粗暴武断,乱下结论,其理由是很多大学生非常自信。根据我的了解,这些大学生的所谓“非常自信”,其实是盲目自信或者自信过头。盲目自信或自信过头其实就是狂妄,狂妄是建立在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缺乏准确判断、过高估计的基础之上的,这是自恋的产物,是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另一种表现。
由于狂妄是基于对自己的无知,所以我认为,狂妄比胆怯更为糟糕。
自信是基于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充分了解和准确判断,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情感倾向、技术程度、工作效率、处事能力等有相当的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干到什么程度,同时也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等等。由于自知,自信的人给人的感觉不是狂妄,而是强大的定力和魅力。
——这个工作交给他做,没错!
这是对自信者的评价。
——这个工作交给他做?他行不行啊?
这是对缺乏自信者或狂妄者的评价。
毋庸讳言,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信,不自信是基于没有稳定的品质、缺乏专业技术支撑、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对职业的认识和操作训练。
有位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招聘了十多名大学毕业生。这位朋友深知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因此在开工的时候他就特意在这十多名新员工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个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相信自己,我行!”他的想法,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提升新员工的自信心。他给自己定了个时间限制:3个月,如果3个月后这批新员工依然信心不足,就开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教育怎么了 就业之忧(9)
3个月后,只有1名新员工被留下来,其余的都被解雇了。这位朋友发现,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去改变这批学生20多年来养成的不自信,“根本不可能”!
“我希望看到他们对工作总是信心十足,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我很难在他们中间看到这种让人惊喜的状况,他们总是犹豫不决,茫然无措。我不希望他们是这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