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西尔斯以414亿美元的销售额名列《财富》杂志500强的第81位,名列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企业之后。管理大师彼得 ? 德鲁克称赞西尔斯“从任何标准来看,它是美国经济中最盈利的公司之一。”
和其他零售企业不同的是,西尔斯在19世纪的迅速崛起,并不是依靠地毯式的开店获得规模,而是以数据营销的方法进行扩张——面向农村市场进行邮购销售,这是早期美国轻公司的雏形。
尽管目录销售并不是由西尔斯公司最先在美国发起的,但是西尔斯却将这种轻渠道的模式运用到极致,从街边小店一步步发展为庞大的商业帝国。
百度百科里详尽地记录了西尔斯公司的发家史。其创始人叫理查德·W·西尔斯,曾经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雷德伍德火车站的工作人员。1886年,23岁的西尔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听说当地有个珠宝商有批镀金的怀表要处理,就东借西借筹集了一笔钱买下这批怀表,然后以每只净赚2美元的价格转卖给车站的其他人。这次买卖,使他尝到甜头,一下子赚到几百美元。后来,西尔斯干脆辞去火车站的工作,开了一家钟表店,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西尔斯钟表公司”。
一开始,西尔斯就把他的主要销售对象放在农民身上。那时,美国农民购买东西大都是到当地普通商店,这些商店效率低、价格高、品种少。偶尔有头脑灵活的商人将价廉物美的商品销往乡下,都大受农民的欢迎。西尔斯从转手买卖怀表的经历中得到启发,便四处打听,专门收购一些因积压或欠债而遭扣押的商品——它们因为款式陈旧而在城里滞销,价格非常低廉,但对农民来说,这些商品的式样却并不过时。果然,西尔斯贩卖的商品在乡下成了旺销货。 。。
第二章 中国:轻公司的天堂(3)
久而久之,西尔斯对农村市场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是个很特别的市场——由于交通不便,农村与城市相隔遥远,农民的需求与城市消费者不同,追求实用而不一定要求时髦;农民购买力低,但潜在市场庞大;农民们很保守,生怕被城里人欺负,即使送货上门,也担心上当受骗而买下假冒商品。
1888年,第一版西尔斯邮购商品目录问世,大受农民欢迎。到了1894年,西尔斯公司的邮购商品目录已经有厚厚的507页了,经营的商品五花八门,公司名称也由“钟表公司”改为“西尔斯公司”了。
在当时美国的商业环境里,目录销售是通过买卖双方邮件往来完成交易的。消费者通过信件订货,卖方通过邮件交付,这种无店铺销售的模式延伸了实体店铺辐射的地理位置,将商品销往更广阔的地方——只要有足够的顾客数据以及掌握市场的真实需求。
在西尔斯公司发展早期,由于西尔斯公司定位于销售中低端商品,价格低得令人难以置信。这在经济萧条时期大受欢迎,在1893年美国经济走入低谷时,西尔斯的销售额仍达到了40万美元。
在一系列灵活的举措下,西尔斯在1900年超过了当时的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沃德公司——同年沃德公司的销售额是850万美元,而西尔斯的销售额达到1000万美元,一举成为美国零售业销售额第一强企业,而西尔斯公司的商品目录成为许多农民家中除了圣经之外的惟一一本书。
从西尔斯的发展轨迹中,我们能看到很多轻公司的影子。比如渠道建设——从创立初期,西尔斯就采用了有别于传统路径发展的扩张模式,以目录销售这种轻资产的渠道模式去打开市场。之后,西尔斯还尝试了电话购物、电视购物和在线销售等新渠道,如今西尔斯的网站上拥有420万种家庭用品及家用器具零部件等商品。对于渠道的创新性尝试,令西尔斯一度成为最成功的零售企业。最重要的是,100多年前的西尔斯是以对农村市场消费者的数据的掌握来判断和开拓市场的,这是如今轻公司们仍然坚守的信条。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小康之家
西尔斯的出现得益于美国铁路的发展以及邮政系统的发达,难能可贵的是,这家企业在百年前就有了抓获消费者数据的意识,通过数据了解市场,从而反向匹配市场所亟需的商品,这让西尔斯比当时在零售业的竞争对手们跑得更快。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国,有一家企业开始了西尔斯似的探索。那时候,国美、苏宁等家电零售业如今的巨鳄,开始了在实体渠道的起步,而一家名为小康之家的企业在轻资产渠道上的尝试,为所有在实体渠道中努力获取市场信息的企业们,提供了另一种接触和了解市场的方式。
1986年,在北京留学的美国人康保诺和妻子在学习之余,试着在中国推广美国美开乐公司的服装纸样——一种1:1大小的衣服剪裁纸样。那时候中国正在兴起缝纫热潮,但凡小康之家的家庭,都有一台缝纫机,爱美的年轻女子和家庭主妇们都热衷于从商店买回一块花的确良或者呢料,照着流行的时装杂志上的样式DIY缝制衣服。
美开乐纸样刚好迎合了她们的口味,每一批新货都是欧美流行款式,买到它的中国女性都爱不释手,并且互相流传。从1986年到1991年,每个寒暑假,康保诺夫妻都在中国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地去推销美开乐纸样,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中国:轻公司的天堂(4)
这种用脚来丈量市场范围的方式令康保诺疲惫不堪。他发现仅仅靠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开拓市场,很难尽快打开广袤、分散、信息闭塞的中国市场。尽管每到一个城市,美开乐纸样都能掀起一阵时尚风潮,但是康保诺却很难把它推广到中国更多更偏远的次级城市以及乡镇,它们的地理位置太过分散。令康保诺最为苦恼的是,凭借对美开乐纸样的销售经验,他知道在那些分散的三、四城市里,散布着大量潜在的消费者。
如何找到她们?康保诺想起自己小时候是在充满邮购乐趣的美国长大,家里的野餐帐篷、厨房的餐具都是通过商品目录订购的,西尔斯则是康保诺全家所喜欢的邮购服务商。那些花花绿绿的各种用品,在用户的期盼中,通过美国发达的邮政网络,抵达很多偏远的地方,也送到过康保诺位于维吉尼亚州的家。
在康保诺的记忆里,最温馨的记忆莫过于全家人在商品目录上订购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它们在普通商店里很难买到。康保诺的妈妈是邮购的忠实拥趸,自然被各大邮购商视为重点客户,每当这些企业有新产品推出,家里就能收到免费的各种目录。
1990年,康保诺决定在中国的市场上尝试用邮购的方式寻找用户,而不是到每个城市费力地寻找消费者。那一年他在《现代服装》杂志社登了一个广告,却通过邮购只卖出去两份纸样,康保诺认为是自己的广告语写得不清楚,因为他还收到了500封来信,足以证明有很多消费者对美开乐纸样抱有好奇心。
第二年4月,康保诺将所有的美开乐纸样结集成书,在最流行的《时装》杂志和《现代服装》上刊登广告。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性价比最高的广告——由于当时媒体资源稀缺,广告效果出奇地好,康保诺很快就卖出1万本美开乐纸样杂志,销量比他之前4年的销量总和还要多!尝到第一桶金的喜悦后,1992年康保诺又用同样的方法卖出去了5万本。
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邮购销售,康保诺通过四通八达的邮政网络将美开乐纸样寄送到各地的消费者手中,他也收到了源源不断的汇款单,康保诺由此看到了在中国推行目录销售的潜力。
在那个年代,是中国现代零售业的萌芽时期,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零售业巨头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都几乎在那段时期成立的,而国美、苏宁们无一不是从投资建立一个店面开始,进行连锁扩张。然而,在中国的美国人康保诺选择了他所熟悉的西尔斯模式,以另外一条零售途径,将中国作为轻资产渠道的试验场。
不久后,康保诺得到一个机会——1993年美开乐美国公司因为经营不善破产,由于欠了中国区代理商康保诺一些资金,美开乐便将在中国积累的6万名用户数据抵押给康保诺。凭着这些数据,康保诺在1993年启动了以目录销售企业小康之家有限公司。
通过掌握消费者数据卖商品,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怎么也无法想像的。但是接下来的若干年,更多的创业者也跟随着跳进这个梦想里。继小康之家之后,贝塔斯曼、麦考林等外资邮购公司相继进驻中国零售市场,这些正规的邮购公司带来了海外的无店铺销售经验,不仅在中国的目录销售市场越做越大,同时也培育了这个市场,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本土企业红孩子公司,便是在新的商业环境中飞速成长的目录销售企业。
第二章 中国:轻公司的天堂(5)
10多年来,小康之家已积累了800万用户群,业务也从起初销售瑞士军刀发展为如今的家居用品、保健美容、健康食品、收藏品等领域,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目录销售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小康之家曾帮助几家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开拓了市场,比如美国的特百惠餐具、欧洲的定邦保健品,之前因为难以在中国打开市场,一度准备撤出中国市场,小康之家却凭借着庞大的用户数据群,帮助它们从这条独特的渠道找到潜在消费者,令其起死回生。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美特斯邦威
作为一个渠道品牌,小康之家通过轻资产的邮购渠道获取消费者数据,从而了解市场需求,和终端消费者进行互动。但是,在小康之家的发展时期,由于中国的第三方物流环境不成熟,因此无论是产品目录,还是商品运输,甚至消费者的反馈,都是通过邮寄的。这样做的缺陷是企业无法和终端消费者进行实时沟通,不能形成快速信息反馈机制,企业难以和市场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要尽快获得消费者的信息,在上个世纪末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建立实体渠道。但是,在实体渠道里,仍然有轻资产模式的企业诞生,美特斯邦威就是中国第一代轻公司的代表,于2008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当1995年周成建将美特斯邦威的生产和渠道外包出去时,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种模式有朝一日会成为国内服装业虚拟经营的经典案例。
实际上,每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其天然资源密切相关。以当时美特斯邦威的条件,将生产外包给成衣制造商,在渠道上吸引加盟商,自己掌握高附加值的设计环节,并且大力推广品牌形象,这种轻资产的虚拟经营是惟一可行的道路。
美特斯邦威在1994年注册时,注册资金只有50万,旗下只有一个小工厂,规模最大的时候也才接近200名工人。那时候,国内服装企业多以OEM为主,鲜有自主品牌意识,美特斯邦威总裁周成建凭借直觉,认为惟有创建品牌才能让服装获得更高利润。因此周成建不遗余力推广美特斯邦威这个面向年轻市场的休闲服品牌,在逐渐被市场所接受时,美特斯邦威自己的生产开始吃紧。
那时候,美特斯邦威自己开店的生意很好,小工厂的生产已经很难跟上销售额的突飞猛进,而且产品的质量、流程等管理非常麻烦,于是美特斯邦威找到珠江三角洲一代的工厂代工——美特斯邦威经营很多品类的服装,包括牛仔服、毛衣、衬衫、棉服等,各种产品的基础材料不一样,要求的生产流水线也不一样,要靠自己建工厂生产的话,对美特斯邦威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另外,如果质量控制不过关,生产出的次品只能自己承担。
在渠道发展上,美特斯邦威同样也经历了小规模直营——大规模加盟的演变。起初的两三年,美特斯邦威在杭州开设了几个连锁店,后来将门店扩展到上海。在渠道规模增大的同时,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门店租金、人员工资、税收等投资都非常巨大,要靠美特斯邦威当时单薄的力量,很难解决。周成建根据当时的企业现状,选择了自主设计、经营品牌,将生产和渠道外包出去的发展战略,这也成为多年来贯穿美特斯邦威发展的主线。在这种战略下,企业的市场能力成为是否能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重点。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中国:轻公司的天堂(6)
为了经营品牌,从上世纪末至今,周成建请了郭富城、周杰伦等明星代言,并持续不断地推出多款新品,这些策略都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美特斯邦威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令上游的生产制造商开足了马力生产,也为渠道加盟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美特斯邦威也凭借轻资产的杠杆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