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如是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俞敏洪如是说-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我们再回头梳理新东方的这段历史,或许还可以提出一个较为公允的说法,那就是胡敏在新东方待了10年,新东方所能给他的发展空间已然有限,而胡敏其实是一个有更大抱负的人,新东方的运作模式他太熟悉了,而始于2000年的那一场改制,他本人在其中收益颇大,俞敏洪以一部分股权相赠,使得胡敏拥有新东方8%的股份,成为新东方第三大股东。因此,他的出走并创办“新航道”之时,靠卖掉他的股票,“新航道”的启动资金就不用愁了,也无须经历新东方创立之初的种种坎坷。
  那么,俞敏洪又是如何看待胡敏的这一出走的呢?
  一些教师的离开,是正常的人才流动,也是任何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常的事情。人才更替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的矛盾。 txt小说上传分享

告别个人英雄主义时代(2)
新东方的人才流动率一直保持在20%,略高于业界平均水平,其中有10%是新东方主动淘汰掉的,这个流动率保持在俞敏洪认为可控的范围内。
  谁都不走是不是说明企业让人有归属感?不一定。很可能是人力资源管理出了问题。我敢这么说:凡是真正必不可少,倘若离开对新东方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我肯定不会让他走。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何留住所需人才都是难题,因为中国社会还处在急速发展和变革期,有大量的投机存在。对一个机构来说,经常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做出内部平衡。比如说,新东方的一个员工工资8000元,外面有机构给他15000元,你不能就此而给员工提工资。因为这样,会出现人力资源成本上扬的局面。所以,如果这个人走了,机构不到瘫痪的程度,我宁可让他流失掉,也不能让他打破现有薪酬体系的平衡。
  胡敏离开新东方之前俞敏洪和他谈过,从个人感情上来说,他不希望胡敏离开。在2001年那场改制地震中,胡敏是他最得力的支持者。但是,从大局上来看,他也清楚地看到新东方确实已经不能为胡敏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何况,当时改制还没完全结束,新东方里人事关系非常敏感,利益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一帮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合伙人兼昔日好友。胡敏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2003年非典导致的学校收益下降,而是更深层的利益纠葛。比如,当时胡敏负责出版业务,为了均衡内部利益,新东方有一条规定,就是负责人自己不能出版自己的书。但是这一点平息了众人的纷争,却也让胡敏“很受伤”,外界流传的“胡敏没有话语权”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对于俞敏洪来说,他不得不放手让胡敏离开。而胡敏也坦诚相告,自己要出去做一些事情,而且已经有了资助的人。这个时候,还没有“竞业限制”协定的出现,俞敏洪对于胡敏仍有一股惺惺相惜,即便后来“新航道”与“新东方”在生源上有竞争,俞胡两人私交仍然在,新东方上市时,胡敏还向俞敏洪表示了祝贺。
  不过,应该说从这个时候起,俞敏洪开始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胡敏所强调的新东方的“草莽气”,他想,新东方是到了告别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了。
  新东方之所以成功就是迎合了千万醉心于英语的学生的需要,有时候有点“媚”学生的味道。新东方创造过很多神话,也被媒体赋予了很多神话。新东方在创业时期造就了一些明星教师和个人英雄,这些人对于新东方的成功做出了历史的贡献。随着新东方不断发展壮大,职业化、规范化的改革坚定不移,新东方就必然也必须告别“个人英雄主义”时代,而着手打造具备国际化眼光和职业化心态的精英团队。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新东方的成功将不再依赖于几个“个人英雄”,而要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依靠正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依靠科学合理的制度流程,依靠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与文化。现在老百姓理解新东方还是个出国考试的机构,我希望未来新东方,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阔。由考试转向外语,由外语转向教育,由教育转向综合教育,成为每个子品牌都很强的教育集团。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开创了中国教育行业与国际资本接轨的新纪元,新东方得以获得阶段性成功。这一成功与其说是国际资本率先开掘、膨胀了英语教育的资本价值,不如说是新东方经过了改革阵痛,成功从个人英雄主义过渡到了职业化阶段,开始了它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规范化进程。
  今日之新东方,不再是从前那个带有草莽气息的草根企业,而走到这一步,其中艰辛实在难以言表,但无论如何,它的成功标志着一个曾为人们诟病的行业走上了资本青睐的道路,中国民营教育行业开始了它飞速发展的历程。
  

附录附录:俞敏洪个人档案
1962年,俞敏洪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
  1980年,俞敏洪经历三次高考后,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1985年,俞敏洪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
  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1995年年底,新东方学员突破2万人次,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新东方,俞敏洪自1995年到2000年陆续邀请了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一大批海内外精英人物一起组成了新东方团队,共同创业。
  2000年10月,俞敏洪和新东方其他###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注册了“东方人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俞敏洪等人代表新东方与联想进行谈判,由联想出资5000万,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携手成立新东方在线网站。
  2001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控告中国新东方学校窃取出版题库试题,俞敏洪重新当回新东方的CEO。
  2001年8月,俞敏洪被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2002年,新东方全体股东做出决定,任何人的亲属都不能在新东方干。俞敏洪也当场明确表态,自己的亲戚也要全部拿下,这也标志着新东方彻底从一个家族企业转变成现代企业。
  2003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立,俞敏洪任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2004年5月,俞敏洪在加拿大多伦多发布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全球战略计划,北美分公司宣布成立。
  2004年12月,俞敏洪的学生、老虎基金中国区的负责人陈晓红找到了俞敏洪,拉开了新东方首次与国际资本合作的序幕,为今后新东方作为第一家民营教育机构海外上市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2005年12月,俞敏洪入选“2005校园最具影响力人物”。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44岁的俞敏洪身价达到242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同年,在胡润富豪榜上,俞敏洪排名第152位。
  2007年5月,由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自主创新人物评选活动”中,俞敏洪获得“首届中国自主创新风云人物”奖。
  2007年12月,在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等主办的“2007品牌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俞敏洪获得了“2007品牌中国年度人物”称号。
  2008年1月,俞敏洪与巨人教育集团董事长尹雄、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等人被评为“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
  2008年3月,俞敏洪透露,新东方将建设一所私立大学,将专门招收贫困大学生。学校地点在北京,已经开始征地,占地约500亩,估计硬件投入8亿元,此外将筹款至少20亿元建立基金会,以运营资本补贴学费。
  2008年4月,俞敏洪与马云、牛根生等人担任“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创业导师,用自己的经验和激情为创业青年指引道路。
  cankao wenxian俞敏洪如是说
  参 考 文 献
  [1]卢跃刚著,《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传奇》,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2]张远冰著,《从农民到留学教父》,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
  [3]张立勤著,《中国民办教育生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俞敏洪著,《生命的北斗星》,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
  [5]俞敏洪著,《永不言败》,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
  [6]胡卫、 方建锋著,《民办学校的运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7]俞敏洪著,《生命如一泓清水》,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8]陈秋苹著,《成长中的烦恼》,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9]宁灵辉编著,《以案说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
  [10]贾少华著,《民办大学的战略》,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俞敏洪的博客//hibaidu/俞敏洪的博客
  [12]新东方官方博客//blogsinacn/xindongfang
  [13]新东方博客群//rmloho/group1/16185
  cankao wenxian俞敏洪如是说
  

后记
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查询、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从中吸收和借鉴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由于资料来源广泛,兼时间仓促,部分资料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及联系版权拥有者并支付稿酬,希望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EMail:ccyy66@yeahnet)。在此表示歉意与感谢。
  感谢赵保生、殷齐越、周云光、崔亚娜、李宝山、崔凤梅、阎嵩、施成、肖甘予、丰伟、刘峥、郭晓旭、汪佳莉、廉洁、李华丽、杨金霞、钱萍、罗大源、黄丹、倪德衡、张敏、吴莉、赖毅悦、廖骥、陈艳英、孙小燕、陈凌云、陈传武、王宗晖、朱世梅、朱雪艳、林霞、付方利、王亮、张淼、孙文娟、范连雷、许建、张明、钟丽、徐爱华等人为此书付出的辛勤劳动,才使得本书得以尽快与读者见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