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棋行天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首先,为了把这批产品卖出去,我得培训商场的员工。 

供电局所办的第三产业的员工,大多是本系统职工的家属, 对于做生意,特别是卖空调,可以说完全是外行。空调到货后一个时间里,我基本泡在铜陵市,手把手教她们怎样向用户推销,讲海利空调有什么功能,跟一般空调对比有什么优势,做生意时,如何跟消费者解释,如何操作调试等。 

本来,供电局有安装队,但是听到我建议**上门服务时,他们一个个却都有些不以为然。我耐心地跟他们解释:产品能卖出去,安装工作就显得重要了,从严格意义上讲,空调器只是一种“半成品”,它不像冷柜彩电,买回去搁哪里都行,插上电源就可以使用。空调安装很重要,安装质量的好坏,不仅决定空调的性、运转安全、使用寿命,还决定着噪声大小。像分体式空调,安装得不好,大有可能发生坠机事件,砸着人,闹出人命事故来,可不能开玩笑。窗式空调安装虽然简单些,但也受制于安装高度、墙壁强度、房间位置等原因。而且过了一段时间,空调需要维护,比如除尘、加制冷剂等,否则不制冷。我又和经销商另组织了一支技术能力较强的安装维修队伍。 

都说安徽人在商业活动中的政治情结特别浓,但在我看来,当我在改变他们的服务意识时,他们倒也乐意接受,也没有多少官商习气,倒是热情大方,甚至网开一面。 

1992年夏天来到的时候,空调旺销。当我离开这家商店时,不管是经理还是女营业员们,都已做得相当到位了。 

铜陵之战圆满地结束了。 

打完铜陵之战后,格力在安徽几个地方深入人心,低闷的销售现象得到了彻底改观。特别是在铜陵与供电局第三产业之间的合作,给了我足够的信心 。当时我就想:既然铜陵能这样样做,为什么不把铜陵市的经验推广到安徽全省,在每一个城市里都进行了第三产业的工发呢? 

以后,我在合肥、芜湖、安庆等地寻找良好的合作伙伴的同时,也与供电局第三产业紧密联系,先后取得了辉煌战果。有了服务意识,再加上供电系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这一优势确实占了不少的便宜。到目前为止,供电系统的销售量在安徽占领了三分之一的市场。 

由于我的努力,还由于我们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上过关,跟踪服务等方面也做得很到位,“格力”的声誉在安徽攀升得很快,安徽的经营环境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在合肥还有一件更有趣的事,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合肥有一家汽贸公司,是资金较充裕的公司,从没有做过空调,更没有见过格力产品。他们的总经理快60岁了,又高又壮,很健谈。我的一位经销商建议我去找他谈谈。在他的介绍下,我认识了这位总经理。我先参观了他的汽车销售场地,听他说如何销售汽车,轮到我向他介绍我公司的情况时,我滔滔不绝地将格力在安徽市场的现状,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一直说个不停。说着说着,他竟然让我根据合肥市场需求,排一个他们公司的要货计划,我把各种型号一排,就是125万多元,他毫不犹豫地叫财务办款。当时,有人提醒他,要调查一下市场再说,别被骗了,他却豪爽地说:“不用调查了,如果董明珠是骗子,我也认了。”…… 

1992年,我在安徽突破了1600万的销售大关,可谓是旗开得胜。虽然安徽是一个较贫究的省份,但在这一年,安徽市场占了整个公司销售额的1/8。从此,我也作为一个神奇的人物在公司里传扬开来。 

其实,我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深奥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是两个字:勤奋。勤奋是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勤奋,才能使我迈进成功的大门。 

安徽市场的旗开得胜,更加奠定了我要走营销这条道路的决心。我想,即使今后为此付出的再多,也值得。 

我坚信,在营销市场上,我将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第三章 再辟战场) 


01…8…6 下午 05:39:06 

走遍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满城连一台格力样机都找不到,要打开缺口谈何容易?僵硬的官商作风一度将我轰出门外,从不妥协的我却在“门外”找到了商机。在滴水成冰的季节,我成功地推销出去一单200万元的空调生意,创下了一个奇迹,但几乎与此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空调广告大战打响了…… 

1992年,格力在安徽一年的销售额达到1600万,而在相邻的江苏省,那一年才仅仅完成300多万。 

一个是贫穷的省份,一个富裕的省份,结果却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一个富裕的省份在销售上远远落后于一个贫穷的省份?这引起了公司领导的注意。 

为了了解市场,格力的总经理朱江洪提出对华东地区进行考察。 

不久,朱总打电话给我,说要来安徽。 

我到合肥机场去接朱总。他一个人提只旅行包来了,以前就听说他喜欢一个人出差,但亲眼看到他一个随员都不带,心里还是深有感触的。 

听说“格力”的总经理来了,铜陵市的经销商热情地专门派辆车供朱总考察使用。我们盛情难却,只好乘他们的车到安徽各个城市跑,看看安徽的市场究竟怎样。 

一路下来,我们听到的都是褒奖之词。 

在铜陵,经销商说:“我们没有去过格力,为什么觉得可以相信格力呢?因为我们觉得,您们的业务员水平这么高,你们公司里的管理水平一定更高,我们有信心做您这个品牌。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格力在安徽一定有更大的发展。” 

在安庆,经销商说:“你们的业务员讲话有层次,又很勤奋,帮了我们很多忙,格力一定可以做上去。朱总,感谢你培养了这么能干的人才。 

在合肥,那家汽贸公司的总经理说:“合作以前,我从来没有到过你们厂,也没有见过你们的产品,但在市场上闯荡了这么多年,自信还有一点直觉,我信得过董明珠。事实证明我眼力不错。她帮着我们分析市场,果然给我们带来了收益,让我们赚了好几十万。“ 

在铜陵,由于铜矿企业多,人口少,城市小些,是块处女地,我在此开辟了一个大市场。记得当初找到铜陵供电局,他们马上接受了我。朱总来到,他们也对朱总说是我的精神感动了他们,“小董穿双黄球鞋、背个黄书包,像个下乡知青。女同志能吃这样的苦,不容易, 咱们做格力吧!“ 

…… 

一路上,朱总感慨地对我说:“没想到上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在空调还没有走进老百姓的家庭时,市场的潜力已经有这么大了。没想到你做得这么好,小董,你不容易啊,我代表格力全体员工感谢你!安徽的经验一定要向全推广!“ 

我听到自己的工作被朱总肯定了,挺感动,说:“朱总,能有你这句话,我拚死拚活都要干下去!” 

我对朱总说这话,并不是一时的感动,而是朱总作为一个企业家,是我生平最服气的上司。他其貌不扬,胆大心细,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可以说,“格力”就像是他亲手养大的“孩子”,为了“格力”的成长,人可说是费尽了心血。 

别看“格力”的名字现在响当当的,可在当时,她的“出生证”却来之不易。朱江洪是从广西百色调到珠海来的,先是在我们“海利”隔壁的冠雄塑胶厂当厂长。海利和冠雄同属珠海一家集团公司。冠雄原来只有百来人,亏损200多万,工人工资都发不出,一个个只好去关口倒卖香烟。朱江洪1988年到冠雄,1989年便让这家厂赚了70多万,1990年一下赚了400多万。冠雄五金产各种模具,顺德华宝空调器厂的空调外壳就是由他们加工的,那外壳做得可漂亮了,当时,海利的总经理气呼呼地发牢骚:“我们的邻居在帮华宝打我们,我们能坐视不理吗?”于是,海利的总经理跑去集团公司告状,要让集团公司负责人召集冠雄、海利两厂负责人开会,双方各执其辞,争论不休,最终集团公司还是以行政命令让冠雄停止空调模具的开发。 

但是,朱江洪也是一个脾气耿直之人,他认定的事情十八匹马也拉不回来。既然明的不给做,就暗地里做。朱洪洪后来曾得意地说:“要是不偷偷地做,合并后的格力空调还有什么新产品可销?” 

1991年5月,集团公司从产品结构考虑,加大空调产品的开发力度,决定让朱江洪兼任海利空调器厂厂长。在此之前,朱总曾领着部属搞出一种畅销一时的海乐牌鸿运扇。说起来让人惭愧,他们竟好长一段时间没想到要去注册商标。等到想起来时,商标局说,海乐已被人抢注了。朱总想花钱跟那家公司买回来,人家不干。没办法,只好自己跟自己发脾气,他招来两个副手,门一关:“今天什么也别干,哪儿也别去,给我在办公室里想商标,想不出不许回家!” 

名字起了一堆,却全不合眼缘。后来,他们从英文单词GLEE(快乐)得到启发,这个词翻译过来是“格力”——格外有力(几年后,又引申出另一种意思:格力——人格魅力),一下子就相中了。使用了约两年时间后考虑到今后在世界商业市场里的竞争,担心GLEE这个词意思太好,将来去英语国家注册,说不定又会跟人撞车,便参照日本SONY公司的做法,创造了一个读音与GLEE相似,而英文肯定没有的词:GREE。读真情起来,既有点像GREAT(伟大)、又有点像GREEN(绿色),还有认同的意思(AGREE),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大家一致同意就这么定了。 

集团公司领导获知后,对GREE一词大为激赏,一把抓过去“充公”了,让集团下属厂的产品都打这个牌子。朱总无可奈何地笑笑:“格力又不是名牌,人家乐意用吗?”果然,各下属厂家都觉得与自己的原招牌有了感情,没谁肯打“格力”的牌子。海利是朱总来当厂长,当然是个例外。 

到了1992年,海利正式更名为格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质量、价格竞争转为质量、品种、信誉、企业形象和服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竞争,进而发展为商标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在当时的空调市场上,谁能创出品牌,谁就拥有称雄市场的资本,谁也就能够独占鳌头。 

朱总毕业于华南理理工学院,对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当看重。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空调用户很重视高效节能、价格适中,格力在这方面打出了自己的特色,所研制的多规格节能窗式空调,在市场颇具竞争力,由于当时的市场刚刚启动,就分体式还是窗式哪种更适合我国市场的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就拿“空调王国”日本的情况来说,他们生产的空调器有窗式、分体式和柜式等多达上百种型号。一般家庭多用窗式和分体式,窗式空调噪声比较大,吵人(这个问题直到90年代末才部分解决)。于是分体式空调兴起,在70年代打破窗式空调一统天下的局面。分体式空调因为压缩机放在室外,主要噪音也移到了室外,室内只留冷风主机送风口,相对安静。而且这样一来,它就不占地方了,这对住“鸽子笼”的日本人无疑有特殊吸引力(从后来的发展看,住房面积同样不宽松的中国人也偏爱分体式)。分体式价钱相对高些,耗电大些,富裕的日本人然对此不会太在意。可是分体式盛行一段时间后,日本用户发现,因室外压缩机与室内主的连接管过长,管口的连接螺丝密封性又难以保证,会造成制冷剂氟里昂慢泄漏现象,几乎每年都要重新加一次氟里昂。而窗式机一次灌装的氟里昂可用十年,氟里昂泄漏对大气层的臭氧层也有破坏,这些又是分体式空调的缺点。 

在朱总的正确意识领导下,格力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分体式的技术问题——主要是氟里昂泄漏问题解决后,应该会大有市场。它的外型美观、不占地方,噪音小,而人对生存环境的忍耐力,只会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减弱,受不了夜深人静时空调机在房间里没完没了地发出噪声。但对1992年度的全国市场来讲,肯定是窗式占主导。因此,格力在1992年之前,主要以生产窗式空调为主。 

可以说,正是朱总的远见卓识,才为格力的进一步起飞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朱总又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企业家,深知92…93年是格力能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最重要的一年。因此,当他发现江苏和安徽的销售情况反差这么大时,马上着手亲自在华东地区考察。 

考察完安徽市场后,朱总很满意,又提出要我陪他去江苏看看。于是,我们又从合肥到了江苏的徐州,然后赴南京。 

我这个人性格外向,有话在肚子里憋不住,一路上嘴巴没有闲着,一个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