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考试郁闷所以写信给你,实在是没有道理,只能说明满试卷陌生的单词弄得我思维混乱了。 昨晚听节目,你念的那个帖子《有没有一首歌让你想起李强?》,我的答案是《未央歌》。记忆中第一次听节目,是你读鹿桥的一篇文章《身为人子》。提到鹿桥,想起的自是《未央歌》。 有时候我想,如果那次你是在介绍音乐,自己一定不会喜欢。我会觉得这样一个硬硬的声音如何做个音乐DJ呵!偏偏是读文字,听起来真的很特别。然后才是听到你选的歌,觉着好,于是一直听了下来。 节目中你还放了《那些花儿》,范玮琪的版本。唱得很用心,编曲很清新,真是首不错的歌,我是说,如果朴树没唱过的话。有些歌可以听可以喜欢可以记住,但一定不能翻唱,它拥有的不只旋律、思绪,还有情怀,有关歌的一切。再用功的歌唱如何敌得过那满满的回忆呵,所以只能说范范很有勇气了。 这些天无疑变成了告别的年代,我也要道别。再过近1个月,就要与人生的第二个10年告别。倒是有很多可能改变人生的转折,决定都是自己选的,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重来一次也许一切都不一样。可是20岁之前总该有些率性而为的举动,即使后悔,那也是将来的事。所以也罢,要思索要深刻要计划,等过了20岁生日吧。 昨晚很闷热。捧着本你喜欢的《书城》坐床上,看到的文章好几篇关于非典,甚至还有瘟疫的古典记忆。老鼠、病毒等词跳将出来,加之台灯的温度,让我感到浑身发痒,终于还是逃离了小床,跑下来吹电风扇。我们都习惯了在别人的故事里流淌自己的眼泪,突然发现故事竟在身边,倒有些不知所措。看书看碟,打球打牌,还真是没有人想起来找一个圆桌,讲一个故事,来一个南京十日谈。SARS让我们的想像力都变的弱了。 听《十年》,不为歌手,不为旋律,只因这歌名。20岁,两个10年,还是听广播的第10个年头。时间呵,直叫人心疼得无言。如果可以,节目中放一下这首歌吧,因为懒得去买陈奕迅的专辑。 明天还是下雨,不能出去拍照。我可怜的摄影作业啊!不过也乐得在寝室看书听音乐,高新线每每挤得我要虚脱。 就这样吧,想吃饭了。 祝李强夏安,静好。 ECHO 21日于试后 2003年6月21日,《乐人谷》节目的原始播出记录如下: (1)郑钧《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2)范玮琪《那些花儿》 (3)伍思凯《茉莉花日子》 (4)南方二重唱《相知相守》 (5)李克勤《一生不变》 2003年6月28日,《乐人谷》节目的原始播出记录如下: (1)合唱《青春同路人》 (2)黄舒骏《未央歌》 (3)陈奕迅《十年》 (4)巫启贤《春夏秋冬》 (5)合唱《风华绝代》 对照听众来信和两份节目的原始播出歌单,可以发现:2003年6月21日的《乐人谷》播出后,“ECHO”便提笔写信给DJ,谈到了当天节目里播出的范玮琪版本的《那些花儿》;回应了另一位听众的征答《有没有一首歌能让你想起李强?》,因为再早之前DJ曾在节目里推荐过鹿桥的小说《身为人子》,引发了“ECHO”对黄舒骏的《未央歌》产生的好感;提及DJ喜欢的一份杂志《书城》;表达了想听《十年》的愿望。 在一周之后,DJ于2003年6月28日的节目里,全文朗读了“ECHO”的来信,并配合播出了黄舒骏据鹿桥同名小说情节所创作的离别歌曲《未央歌》;应听众的要求,播放了陈奕迅《十年》。针对“ECHO”的离愁别绪,DJ有感而发,用巫启贤的《春夏秋冬》表达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以上案例在当今音乐广播节目中司空见惯。随手打开收音机,每一个频率、每一位DJ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们来接听下一位热线上的朋友……”,“我们来看手机尾数是1234的朋友发来的信息……”,“在我们节目的BBS上,有ID是‘寂寞无边’写的一个帖子……”,“我们收到师范大学的一个女生的来信……” 似乎,离开了来信、帖子、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广播便如脱水之鱼。 互动,成为当今广播缩短传受之间的距离、服务听众、满足听众深层心理需要的必备手段。 案例一 全国各个城市,各个角落,都会有如此案例中的JENNIFER一样的听众吧:喜欢不同的节目,追随不同的DJ,在心中把他们比来比去。一旦DJ在来信或网上看到这样的文字,一定是会投入最大热情去仔细阅读的:作者夸了我些什么,批评了我些什么,我与某某有怎样的差距,我为什么在听众心目里留下如此印象……这样的听众反馈,未必每个DJ都在节目里播读,但一定会对DJ今后的主持工作产生影响:或是坚定了他的某一制作理念,或是促使他修正某些制作路向。听众—DJ—听众,完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    
典型案例(2)
电台情歌(作者:JENNIFER) 发表日期:2002…01…14 01:22:34 年轻求得圆满,随着岁月走散。 忍不住回头看,剩下的只是片断。 生命不断转弯,起起落落成习惯。 爱情像是考验,从不承诺永远。 ——蔡琴《缺口》 毕业就在眼前,总想留点什么,且作回忆,或是,为了忘记。 四年的生活,平淡两字。 而音乐是唯一始终陪伴在我身边的朋友,唱出我的期待,我的心情,驱散心中的迷雾。她记载了我4年的心情,也将伴随我以后的路程。 (一)电台情歌——《感性音乐时间》 《感性音乐时间》是我听的第一档节目。 那时大一,白天军训,直到晚上9点才始有个人自由。宿舍里热衷聊天,到11点渐渐安静下来,我开始打开收音机听节目了。莫名的喜欢南京音乐台这个名字,我只听她的。那时的感性音乐时间是单薇主持的,她的声音有点哑,这是同先前上海一些DJ相比的。后来听到李婵播音,才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 第一年功课很紧,每天都要上自习到很晚,所以只能坚持听这一档固定的节目,她仿佛是一颗安眠药,让我每天12点准时入睡。时间是如此残酷,我已经忘了节目的具体内容了,或许感性的东西注定要让时间吞噬。只是每次想起她就想起那句沿用至今的广告词“朝夕相守,分秒长伴”。 现在想来,单薇当时已是高龄了,一年后她就销声匿迹,说是退了。李婵接替了她的节目后,我再也没有听过。我曾经给单薇写过一封信,想点一首歌,但想来这不过是借口吧,点歌的节目很多,而她的不属于那一类,而且赶在圣诞,所以注定石沉大海。但目的达到了,在我写完信的一刹那。有时,DJ在人心里的位置是很难用言语衡量的,她每天对着木木的话筒说话,只能感觉想像而无法体会到有多少人正关注着她的节目,很普通的话,很固定的片头语,或许在某个瞬间改变了一个人的心情。 我喜欢单薇。或许现在再听她的节目是无法忍受的,但是她陪伴了我整整两个学期,就像是一位老朋友,无时不在的赶走异乡客的孤独。 (二)电台情歌——《飞一般音乐空间》 大二的时候,宿舍里新搬来一位女生,她介绍我听江苏文艺台,于是,必然的,知道了吴继宏,其实是在知道张艺之后。吴先前在江苏音乐台主持过《897音乐网》,后来,张艺代播时我正巧收到,才知道吴的存在,她俩的声音很像的。 当时,吴经常在节目中穿插自己的一些点评,才气四溢。也许是节目特点决定,从她那里,我开始知道一些歌坛的阑珊人物,如黄莺莺、郑华娟、黄小琥、陈珊妮等。每天我都守在FM975,等待着飞一般听觉体验的来临。吴的节目每天都在不同的栏目,记得星期一是《微风往事》,还有《黄金海岸》、《周末碟市》。她的一些片头语特别吸引我,席慕容的诗,还有一些歌词,后来都曾做过我的说明档和签名档。 吴说她很少放罗大佑的歌,我有一次听到时说是已隔了3年之久了,不知道是为何。然而,也有一些重复很多的,有一首她特别喜欢的郑华娟的好像名为《漂泊的心停泊在基隆港》放了挺多次的,好像道出了她的心情。我想这可能是她钟爱郑的缘故吧。 (三)电台情歌——《乐人谷》 谈起吴继宏,或许,你也会想到李强,他们的节目原来都是8点档的,风格也相似,无形中形成了竞争,很多时候为难的还是听众。 李强是南大毕业的,多半有一种亲切感。他说话的声音有点特别,读起信来特认真。这是他给我的最大的印象。 感觉李强一直以来把《乐人谷》当作是一种艺术,《音乐工厂》、《听歌人手记》都是我很喜欢的栏目。李强曾为齐豫、林忆莲、齐秦等做过专题,介绍过百佳国语唱片,还谈了自己心目中的十佳专集,每一次都很完美,值得全部录下来作珍藏。是有这样的发烧听众,每次必录,还不断给他提建议,关于专题主角的挑选,送他一些珍藏的磁带CD。而我只能作一个普通的听众,只是用心参与。想想要是每位听众都热情似火,李强也会忙疯的。 曾经有一次,南京几大电台投票评选最受欢迎的节目,《乐人谷》排在了前三,这应该不是偶然。 (四)电台情歌——流行歌曲现在时之大卫VS谢阳 大二时才接触大卫,他和谢阳的节目都在午间12点至13点。 大卫是蓝色的,他的声音有着忧郁和感伤,却从不低迷。《大卫的私房歌》不一定流行,但绝对好听。室友们都一致喜欢大卫,于是,每天准时收听,追随流行,又品位经典,仿佛大家都很懂音乐似的,那种心情现在想来好笑。见过大卫,发型很酷,算是DJ中很帅的吧,但反而让我觉得他的形象不适合他的声音了。 大三时,我开始喜欢谢阳的节目了,绝对阳光。一开始,觉得谢阳的节目里很少有他自己的特色,只是点歌罢了,而后来,正是由此,我开始喜欢谢阳。听大卫的声音觉得他很平静,没有半点波澜,每天都是。而谢阳的声音绝对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洋溢,不只是热情,他让我觉得他每天很快乐,并将之“洒泼到四方”,而烦恼被隔离在直播室玻璃之外。本来,娱乐节目里就没必要夹杂一丝感伤,纯粹的听音乐,不用在意歌中隐含的失落,而竭力去感受音乐带来的轻松与欢愉,够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典型案例(3)
(五)电台情歌——《周末大放送》 李婵主持《感性音乐时间》的时候,我还不能接受她的声音,总怀疑她是如何通过面试的,她是我有史以来听过声音最有“特点”的DJ之一。 喜欢《周末大放送》不知始于何时,现在已成了我最喜欢的节目了,周末有空时,一定收听,而少听一次又无大碍,适合现在的我。 点歌节目快成为我的最爱了,特别是坏心情的时候。吴继宏和张艺的节目听多了,难免感伤,以致心烦。李婵喜欢在节目里唠叨,对点歌的听众亲切热情,关心备至,有时还会和听众在电波里聊一聊,毫无点唱机的感觉。有时会在节目中说她感冒了病了,却不会带来病了的气氛,就像邻家姐姐的感觉。有时候,唐僧比祥林嫂可爱得多。 记得前年的“五一”,在浦口,面临专业的选择,又逢头疼病突犯,整天呆在宿舍,又不能做任何事情,每天中午听李婵的节目,特别是周末两天,两小时的点歌节目,是唯一能让我暂忘烦恼的良药。和室友们一起努力打热线,至今仍记忆犹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只有与听众互动才能完成现代广播
中国的传媒长期以来扮演着党的“喉舌”角色,承担的是向受众进行宣传的任务,在党性原则和市场原则之间明显地向“对上负责”倾斜,受众意识较为薄弱。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传媒的市场化转向,媒介的服务功能、娱乐功能和监督功能被逐步认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彰显。80年代末,始于珠江经济台的全国广播电台直播式、大板块节目的播出形式的变革,让受众第一次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完成一次广播节目的播出。当时,几乎每家电台都开播了热线电话,听众可拨打电话参与节目的话题讨论,采访某位走进直播室的嘉宾,在夜间谈话节目中倾诉,为亲朋好友点歌…… 北京音乐台开播之际有一档《幸运之星》的娱乐节目。在每天中午播出之时,曾经造成北京电话局512局和515局的瘫痪。据测试,同一时间,大约有15000个电话同时拨打北京音乐台的热线。可见热线电话节目的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