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哥的求职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大哥的求职经-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数。绝大部分情况下,会中文就能畅通无阻了。但在面试的时候,一口流利而标准的英语,无疑能大大提高考官的印象分。笔者很多时候能成功过关,也跟口语水平较高有关。所以平时在口语方面注意加强,比起纯靠四、六级证书要有用得多,中国的学生哑巴英语太常见了,能把英语说好就是一个有力的竞争优势。
  4。外资企业的招聘流程
  ① 面试流程
  简历筛选—笔试—人力资源部面试—直属部门经理面试—大区经理面试—更高级别经理面试
  外资企业的面试一般最少有两次,最多5~6次,全部通过的话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时间,有的甚至长达三个月到半年。对于毕业生的招聘面试,一般比较大的公司都会有笔试,甚至有两轮的,如可口可乐便会安排两轮笔试。只有都通过了笔试,才有下次面试的机会。一般如果你通过了该次笔试,人力资源部的人会在一到两个星期内通知你进行下一次面试或直接录取。除非有特别说明时间延长,如果过了这段时间,你还没收到任何消息,则表明你没通过面试,你就可以找第二份工作,不必再等了。如果你不确定自己能否通过,可以打电话去问,但一般来说这类电话是不大受欢迎的,因为他们也很忙,但既然接了你的电话,还是有人会帮你查的。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招聘和考核的方法,马士基、DHL、英美烟草、可口可乐、Sony等都先有笔试,然后才面试。资历浅的、职位低的有可能要笔试,经理级别的人员比较少(经理更多时看相应的经验)。对于笔试考官会进行打分算成绩,考官选出笔试和面试成绩优异者进入下一轮面试。直到所有的考官都同意,你才能被成功录取。外企比较以事实为依据,成绩以评分为导向,分高者获胜。作弊、走关系的不是说没有,只是相对较少罢了。 。。

一、揭开外企的底儿(5)
一般来说,人力资源部的人初次面试是要了解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和过往的经历,从而了解这个人是否适合他所申请的职位。在提问环节,他们几乎都是问同一类型的问题,这可以说是各家外企的一个模板。只要你多去几家外企面试,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所以对很多积累了不少面试经验的人来说,早就练就了如何对付这种死板雷同的问题的本事,大多都轻松过关。这些问题和应答方法将在后面的章节一一列出,只要学习者回去好好练习,运用自如,相信是可以轻松过关的。
  通过全部考试后,你会收到一份外企通称为“offer”的简单合同,也就是类似雇佣确定函之类的东西。里面会告知你的工资收入和各项福利以及你报到或上班(on board)的时间。你确认后回传给他们,至此,应聘就基本结束了。
  ② 关于reference check(背景核查)
  对一些重要职位如经理以上的级别,一般比较大的企业会要求应聘者告知上一份工作离职的原因,并留下前上司或原公司的联系电话,以核实工作经历的真实情况,如有做假,立即取消录用。但他们对于基层的职位的核查,不会太严格,只是随便应付一下就过去了,有的对于此类职位的员工只是要求填张 “reference chart(背景核查表)”,让前公司盖章即可。但经理级别招聘就会很慎重,要进行严格核查,他们通常通过相熟的渠道,如猎头公司、第三方调查公司,查到这个人的履历,很难蒙混过关的。
  5.外企的“家规”(薪酬、考评才能和评价标准)
  外资企业的薪酬制订是HR很重要的工作部分,他们拥有一套非常专业的企业薪酬计算工具,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区、职位和求职者的资历等的不同而有所出入,甚至会相差颇远。
  ① 薪酬差异
  a。地区差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是全国高工资的集中地,从收入水平来说,北京、上海、深圳比广州略高,同样的基层职位相差10%~30%不等。但相对来说,前三个城市生活成本比广州高。
  b。行业差异:一般来说投资银行、咨询业、四大会计事务所、IT、外资银行、能源类(如石油、天然气)、通信类等以及其他高科技、高利润企业会提供高薪,典型的代表有:高盛、麦肯锡、普华永道、IBM、渣打银行、埃索石油、阿尔卡特等。举个例子,在IT 业候选人如果有4~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职位是基层的销售人员,基本工资将达到6000~15000元不等。高科技行业和中高端服务行业如IT、金融、投资银行等要比快速消费品行业(如 P&G)和零售业(如家乐福)高很多。
  c。职位差异:一般来说,市场部、销售部人员和高端技术人员的工资在公司中是比较高的(除去高级管理人员),这些部门的职位比起行政、文秘、研究开发部门要高很多。
  尤其是销售人员,通常都有很多种工资的package(也就是工资套餐),会含有基本工资(base salary)、销售佣金(mision)、奖金(bonus)、补贴(allowance)、住房公积金(housing fund)、社保和医保(society fund & medical insurance)、商业保险(mercial insurance),一般工资收入都由其中部分或全部因素组成。有的公司实行高底薪低提成,也有的实行低底薪高提成,大多欧洲、美国的企业实行前者,因此同样的职位、同样的职业,底薪视乎公司的实力不等。一般来说,就IT业的销售职位来说,刚毕业的本科生起薪有2500~6000元不等,研究生会多500~1000元,但也有些企业甚至不会给研究生多加工资。

一、揭开外企的底儿(6)
d。资历经验的差异:另外有经验的和没有经验的相比会高很多,根据你的工作年限以及经验有所不同,差1000~5000元不等,以后每升一级,工资就会呈几何级数往上跳。笔者曾见过不少二十七八岁的高级销售总监,年纪轻轻年薪就达到100万元。笔者一位最好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知名跨国银行工作,仅仅三年时间,月薪从第一年的3000多元升为第二年的6000多元,第三年达到13000元左右,后来让一个更大的跨国银行挖去香港做高级客户经理,开发大陆市场高端客户,年薪60万,今年因为业绩好,又提了10多万奖金,现在他还不到27岁。
  ② 薪资的级别
  外企对职位都有一个浮动的空间和级别,HR会根据你的职业背景、经验和上一份工作的收入水平,结合你的期望工资以及你的谈判能力去确定薪资定位。所以同一个职位,同样的工作,可能相差1000~4000元不等,视乎你自身的条件和你怎么跟他们谈薪水问题了。
  6。外企招聘也有潜规则
  ① 外企一样讲政治,拉山头,讲帮派
  在外企,也一样有说不清的帮派林立。很多外企,包括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在内,中国区的高层职位长期由外籍人士把持。这些高层经过长期的职业发展,都收拢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并经常会发生因为各自派系的员工升迁、责任的归咎和问责、各自资源的争夺而拼得硝烟四起的事情。“有功我领,有祸你挡”不仅是一些中国企业的特色,一些超大型跨国巨舰企业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② 一样的讲关系,走后门,存在官僚主义
  任何外企进了中国以后,尤其是本土化以后,都会被中国的博大精深的官场文化和经商文化和谐掉,变成有中国特色的跨国企业。很多大型外企进来的时候,严格遵守他们本国的法律。后来中国的员工招多了,他们也逐渐学会了很多中国职场上的潜规则,例如我们以前做政府采购的订单时,外企销售代表就没少报销一些来路不明的费用。当然这些费用是用另外一些名目去冲销掉的。
  ③ 一样存在年龄和性别对待差异
  由性别和年龄带来的不公平对待是永远不可能出现在白纸黑字上面的,因为这些行为是各国法律都严令禁止的。
  但事实上这些不公平又是永远存在的。一般来说,外企在年龄上有个不成文的职业阶段时间范围:23~30岁是基层人员的年龄段,30~35岁是基层经理的年龄段,35~40岁是中层经理到高层经理的年龄段。当然,这只是一个职业人士顺利成长的一般规律,并不是定死的。如果你的能力特别出色,也可以提前跨越。我在Dell、HP时,就经常见到二十六七岁就做到中国区高级总监级别的年轻人。但一般不能过了这个年龄界限,否则你的晋升会非常困难,因为外企的人才实在太多了,大把的后浪等着把前浪晾在沙滩上。
  在性别方面,行政、HR等职位,外企倾向于用女性,因为在这些职位上,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沟通协调能力都会比男性更有优势。但28~35岁的女性,尤其是30岁左右还是未婚的话,你的求职可能会相对变得困难。因为外企担心这个时候女性的婚育问题会影响其职业稳定性。
  ④ 外企普遍存在“天花板现象”
  所谓“天花板现象”是说在外企的高级管理层鲜有任用本土人才,一般都由公司总部派遣过来的境外人士担任,所以本土员工很难攀爬到职位的金字塔顶部。欧美企业的人员架构比较扁平,在中国区倾向于用香港人、台湾人、新加坡人做高层,一般到大区经理和中国区经理以上的级别,就很少有大陆人了。韩国、日本企业就更严重,他们比较相信本国人,从基层的课长(就是科长)到会长,都清一色是他们本国人。 。 想看书来

一、揭开外企的底儿(7)
⑤ 裁员是外企改善企业效益和粉饰业绩经常使用的武器
  大多数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上市公司,他们公司股票的价值和股东的效益直接与公司业绩挂钩。公司高层要对董事会和股东们负责任,一旦他们的业绩低于股东们的预期,直接反映在股票市场上就是股票暴跌,这个时候他们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和压力。为了解决短期效益问题,他们大多会用节流的方式来提升业绩,裁减费用首选的办法就是裁员。这就是一旦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各大公司就会出现裁员风潮的原因。这次金融危机就是明证。
  7.HR在外企中的地位以及如何与HR打交道
  大型外企的HR分工很细,工资薪金管理、招聘、文秘、劳保、内部协调都分别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HR在很多外企中地位不算高,他们是各个职能部门的服务部门。从表面上看来HR 是产生成本的部门,而业务部门是真正替公司产生效益的“奶牛”部门。所以其他部门会认为他们干的活并不重要,尤其是业务部门,甚至有时候会公然挑战HR部门,部门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因此一些心理平衡能力较差的HR,会把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去,如果遇到太强势或过分自信的应聘者的话,会在第一关让HR给否决掉,因为他们会觉得以后很难跟你配合。
  外企HR都有量化的任务,例如在多长的时间内要招满多少人,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如果到期完成不了他们就会受到用人部门的challenge(挑战),所以很多时候,为了完成工作,他们也会对应聘者做过分承诺(承诺内容通常会是薪资的未来增长、职位的上升空间等)以作为吸引人的筹码。
  外企的人力资源部人员一般来说素质都不错,由于职业的缘故,都很有礼貌和耐心。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对你进入外企和争取更高的薪酬都很有帮助。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你的第一次面试的主考官和以后工资收入的决定人,是掌握面试者的生杀大权的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
  其实如果你懂得尊重HR的工作,他们会非常开心。一旦你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对你工作的开展甚至职业生涯的规划都会非常有帮助。
  笔者跟当年曾工作过的外企的HR关系都很铁,平时没少请他们吃饭聊天。笔者经常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一些公司政策的新动向、人事的变动及其真正的原因、薪资调整、晋升的标准以及各个部门老板们的脾气、喜好等,对以后晋升和工资调整、医疗保障的切身利益有莫大的好处。笔者后来从HP跳槽到IBM就是受了HP里关系处得不错的HR美眉指点,充分了解了IBM的入职薪资架构和行业内的招聘原则(这位美眉以前在IBM工作过),才可以成功地用竞争对手被挖员工的身份来与IBM进行工资谈判,取得了较高级别的基本工资,月薪比他们最初预算的offer多了5000元,而且还没有算上住房补贴和过节奖金等额外收入。
  8.不同外企及港资、台资企业的“家族习惯”
  ① 美国企业
  美国企业就如同他们的国度,是老人们的地狱,年轻人的天堂。美国文化崇尚结果论英雄和英雄崇拜主义—他们要求以结果说话、数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