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板的就错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听老板的就错了-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一向主张,帮助员工累积智能,比累积金钱更可靠。因为智能可以换钱,钱本身没有办法再生钱,要让钱变更多的方法,就是用智能去换。智能不但可以换到金钱,还可以换到快乐,不单只是物质方面,在心灵方面也可以得到满足,投资回报率可以说是无限高。 
                  
 人生4 善用新官三把火
 1983年中英开始谈判九七的大限问题,香港人心浮动、港币贬值,移民风潮盛行,只要有办法的人都想搬离香港。我却在这时候“逆势而行”,主动向美国总部毛遂自荐,希望从马来西亚调回香港,积极争取到当时正好出缺的总经理职位。旁人替我担心,大环境动荡不安,业务恐怕很难拓展,这时候坐上总经理的位置,等于是自跳火坑。但我一向自信:“越是艰困的环境,越有挑战,也越有表现的机会。”
从年轻到现在我都是如此,只要有危机出现,我就精神百倍,很兴奋。我认为这个时候调回香港,才是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拼命点火求表现
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大环境差,人心思变,公司上下才会寄望你来大刀阔斧做改革,把公司业绩带起来。如果景气佳、钱很好赚,大家都不想改变,当主管的就很累了,再有能力也很难发挥。
我始终相信,做生意有很多种途径可以成功,坚守住自己的道德信念,企业一样可以赚到钱。而且赚钱中不忘道德,才是企业真正的成功。
充分准备,不生烦恼
看到周遭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我习惯同步思考:如果发生在自己的公司或工作上,我该怎么办?我平常就这样自我训练、做妥准备,不会等到问题发生了才烦恼。因此我敢大胆地说,在台湾寿险界里面,任何人向我提出疑难杂症,我脑海里都有答案。也许并非上上策,也许方法很笨,但是一定有一套自己仿真观察、深思熟虑后的应变之道。
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信心满满,不怕任何挑战的原因!我建议年轻人:
1。多观察其他人怎么做。
2。自己进一步分析。
3。仿真情境,如果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怎么处理?
4。因人因事变通。
综合以上四个步骤,自信心慢慢就能培养出来,一旦突发事件出现,也会应付得比别人妥帖。平常就这样自我训练、做妥准备,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了才烦恼当年日本关西大地震后,日本有家银行的资料全部损毁,根本无法招架客户的提存款。我当时就引以为戒:台湾也处在地震带,如果遇上大地震怎么应变?尤其是资料遗失、计算机系统毁损,纵有光盘也无用武之地。最好的方法就是设立“异地后援中心”,一点也不用担心资料流失。当时全台湾金融业只有安泰和台湾银行设有“后援中心”,走在同业的最前面。“9·21”地震时,安泰能快速反应,积极投入救援工作,是因为我们平常就做好了危机应变。因此地震发生时,我们无需担心内部是否遭到破坏,比别人更有余力去思考如何帮助人。
策略1 把损失加倍“赚”回来
安泰的员工都知道,我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有危机发生,正是让你表现的机会!”
一般人碰到危机或损失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想法子降低损失!”能做到这一步就觉得很庆幸了,很少想到:“再多花一点钱,很有可能将‘损失’加倍赚回来。”
我记得在安泰开业的头一两年,曾发生赠品出现瑕疵的问题。当时客户买保单时,我们会附上一份意见表,客户填写寄回之后,公司就寄送一份赠品。那时的礼物是可以靠在椅背上撑住头部的吹气枕头,很适合坐长途车或搭飞机时使用。没想到礼物送出去后,却接到客户投诉:“枕头会漏气!”怎么处理呢?一般公司都是换个枕头再寄给客户就是了,但是,我认为这样还不够,万一再寄去的吹气枕头又是瑕疵品怎么办?而且这批赠品既然把关不严,可能还有其他客户也收到了瑕疵品,但没来投诉。因此我做出了决定:
1。这批吹气枕头既然出现问题,不计损失,就此全面淘汰,以后改送其他新赠品。
2。已经收过赠品的客户,无论所收到的是否为瑕疵品,全部补寄一份新赠品。但是附上说明:“前项产品可能有瑕疵,因此再奉送一份新赠品给您。”很多同仁都被我的决定吓了一跳,因为真的收到漏气枕头的客户可能微乎其微,有必要这样大手笔弥补吗?
赠品事小,形象事大
我分析给同仁听:“赠品事小,公司形象事大。”试想,当年的安泰刚刚打入台湾市场,正值建立公司品牌形象之际,寄出的赠品有瑕疵,客户会怎么看待你这家公司?假设客户先前收到的赠品没有问题,但收到“如此贴心、在乎客户感受”的新赠品,对安泰的评价一定大大提高,比你做任何广告宣传都有效。这就是我所谓的“多花一些钱,可以将‘损失’加倍赚回来”的例子。这个因为“危机处理”才有的“表现机会”,不是天天都会发生,就在一念之间,看你如何化解。
策略2 用真情战胜危机
在我眼里,业务员一直是全世界最可爱、最单纯的一群人!你对他们好,他们一定也对你好;反之,你若不拿出诚意善待他们,也会被整得很惨。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第一线处理业务员的情绪,最近碰到一件相当棘手的事,几位主管束手无策,不得已转而上呈向我求援,考验我“危机处理”的能耐。
起因是一位离职的业务经理。她在安泰工作超过十年,手下有五六十名业务员。十几年来她挪用了不少“管理费用”,公司对她相当头疼。有关“管理费用”的问题,多年来安泰一直睁只眼、闭只眼。房租由总公司支付,其他行政上琐碎的支出,就由各服务处自行负责。因为业务经理手下带领许多业务员,顾及他们的领导权威,公司不太出面干涉各服务处的运作。一旦严格查办的话,怕其他经理看在眼里会担心:“不知何时轮到来抓我?”如果有污点就要抓、就要调查,而且所检举的又都是过去的事,业务单位的士气难免会受影响。因此这类事件处理起来要特别谨慎。例如这位业务员,要“叫她走”很麻烦,搞不好她还可能反过来跟公司打官司。最好是能不伤和气“请她走”。毕竟十多年的业务经理,在公司的职位也不低,为了让她的面子挂得住,公司特地出了一份公文给她即将任职的新单位,说此人在安泰十几年,对公司也有贡献,“业务品质”不错。为了这四个字,撰写公文的主管伤透脑筋,心想写的是“业务品质”不错,而非“个人品质”好,明眼人应该都看得懂是怎么回事。而且刻意发这种公文,对方多半也会起疑心,猜测这个人是不是很有问题。其实这位业务经理的“业务品质”的确不错,她对客户的服务也是很好的。
原以为事情就此善了,孰料这名业务经理去了新公司后,四处放话说安泰原先业绩不好,都是她一手带起来的。这话传回她原先的服务处,五六十位业务员气得不得了,情绪一发不可收拾,纷纷反弹批评公司处理不公:“安泰高喊的道德标准在哪儿?我们是冲着这个理想进来的,为什么主管贪钱公司不管,业务员挪用一点保费就拼命追究?”那天我去到现场才知道,业务员的情绪非常激动,尽管高层主管再三沟通,公司已加强管理,今后再也无须担心中阶主管搞鬼或巧立名目,还是不能安抚人心。
有的吵着说要搬家,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有的抱怨说,服务处要更名,不再以那位业务经理的名字命名;更有的闹说“就是将被贪的钱还给我们,也不要”,他们要讨回的是公道!吵闹沸腾声中,我站上讲台,拍胸脯保证:“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处理得让大家开开心心!”
台下的喧闹声才开始安静下来,我继续说道:“既然大家不甘心被人这样欺负,我们就不必忍这口气。要搬家,没问题,我支持你们!而且新的服务处就用我的名字‘*昌’命名,你们大家说好不好?”结果台下欢呼声四起,业务员奋力鼓掌,开心得不得了。
闹了好几个月的离职风波,业务员憋在心中许久的怨气,一时间烟消云散,大家破涕为笑。我用金钱买不到的“真诚相待”,和我自己名字里蕴藏的“无形价值”,换来了世间最可贵的“真情流露”,整个会场温馨感人。 
                  
 人生1 学会糊涂
 我在外派马来西亚之前,是全香港第一位通过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本地香港人,当年报纸还刊载了这条新闻,因此我人还没抵达马来西亚的分公司,就已经声名大噪。大家都在猜,我这个人一定是很聪明、很会算计的厉害角色,业务员彼此耳语相传:“这个人很不好搞!要小心。”
没错,年轻时刚当上主管的我,就是一副精明干练、锋芒外露的模样。我派驻马来西亚当副总的这一年,才二十九岁,是成天与“数字”交往,只要算得精就可以了。但在与业务员的相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做到”的道理。集团内最年轻的副总经理,可以想像我是多么地自负,做起事来,总是自以为高人一等。
当时我对业务员有着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他们就是一群很贪婪、不老实、会欺骗客户和占公司便宜的“牛鬼蛇神”,对他们的防卫心很重。
别被偏见蒙蔽双眼
年轻的时候也比较单纯,凡事都认为公司是对的。因为每个人进入公司受训的时候,老板都会教你按照公司章程去做事,能够执行公司章程,你就有前途。因此一个年轻主管在考虑公司政策的时候,都是照他所熟知的观念来判定,不会怀疑公司的政策是否合理,或者赚钱的方法是不是违背道德,因为老板只教你说:“这样是合乎保险原理,照着做就对了。”
为什么我可以升级那么快?就是我做事动作快、精明果断、凡事都符合公司的要求。
因此每当客户有怨言、业务员不满意来公司大吵的时候,我的应变态度就是:“要骂就给他骂嘛!”尽管心里很不舒服,还是要贯彻公司的政策,就随他们去闹吧!而且只要有业务员来投诉,我一定是支持内勤人员。因为我自己是内勤出身,一直以来的观念就是要尽责维护内勤。而且我认为内勤的干部大多是专家,专家怎能随便被人挑战呢?因着这些成见,我和业务员的关系一直处在非常对立的状态,每次谈判破裂时,我也是高高在上的姿态:“你不想干就走人啊!”直到有一天,改变我一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终于知道保险业的意义我一时兴起,想去瞧瞧业务员自行举办的研讨会究竟在做什么。他们每年找来马来西亚其他寿险公司的业务员合办这个大会,地点都选在当地的五星级饭店,煞有其事的样子,引起我很大的好奇心。但是他们从不邀请内勤人员,在业务员的眼里,内勤人员只是一群文弱书生,除了写点文章、算算数字,就是整天坐在办公室吹冷气纳凉,彼此之间很少有互动。
当年的保险公司也不重视业务员的训练,更谈不上考试制度。业务员招募进来之后,就只教你一些业务相关的基本概念,弄懂了,就可以披挂上阵。至于一些比较实务层面的,像是怎样跟顾客接触、怎样销售,都是靠业务员自行培训。我心想,公司办的研讨会讲的都是怎么学习保单、降低成本,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讲什么,没想到去到现场,让我大开眼界!整个大会场面温馨、气氛感人,业务员彼此打气,分享销售心得,台上台下不断地鼓掌、提携、激励自己从事的保险行业是多么有意义!
与会者大概有两三百人,请到美国、日本等地的TopSales来做经验分享,听这些国外高手怎么鼓励业务员、怎么卖寿险、碰到困难的时候怎么解决问题、低潮的时候怎么改变自己的心理,每天依然打起精神去找客户……这些东西我过去完全没有听过,这才深刻体会到原来业务员每天的工作压力有多大。过去我的工作经验就是公司给个章程,照着做就好,无论是精算或是设计保单,都是用脑、用逻辑思考去做事,不晓得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需要有人鼓励,需要人心被打动,才可以做出来的。
进保险公司这么多年,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我们做的这个行业是很有意义的,不是光为赚钱而已。”
精算师的糊涂
大会结束后,我步出会场,正值傍晚时刻,吉隆坡下了一场短暂的阵雨,大雨洗涤后的路树和街景,显得特别翠绿清晰,正如我当时的心境,在顿悟后重新聚焦,忽然把事情看透了、也想明白了──原先我一直认为自己很能干,把自己当做是英雄,通过动脑精算,改个死亡率或是准备金的计算,就可以替公司多赚好几亿元,其实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业务员。
这次的研讨大会让我有了彻底改观,重新认知这个行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