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正确;
——希望发表观点时,会用抢先发言或打断别人讲话的方式来进行;
——常常取悦他人,为交朋友而交朋友,以证明有个人的能力;
——常常顽固而有些自闭,担心利益时则显得敏感多疑;
——就算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缺乏胆量去利用它。
自信通常还与人生开放成正比。
一个开放自信的人,就像被“充电”了一样,不但自身激扬奋发,能立刻产生解决困难的渴望,而且还会感染身边的人。
我认为,开放的自信能给人带来如下变化:
图3…2:开放式自信的七种表现
(1)积极主动的心态
拿破仑?希尔在其成功学中将积极的心态称为成功17定律的黄金定律,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本来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别,很小的差别就是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巨大的差别就是成功与失败。”
自信带来积极主动的心态
我们采访和研究的200多位成功人士之一王兟,曾出任过TOM集团CEO。他刚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时,曾到美国芝加哥麦肯锡公司总部工作。深受英式教育的王兟一开始并不适应美国的企业文化,美国同事经常心直口快地说:“公司花那么多薪水怎么请来一个英国绅士?”后来,因为一份文件一页纸没有打好,参加工作不到3个月的王兟,接到上司提前的书面通知:鉴于你工作能力不能达到公司要求,你将被解雇!
按照正常程序,他还有一个月交接工作的时间。王兟自信自己有留下来工作的能力,只是需要时间适应而已。因此,他就像不知道将被解雇了一样,继续积极主动地工作,改进工作效率。结果,一个月过后,他反而重新获得了认可,并因此又被挽留下来,后来还获得了公司授予的“优秀咨询经理”荣誉。
(2)坚持和坚韧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任何一个理性者来说:只有信念才能够使他对目标毫不怀疑,并支撑他行动的坚持和坚韧;也只有来自于信念的力量,才能够使一个理性者放弃功利的考虑,持久不息地为理想奋斗。而信心能够成为信念,关键在于对外界开放,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将感性的心理感觉提升为理性的自我认识。
西点军校的自信精神
自1802年建校以来,西点军校已经培养出2名美国总统、4名五星上将、3700名将军,美国陆军40%的将军都来自西点。另外,在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1000名董事长、5000名总经理毕业于西点军校——任何一所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如此多的管理精英。 。 想看书来
第3章 拥有自信(3)
理解西点精神,只有四个关键词:责任、诚信、意志力、自信。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也是2005委员会的理事,曾访问一个退休的西点将军,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一生当中,最让你感到沮丧的事是什么?”老将军思索了长达10秒钟,然后坚定地说:“没有,我从来都蔑视任何挑战。”
杨壮是这样理解西点军校关于自信的定义:每一个从西点走出来的人,自信都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四年的苦日子生涯”,来自于百折不挠地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即便是在受到压力,又得不到所需要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无误地采取行动。”
(3)乐观稳定的情绪
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心理的“信息指示灯”。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快乐,不好的情绪被称之为耗损性情绪,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耗磨着我们的能量。但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不快的情绪总是不可避免?比如愤怒、怨恨、急躁、不满、忧郁、痛苦、被拒绝、失意、焦虑、恐惧、嫉妒、羞愧、内疚等等。
一个人只有拥有自信,才能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乐观,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自信使情绪稳定乐观
这是一个关于天津比特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亚的故事。1995年,他刚踏上创业之路,参加一次高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推荐会。当时,一位加拿大的风险投资家开口就打击他们:“你们是行尸走肉(You are livingdead),你们注定会失败。”因为当时统计数字表明,新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3年的存活率只有1%~2%左右。但是,刘建亚身旁一个创业成功者当即说:“别听他们的,别指望他们会给你钱,要依靠自己闯过难关。”
刘建亚当时的想法也是“我偏偏不信这个”。回顾过去的情景,他认为“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一定要相信自己的事业能够成功”。正因为自信,才能使自己在受别人打击的情况下,保持情绪乐观,“看到前面一片美好的曙光”,才能心态平和地迎着机会的方向走下去。
可能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很多情绪跟心态一样,确实可以归结到自信心的原因上:
——你对领导欣赏某个同事感到嫉妒,可能因为你对自己能否受到重视缺乏信心。
——你对某些社会不平现象感到愤怒,这种美好的愤怒其实还可能反映了,你对社会杜绝这类现象缺少信心。
——一个朋友到约定的时间没有还钱,也许只是几十元钱,但你感到很不舒服。原因很可能是你对他不贪小便宜没有信心,对他的信用没有信心,甚至你可能因此对他将来会不会健忘你更重要的利益而缺乏信心。
(4)人际沟通和公信力
在这次针对成功人士的采访调查当中,我们商会2005委员会一位理事曾这样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我常常被问及成功的秘诀,其实不外有三:第一,自信和他信;第二,遇到不公平的事有正确心态;第三,先帮助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
正如我先前所说,开放是自信的表现,自信能够更加促进开放,而且归根结底,也只有开放与沟通,才能将你的自信转化为他信力乃至公信力。
为什么相信马云?
1999年春天,马云曾对他的伙伴、学生、朋友共18人宣布:“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
这就是阿里巴巴创立的开始。当时业界对B2B电子商务的定位是:商业模式过于简单,市场门槛过低,看不清未来的盈利方向。阿里巴巴艰难起步,接着遇到互联网经济寒流,一直到2002年,目标还是“赚一元钱”。后来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的金建杭,回忆公司成立时说:“那个时候我负责拍照片和录像,现在我看过去,照片里大家的眼神都是迷茫空洞的。除了马云,在创业之初谁都不敢说自己真的信心十足。”
这18个人既然都对商业模式和企业前景很不明确,缺乏信心,那么他们为什么追随马云?答案很简单,因为马云将自己的信心转化成了他信力。后来《中国经营报》报道,18个追随者之一阿里巴巴副总裁戴珊就这样表示:“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你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信,我一定能赢的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就充满了活力。”
第3章 拥有自信(4)
我上面只是列举了其中四点自信带来的表现,从心态情绪到行为举止、从思维方式到日常习惯、从对待朋友的方法到对整个社会的评判,甚至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无时无刻不接受自信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自信就是唯一能让一个人由内到外全方位改头换面的良药。
没有自信,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迎接挑战,也没有办法去面对逆境。而开放的自信,对于任何一个成功者来说,更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为我们必须依赖开放才能使自信真诚可靠,也必须依赖开放才能使自信得到外界的支持。
真正的自信来源于恰当定位
他为什么会失去自信?
曾有个从美国一毕业就回来的年轻人,给我发电子邮件感慨:“我感觉自己非常失败,而且以后会接着失败,因为我还缺乏自信。我从美国回来,原本以为找个高薪工作没有问题,谁知道花掉了家里几十万,却成了高不成、低不就、还靠父母养的‘海带’。同个大院的初中同学,读书时一切不如我,高中毕业后从家里借了十几万做生意,收入已经不知道高出我多少。他前天还问我父亲,说如果我没有找到工作,可以去他那里做个经理。邻居们也经常拿我们两个做比较,并教育孩子说:‘看看,读这么多书不一定会有用吧?’我真的没有办法对自己有信心。”
我的回答是反问:“财富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是自信建立的基础?按这种比较方法,华人首富李嘉诚只有小学文化,是不是所有读过书的华人都该感到失败?都不应该拥有自信?”
这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通病,不仅仅是误解成功,还将自信误解成为仅仅一种心理感觉和状态。
我们经常在市面上看到许多的励志书,对自信充满了这样的论述:“自信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培养信心的方法就是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最棒!我一定能成功!”、“我能解决问题,只要我有信心就能解决”、“我觉得自己能行,我就一定能行”、“永远相信你是最好的”、“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成功”……
这些话很有煽动力。
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确实可以鼓动起我们的信心。但如果你认为这就是真正的自信,那么就被误导了。
大多数人都把自信解释为: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并充满积极主动意愿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但事实上,自信不仅仅是一种觉得自己能行的心理状态,它建立的基础不是感性的主观自我肯定,而是客观存在的真实自我。因此,自信强调的是建立在自身实力基础之上,在进行准确自我评估、恰当定位之后的理性心理状态。
表3…3:真正自信和非自信的表现
不自信的表现 真正自信的表现
我已无能为力我就是这样没有因为……我就是对的他把我气疯了他们不会答应的我只能这样做我不能……我不得不……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应该坚持这个多年的目标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为什么……所以我应该相信我当然有缺点……我做这事可以……那事我也许不会做
真正的自信是准确的自我加正确的信心,并且组合在一起还产生了信念。
自我和信心,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自我是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准确认识,很自然,这样的信心只是种脆弱、盲目的感觉,瞬间可能膨胀成气球,瞬间也可能因为针扎而泄气,甚至有走向心理疾病的倾向,把人带入“自大”、“自狂”、“自恋”、“自闭”的境地,到了悬崖前还要充满“信心”地走下去。
信心则是自我的提升,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信心,就算多么了解自己,也会因为自卑而无法果断地行动,当然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当然,正确的信心来源于扬长避短和准确定位。
依靠定位准确的自信,她从护士成为亿万富翁
我和史晓燕曾作为同台嘉宾,参加过一次央视《商务时间》的节目,因此对她的人生有所了解。史晓燕毕业于护校,而后被分配到协和医院骨科病房。每月薪水70块钱、夜班补助六毛钱,每天的工作都是打针送药,端屎端尿,周而复始,而且关键的是毫无未来的发展希望。于是,史晓燕对自己说:我怎么能在这儿呆一辈子呢?我必须相信自己,去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一回!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3章 拥有自信(5)
1984年,史晓燕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从协和医院停薪留职,应聘到一家外企公司。令人不解的是:在外企做协助性工作,她居然不会打字和使用电脑,但更离谱的是还得到了上司的欣赏。史晓燕坦言:到今天我也不会用电脑,但关键是我自信自己什么行,就去做什么,舍弃我不行的,干我行的。
史晓燕最终定位是进入家具行业,她看中了国内方兴未艾的家具业,这也跟她个人兴趣有关。当然光有兴趣和天赋还不够,还要学习和拔尖。于是,她支付了每年7万美金的学费到美国芝加哥惠灵顿学习室内设计。再后来,史晓燕自己创业,从卖家具开始,几历周折最终在光华路花400万租下一座破旧的工厂,改造成1万平方米的卖场,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伊利诺依王国,成为一个著名企业家。
在对200多位开放型成功人士的调查研究当中,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具备真正的恰当的自信,并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