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这个中国商人不积极地去想办法、找方法,他能像现在这样“满脑子都是生意”吗?一个人有这么多新办法可用,成功离他还会远吗?!
  新的办法是永远也想不完的!正是因为那些永不满足、不断探索的精英分子们,在寻找新方法的过程中从不停步,才有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比如,人们不满足于晶体管计算机的运行效率,从而研制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如,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重达30吨,而正是因为人们不断改进,现在,人们已经使用掌上电脑了。这些进步,都是不断寻找更新、更好办法的结果。
  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永不止步地探索新方法。以下是一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例子,看看它们对你有什么启示?
  替代法
  符拉迪斯拉夫·伯罗用一个小球替代了钢笔笔尖,于是圆珠笔就诞生了。
  为了解决罐头食品不能保鲜的问题,克拉伦斯·伯德埃在加拿大北极圈中的冻鱼身上发现灵感,用冰冻替代罐头食品的制造,开创了冰冻食品业。
  为了解决售货员人手不够的问题,商场推出了自选商品的购物方式,于是产生了超市。
  施乐研究中心用“点触”方式来操作计算机,苹果公司以营利为目的改进了它,结果世界上最简单的计算机系统就诞生了。
  在爱尔兰,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小旅店已经取代了旅馆,并且成了这个国家旅游业的核心。
  组合法
  为了把耳机与收音机的功能结合起来,索尼公司发明了随身听。
  高压锅炸熟的鸡和一种特殊的调料相结合,成为肯德基炸鸡。
  尼龙袜与紧身短裤结合产生了连裤袜。
  沃尔特·迪斯尼把米老鼠与旅游结合起来,创立了迪斯尼乐园。
  商店与停车场连在一起就产生了购物中心。
  通用汽车公司把分期付款和提供不同漆色的销售方式结合起来,结果建立起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
  改进法
  直轮溜冰鞋现在是一种年销售额数百万美元的畅销货——它不过是把原来并排的四只滑轮重新排成一列滑轮。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永远有新办法(2)
橄榄球是由英式足球改进而来的,垒球则来自于棒球。
  扩###
  麦当劳把汉堡包放大,这就生产出了巨无霸汉堡。
  沃马特公司通过庞大的廉价商场销售商品,已经成为世界上营利最多的零售连锁公司。
  JVC公司发明了3小时的录像带,以此击败索尼公司,而且确立了新的国际规格——因为这种长度的录像带使购买者能够录下完整的体育比赛。
  减少法
  在澳大利亚,第九电视网的凯瑞·帕克(Kerry Packer)缩短了板球比赛时间,发明了一天一场的板球赛,使之成为一个收视率很高的新的夏日电视节目。
  

职场箴言
任何问题都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最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未必是最好的。
  直觉和逻辑是同等有效的方法,你使用哪个方法取决于问题的性质。
  问题常常需要被重新定义,因为问题者的原有定义往往是错的。
  如果我们满足于表面的答案,我们就无法真正解决那个问题了。
  高绩效员工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因为他们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遇。换句话说,他们善于把“问题”变成机遇,变成高绩效的资本。
  

先找问题的薄弱点
问题的薄弱点,就是问题最容易解决的部分。解决问题,应该先从最容易解决的、最有把握的部分做起。这就好比士兵在战场上,一旦找到了敌人防线的“突破口”,就会形成“势如破竹”的局面,而敌军一方则是“兵败如山倒”了。解决问题也是一样,先找到最容易的部分,由易而难,于是“难”题也“不难”了。
  选择薄弱点,并不意味着避重就轻。解决问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做最有把握的事情,这样由易而难,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这项任务越来越熟悉,心里自然会树立一种信心,下一步会更加得心应手。即使困难越来越大,我们也能够沉着应付,不失方寸。
  先做最有把握的事情,好比果农在摘果子时,先摘好摘的果子。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作法。如果一上来就要做最困难的事,那么你将会很容易遭受失败。把一个庞杂的问题交给刚刚进入公司的新手,他常常无法一下子就能够把问题解决好。只有在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而每一个刚从事某一领域工作的新人,他们积累经验的过程,也都是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从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开始的。一步接一步的成功,能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也让同事、老板和客户对他们充满信心。
  查斯特·菲尔德博士说:“从一个易于成功的对象开始,成功就显得容易了。”无论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先从一个易于成功的点开始,逐渐推展到较为困难的部分,往往会比一开始就从事高难度的工作成功的几率要高得多。
  即使你在某一领域已经培养出高度的技巧,也应该抑制自己贪功冒进的欲望,先做最有把握的事情。把你的目光稍微放低一些,以轻松的心情把最有把握的事情做好,才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咨询师王刚为刘军的股票经纪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由于王刚是新入行的年轻人,刘军对他并不看好。然而,王刚的办法是先找到自己最有把握的地方,这也就是客户防线最薄弱的地方。
  王刚的优势,在于他已经对销售资料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一系列结论。于是,他准备就他的发现与客户进行沟通。他安排了一个由客户企业各部门(如销售、交易、研究等)领导参加的说明会。
  由于王刚已经通过对数据的实际分析,把问题的真相揭开了,所以他便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他的发现。他的结论像重锤一样,给了刘军这些非常有经验的经纪人重重一击。
  王刚的这个说明会产生了两个效果:首先,它使那些当初对王刚的结论不以为然的主管们确信,他们有问题,而王刚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其次,由于王刚提出了自己的发现,他们对王刚的态度大为改变,这使得王刚下一步的工作容易了许多。会议之后,王刚成了随时帮助刘军解决问题的正式顾问。
  通过先做最有把握的事,王刚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客户更有热情了,自己的工作也更容易、更有进展了。
  当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达到所谓的“停滞点”时,从问题的最薄弱处下手,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先做自己擅长的、有把握的事情,往往特别有效。所谓“停滞点”,便是到达那一点时,再用功也无法获得更多进步。这时,若是硬逼着自己冲过这个“停滞点”,便很可能产生紧张、困难等感觉。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越想解决问题,就越解决不了。越想闯过去,就越是原地打转。这时,你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先做最容易的事。
  举重运动员在遇到这种现象时,一般的训练方法是减轻负荷的重量,去练一些易举的重量。阿尔伯特·顿佳拉保持世界打字速度冠军多年,每当他达到“停滞点”时,他就练习“慢打”——用比平时慢一半的速度打字。
  先从最容易、最有把握的事情做起,这是一个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
我们常被一些问题的复杂性所吓倒,但你是否尝试过,将这个吓倒了你的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来解决呢?因为分解之后,每个小问题都是解决起来轻而易举的,你就可以“各个击破”了。
  约翰·冯·诺伊曼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1954,约翰·冯·诺伊曼被总统任命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成员。他多年的老朋友斯特劳斯是这样评价他为该委员会服务的情况的:
  “从他被任命到1955年秋,约翰干得很漂亮。他有一种使人望尘莫及的能力,最困难的问题到他手里,都会被分成一件一件看起来十分简单的事情,而我们所有的人都奇怪为什么自己不能像他那样清楚地看透问题的答案。用这种方法,他大大地促进了原子能委员会的工作。”
  把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易于解决的小问题,这确实是一种令人赞叹的天赋。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也常常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很难将问题一下子完美解决。这时,我们就可以尝试将问题分解,这样远比毫无头绪地寻找一个“一蹴而就”的方法要实际和有效得多。
  罗马城不是一夜造成的,而是一天一天地逐步修建的。解决问题也是如此,有耐心,从局部问题入手,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全局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从局部问题入手,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这一原则可以应用到任意一个地方。
  1983年,伯森·汉姆徒手登上纽约帝国大厦,在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同时,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
  美国恐高症康复协会得知这一消息后,致电“蜘蛛人”汉姆,打算聘请他做康复协会的心理顾问,因为在美国,有数万人患有恐高症,他们被这种疾病困扰着,有的甚至不敢站在椅子上换一只灯泡。
  伯森·汉姆接到聘书后,先是打电话给协会主席诺曼斯,要她查一查他们协会里的第1042号会员的情况。这位会员的资料很快被调了出来,他的名字叫伯森·汉姆!就是“蜘蛛人”自己!原来,这位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高楼攀登者,本身就是一位恐高症患者。
  诺曼斯对此大为惊讶。一个站在一楼阳台上都会心跳加快的人,竟然能徒手攀上300多米高的大楼,这确实是个令人费解的谜,他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下伯森·汉姆。
  诺曼斯来到费城郊外汉姆的住所。这儿正在举行一个庆祝会,十几名记者正围着一位老太太拍照采访。原来伯森·汉姆94岁的曾祖母听说汉姆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特意从100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来,她想以这一行动为汉姆的纪录添彩。谁知这一异想天开的想法,无意间竟创造了一个94岁老人徒步行走的纪录。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问她:“当你打算徒步而来的时候,你是否因年龄关系而动摇过?”
  老太太神采奕奕地笑了:“小伙子,打算一口气跑100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一步再一步,100公里也就走完了。”
  诺曼斯趁着这个机会,赶忙问伯森·汉姆:“你高楼攀登的诀窍是什么?”
  伯森·汉姆看着自己的曾祖母说:“我和曾祖母一样,虽然我害怕300多米高的大厦,但我并不恐惧一步的高度。所以,我战胜的只是无数个‘一步’而已。”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有许多通过将问题分解,然后一一解答,从而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的实例。例如编写一个计算机软件程序,这个软件可能要有非常巨大的功能,但是再强大的软件都是通过一个个小部分编写来实现的。
  我们也许没有能力一次就取得一个大的成功,但我们可以积累无数个小成功。不管哪种看似是无法解决的困难,被分解之后,解决起来就轻而易举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模仿成功的办法
运用模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借鉴他人经验来获得自身成功的方法。
  沃尔玛连锁百货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经说过:“其实我做的每一件事的方法都是从别处学来的。”
  潜能开发权威安东·罗宾也曾说:“在我看来,模仿是通往卓越的捷径。也就是说,如果我看见有人做出让我羡慕的成就,那么只要我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也可以做出相同的结果来。”
  许多人能解决问题或是获得成功,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加入自己独特的元素,从而将原本属于他人的创意变成了自己的创意。
  在大约20多年前,美国报纸曾经以“一个针孔价值百万美元”为大标题,竞相报道一个小发明。据说这一发明就是通过嫁接性模仿来获得的。
  当时,美国制糖公司每次把糖输出到南美时,砂糖都在海运中变得潮湿,损失很大。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和金钱,邀请专家从事研究,但始终找不出一个良好的方法。
  该公司有个工人,他也在动脑筋,希望能够想出一个简单的防潮法。后来他终于发现在糖包装盒的角落上戳个针孔,使它通风,就能达到防潮的目的。
  由于这个方法,竟然使糖横渡大西洋而不至于潮湿了。这位工人也因此获得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