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借言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有着较强的说服力。因为这些名言名句,或是他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或是他们智慧灵感的闪现,往往富有哲理,发人深思。有些名言名句,不仅极具艺术价值,而且极具影响力。在讲话中引用名言名句,无论是对于增强说服力,还是增加讲话的感染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如某领导在讲无私帮助的问题时,引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进行论述,简洁明了,说理深刻,并且给人美的感觉。有位领导同志在“企业评政府”的讲话中引用了《梁史》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这句古语,简洁、深刻地说明了“企业评政府”、“下评上”的意义,与会者听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运用“引言”,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引用原文。如薄熙来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所讲党课中有这样一段:
怎样看待人生?曹操讲,“人生苦短,对酒当歌”。苏东坡有句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在时空两大维度中都是非常渺小的,转眼就过去。人生观正确的人,一辈子可以活得很充实,很积极,可以干出很多有意义的事。如果在人生观问题上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稀里糊涂就过去了,最后什么也不是。
九、巧借(3)
奥斯特洛夫斯基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家喻户晓,当年所有的年轻人都抄在本子上。雷锋有一段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当时年轻人都将此奉为经典。马克思十七岁时就有很高的精神境界,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先哲、英烈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应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这里引用曹操“人生苦短,对酒当歌”、苏东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及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来谈人生意义,说理性很强。
2.善于用自己的话陈述。如一位县委书记在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敢抓敢管,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自己要硬起来,要挺直腰杆,敢于得罪人。现在有一种老好人的作风和心态,不敢抓,不敢管,怕得罪人,驴粪蛋八面光,我觉得这是为政之德的大问题,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的原则性问题。如果我们的干部都怕得罪人,都去卖人情,那我们就谈不上对党和国家的利益负责,就谈不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我看了《郑培民》这部电影,其中郑培民的一句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有人劝他,湘西那么大地方,你一个人努力能算什么,郑培民说,如果大家人人都努力一点,事情岂不是好办了。同样的道理,引申到我们的工作中来,如果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行动起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就没有那么多需要你去抓、去管的现象和问题了,也就没有那么多需要得罪的人了。作为配套,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奖励和保护那些敢抓敢管,敢于得罪人的同志,弘扬正气,形成正确的导向。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下基层时也有一段讲话:
要获得群众的信任,主要靠平时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好群众工作。苏东坡在他的《晁错论》中有一段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联系到群众工作,也可以这样来解读这句话:太平没事的时候,你也许可以不管群众,但一旦有事,你就不可救了。
3.改造要适当。在有些语境下,适当地改变名言名句中的某些字,可以达到特殊的语言效果,也是可以的。比如毛泽东批评一些干部为评级而闹情绪,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
宋楚瑜在年大陆之行时也套用了美国过去一位总统肯尼迪所说的一句话:不要光看我在大陆说了什么,要看我们在台湾做了什么。
4.准确无误。千万不能把名言名句念错了,那样不仅不能增添语言色彩,反而会闹笑话。引用名言名句还应有话语的情境相协调,引用最能说明问题的名言名句,并且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
4.借数
权威性的数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那些科学性或知识性论点,我们尽可能用权数据来论述。这里的关键就是“权威性”,它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公布的信息、专家的论断、权威新闻媒体的报道、有影响的社会团体公布的正式材料,等等。一般来说,这些数据可信度高,权威大,基本不需要再经证明就可以用来进行论证的,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以之为论据是非常有力的。比如论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只要引用上级统计、财政等权威部门的有关数据,进行横向的或者纵向的比较,就很能说明观点,而无需过多阐述。其实,这种论述方法,常被各级领导在讲话中运用。如2004年5月,薄熙来随同###总理出访欧洲五国和欧盟总部。在中国商务部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贸易投资研讨会上,恰逢欧盟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扩大之时,他一开口就让现场气氛融融。“(中国是个大家庭,)在校的中学生就有2亿多人,这个家庭人丁兴旺,每天有22000个新娘要出嫁、44000个小宝宝出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伙食大为改善,每天要吃掉160万头猪、2400万只鸡。管理好这样的大家庭实属不易。我们的总理不仅要让年轻人有书读、让成年人有事干,还要照顾好2000万幼儿园的小朋友和1200多万80岁的老人。”掌声四起,听众开心地大笑。薄熙来接着话头一转,“这次随###总理访问欧洲,我本人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中国与欧盟这个大家庭相互靠得更紧了、走得更近了。前些天,欧盟在办喜事儿,增加了10个国家、7600多万人,人口达到了4亿5000万,是一个很大的家庭了。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一个更大的家庭。当今世界每天都在关注着中国和欧盟这两个大家庭的一举一动”。他敢于打破陈规旧律,说一些别人想不到的话,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从而在人们心里,树立了一个国际化和现代化官员的新形象。
九、巧借(4)
一系列数字,彰显出薄熙来的睿智和学识。还是在这个活动上,针对法国以至欧盟国家对中国纺织品的恐惧心态,薄熙来讲到,中国最近购买了三十架空中客车飞机,其中五架是空客380,由于中国出口纺织品利润较低,中国出口约八亿件衬衫才能抵一架空客380。一季度中国向法国出口纺织品仅为4亿美元,在中国整个纺织品出口中这是“微不足道”的,他说不希望因此而影响中法合作的“好心情”。一组数字,抵得上千言万语的论述。这就是数字的力量。
一位领导人在河南任职时,就农业问题讲到:我们曾经算过这笔账,夏粮生产基本上保持了200亿公斤这样一个生产能力。经过4年的实践证明,特别是经过去年和今年的大旱证明,我们是有这个能力的,我们跨上200亿公斤这个台阶了,200亿公斤小麦里边大概有60亿公斤是可以拿到市场上流通,现在还在增加,因为农民的饮食结构也变化了,过去农民一年要吃500斤小麦,现在他吃不了了,连400斤都吃不了,我到几户农家问,他吃不了那么多了,有了个变化。实际上,从这几年看,粮食产量都是200亿公斤以上,多的时候到去年是239亿公斤粮食,我说至少要收90亿公斤。据不完全统计,大概全国优质专用小麦进口200亿到300亿公斤,小麦是我们河南的优势。一串数字,体现了领导者关注民生、致力发展的品质。
5.借物
有时根据现场需要,出示一下实物,增强现场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扶贫工作时,有位领导出示了特困群众常吃的饼子,并让与会者每人品尝一口,此举,让与会者大受教育。有位领导在年度总结表彰会上,手拿会议将下发的奖品—茶杯、现代汉语词典,讲到:之所以发这两样东西为奖品,“茶杯”寓意为“一辈子(杯子)”,“词典”寓意是要让大家学习,两样奖品合起来就是,提醒同志们一辈子学习,永远不忘学习。这位领导,借助事物,收到了良好的讲话效果。
总之,历史与现实给领导讲话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我们要把这些材料巧妙地用于讲话当中,使之成为讲话内容的一部分。只要借用得合适、恰当,不因引用而喧宾夺主、转移了讲话的重点,那就请您不妨巧于借用,让讲话更精彩,让别人感受到您知识的渊博与说理的透彻,感受到您讲话的魅力吧!
例文赏析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开发区大有希望”
题词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商务部部长 薄熙来
(2006年8月20日)
同志们:
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欣然题写了“开发区大有希望”,这七个大字,推动了20年,激励了一代人。今天,天津市政府和商务部在这里共同召开座谈会,纪念小平同志题词20周年,大家心里都很充实,因为过去20年的努力已经硕果累累,大家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期望。座谈的主题是缅怀伟人关怀,回顾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坚持科学发展。
我们今天请到了主管过开发区工作的很多老领导,包括远在乌鲁木齐和拉萨的老同志也赶来了。他们既是开发区的见证人、拓荒者,也是当年一线的指挥员。在他们身上,体现着20年的“老开发”对事业的眷恋和对小平同志的敬仰。这20年的锐意创新和共同奋斗,使中国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终于成长为今天枝繁叶茂,大树参天,我们都留有深刻的记忆和特殊的感情。这一发展是历史性的,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世界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14个沿海开发区。大连开发区管委会现在还有一张照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和谷牧同志一块站在山坡上,研究确定开发区的选址。我曾在大连开发区工作,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当时的国务院特区办和原外经贸部都被视为各地开发区的“娘家”,有难题就找他们。外经贸部历任部长陈慕华、郑拓彬、李岚清、###、石广生、吕福源以及何椿霖、胡光宝等老领导都为开发区的建设解决了许许多多实际问题。大家想到他们都感到非常亲切。
九、巧借(5)
我还记得,20年前挑选开发区主任的时候,都是选比较年轻的,今天“老开发”们聚在一起,很多同志的头发都白了、少了,但中国的开发区却一个个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这都是老同志的奉献换来的。
张立昌同志昨晚会见了参会的老领导,戴相龙同志和中国开发区协会精心筹备座谈。开发区的新、老领导李勇、叶迪生、鲁又鸣同志分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开发区的亲切关怀和指导,讲述了开发区的昨天、今天,也预见了明天。
设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小平同志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他推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一大杰作。###同志十分重视和关心开发区,《###文选》的开篇之作就是《设置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1994年他要求“努力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得更好”。###总书记曾经考察过天津、上海、沈阳、大连、苏州、烟台、昆山等很多开发区和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对开发区的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在开发区成立20周年之际,###总理作出批示,希望开发区“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更加注重引进技术和开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