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芙蓉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入芙蓉浦-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瞻才对,可他不仅不来巴结他们,居然还拐带了先生的儿子,这简直是罪大恶极了。
  而杨沐却没意识到这点,母亲跟他说了,他能上学是受了吴员外的恩惠,一定要友善对待吴家三个少爷。至于什么是友善对待,他小小的心里是没有概念的,他是穷人家的孩子,又自小失怙,没少受过别的孩子欺负,因此对吴家三个少爷有着小小的敬畏,不去得罪他们,这就是他所知道的友善了。
  有时候在课堂上受到先生的表扬,他都有些为难,觉得是抢了三个少爷的风头,因此每次轮到他们兄弟三个打扫书斋的时候,杨沐总会主动去帮忙,以弥补自己的歉疚。
  关于这点,颜宁和三宝几个都有点无法理解,而杨沐只是笑笑,这是他能为吴家三兄弟做到的仅有的事。除此之外,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回报人家的恩情。
  这天中午放学,杨沐回家吃了午饭回私塾,由于各家吃饭的时间不一致,他跟三宝、大新并没有一起走。
  刚到吴村村口,就看到吴家三兄弟在村口的梧桐树下站着,跟他们一起的还有私塾里的三四个本家孩子,平时都跟在他们屁股后头一起玩的。
  杨沐看见都是认识的同窗,便走过去打招呼:“你们来这边玩啊?”
  吴宽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竹枝,有一下没一下地在地上挑着树叶杂草,扬着头说:“杨铁蛋,我们专门来等你的。你记住了,从今天起不许你和颜宁一起玩!”
  杨沐大吃了一惊:“为什么不能和颜宁一起玩?”
  “他爹是我们家请来的,又住在我们家房子里,当然应该跟我们一起玩。你算什么东西,不许跟他玩!”吴慈年龄最小,嘴巴却是最快的。
  杨沐为这个理由有点摸不着头脑,颜宁跟自己走得近,这令他很自豪,可是颜宁跟谁玩不是自己决定的,是颜宁自己决定的啊。他挠了下脑袋,说:“你们要是想和颜宁玩,我们可以一起玩啊。”
  吴宽呸了一口:“谁要和你一起玩,我们是让你不许跟颜宁玩。你要是再跟他一起玩,我们就要你好看!”说完将手中的竹枝在空中用力挥舞了一下。
  旁边那几个孩子也七嘴八舌,帮着吴宽说话,在气势上显著性地压倒了杨沐。杨沐红了脸,眼圈也有些红,他本来受了吴家的恩惠,自觉有些理短,是该让着吴家兄弟的,但是颜宁对他那么信任,他们却不许他跟颜宁一起玩,这实在是有些不讲理。颜宁跟谁玩他们也要管!
  杨沐平时待人挺好的,也极好相处,其实脾气也犟得很,不撞南墙不回头,吃软不吃硬。他看了一眼面前吴宽,也不作声,径自穿过人群走了。吴宽几个以为他答应了,便也没说什么,一群人前呼后拥也回了私塾。
  下午散了学,颜宁像往常一样在门口等杨沐,通常他们会去东厢房里描一会红。因为纸墨珍贵,平时课堂练习写字时,大家多是先用竹枝在沙盘上练习多遍,然后才用毛笔在描红本上描红。当然,吴家三兄弟除外,他们不缺纸张和笔墨。
  杨沐是万分珍惜写字机会的,因为母亲赚钱不易,纸墨尤为珍贵。杨沐每次写字之前都会在沙盘上先练习,再用毛笔蘸水在桌上练习,确认自己会写了,才开始在纸上写字,所以虽然写得不多,但字还是写得非常不错。
  颜宁初时觉得奇怪,因为他从来都是在纸上直接练习的,但他是个心细的,也没有问破,看过两次就知道杨沐这么做是为了省纸墨呢,又见他字写得虽不多,却笔笔都有模有样,不由得暗暗佩服他。
  吴家三兄弟今天没有像平时一样收拾完东西回家,他们看着颜宁站在门口,便死死地盯着杨沐看,而杨沐并没有理会他们的目光,跟三宝大新走到门口,和颜宁一起往东厢房走去。
  “杨沐!”开口的是吴慈,有警告的意味。
  杨沐停下来,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继续往前走。颜宁狐疑地看了吴慈一眼,又回头看杨沐一眼,小声地问:“他找你有事?”
  杨沐说:“没事,走吧。”
  三宝也奇怪:“那他为什么叫你?”
  “我也不知道。”
  吴慈看他走了,腾地一下站起来,想要冲上去,一只手拉住了他:“三弟!”是一向话不多的吴严。
  “二哥,你干嘛,我要去给他点厉害瞧瞧。”吴慈很不理解二哥的做法。
  “急什么,我有更好的方法。”吴严知道这事当着颜宁的面闹起来不好。
  颜宁、杨沐、三宝和大新四个人一人占了八仙桌的一边,各自埋头写字,四人共用桌子中央的砚台蘸墨。
  这一天学了不少生字,先生发了描红本,杨沐在沙盘上练习过很多遍了,又在桌上蘸水写了好几遍,觉得很熟练了才沾了墨将描红一个个填满。三宝和大新也在描红。
  只有颜宁直接铺开草纸,在上面写字,他启蒙得早,已经开始学写欧体了,今天他写的是《诗经·关雎》。
  杨沐描完红,放下笔,在还未干的墨迹上吹了一口气,等墨迹干掉,抬头看看右手边正在写字的颜宁。上面的字比自己描红的字笔画复杂多了,只有几个勉强还认得,便问:“颜宁你写的什么?”
  颜宁还有最后几个字没有写完,他一边写一边说:“哦,是《诗经》里的《关雎》。”
  杨沐说:“你念给我们听听呗。”
  颜宁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手中的毛笔,给他读起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杨沐只觉得书声琅琅,节奏悦耳,余味无穷。三宝和大新也放下手中的笔,侧耳聆听起来。
  三宝听完:“真好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颜宁说:“这是歌颂后妃之德的诗文。”
  这是颜先生给颜宁讲解的意思,虽然颜先生心中对此诗的理解不尽如此,但作为一个父亲,他肯定不会跟年幼的儿子说这是关于男子爱慕女子的情诗。杨沐几个更是不懂,他此时连后妃是什么都有点弄不清呢。当下只是央着颜宁教了几遍,把这诗背了下来。
  写完字,太阳已经垂到西天了。八月初的天气依旧是炎热的,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他们几个依旧去金鲤塘洗澡游水,再晚两天,就不适合下塘洗澡了。
  杨沐飞奔回家,放下书包,然后拿了换洗衣裳过来,几个人迫不及待地跳进了水里。颜宁在水里扑腾了半月有余,已经学会了最基本的狗刨式,能来回游上一段距离,所以不能不说这段时间的学习是颇有成效的。杨沐几个自不必说,他们能在半里宽的水面上游个来回。
  几个人在水里玩够了上岸,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还没黑,橘红色的余辉将西边的天空映得通亮,而东边的天空已有了暮色。
  “咦!我的衣服呢?”几个人正在擦身子穿衣服,突然听见杨沐叫了起来。
  “怎么了?”大家都停下来问。
  “我衣服不见了,明明和换下的放在一起的。”杨沐翻捡了一下草地上的衣服,从家里带来换洗的干净上衣不见了,那是他最好的一件衣服了。
  “会不会没带来?”大新问。
  “不会,我刚还特意从竹竿上取下来的,我记得是带来了的。”
  “我也记得你的衣服放在我的旁边。”颜宁把自己的衣服收在木盆里,帮杨沐翻捡起来。
  “是不是掉在来时的路上了?”三宝说。
  杨沐心里隐隐有点不安,他将换下来的脏衣服穿上。“我去找找看,也有可能是别人拿错了。”
  “我们帮你找。”
  大家趁着天未黑,沿着回家的路找了一遍,没有。杨沐还特意在家找了一遍,也没有,又去问了几个一同洗澡的同村伙伴,他们也说没有看见。杨沐不敢跟母亲说,跑回水塘边上又找了一遍,还是没找着。
  “看样子是丢了。”他难过地说。他所有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纺纱织布亲手缝制的,因为家里地少,棉花很难得,所以为了让衣服能多穿几年,母亲将每一件新衣都做得偏大。他也穿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树枝、荆棘什么的挂坏了,这回莫名其妙丢了件衣服,母亲定然很伤心,这让他心里很不安。

  第五章 冲突初起

  颜宁、三宝和大新也都没有回去,一直帮着他找,然而找了两圈都没有结果。
  天色开始暗下来了,只有西边天际还挂着暗红的晚霞,外出做活的人们也收工回家了,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在无风的空气中袅袅上升,有谁家的主妇在呼唤孩子回家了。
  蚊子也开始出来活动了,水边蚊子尤其多,可以听见头顶上成群的蚊子嗡嗡地响,开始往人身上脸上俯冲下来,只往嘴巴、鼻子、眼睛里闯,弄得人心情更是低落。夜露开始降落,路旁的草尖上都有了湿意。
  “算了,不找了。三宝和大新先回去吧,一会儿家里人该着急了。我送颜宁回去。”因为丢衣服的事情,几个人情绪都很低落,谁家都不富裕,丢了衣服少不了要被父母责骂,杨沐的家境更是贫寒,不知道他心里怎么难过呢。颜宁跟在杨沐身后,默默地走向吴村。
  “你看那儿!”颜宁突然说。
  杨沐抬头一看,村口的一棵苦楝树上挂着一块淡青色的布衫。“我的衣服。”杨沐飞快地爬上树,将树枝上的衣服取了下来。然而惊喜持续不到一瞬间,马上就消失了。这件衣服是过年时母亲给他新做的,因为穿洗都很仔细,看起来还是半新的,但是此刻衣服上有好几个大窟窿,一看就是被人用力撕扯开的。
  “怎么了?”颜宁看他不说话,疑惑地走过来,从他手里拿过衣服一看,也愣住了,“怎么会这样?”
  杨沐大概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是他不想让颜宁知道这事是因他而起的。他抹了把眼泪:“不知道。算了,回家让我娘缝一下。我们先回家吧,天都要黑了。”
  颜宁也不好受,只好低着头默默地回家去了。
  晚上杨沐自是少不了母亲的一顿骂,他只说是不小心被树枝刮破了。杨母哪里看不出来是人撕扯坏的,以为儿子在外跟人打架了。她在灯下抹眼泪:“铁蛋,娘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千万别跟人打架。我们吃亏倒还算了,要是打坏了人家,我们拿什么赔给人家?”
  杨沐低着头:“娘,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其实杨母是很了解自己儿子的,因为从小没爹,儿子一直都很听话,不轻易去招惹是非,所以也很少让她操心,这次大约也是别人欺负到儿子头上来了。可是孤儿寡母的,连个撑腰的人都没有,受了欺负也没地方说去,只能默默地忍受着。
  杨沐从小就懂得隐忍的必要,因此比别人更能吃苦受累。杨母一边流着泪,一边将衣服一针一线缝好。杨沐看着母亲的眼泪,心里的难受劲就别提了,他决定以后要更小心,一定要绕着吴家兄弟走。
  第二天,杨沐穿着母亲缝补好的衣服去私塾,虽然缝补得整整齐齐,但还是看得出来是件破衣服。
  此时先生还没来,大家温书的温书,玩闹的玩闹。他刚进门,便听见几声幸灾乐祸的笑声。发笑的是吴家三兄弟的那几个跟班,吴家兄弟倒是装得像不知情一般,故意将功课读得很大声。
  “杨铁蛋,衣服真好看啊!”有人阴阳怪气地冲着杨沐笑。
  说话的是吴宽的本家兄弟中一个叫吴文的,他的年龄是这群孩子中最大的,已经十二岁了,平时有点偷鸡摸狗的小毛病,因为是吴员外的本家子弟,吴员外看他实在不像样子,想让他受点圣人教化,才同意他入私塾的。吴文个子大,常在私塾里欺负弱小,跟在吴宽屁股后头狐假虎威。
  吴文的话一出口,吴宽三兄弟也绷不住了,几个人挤眉弄眼,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
  杨沐攥紧拳头走到座位坐下,咬紧牙关没有做声。
  颜宁天性聪敏,从这群人的笑声中听出了个大概由头。他站起来,走向吴文,昂首挺胸站在比他高一头的吴文面前,严肃地问:“吴文,是你撕坏了杨沐的衣服?”
  吴文虽然无赖,但对颜宁还是有着小小的敬畏,一是因为颜宁是先生的儿子,二是因为颜宁明显有大家所不能及的才能。当一个人比别人只强一点的时候,通常会招来别人的嫉妒,而当一个人比别人强出一大截的时候,就会赢得别人的尊敬与敬畏。这一点在吴文与杨沐及颜宁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吴文的气势明显比矮他一头的颜宁要弱得多,他嗫嚅着争辩:“不,不是我。”
  “不是你,那你怎么知道他的衣服坏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