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敏锐的顾彪在菲律宾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美金和菲律宾比索的汇率已从1:25上涨至1:30。凭着在MBA读书时受到过国际金融知识方面的良好培训,顾彪隐约感到可能是菲律宾的金融系统出了问题。
而事实上,那正是今天席卷全球的亚洲金融风暴最初症状,只不过那时尚处于“伤风感冒”阶段。
商场如战场。顾彪迅速将暂缓投资项目的计划建议上报总部,并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从而避免了公司数百万美金的“套牢”。对此,顾彪感谢MBA,“说得更直截了当一些,是MBA挽救了公司。”
马建平: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并非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首要素质,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马建平真的很难找。
“逮”人是记者的必备素质,记者也算久经沙场,然而整整两个星期过去了,还是连马建平的面也没能见上一回,令记者颇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
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上海爱建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精力过人,早晨鸡鸣即起,晚上三更方睡。每天的安排以半小时为单位计,这不能说和其从事瞬息万变的职业没有关系。
不可否认,早在7年前,马建平在事业上就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攻读MBA的时候,他是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南市支行的行长,也算是“一方诸侯”。
MBA毕业后,马建平来到上海市商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曾经创下外汇期货一天进帐621万美金的辉煌纪录。战绩彪炳的马建平随后入主上市公司“商业网点”。一年前,他又只身来到上海爱建信托投资公司,重新回到了自己得心应手的老行当——金融领域。
这位中国第一代MBA显然对高级工商管理拥有足够的自信和极大的偏好,这从其公司已经拥有3名MBA似乎可以得到佐证。但是出于对东方传统理念和中国国情的较深刻理解,马建平毫不讳言MBA的作用,“MBA只有置身于跨国大公司和那些大企业中才能显示其价值所在,而在小企业中可以说没有用武之地。”
对此,马建平的目光颇具独到之处。“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包括MBA并非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首要素质,至少在中国是这样。难道不是吗?最近风靡一时的《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分析报告》一书,在谈到中国成功企业家九大必备素质时,高水平的管理才能仅仅被排列在第6位,就很说明问题,而首选则是紧紧抓住市场机遇和敏锐的政治头脑。”
“其实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马建平继续“引经据典”,“我在商业投资公司轻松自如、尚未一显身手之时,外汇期货居然创出了621万美金的天价;而我在‘商业网点’日理万机、施展出浑身解数之时,公司效益却每况愈下,连连亏损。”
“当然,目前中国的MBA还够不上高水平的管理才能,这主要和中国的MBA教育水准有关。如果在未来的数年内MBA还没有实质性的飞跃的话,那么明天的MBA,很可能就是今天电大、业大、函大等‘五大生’的境遇。”
马建平重申,这决非危言耸听。
方杰:MBA仅仅是进入现代企业的一张通行证。我爱MBA,但不唯MBA
在方杰敦厚浑朴的外表下,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令行禁止,以严格著称的管理者。
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跨入不惑之年的方杰,平日为人随和,但在工作中却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半点商量余地。方杰坦言,这可能是十多年来养成的职业习惯吧。
毕业于交通大学机电分校机械动力专业的方杰,可谓专业对口。1983年,方杰被分配在主要生产摩托车发动机的上海动力机厂,先后在工艺科和检验科从事产品设计及整机的产品检验。读MBA之前,是总装车间主任。
当时,一帆风顺的方杰面临两种选择:是“高升”担任厂长助理?还是另起炉灶,去读MBA?
方杰果断选择了后者。虽然当时不是全国统考,但入学考试难度丝毫不低。毕竟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人第一回自己培养MBA,能不高标准、严要求吗?
在一番近乎挑剔的面试之后,方杰终于成为17名幸运者之一。显然这与方杰良好的工作背景不无关系。
两年半MBA生涯后,方杰奉命上调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先后出任生产部经理和质量保证部经理。有了MBA的理论指导,方杰得以在工作实践中大显身手:美国的MRP—II管理模式、日本的准时化生产方式,顿时立竿见影:
仓库中零部件的存放周期缩短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减少了,物流更加科学清晰了……总之,带来的直接效益是,产品成本降低了。
公司几位外方老总闻讯后冲着方杰直竖大拇指:“MBA,就是不一样!”
方杰却异常清醒,“MBA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自信,或者说MBA给了我一个高屋建瓴般的视角,它教会了我从俯视的、交叉的、立体的角度看问题,而非原先平面的、单线的、短视的。MBA仅仅是进入现代企业的一张通行证,它是先进的,但不是万能的。我爱MBA,但不唯MBA。”
说这番话时,憨厚的方杰又露出了他朴实本色的一面。
第一代MBA心声:薪金多少是次要的,事业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完善结合才最具吸引力。
记得在采访顾彪时,顾彪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复旦大学的一位MBA老师给他们的那句毕业赠言——“一个MBA在公司中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5年过去了,老师的这句赠言至少在第一代MBA身上得到了部分验证。在17名MBA中,有的被迫离开国有企业,跳槽到了外企;有的经历了从国企到合资企业,再到独资企业的三级跳;还有的则索性自己办起了民营企业……
“其实在MBA毕业后,我们都满怀一腔热血。想在自己的单位干一番事业,但现实无情地应验了老师的毕业赠言……”回首往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MBA至今怅然若失。
这时,记者突然想到去年在采访中国猎头业“四大天王”之一——上海成达高级人才顾问公司时,董事经理赵立民介绍的情况:他们90%以上的客户为外资企业,其需求对象几乎全部被要求具有MBA的教育背景。而前来“纳贤”的国企不但寥寥无几,而且仅有的几家也很少提出这些“非分”要求。
确实,对这些平均年薪达到10万元以上,绝大多数已成为公司老总的第一代MBA而言,薪金的多少是次要的,而事业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完善结合才最具吸引力。显而易见,和年轻一代的MBA相比,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和理性,少了一份幼稚和浮躁。
记者在对这17名第一代MBA调查后得知,影响他们跳槽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公司未来、升迁前景、职权范围、人际关系、监督方式、最后才是工资待遇。他们本身都将职业发展机会看得比眼前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
曾经有过无奈,曾经有过曲折,也曾经有过迷惘,但是超常的事业心、丰富的专业经验、广阔的视野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自信心,构筑着第一代MBA的人生基石。
作为强者,他们不会轻易被外界或自己打败,不会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之中,横亘于他们前面的,永远有一个新的高度。
这,就是中国的第一代MBA。
陈火良
上一页 目 录下一页
□ E书时空编辑整理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