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会觉得,我自己会做事情,能把事情做好,我平时理你做什么,只要把事情做漂亮了,给了你一个好结果就行了。其实不然,上级处在自己那个位置上,他一需要了解事情的进展,施加自己的影响;二需要你的认可和忠诚。这两点决定了下属不但要把事情作好,还要把沟通做好,身为一个下属,不光要给结果,还要给感觉。所以作为一个下属,做事就是做人,成功的下属要把做事当成做人。宋哥哥自上梁山以来,领兵带队四处征讨,屡立战功,每次都是打了胜仗吹吹打打班师回山寨来,这属于典型的只给结果,不给感觉。缺少的是过程中向天王的沟通和汇报,天王产生了置身事外、无法参与和不被认可的感觉,宋哥哥的功劳越大,天王的这种感觉就越强。于是在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裂痕也就逐渐产生了。
失误之二是宋哥哥过分专注于立功。作事情当然为的就是成功,但是,这个成功是不可全部作为个人功劳的。下属的职责是把事情作好,同时在成功的过程中,给上级搭建平台,让上级也有功。而且常常是要多多把功劳归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此举有三个好处:一是把自己的光荣和上级的光荣联系起来,你越好人家越好,就没人打压你嫉妒你;二是此番为上级着想的良苦用心,一定会被上级理解和认可,会极大促进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进步奠定基础;三是大家的眼睛雪亮的,到底谁贡献了多少不用你自己喊的。你把功劳归到上级那里,既取得了领导的支持也在群众中博得了谦虚谨慎的美名。这个一举三得的做法宋哥哥很少采用,每次下山取得胜利,他往往都是宣传个人,没有注意维护晁盖天王的影响力和威望。所以,尽管他立了那么多功,成了那么多事,交了那么多的人,到头来天王还是给他的接班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因此,下属确实需要专心立事而不居功,只有不居其功才能不白费功。
失误之三是宋哥哥专心建功立业,对晁天王这个直接领导并无所求。当年,秦国大将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伐楚。从拜将当日开始,到抵达楚国边境,王翦一连三次给秦始皇上书,为自己、自己的儿女和本家的亲属求讨封爵和田宅。当时,王翦身边的人都责怪王翦过于贪心了,担心这样会被皇帝责怪。殊不知,这是王翦向皇帝表达忠诚的一种手法。此举给皇帝显示的信息是,虽然我手握全国的兵权,可以灭掉一个国家,但是皇帝,我还是有求于你,你那里有我想要的东西,离开你我是不能独处的,得到你的认可和支持是我最大的满足。
。。
晁盖选的接班人不是宋江(2)
此举果然奏效,平素多疑的秦始皇对王翦十分信任,放手授权,使王翦顺利完成了任务。宋哥哥缺的是王翦的这份心机。他太过独立,有自己的小圈子自己的死党,在江湖上名声日隆,手握梁山兵权,却从来没有向天王要求过什么,这就意味着天王的认可和关注已经对他没有价值了。很明显,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追求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取代天王做山寨一把手。这种感觉当然让天王不有自主地不舒服。
所以,天王之所以迫切的自己要下山,也正是由于形势所迫。宋哥哥的策略性失物客观上促成了天王在曾头市受伤,而且也直接导致了天王在临终时刻不肯把位置传给他。
燕青的四节课(1)
我和燕青相约在他练武的后山小松林,每天给他面授一计。
第一天:讲的是名声。
在如水的晨曦中,看着燕青打了几路拳,我自己也活动了一下,然后我们就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开始交谈。
要登堂入室,离不开众人的接受和认可。名声是最要紧的。好名声可以救人,坏名声可以杀人。没有好名声,上级断不会轻易提拔你。提拔了你他自己的名声也跟着坏了。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经过努力让自己的名声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当中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积累,包括忠诚、声誉、威信等等。有了这些,成长的机会才会向你敞开大门。
名声关键在于服众,让众人心服是门学问。一般来说,一个人和大众接触有三条道,一是主动接触,比如搞下乡调研、深入基层慰问一类;二是被动接触,等着人来找你反映问题的时候进行接触;三是自然接触,就是留心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抓住各种机会来树立形象。主动接触往往有作秀的嫌疑,效果会打折扣;被动接触提前没有准备,事中没有控制,往往缺乏周密性,特别是会造成等人上门的感觉,效果也会打折扣。最要紧的就是学会自然接触,这是关键的关键。日常工作中,对身边的以下五类人员要特别的表达感激,主动的表示友善,积极的给予关心,无私的建立友情,这五类人是——
1、 替你承担责任“挨扳子的人”、
2、 替你清理善后“扫尾巴的人”、
3、 替你整理现场“装门面的人”、
4、 替你考虑厉害关系“敲警钟的人”、
5、 替你完成琐碎工作“常跑腿的人”
为什么这五类人如此重要呢?首先,他们本身的满意度就是你的口碑,他们满意了,他们就会四处传播你的善良、谦和、坦诚、关怀等等优秀形象;其次,他们高质量的工作造就你的口碑,这些人都是你自己身边的人,他们做的事情直接关系到你的众人心中的形象,他们工作的质量越高,你自己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越好。
话说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就够火候了。我起身告辞。燕青张罗着一起走,几个随身的小厮便开始收拾场子、整理东西、摆弄刀枪架子,燕青一反每天甩手就走的做派,拿了块银子,笑着上前去,“兄弟们这些日子辛苦了,打扫完场子让张头领着去朱富那里吃酒去,我请客!”
燕青果然是伶俐!
第二天:讲的是关系问题。
天有些阴沉,早晨的树林间飘散着氤氲的水气,空气中是淡淡的草木香。
一个人有没有前途不用看他自己怎么样,重要看他交什么样子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了。古人云:与师处可以为帝;与友处可以为王;与臣处可以为霸;与奴处则要亡国。
当年,初唐时候有一个名臣名叫王珪,心怀大志,但是迟迟还没有发达。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有一次,她问王珪说,孩子,你有好朋友吗?他说,朋友倒是有的,但是不多。他母亲说,好啊,把他们带来让我看看吧。然后王珪就带来了三个人,母亲说,孩子,给为娘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吧。王珪就介绍说:这位是房玄龄,这位是杜如晦,这位是魏征。她母亲听完欣慰地说,我儿子将来一定可以做大唐的宰相。
看着燕青一副神往的样子,我解住话头问:“小乙在梁山有什么好朋友吗?”
燕青惶然地摇摇头,半天没有说话。
我故意顿了一会儿,然后接着说,关系是资源也是人脉。要想图大发展,不交朋友不行,交不到真朋友不行,交不到出色朋友也不行。我梁山有108位好汉,希望小乙兄弟认认真真从其中交几个真朋友出来。宋公明哥哥出身小吏,却能名满天下,人人折服,还不都是交朋友交出来的!
成功的道路可以不同,成功的模式却完全可以复制的。
燕青面露喜色,我则一脸沉静地提醒他:“愚兄有十六个字给你:以事为引,互利互惠,循序渐进,交人交心。”燕青收敛了刚露出的笑容,口中喃喃地重复着。不知不觉,天空中已经飘起了毛毛细雨。
燕青的四节课(2)
我们把谈话的场所移到了半山腰的小草亭。
积累关系除了为朋交友之外,还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领导就是领导,永远不要和领导做朋友,和下属交朋友那是领导的权利而不是下属的权利,即使领导主动的说:“咱们是朋友啦”,作为一个下属也不要真的以为自己就是领导的朋友了,因为你首先是下属。这叫做摆正位,凡是摆不正位置的人贡献再大都没有下场的。
下属与领导的关系的核心不体现在“友情”上,而是体现在“有用”上。
这个用就是四个字:利、义、忠、功。
其奥妙是:明义、暗利、愚忠、隐功。
1、明义——道义的事情,要做在明处,让大家都看见,而且要以领导名义去做。一个下属做事情的时候,要时刻记得以领导名义奉行道义,倡导高尚情操,有功了不居功,特别是把道德教化的功劳、苦劳、疲劳都归于领导。这叫做树领导形象。
2、暗利——挣钱的事情要做在暗处。领导花费比普通人大,可是碍于个人身份和地位,又不能主动的去张罗为自己找收入,这是领导的苦衷所在。下属要真诚地理解领导的苦衷,把领导不便做的事情承担下来,用合理合法的手段为领导争取收入,这种做法尽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也要做在暗处,不张扬,不必让领导本人操心和参与。这叫做为领导分忧。
3、愚忠——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要表现自己的忠诚。古往今来,忠诚的最好姿态是什么呢?是以愚为忠。也在执行领导意图的时候,就是要放弃自己的聪明,停顿自己的智慧,甚至办傻事。惟有此,才见赤胆忠心。
4、 隐功——有了功劳要善于隐藏,不张扬不买弄。功劳被别人传播出来是金子,被自己买弄出来就成了黄土。领导的眼睛自然雪亮,完全不必向领导表功,群众的眼睛自然也雪亮,在群众面前要尽量把功劳都归于领导。如果真的很不幸,群众的眼睛不亮,那么也没有关系,领导一见你宁可把自己隐藏起来也要维护领导威信,那他一定会对你信任有加、赞赏有加的。如何更加不幸,领导的眼睛也不亮,那就需要做一点文章,给他创造机会,让他认识到你的价值和作用。
我适可而止地收住了话头。
燕青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对着烟水茫茫的八百里水泊发愣。
雨一直不停的下着。
第三天:讲的是本事问题。
大半日的雨水把梁山清洗得山明水秀,早晨起来,空气中有清新的泥土气息。由于练武场有积水,谈话场所还是选在了小草厅。
讲了半天忠啊、利啊、功啊什么的,其实最核心的在于个人要有本事。梁山英雄个有特长、各有特色。长本事不光要长才干,还要长品行。古语有云:权胜才必有其辱,威胜德必有其祸。意思是说有权力的人很危险,因为你的权力对你的才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果你不具备相应的才干,却掌握了那么大的权力,那么早晚有一天要受羞辱的。一个人高高在上,抖行威风、摆排场的时候,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德行为基础。如果道德浅薄,全大耍威风大摆排场,那么早晚有一天要生祸事。
一个人显示自己的过人才干当然要从做成大事入手。但是显示自己的道德修养则需要在日常小事细节上下功夫。因此,想有作为的人大事小事都不疏忽,一定要尽心去做。
本事其实就是本来应该做的事。
当年刘玄德弃新野、走樊城,曹操大军在后,百姓数十万人相随,日行十余里,形势危机。有人劝刘备放弃辎重和百姓,尽快脱离险境。刘备却说:做大事以人为本,怎可危难之时弃百姓而去。结果曹军轻骑快进,在当阳追上了刘备的队伍,刘备仅与赵云等数十骑得以逃脱,事见《三国志。先主传》。其实,刘备当时放弃百姓也是逃走,不放弃百姓,最后敌人追来一样也是逃走。同样的逃走,意义却不一样,先逃走,是失败了,而且落得不顾百姓的名声,后逃走是失败了却赢得了民心。刘备就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人正确的用“才”不难,难的是正确的用“德”;人在顺利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不难,难的是失败的逆境中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正确的事情。
燕青的四节课(3)
刘玄德当阳之败,败也败得正确。这才是真本事、真英雄!
古语又云:君子之德,如明月在天,不可不使人知;君子之才如玉蕴珠藏,不可轻易使人知。意思是有本事的人一定要善于表现自己,凡是表现自己的品行道德的时候,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不遗余力;但是表现自己的能力才华的时候,就要选好时机,不能轻易买弄。在小事情上展示德行,德行就会被人看重;在小事上买弄才智,才智就会被人看轻。这也是一件要紧的事情。
第四天:讲的是机会问题。
燕青很用心,每天讲完了,都用笔墨写下心得,有迷惑处,白天就来问我。我告戒他说:“所讲的事情与个人的升迁发展有关,所以不宜张扬,张扬出去影响不好。因此,只限于早晨的问答,白天切不可再来询问,而且所记录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