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般人做到这个地步也就行了,他们会认为老太太一个人的寂寞换来周围邻居的安宁也值了。
  然而第二天,王立新竟然抱着一只小京巴来到老太太家。原来,虽然他让老太太送走了那条扰民的狗,但是他同样看出老太太的难舍与寂寞。于是,他自己掏钱买了只小京巴送给老太太:“小京巴叫声小又通人性,既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又能给您做个伴。”
  看着可爱的小狗,老太太感动不已,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
  “你想得这么周到!我都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才好。”
  而王立新所做的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正因为从来不以事情难办为借口,放弃去解决一个个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成了当地最受欢迎的民警之一。
  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他谦虚地说:
  “这没什么。我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嘛!不想尽办法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怎么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王立新的话,总结出了所有优秀工作者的本质:他们是自觉地把解决问题,当作自己工作的价值来看待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不找借口,“最难解决”的问题能解决(2)
遗憾的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另外一种情况,且看某公司开会的情景:
  会议的主题是谈如何突破业绩瓶颈,大家纷纷发言。
  有人说:“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太大了,还是放弃吧……”
  有人说:“某某客户太刁蛮了,这个单我签不下来……”
  有人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我们根本无法与他们较量……”
  有人说:“我的下属水平太差了,没有精兵良将,怎么能把那件事情办下来……”
  假如你是这个单位的老总,你会说:“大家说得很对,那么大家都不要努力”了吗?
  我想:任何一个对单位、工作负责的人,都不会说这样的话。
  为什么?因为上述的种种理由,往往都是躲避努力工作、挑战困难的借口!
  遇到困难只想躲避的人,只懂得挑剔问题却不去解决问题的人,不妨听一下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老总黄鸣对该公司的干部员工讲述的观点:
  “一定要记住,我们就是为解决问题而聚集到公司来的,就是依靠解决问题而生存发展的,如果公司什么问题都没有要我们干什么?
  告诉大家,我们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完,当今天的问题解决了,明天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的眼界又开阔了,我们的目标又远大了,我们的标准又提高了,并且我们越发展遇到的问题就越多,问题的难度也越大!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被这些问题所吓倒,而是想着怎么能解决掉,怎么迎接新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没错,只要是工作,就会有问题出现,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大,就越能体现我们的工作价值!
  明白这点之后,我们就不是挑剔问题的人,而是自觉解决问题的人!
  2.要想“不难”,少点“我烦”
  领导让你去开拓新客户,你可能会不情愿,因为你觉得和陌生人打交道实在是太难了。
  但如果下了班去赴还未见过面的女朋友的约会,虽然同样是陌生人,你却会心怀雀跃,一点也不觉得和她打交道有什么难的。
  是什么造成这两者的差别?
  很明显,因为领导交待的任务是你不想做的,所以你有意无意地为此找很多借口来证明它有多么困难;而和女朋友约会却是你感兴趣甚至很向往的,所以你不觉得它困难。
  这就是“心烦事则难”的道理。
  人不愿意去解决问题,往往是由于陷入恶性循环:不愿意解决又不得不去解决时,就觉得事情很烦。烦恼一来,更加畏难;一畏难,更加烦恼。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给自己找很多借口:“这种事情为什么让我做,真是烦死了”、“实在太枯燥,真没意思”……如此一来,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变得难以解决了,或者要拖延很久才去做,而做的效果又大打折扣。
  著名管理学家王育琨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
  “有的人一遇到事情,一遇到难题,往往不是考虑怎么应对困难和危机,而是先开始抱怨:‘我凭什么呀?我图什么呀?我招谁惹谁了呀?’这三句话,代表了通常人的心理:出了问题全是别人的。”
  他进一步指出:
  “遇到问题,我们习惯于推给别人了事,就是不愿意努力去改变现状。
  我们的工作看上去困难如山,看上去危难会将我们吞没。原来,不是我们的困难如山,而是我们的心智有残疾!”
  实际上,面对所谓使你烦恼的事情,只要你端正态度去做,就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 想看书来

不找借口,“最难解决”的问题能解决(3)
许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特点:只要觉得事情值得去做,就决不带任何厌烦情绪去做,甚至把别人都觉得难、很厌弃做的事情,作为自己最好的机会!
  林文贵出生在台南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年少时的他,轻狂叛逆,高中没毕业就跑去混社会。他当过搬运工、水泥工、货车司机,后来又和朋友合伙做过生意,但每次都超不过半年。
  终于有一天,他意识到再这样混下去不行,于是就进了一家公司当起了销售员,卖韩国现代汽车。
  当时现代汽车在台湾的销售情况简直糟糕透了:销售量倒数第一、顾客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二。
  不仅如此,公司的销售点都在穷乡僻壤,他所在的营业处在台南县的一个镇里,居民不到6万人,而营业处的150多名业务员因为看不到希望,绝大多数都跳槽了,只剩下包括林文贵在内的20来人。
  要想把这样一个弱势品牌销售出去,简直太不容易了。第一年,林文贵业绩差得连年终奖都没有拿到。
  一般人看到公司恶劣的情况往往会给自己找个借口:
  “这样的单位,这样的牌子,没什么发展,也用不着努力工作了。”
  他也想放弃,甚至一想起客户拒绝自己的表情,他就发誓:
  “我明天再要讲那些连我自己都讨厌的话,我就不是人!”
  但冷静之后,他悟出一个道理:
  “好卖的车,谁都会卖。别人不想卖的车,没人和我抢客户,我反而有更多的机会。”
  所谓“心态一改,状态全变”。他彻底打消了放弃的念头,而且,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即使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最难对付的客户,他也不会灰心丧气。
  这一来,乐观和能力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许多人纷纷帮助他,甚至一位半身不遂的客户,都在极力帮他介绍别的客户。
  2005年,林文贵创下了台湾有史以来年度最高汽车销售纪录——205辆,而他那一年的收入也因此高达560万元新台币。
  2007年,林文贵获得第一届《商业周刊》“超级业务员大奖”金奖,评委给他写下了这一评语:
  “他就像生长在悬崖上的兰花,没有土,没有水,悬崖上的风很大,自己却从细缝中活出精彩。”
  他信奉这样的理念:“运随心转”、“翻转一面是天堂”。面对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在失败者面前,它是“绊脚石”;
  在成功者面前,它是“垫脚石”。
  面对人人都厌烦的问题,假如我们都能像林文贵那样,换个心态去面对,去解决,当初阻止你前进的“绊脚石”,恰恰会变为帮助你成功的“垫脚石”!
  3.把困难和问题当成最好的机会
  要彻底消灭畏难的借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充分认识到困难与问题的积极作用,把困难与问题当成发展的最好契机。
  伊利集团总裁潘刚,在刚毕业进入伊利集团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当时,单位有个新开发的地方——金川。这个地方很荒凉,交通不便,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许多人都不愿意去。但是,潘刚迎难而上,主动去那里工作。他借了一辆自行车,每天奔波在路上,在艰苦的条件下打下了成功的第一个烙印。
  后来,集团收购了一个更偏远的倒闭工厂,条件更艰苦。潘刚又带着几个大学生,去那里将艰难的工作任务承担起来。
  在工作中,他一直保持这种“哪里困难,我就出现在哪里”的精神,这一来,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更是赢得了公司和领导的高度信任。
  后来,30多岁的他,升任为伊利集团的“掌舵人”。选择潘刚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公认的理由是——
  “潘刚是一个永远把解决单位的困难,当成自己工作中心的人;也是一个永远经得住问题与困难考验的人!”
  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一方面不愿意付出努力,看到单位的问题就躲避;另一方面,看到有人像潘刚这样被破格提拔就牢骚满腹,他们是不是也该问自己一句:
  “我能像潘刚那样把解决单位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工作中心吗?我能像他那样无怨无悔地地付出吗?”
  画家孙光说得好:“困难常与机会为伴。”
  我更要送大家这样一句话:
  “假如上帝要送一份最好的礼物给你,一定以困难和问题做包装!”
  

不找借口,“最难处理”的关系能处理(1)
在所有难以处理的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最难处理的。
  于是,便有人慨叹:“做事难,做人更难!”
  其实,只要你学会少去苛求别人,多去要求自己,再难处理的关系也能处理。
  1.世界不是天堂,你也不是天使
  只要你在工作,就免不了与人打交道。
  中国有句古话:“人心是猫眼。”言下之意,人心善变,难以把握。
  甚至有人还这样说:“人心之险,甚于山川。”这真是叫我们对人更加畏惧了。
  但是,要做好工作,我们就得和这些看来不好处理的人打交道。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不少人就会找出种种理由:
  “哎呀,那小子太糟糕了,我一辈子也不想和他打交道……”
  “我不是这个料。与人打交道的事,由别人去做吧……”
  真的是这样吗?决不是。只要我们消灭种种借口,许多看起来难以处理的关系,恰恰是可以处理好的。我曾经就走过弯路。
  我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但在刚参加工作时,在单位里却郁郁不得志,总是看到领导与同事对我的压抑:漠视我、批评我。这一来,不仅工作没有做好,甚至差点走上自绝的道路。
  但通过对社会和自己的反思,我终于走上“职场零阻力”阶段。
  那让我“大彻大悟”的感悟就是——
  世界不是天堂,你也不是天使!
  前面那句话,是要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陷的,绝对不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更没有一个单位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对此,你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看清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去适应它,如果有可能,采取建设性的方式去改善它。惟一不值得做的,就是指责、抱怨和自我折磨。
  后面那句话,更是让自己醍醐灌顶:不要认为自己了不起,当你在责怪其他人的时候,你一定要拿镜子照一照自己,你嫌别人无法让你适应,其实,更难让人适应的可能是你自己!
  对此,你要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以包容和欣赏的心态,与你眼前的人相处。与此同时,不断改善自己,成为他们愿意接纳和喜欢的人。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质的变化。当我作为最年轻的代表参加*召开的经济体制改革新闻经验交流会时,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觉:还是那些当初“很难对付”的人,现在都变成我能接纳和喜欢的人了,而他们,也是更能接纳和喜欢我的人了。某些原来我认为老是阻碍我的人,后来竟然也成了我生命中的贵人!
  当我从最初的心灵“泥沼”中走出来的时候,我期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反思与觉悟,但很遗憾的是:我遇到的许多人,还困扰在和我同样的问题中,还在感慨:
  “做事难,做人更难!”
  “做人太累了,宁可多做点事,也不愿去应付那些可恶的人!”
  仔细一分析,便发现他们也是犯了和我当初同样的错误:
  对外界期望过高,对自己评价过高。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忿忿不平——
  “我对李总这么好,可我就做错一件事,凭什么当众批评我呀,太冷血了……”
  “我和小张条件都差不多。为什么要我做这份工作,他做那份工作呀,太不公平了……”
  “这个月奖金给我分得少了,以后工作我凭什么卖力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