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到我们的现实工作来说,有时候短暂的失败,就是自然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一旦失败是成长规律的一部分,那就没有真正的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了。有人也将之称为“蝴蝶定律”。
蝴蝶定律的本质,在于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失败是我们成长的必须经历,也是成长规律的一部分。因此,成功总是通过失败,通过痛苦来体现的。而在失败的过程中也不能提前终止痛苦,甚至不能替代。
有这么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艾科卡带领克莱斯勒走出困境的一个小插曲,但却令人回味。一天,一位项目经理把辞职信交给当时的CEO艾科卡·李,表示要对自己所领导项目的失败负责。艾科卡拒绝了,他知道这位项目经理还会在汽车行业继续工作。他说:“我不希望这100万美元的学费替别的汽车公司交,把教训记下来,这是我们的财富。”
所以说,有智慧的成功者都会懂得,能力的提高往往不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来,而是从失败的教训中来。这就像蝴蝶定律所揭示的基本道理一样:一切成功与失败,都源于对规律的尊重与探索。
曾经广为人知的王安公司,其文字处理机是计算机走向PC的关键一步。然而,王安公司却看不起PC。后来,当PC很快成长起来后,并把王安公司赖以生存的“2200型”和“文字处理机”挤出市场后,他予以了有力反击。王安公司生产出了性能可靠、速度超过IBM产品3倍的PC,王安再次赢了。可是,王安却又固执地不愿在软件上与IBM兼容。三年后,IBM个人电脑标准成为工业标准,王安公司自此陷入不振。
有媒体也曾经报道说,王安自己多次表示:“我是公司的创始人,我要保持我对公司的完全控制权,使我的子女能有机会证明他们有没有经营公司的能力。”
对于现代的职场和商场来说,不管是违反技术发展的规律,还是违反企业的经营管理规律,最后终将走向失败。所以我们说,天才是可能的,但天不可能改变自然规律也是真的。
现实中,既然失败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那为什么有人能够把失败转化为成功,而有的人却会被失败打倒呢?这是因为,前者懂得“人不可能不失败,也没有永远的成功”;后者却不懂得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违反了规律,你赢了都会输”。
岂能把问题推给别人
不把问题推给别人,是敢于面对现实的重要表现,优秀员工都是如此。但是,实际工作中,仍有许多人习惯于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给别人。
当然,有的时候这些员工也会向同事请教,但更多时候是推给上司。他们往往做出一副苦恼的样子,把问题带进上司的办公室,然后低着头等待上司提出解决办法,等他们离开时,并没有带走问题,而是把问题留在了上司那里。
负责精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负责,而把那些有难度的事情推给别人,这种思维常常会导致他们工作上的失败。
还是先看一个著名的人物是如何做的吧。美国总统杜鲁门上任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Bookofstophere”,翻译成中文是“问题到此为止”。其根本意思就是说:“让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
另一个则是小人物的故事。克里·乔尼是一位火车后厢的刹车员,因为他聪明和善,常常面带微笑而受到乘客们的欢迎。一天晚上,一场暴风雪不期而至,火车晚点了。克里抱怨着,这场暴风雪使他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夜里加班。就在他考虑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逃掉夜间的加班时,列车长和工程师接到报告:火车发动机的汽缸盖被风吹掉了,不得不临时停车。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因为几分钟后,将有一列快车要从这条铁轨上驶来。唯一的自救办法就是红灯示警,让那列快车停下来。于是列车长赶紧跑过来命令克里拿着红灯到后面去。
克里心里想,后车厢还有一名工程师和助理刹车员在那儿守着,便笑着对列车长说:“不用那么急,后面有人在守着,等我拿上外套就去了。”列车长一脸严肃地说:“一分钟也不能等,那列火车马上就要来了。”“好的!”克里微笑着说,列车长听到他的答复后又匆匆忙忙向前部的发动机房跑去了。
可是,自以为是的克里没有立刻就走。他认为后车厢里有一位工程师和一名助理刹车员在那替他扛着这项工作,自己大可不必冒着严寒和危险,那么快跑到后车厢去。于是,他停下来喝了几口酒,驱了驱寒气,这才吹着口哨,慢悠悠地向后车厢走去。
不幸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克里刚走到离车厢十来米的地方,才发现工程师和那位助理刹车员根本不在里面,他们已经被列车长调到前面的车厢去处理另一个问题了。情急之中他才加快速度向前跑去,但是,一切都晚了。
瞬间,后来的那辆快速列车的车头,撞到了克里所在的这列火车上……
后来,人们在一个谷仓中发现了克里。然而他已经疯了,在凭空臆想中叫喊着:“啊,我本应该马上就去!……”克里最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由此可见,回避问题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相反,还可能因拖延而使问题变得严重,甚至不可挽回。正如一个著名的企业家所说:“职员必须停止把问题推给别人,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着手行动以处理这些问题,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困难就是机遇
如果真能换个角度看困难,那么困难对于优秀的职场人来说,就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这是因为,只要换过了角度,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障碍或者困难,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它们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所以,很多在困难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回顾自己的过去时都会动情地说,我们真得感谢“困难”。
就像下面的这个寓言故事一样:
一天,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个森林。”天神听了,微笑地问:“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天亮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叫声给吵醒。神啊,祈求您,不要让鸡在天亮时叫了!”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于是,狮子跑到湖边找到大象,看到大象正在气呼呼地直跺脚。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钻进我的耳朵里,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神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叫时,就当作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对我还算是有些益处。”
就像狮子一样,生活中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我们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在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狮子和大象”的故事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果真这么想,对于我们来说,每多一次困难,就是上天在给我们免费提供了一次机遇。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1)
“人人都想真理站到自己这边来,就是不想自己站到真理那边去。”“最危险的瞬间往往发生在成功的瞬间。”这些话都在时刻地提醒着我们职场中人,不要力图“没有问题”,因为,最大的问题,可能恰恰是“没有问题”。
其实,就象上文中指出的一样,困难与问题固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但是,其存在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更能对我们创造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遭遇问题、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祈求在自己成功或辉煌之后就没有问题,更不能祈求生活中没有问题!就象许多人所提倡的“方法总比问题多”一样,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辩证的。
遭遇困难和问题,是人生的必然。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和痛苦,但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成长、发展、创造赋予了许多积极意义。所以,对于一个身处职场中的人来说,不要力图“没有问题”。因为,最大的问题,可能恰恰是“没有问题”。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大学毕业生在一家著名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的经历。
这位大学生成绩很好,毕业后到一家大型企业去应聘。人事部对他的资料和面试表现十分满意,很快就被正式录入财务部工作。由于部门里只有他一个名牌大学生,大家对他很尊敬。这本来是正常的事,他却因此不知不觉产生骄傲情绪,任何时候都是一副“我很能干、没有问题”的派头。开始时财务经理好心地提醒过他,他却总是一笑而过,并不当真。
一次,财务经理让这位大学生凭证录入原材料明细账。这本来是件极为简单的工作,1000多张凭证他两天也抄完了。但他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言语之间颇有微词。不久开始核对总账时,他竟惊奇地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对不上账。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也不是细致的检查自己的工作,而是开始怀疑总账有误。
于是,他再一次自信地找到财务经理,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告诉他自己没有错,应该是总账错了。财务经理则要他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账目,却被他拒绝了。看到这种情形,财务经理就亲自来复核,很快就发现了他做帐时出现的一个致命错误。尽管这位大学生也感到很羞愧,但最终还是被辞退了。
走时,财务经理与他谈了一次心:“小伙子,你很聪明,但不能聪明得过了头。你很傲气,这可以理解。但工作需要的不是傲气,而是脚踏实地。别小看一个数字的错误,公司可能由此遭受巨大的损失,这个责任由谁来负?我的年龄足可以做你的父亲,本来我可以原谅你,但是我想如果不让你遭受一点挫折,你就很难吸取教训。希望你从此不要盲目地说‘没有问题’,凡事多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或不够!”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讲究职业操守的时代,以这种“没有问题”来敷衍工作的人,只会越来越不受到欢迎。而事实上,许多无法挽回的失败,正是由于某些人“没有问题”造成的。
众所周知,巨人集团曾经是中国极为引人注目的高科技企业,依靠开发电脑软件,巨人曾经创造出了年利润以500%的速度增长的奇迹,“巨人”一下子成为珠海高科技产业的样板。其创始人史玉柱也一度光环不断,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他自己也宣称“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巨人的决策层开始走上了盲目扩张之路。如当时全国正值房地产热,巨人决定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一加再加,最后要拿出12亿元,兴建巨人大厦,计划盖成全国最高的大楼。正是这次思维的不断膨胀,同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巨人公司的资金陷入了困境,到1996年不得不宣告破产。
这真正地印证了本节开头所说的“最危险的瞬间往往发生在成功的瞬间。”
我们在工作的实践中,每个大的失败,其前面也往往会有一个几乎同样大小的成功。而无数的事实也不断地证明:成功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并因此种下了危机的种子。
日本八佰伴公司的负责人和田一夫,在半个世纪中将一家乡下蔬菜店,建设成为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家百货店和超市、年销售额突破5000亿日元的国际流通集团,旗下多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上市,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被称为“世界的和田”。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也同样经受过令人彻骨的失败经历。
1990年,和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