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动了谁的钱包(1)
工薪阶层的日子需要好的数学
一、工薪阶层包括哪些人
改革开放以来,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新词汇大量出现,工薪阶层亦称“工薪族”便是一个使用率颇高的新词,开始只流传于老百姓的口头和街头铺面的招牌上,现在一些权威的新闻机构也有使用。但如何解释,连今年6月刚刚出版并且收集了很多新词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也查不到。若仅从字面上来看,似指领取工资的劳动者。按这个解释其范围非常大,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马路清洁工,但它的实际含义所规定的范围要狭窄得多。
过去,工薪阶层仅限于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里工作的人员。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工薪阶层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在私营企业里的务工人员、低层职业经理,长期农民工都属于工薪阶层。有许多领取工资者不应包括在内: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一般不被划进此范围;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通常也不被列入;一些星级宾馆饭店的服务员似乎可也可剔除出去;三资企业的职工也常被排除在外,因为他们虽领工薪,或高于常人,或其货币“含金量”较大,或有颇丰的“灰色”收入。这样实际上工薪阶层只剩下国有企业的工人、事业单位的小职员、无实权机关里的小干部以及民营企业的工人等。总之,这是一个内涵不清、外延模糊的概念。在城里,工薪阶层是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他们按时上下班,按月领工资,所以工薪阶层又称上班族。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工人,事实上,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更多的也是指这部分人。
简而言之,工薪阶层指依靠务工获取薪金收入的人员。
二、工薪阶层的日子不好过
1。工薪阶层的手头越来越紧
我国经济持续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尤其是近四五年,GDP的增长速度均超过10%,政府的财政收入在2007年也达到5万亿元左右。与此同时,企业的利润在1998年到2007年期间,年均增长速度高达。然而,个人收入却不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过去的8年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的涨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平均涨幅为,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青年报社对来自全国29个省区的1604人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的人自称工资涨幅不到12%,甚至有的人称4年来工资不涨反降。
中国的工薪阶层收入是很低的,上海一个普通的白领月收入为5350元,广州约为4750元,而在西部城市银川和西宁仅为1100元和1000元,而拉萨的月收入仅为900元。与之相比,香港的工薪阶层平均月收入可以达到18500元,算是相当地高了。
可见,虽然国民经济在发展,政府财力在增强,企业利润在增加,但是,工薪阶层的工资没有让职工感到满意。是什么导致工薪阶层的工资增长相对缓慢从而引起职工不很满意呢?
一方面,中国不均衡的收入分配体制。从工资收入流向看,更多的财富流向了个别的收入群体。比如,目前,中国的电力、电信、石油、金融、烟草等垄断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却占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显然,这些行业是工资增长的“蓄水池”,吸收了大部分“增长”。即便在同一行业中,财富也更多流向了管理层。目前有些行业管理层和普通职工的收入差高得甚至达到了多倍。因此即便是在垄断行业,普通职工也没有从这些“增长”中分得多少份额。再从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来看,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中,分配到个人的财富又明显不及前两者。目前,政府财政大约拿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5%,企业资本拿走了大约45%,个人拿走了剩下的大约20%。这是一个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最好的txt下载网
通货膨胀动了谁的钱包(2)
另一方面,物价上涨过快导致工薪阶层的支出大幅度增加。
在通货膨胀过程中,日常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给工薪阶层带来的支出的增加是很显然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意味着人们要用比过去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同样的商品,实际上,工薪阶层的购买能力下降了,手中的钱贬值了。除此之外,一些涉及到民生的关键服务部门给工薪阶层带来很大的负担。政府在公共基础服务——如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销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城乡家庭人均年消费总支出中,医疗支出占,教育支出占(排除无教育支出户后占),远高于交通通讯支出的和衣着支出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居民家庭医疗、教育支出负担上升过快的问题。
2。中国税负负担列全球第二,工薪阶层最痛苦
2006年美国财经双周刊《福布斯》发布报告称,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是仅次于*联合酋长国、全球第二个税负最轻的地方;中国内地则是全球税负第二重的地方,居于法国之后,也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地区。《福布斯》的“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调查,度量世界52个国家及地区雇主及雇员的综合税务负担,所用指标有5个,即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富税、雇主及雇员社会保障金及销售税。该调查显示,中国在上述5个指标中,除了“雇员社保金”高于首位的法国外,其余指数均低于法国,总指数为160,全球列第二位。接下来的分别是比利时、瑞典和意大利等,中国台湾地区列49位,中国香港地区列55位,即倒数第二位,税务负担仅重于阿联酋。
自1994年以来,我国税收一直持续高速增长。
1998年来,我国连续7年GDP增速均在8%至9%左右,而同期税收增幅年均为%,尤其是2004年,同比增长高达%,税收增幅相当于全年GDP增幅的倍。1999年我国税收突破10000亿元大关,2006年达到37636亿元,2007年高达近50000亿元。
在我国各阶层中,工薪阶层的税负负担最为沉重。
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1994年,我国工薪项目个税亿元,占个人所得税的;2000年全国共征收个人所得税660亿元,其中工薪阶层缴纳的就有283亿元,占,高居各个应税项目之首;200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亿元,65%来源于工薪阶层;2005年,工薪阶层为个人所得税总收入贡献了60%的份额,而富人的纳税份额却不到10%。2005年,有媒体把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2004年纳税百强排行榜与2004年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富豪排行榜对比发现,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排行榜中仅有12位富豪上榜,人数比上年增加一位,但进入纳税百强的富豪人数仍然不多。
3。高房价成为了工薪阶层的一座大山
随着房价的飙升,工薪阶层买房的压力不断加大,如果单凭自己的收入,实在难以实现购买一套适用住房的梦想。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3月,北京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以的涨幅位列全国第4,这是北京房价在2006年连续7个月两位数增长后,在今年第1季度继续保持接近10%的高涨幅。目前,在北京四环内,绝大多数楼盘的价格都已达到每平方米上万元,总价在50万元以下的房子在五环内可以用“稀罕”两个字来形容。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通货膨胀动了谁的钱包(3)
在房价的持续上涨过程中,房地产宣传也没有闲着,广告用词中反复出现“至尊”、“豪宅”、“奢侈”、“高级享受”等字眼。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房地产炫富广告根本没有把目光投射到普通市民身上,它们主要是对那些有钱人做的宣传,吸引他们的眼球,房子俨然成了“高贵”的代名词。这些广告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房价的高增长,不仅成为房价高涨的制造者,还成为维持者和推动者。不少评论认为房地产广告词中反复出现的字眼炫富广告刺痛都市,将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会加剧弱势群体的仇富心理。不过也有人认为,真正刺痛买房者的是居高不下的房价。
一位工薪阶层人员章先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买商品房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们这群工薪阶层一年的收入低的两三万,高的也就五六万,让我们拿出五六十万买房子,我们是真的负担不起啊,可能干一辈子攒的钱才够买一个房子,这真的让我对买房子心有余悸,我和女朋友现在都谈房色变了。”
中低价房“门槛过多”。“现在老百姓买房子谁不想买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可经济适用房限制的条件够苛刻,而限价房少之又少。”饱经买房苦痛的李先生这样说。
对于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工薪阶层来说,现在的门槛又提高了。原来的政策规定,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的家庭可购买经适房。而试行的新政策规定,家庭年收入按家庭人口数计算。新政策分别按照1人户至5人(及以上)户,制定了相应的收入、住房、资产标准,符合准入标准的家庭可以申请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同时,北京市建委负责人称,新经济适用房政策试点工作将实行“三级审核二次公示”的审核新制度。北京市居民申请保障性住房,可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经过街道、区县和市住房保障管理机构三级审核,并经过公示后,取得住房保障资格。
而广大工薪阶层对于限价房更表示不乐观。在接受调查的工薪阶层中,很多人对限价商品房持怀疑态度,认为低收入者还是买不起,甚至还有买不到的可能性。业内人士认为,限价房由于无法对购房者的实际收入进行核定,作假之事频出,只有相关法律规定真正实施,才能让中低收入人群有买到房的可能性。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限价房仅是政府部门为缓解目前房价虚高上涨抛出的试金石,其能走多远,还有待观望。
工薪阶层“在痛苦中徘徊”。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现在买房子真是件痛苦的事,买不起房痛苦,而有条件买得起房子的人也很痛苦。一方面找个合适价位、合适地段的房子难,另一方面选择楼盘、选择合适的开发商以及办理一系列的繁琐的手续也很难。可以说,工薪阶层就是在这种痛苦中徘徊。
在北京某广告公司工作9年的王先生讲了自己的买房经过:“我本想选择一个三环以内30万左右的房子,银行贷款分15年还清。但合适的很少,我犹豫了很久,最终选择了位置偏远的通州的一个小区。这个40多平方米的房子我花了15万元左右,买房子的钱大多是自己攒的,加上向朋友借了一点儿钱,一次性付清,省了还贷的麻烦了。我买这房子的时候是4600元每平方米,现在还在涨,估计过两年就会涨到5000多每平方米了,等我以后有钱了,把这栋卖了,在市内买个大一点的。”
通货膨胀动了谁的钱包(4)
谈到工薪阶层买房难这一问题,王先生认为,一方面国家的政策是有指导性的,国家应该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商品房价格更适合普通工薪阶层所能接受的范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工薪阶层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买房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谈到他的新房子时,他满脸兴奋地说:“对于一个单身汉来说,我这个40多平方米的房子足够住了。在北京熬了9年,现在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窝’了,心里真的踏实多了,有房子的感觉真好!”
买房经验丰富的高女士看了不下十几个楼盘,谈了自己对买房的心得,高女士说:“现在买房子的很少有满意的,大多买房一族所买的房子都和自己期望的差距很大。每一个新建楼盘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因为目前中国对商品房的需求量很大,你不要还有其他人要,房子不愁卖不出去,能买到一个房子又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就算幸运了。而且买房还要防止被骗,毕竟买房子可以说是人生最大一笔消费了,我的建议是买房子最好是买‘现房’,这样会省去很多后顾之忧。”
三、工薪阶层需要理财
1。工薪阶层成为理财主力军
200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北京了望投资顾问公司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共同完成了《2007年中国金融理财产品投资人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是目前最权威、最广泛的首份综合性投资者调查者报告。
调查显示,近6成人希望理财顾问机构为其定做各种理财服务,其中,投资者家庭年度可支配收入普遍集中在10万元以内,工薪阶层成为理财主力军。根据数据,家庭年度可支配收入在5万元以下和5—10万元的人数均占3成以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