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给到张谭的头像大特写,五官很端正,不敢说帅,但很有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却又不是那种单纯的书生气,反而给人健康硬朗的感觉。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累,我应该是一个很享受生活的人,工作,或者说事业,绝对是放在第二位的。然而有时候想法会冒出来很多,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摊子就铺开了,呵呵。”张谭很随意的回答。
配合上他的气质,自有一股自信迷人的风。骚。
……
电视机前,张全顺和谭明霞看着自家儿子,在电视上侃侃而谈,骄傲不言而喻。而老家的亲戚们,也都看着《杨澜访谈录》,对于张谭上这样高档的访谈节目,表示与有荣焉。
至于张谭的粉丝们,尤其是铁杆粉丝,听到张谭的回答,全都不禁会心一笑。
因为在以前的采访中,张谭最喜欢说的就是,“我是一个注重享受的人”,工作不会花费太多精力。然而好几年了,张谭的作品产量,可以说是冠绝所有武侠作家之首,小说一部接着一部,几乎没有停歇期。
张谭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以玩为主,其实他很努力。
一个不努力的作家,是没办法以这样疯狂的速度更新,并且每一部作品都这么高质量。
“探长又在谦虚了。”
有玩帖吧的粉丝,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在网上发帖子。
很快就有同样一边看电视,一边上网的粉丝,在下面回复了:“每次看到探长,都会感觉天才跟凡人之间,是有万丈深渊的。我绞尽脑汁写一篇800字作文,都写不出来,他一年能写两部小说,一部小说一百多万字,可怕!”
粉丝当然不知道,张谭重生作弊。
他们把这理解为天才。(未完待续。)
ps: 今天回老家祭祖,电脑被侠们占去了,闹到现在才搞到时间码字。
第197章 访谈(中)
天才的张谭,在节目中继续接受采访。
“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你是怎么长大的,才能写出那么富有深度的武侠小说。从四大名捕到射雕三部曲,你写了有五部作品,第六部作品即将上市。这六部作品,文笔上有深厚的古文功底,背景上有复杂的历史功底,一般人很难写出来。”
杨澜问的问题,是所有人对张谭最惊叹的部分。
四大名捕套的历史稍微少点,射雕两部作品,几乎就是历史分类的武侠。尽管有虚构的历史部分,譬如历史上全真教早早就投靠了蒙古,而没什么王重阳抗击蒙古。但是整体来说,是很符合历史的背景。
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很多认知能力稍微薄弱的读者,甚至认为张谭写的就是真实历史。
张谭当然不能回答说,金庸是饱读诗书的多才之士,都是金庸的功劳,只能忽悠:“我从小就很喜欢语文课,对古文和历史特别感兴趣,写作的时候,也会查一些历史资料。事实上我偏科特别严重,我的数理化一向在班里都是倒数,也就语文、历史、地理好一点。”
这倒也不能全部是假话,张谭的确是从小就对语文有兴趣,一直有当作家的梦想。
上辈子床头就摆了一套二十五史,时常翻看,这一辈子,依然在书桌上摆了一套二十五史。而且书架里,还摆放了许多用来装点门面的经史子集之类古文。
“这么说来,你是天生就适合当一个作家?”
“哈哈。差不多。”
“那为什么没有去大学里继续深造文学,反而选择了北亰电影学院。学习导演?”
张谭沉吟了一下说:“我高考之后,北大、浙大、复旦等好几所大学。都联系我说要特招我进去,我爸妈也倾向于让我去读文。不过我自己思考过后,觉得最合适我的,并不是文学。”
“这个怎么说?”
“就是说,文学继续深造,能创作阳春白雪的内容,而我喜欢的却是讲故事,讲下里巴人的故事就很好。我觉得我现在写武侠小说,就是在讲故事。不需要太多文学性的东西,是直白的。所以我就想了,讲故事最直白的,其实是电影,最丰富最有色彩的故事,其实也是电影。”
“那么你就去读导演系了?”
“对。”
……
侃侃而谈是张谭的隐藏技能。
三十多年的社会阅历,作家之王的成就底气,两个前置技能都已经点亮,侃侃而谈自然不难。
连张谭自己守在电视机前。看到自己那时侃侃而谈的姿势,都感觉到帅得一塌糊涂。
就别提苏莎了。
宿舍里有一台十几吋的彩色电视机,虽然没有安装有线电视,但正好是北亰。能够收到北亰卫视。
《杨澜访谈录》是阳光传媒制作的节目,但是内地却是在北亰卫视播出。
作为一档高端精英访谈节目,很受大学生的欢迎。看《杨澜访谈录》的自然不少。如今不少宿舍都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讨论张谭。
张谭可是北亰电影学院的学生。同校、在校学生,时常碰面。
北电经常有毕业生上这档节目。以导演或者演员的身份,但在校生上节目,还是很少见的。也遗憾的是张谭不住宿舍,不然这个时候,正适合装逼串门,进门后发现同学们都在看自己,那画面,不要太吊。
“莎莎,你家探长,很上镜哎,气质加分好多。”白t恤女生,鼓捣苏莎说。
苏莎脸蛋挂着一抹娇羞:“什么叫我家探长,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东北大姑娘调笑说:“哟,莎莎你把姐们都当成瞎子不成,隔三差五,半夜里就跑出去跟探长鬼混,整的啥意思谁不知道。”
“就是,有了男人就忘了姐妹,啥时候让探长请我们吃饭啊?”马尾辫女生,跟着起哄。
苏莎平时大喇喇,这时反而脸皮薄了起来,转移话题:“哎呀你们别瞎说了,都是没影的事儿,赶紧看电视啦。”
女生宿舍的嬉闹,不足言道。
电视中,《杨澜访谈录》继续。
“你是成名于《四大名捕震关东》,到《射雕英雄传》时大红大紫,对吗?”
“对。”
杨澜问:“你写的六部小说,分为两个系列,现在《射雕英雄传》拍成电视剧了,《神雕侠侣》也拍完了,不日就要播出,四大名捕这个系列呢?”
张谭回答:“四大名捕也已经立项了,是电影和电视剧都开始筹备了,现在在讨论剧本。”
“好像你对剧本要求很严格对吧。”
“对,我对剧本的要求会很苛刻一点,因为我觉得说,你要来拍我的小说,可以,但是你不能把我讲的故事给弄得支离破碎,或者完全颠覆了。这我不能接受,我的小说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是我讲得故事好。”
张谭顿了顿继续说:“而现在你不按照我的故事来拍摄,那么可能会破坏完整性,降低故事的质量。就算你改编颠覆之后,很成功,我也不会高兴,因为这不是我的故事了,你有这个本事,完全可以不依赖我的小说。”
“所以剧本你都全面参与了?”
“倒也没有,但是,我会拟定一个框架,别超出这个范围即可。我想保住作品的原味,也会尊重影视创作的需求。原则性的东西改变,我无法接受,就说这一次四大名捕的改编,我们在讨论剧本的时候,有人说四个名捕都是男的,我们换一个女的吧,我就说千万别。”
杨澜继续提问:“看《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都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被读者称为真正写出了大侠的武侠。然后到了《四大名捕逆水寒》的时候,这是一场大逃亡,对人性思索很多,让我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它跟你的想法有关联吗?”
张谭笑了笑:“多少会有一些这种思考,小说创作,也是需要一个总结一个思考。戚少商在前一部《四大名捕会京师》里面,铺垫很多,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人,到了《逆水寒》里,就活活把这种浪漫给撕掉了,撕掉之后,你才能去思考一些更为深刻的东西。”
随即,张谭有摇头失笑:“当然,到最后我也没思考出来什么东西,故事还在延续,我自己也还在继续探索。”(未完待续。)
第198章 访谈(下)
《杨澜访谈录之谭张:用文字改变世界(上集)》,最后的结尾部分,主要是和张谭聊了聊张谭的新书创作。
《四大名捕斗将军》已经交付出版社印刷,因此张谭着重介绍了一下。
此外也聊到了《小李飞刀》。
张谭称这部小说,是他求新求变的一部,想要脱离传统武侠的藩篱。也是最难写的一部,成败其实难料,但作为一名年轻作家,张谭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新鲜感。不仅仅是自己写作的新鲜感,读者也能有阅读的新鲜感。
总而言之,就是给新书打广告。
如此专访张谭的上集结束了,下一集要等到一个礼拜之后。
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的播出,无疑又把张谭的名气向上推了一步,而张谭在镜头前的侃侃而谈,也给全国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以前张谭都是在纸质媒体或者互联网上,被广泛的提及,那是一个很平面很单调的形象,无非就是年轻的天才,噱头很足但究竟是个啥样,大众并不清楚。有限的几次在电视上露面,也是因为各种工作需要的宣传,表现并不突出。
现在,张谭首度接受了个人电视专访,整档节目都是围绕着他转动,所有话题也是围绕着他。
这就为张谭提供了,可以全面展现自己的平台。
“以前一直怀疑谭张是不是有人在幕后给他代代笔,推出来的台面人物,就跟韩敬明都是他爸代笔一样,但是现在看过了《杨澜访谈录》……”
某网友在谭张吧发帖称:“我看过韩敬明的专访,没感觉到他有什么天才的地方,一点也不突出。网上说是他爸给他代笔。我相信,这应该就是事实,因为韩敬明本人,跟我想象中能写出如此小说的韩敬明,是两码事。”
论述“证明”了韩敬明是他爸代笔之后,该网友接着论述:“而对于谭张。我就更有理由认为,他是由别人代笔了,因为他86年出生,到现在都还没有满二十岁。我不相信一个这么年轻的人,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武侠。”
“所以我一直都坚信,谭张只是被推出来的台面人物,我也在不断的寻找证据证明这一点。昨天晚上的《杨澜访谈录》我认认真真的看了,还把凌晨和早晨的重播也看了,结果我有点崩溃。”
“为什么呐?因为我发现谭张在采访中。一点也不像一个年轻人,话语中的自信和成熟,很令我惊讶。而且回答问题的时候,并没有那种‘背书’的感觉,完全是他自己的真实回答,顶多是有剪裁。”
“如果这些小说不是他亲笔写的,很难做到这么稳重的回答,而且回答的十分干脆。比采访时结结巴巴的韩敬明,潇洒太多了。有鉴于此。我正式收回我对谭张代笔的怀疑,我相信谭张是真的有才华。”
这位网友的帖子,很快就引来一群网友的回复。
抢沙发和灌水的回复,永远是最快的。
其后才是真正的回复,一位网友大为不屑:“楼主你也是认真到傻了,能写出谭张这么精彩的小说。还需要炒作作者是不是十几岁吗?换句话说,任何人想炒作,这种找人代笔的方式,也是最扯淡的。”
对于张谭是不是有人代笔,这个话题从一开始。就没停止过。
很多人完全不能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写出来《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这么有历史功底、社会阅历的武侠小说。
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写出来。
按照他们的说法和推论,其实是对的,张谭如果真的是十几岁的小屁孩,的确写不出来这些小说。奈何老天爷帮他做了一次弊,三十多岁的大叔,带着满脑子的记忆,重活在了这个新世界。
正是明白自己并非媒体所吹捧的天才,张谭一直以来,很少对“代笔”这种说法,有任何的回应。
他的确是个俗人,享受别人对自己的吹捧。
但并没有俗到家,一边享受成果,一边真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能的大文豪了,基本的廉耻他还是有所保留。
只不过张谭不说话,并不代表就是默认,自有有心人,深入挖掘,最终将真相抖露出来。
以前的报纸,已经三番五次的报道了张谭的家庭情况。
母亲是地道的农民,父亲也从粮站下岗,还有个姐姐考进了安医大。得到张谭的稿费支持,家里才勉强开了一个网吧,从此改善了生活条件。五服之内,基本都是普通人,最大官是公社退休干部的爷爷。
这样的家庭条件,根本没法支撑张谭的炒作。
韩敬明之所以被人怀疑代笔,是因为他有个作家父亲,张谭却没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