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亡国之君-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帅帐虽是临时搭建,和奢华沾不上边,但毕竟是要住人的地方,而且是主帅住地,备了许多必需品,羊毛毯自然不在话下。柳从之这随手一搭做得极其自然,然而他这一番动作,却让帐中另外二人都怔了。
  薛寅忽然感到身上一暖,诧异地睁开眼来,却看见了柳从之面上温和的笑意。这笑容太过温和也太过真挚,一时让薛寅稍觉古怪,柳从之这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薛寅伸手摸了摸自己身上盖的毯子,却觉得这毯子还挺暖和的,他实在是累了,于是也懒得想太多,闭着眼睛惬意地趴下来,管他姓柳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辽城无声无息沦陷,月国人又悄悄沿辽城向外派出爪牙,前一阵大将军沙勿也……”崔浩然本在尽职尽责地禀告军情,然而说到一半,见柳从之给薛寅搭被子,登时整个人便哑了,瞠目结舌道:“陛下,这是……?”
  崔浩然虽是大老粗,可也是见过世面的大老粗,更是跟了柳从之数年,对这人脾性分外了解的大老粗。柳从之这人看着一张笑脸,实际上心里在转什么弯弯绕没人知道,是个顶顶捉摸不透的人,如今,这个顶顶捉摸不透的陛下竟然……对这么个身份敏感的亡国之君,流露出关怀之情?崔浩然瞪大眼睛,确定自己不是眼花后,匪夷所思地看了一眼薛寅,他离开宣京的这段时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柳从之含笑:“没什么,一桩小事。浩然不妨继续。”
  他没有解释的意思,崔浩然也只得把心里种种乱七八糟的猜测都压下,重谈正事:“月国现在在边境极其活跃,这群狼崽子磨好了牙,怕是不打不行了。我领兵出征时,奉命去辽城查看战局。”他叹一口气,“本来打算也是沿北化走辽城,但是没走成,当时北化没什么动静,但另一边有一支月国劫匪在那里作乱,我既然手里带了兵,自然得去把这些不打就要反天的败类给削了,但这么一路追打,就离了北化原先的道儿。”
  崔浩然说到这儿,忽然话音一顿,“这么一路打一路走,我最后到了辽城附近,派人入城查探。”
  柳从之冷静问:“辽城如何?”
  崔浩然闻言,眼中露出惨痛神色,“凄凉萧索,这城守了那么多年,现在嘛……”
  柳从之面色不变,继续问:“你可知陆归下落?”
  一旁趴着的薛寅听到此问,虽一动不动,眼睛却稍微睁开些许,他也想知道陆归下落,毕竟这关系着薛明华的下落。
  崔浩然面上露出古怪神色,“我知道陆归手下一些兵的下落。”
  “哦?”柳从之挑眉,“此话怎讲?”
  崔浩然摇头,“陆归那小子约莫是着了月国人和王溯的道儿,给陷里面去了,毕竟这事事先我们谁都不知道。我在路上遇到了陆归的副将,他手里还带着不少兵,现在看来,陆归当时带出的兵,大概有五六成逃了出来,都被打散了,一部分和我汇合了,其余的就……”
  柳从之静静问:“那陆归人呢?”
  崔浩然苦笑:“不知道,他的副将倒是活得好好的,但这小子压根没踪影,我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
  四将之中,陆崔二人本来交好,崔浩然说起此事,神色不免黯淡。一直在一旁没吭声的薛寅这时插口了,他问道:“崔将军可知韶华郡主的下落?”
  崔浩然怔了一怔,才想起来韶华郡主是谁,而后摇头:“不知。”
  薛寅闻言,心头一沉。
  陆归此行本欲拿下辽城,但反受月国人算计,一战之下,怕是惨败。如今陆归了无踪影,那薛明华随军,其下落又是如何?他轻轻咬唇,压下心中焦虑,柳从之见状道:“郡主女中豪杰,以她能为手段,如今必然无恙。”这是宽慰之言,薛寅听得一怔,柳从之一句话说完,却不看他,而是转向崔浩然,淡淡问道:“浩然,你适才说了月国大将军沙勿?”
  崔浩然点头,肃容道:“如今月国有大批军队在边境集结,领兵的就是沙勿。我曾与他交手,不会认错。这人也算得上咱们南朝的大敌,等他准备完毕,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他一指地图,“现如今,沙勿在辽城集结兵力,我觉得等天气稍微回暖一点,恐怕就会动手。”他又一一指过地图上北边诸城,“辽城向来是边关最重要的一个城,如今辽城没了,剩下的这些地方没一个城城防能像辽城那样,北边全是平地,也没什么高山天险可以靠,一旦打起来就只能真刀真枪地来……”
  他重重叹一口气:“月国那边兵强马足,而且月国人本来就擅骑射,打起仗来谁输谁赢,实在不好说。现在陆归不知所踪,我手里兵力不算少,但是冯印又刚好在这个当口出幺蛾子。这打仗不能没兵,可更不能没粮,现在军中剩下的粮草不多了,后续补给上不来,拖得再久一点,不用开打就要散了。而且姓冯的在背后不知会不会捅刀子。陛下,如今北边的情况……实在不妙啊。”
  崔浩然都看出形势严峻,这形势自然严峻非常。柳从之沉吟半晌,倏然一笑:“浩然你现在的打算是什么?”
  “打!”崔浩然眼也不眨,一个字响亮得掷地有声,“打不赢也得打!我手里有兵,既然这群狼崽子撞我手上,那说什么也不能退,能撑一天是一天,姓崔的征战这么多年,可不是为了做缩头乌龟!趁我手里还有粮草,我打算先北上,会他们一会,我这次是领了一部分人来接应陛下,大部分兵被我留在北边。”
  柳从之含笑点头:“确实是该北上,不过与其横冲直撞,倒不如徐徐图之。”他微笑指了指地图其中的一点,“我们不妨先去这里整军。”
  趴在一旁的薛寅这时突然直起了身子,看向地图,“去这里?”
  “自然是这里。”柳从之微笑点头,气定神闲。
  
  
  ☆、第63章 阵眼所在
  
  柳从之所指的“这里”,乃是边关诸城中其中一座城,名唤平城,是个并不起眼的小地方。
  边关诸城,若论重要程度,排第一的只能是辽城。辽城所在的位置极其重要,占据了南来北往的一条要道不说,其周围山峦环抱,更有天险可依,易守难攻,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边关第一城。辽城也因此戒备森严,两百年前,薛朝开国皇帝划分疆域时,就将辽城列入重中之重的边关要塞,这位没读过一天书最终却黄袍加身的开国皇帝于行兵布阵一道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眼光神准,这位皇帝有一句极有名的关于辽城的判词,流传后世,子孙引以为戒。
  得辽城则北疆得安,失辽城则北疆危矣。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一得辽城,月国人在北地几乎通行无阻,现在北疆处处都能看到这些月国人的影子,辽城从来不仅仅是一城,而是一道关卡,辽城之后的边关诸城,无一能有辽城的地势,柳从之所指的平城,也不过是辽城不远处一个不起眼的城,城防薄弱,地势平稳,怎么看也并非兵家重地,崔浩然看了一眼地图,一时不解皱眉:“此地有何特殊?”
  柳从之态度如此笃定,自然有其原因。薛寅凝神看一眼地图,忽有所思,稍微挑眉。
  此地确实不起眼,也确实易攻难守,但有一点,如果他未记错,此地附近有一个不小的湖泊,北疆人称其为瑶水,北疆苦寒,却不旱,并不缺水源,但瑶水的存在仍然难能可贵,只因其中鱼类颇多,物产丰富,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方水源可是让周边几地都捡了大便宜,如今柳从之军队在外,却失了宣京后援,军队粮草是个大问题,如能善用瑶水湖,大约确实能暂解困境。
  而且……薛寅下意识地伸指在地图上描摹,此地虽非要塞,但位置颇为巧妙,离辽城不近不远,月国人如果在辽城出兵,几乎很难绕过此地,同时,此地离北化也不远,虽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可细细一看,此地周围道路四通八达,离北边诸城都不算远,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轻易探听清楚……
  薛寅若有所思的同时,崔浩然一拍巴掌,反应了过来:“我明白了!这地方旁边还有湖呢,到时候这湖的用处可大了!还是陛下想得周全,我这就下去安排。”
  崔浩然说走就走,风风火火地去了,留下帐中薛柳二人,柳从之见薛寅一直盯着地图看,微微一笑:“可是思乡情浓?”
  薛寅眼睛也不转地看着地图的一处,他看的是北化,闻言收回目光,神色带一分疲惫,身上披着被子,坐着发呆,“离开许久,确实想回去看一看。”他说到此处,似乎下定了决心,骤然抬头,直视柳从之,“那日山洞之中,陛下曾言愿放我自由,君无戏言,敢问陛下可愿兑换承诺?”
  这却是迫不及待想走了。
  柳从之微微一叹:“我一生许诺不多,但有诺必践,你不必担心。”他凝视薛寅,平和道:“你要走可以,却不必急在一时。此时局势颇乱,你孤身一人,又受冯印通缉,此时离开,恐怕不便。我知你心系北化,漂泊在外,思乡之情也是难免,不过这北化嘛……”
  他笑道:“你总是能看见的。”
  薛寅细细咀嚼他的话,稍微挑眉,“此话怎讲?”
  “你曾言,北化被天子视为荒地废土。”柳从之笑道:“可在朕眼中,北化绝非荒地,此番北疆事乱,辽城已失,那平城就是阵眼,占了阵眼,才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而北化……”柳从之顿了一顿,笑得胸有成竹,“北化是此战转机,也是变数。”
  这又是怎样的转机?怎样的变数?薛寅不动声色,暗自思忖。柳从之却颜色一正:“你若执意要走,朕也不拦你。”他直视薛寅,眼神凝定,“如你所见,如今北边烽烟将起,朕虽脱困,却仍在局中,前有月国人狼子野心,后有冯印犯上作乱,战局难料,胜负更是难料,改朝换代,江山更替,也未可知。”
  他说到此处,闭目一叹:“朕虽平天下,可叹却未能彻底终结这个乱世,然而无论如何,局势如此,驱逐月匪乃是当前要务,朕一生志在于此,自然责无旁贷,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而你…… ”
  他睁开眼,认真地看入薛寅眼中,声音冷定,“大薛宁王,朕只问你,江山至此,你可愿率兵出战,以你之所能,驱逐月匪,保一方安宁?”
  柳从之这时面上没了笑容,神情严肃而沉静,黑眸亮如星子,人虽削瘦,但神采一点不弱,气魄十足,眉宇间隐隐带一分锋锐的英气,看上去和初见时那个英姿勃发、俊美无匹的传奇人物殊无二致……再是困境穷途,伤病缠身,柳从之也始终是柳从之,未有一丝一毫的动容。
  心不摇,志不改,不屈于病痛,不屈于困境,始终向前,从不回头,竭尽全力跋涉,无怨亦无悔。
  薛寅定定地看着柳从之,沉默半晌,叹道:“陛下当真一张利嘴。”姓柳的非但不放他走,还立时搬出这一套一套的大道理来,想要薛寅助他一臂之力。偏偏……薛寅丧气地垂头,他还真吃这套大道理。
  大薛宁王……像他爹老宁王镇守边关半生,平生最恨月匪,若是知道月国人如此嚣张,定然是绝不能安心的。而这一点上,薛寅也恰恰随了他老爹。
  柳从之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辩才再好,若是听的人无心,也是惘然。你不妨好好想想。”
  薛寅闷声不吭,沉默一会儿,忽觉这帅账中只剩下他和柳从之两人,而不知为何他就是不太想看柳陛下,于是慢吞吞地站起来,“陛下,我出去透透气。”
  柳从之含笑,“我也打算出去走走。”
  两人出了帐子,一路无言,行至山谷边缘处。柳从之向旁边肃立的守卫官兵微笑颔首示意,薛寅则微微仰头。
  天空澄净,不见一丝云朵,山谷周围十分宁静,不见硝烟,更不见喧闹,薛寅注视这景色,微微一叹。
  只怕过不了多久,烽烟一起,这等景致便是不存了。
  一念才转至此,他眉头忽然一皱,眯起眼睛远眺,只见空中有一只鹰向此地飞来,在树梢上盘旋片刻,似是打算飞往北地。
  薛寅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柳从之却已看见了那只鹰,当即皱眉:“谁能把那只鹰射下来?”
  身边守卫的官兵背上配了弓箭,但搭箭在弦,却怎么也射不出去,显然毫无把握。柳从之握一握弓,却不敢拉弓,他胸前的伤尚未愈合,这时如果拉弓引箭,伤口非得全部裂开不可。
  这时那只鹰已在树上歇息够了,振翅飞起,等它飞高了,弓箭就再也无法射到了,柳从之面现遗憾之色,微微摇头,这时忽听薛寅静静道:“弓给我。”
  柳从之看他一眼,毫不迟疑地将弓和箭都给了他。薛寅一双眼只看那只鹰,拉弓引箭,神情专注至极。他看着身板细瘦,手上臂力却着实不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