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苍穹- 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沓隼床忌枇薱huáng铺,不同层级的代表待遇上虽有区分但不大,每个房间主要是考虑空间面积来安排入住人数这样下来就能够较为妥善地安置这两百多名党员代表。

    “感觉怎么样,我们的副领袖阁下?”

    听到斯图普弗的声音,林恩原地转身,那张因为出汗而致油光发亮的胖脸堆满亲善的笑容停在距离50公分处,依然是商人的势利狡黠表情,林恩之前的反感却减消到了很低的程度,他现在开始揣摩斯图普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大智若愚?金玉其中?或者也跟自己一样只是个代理人?

    “大开眼界!”林恩以不带歧义的微笑回应说,“这是我所经历过的最具感召力的党代会,我鳘信自己将见证这个党派的崛起并因此感到无比荣幸。”

    “哈!何止是荣幸,更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你现在已经是这个党派的重要一员。”斯图普弗笑盈盈地说道,“相信您的胆识和才华也很快会让我们以您为荣、以您为傲。对吧,尊敬的加尔戈将军!”

    听到对方称呼自己的真名,林恩着实吃了一惊,好在党员代表们已经散了,周围只有斯图普弗的几名手下,而他最后一句话也刻意收低了嗓音。

    见林恩瞪大眼睛,斯图普弗慢慢收起笑容,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是美国生产并特供美军的“好彩”,熟练地磕出一支,在烟盒上顿了顿,带着一脸凝重的表情点着烟,慢吞吞地说道:“您的传奇经历我大致了解,不得不承认,在您面前我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我的这些尚不成功的努力根本无法和您相提并论,让您出任这个小党派的副领袖其实是件让我非常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我们渴望您这样有胆识、有谋略、有远见的大人物来领导我们,一方面我们又觉得让您屈尊至此是大材小用,直到我见了元首,诚惶诚恐地接受了他的指导及其赋予的重托,直到那一天我才真正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

    这一刻,林恩看到的不再是商人的圆滑世故,而是沉沦之人触及灵hún深处的反思。他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变了,风云变幻、面目全非。帝国元首也变了,从声嘶力竭的狂暴战士变得安静深沉、工于心计。总之一切都不再是自己从前了解的那个样子,难以琢磨,也更富挑战xìng。

    “不瞒您说,来这里之前我一直顾虑重重,既担心自己在政治方面的能力有限会辜负了元首的期望,又担心你们不愿接纳我这个看起来缺乏经验资历的后辈来担当如此重任,着实感到前所未有的矛盾。幸好领袖阁下有着超凡脱俗的大智慧,您刚刚这番话简直是黑夜中的航标灯,为我这mí惘之人指明了前路。”

    林恩的恭谦语态引得斯图普弗爽朗一笑,他随即彬彬有礼地作出了一个“请”的手势,而不是贸然像老朋友那样去拍或揽林恩的手臂。

    “为我们的默契,也为我们的未来,去喝上一杯如何?”

    在此般情况下对应此般邀请,林恩却之不恭。两人随即撇下旁人一路来到了斯图普弗的起居室,这个陈设精致典雅但又不过于奢华的大套间看来原本是庄园主人的住处,卧室、书房、浴室以及衣帽间布局非常正统,只是能够腾出来的空间都摆放了折叠行军chuáng,乍一看完全扰乱了格调,细想之下却在无形中提升了斯图普弗这位党派领袖的人格魅力:这不是一个贪图享乐、高高在上的人,而是一个不拘一格、愿意和战友同志们同甘共苦的领导者——至少在现阶段充分表现出了这种优良的领袖特质。

    将林恩领到宽敞整洁的书房,斯图普弗独自钻进衣帽间,不一会儿,他拎了一小瓶白酒和两个没有杯耳和任何纹饰的金属杯子,就像是在行军打仗途中弄来的家什。

    “晚餐之后,所有的酒连同饮酒器具都统统运离了这座庄园,那些酒虫子就算耐不住酒瘾也别想找到一滴酒,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磨练他们的意志,不能再将纪律停留在嘴巴和纸张上了。”斯图普弗一边说着,一边往两个杯子里斟满白酒,这样一下瓶子里就空了将近一半,看来为正副领袖额外留存的酒也是少得可怜。

    “德意志复兴党落魄到现在的模样,跟我们当初的设想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一开始也是雄心勃勃,想尽办法让它变成拯救民众的希望,可是没有办法,自从战争结束以来,整个德国都弥漫着这样一种风气:填饱肚子成了人们唯一的生存目的,只要能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大家宁可这样颓废地活着也不愿多说、不愿多做。”

    “我能理解!”林恩从他手里接过酒杯,“是的,我能够理解!”!。



………【第67章 帝国攻略】………

    纲领、章程、组织架构一一修正,党代会就此圆满完成了不,斯图普弗的安排显示出了他的勃勃雄心以及务实眼光,接下来他安排了一整天时间供代表们交流工作经验、商讨拓展大计,最高委员会亦提出了各总区活动经费方案,并允许各总区负责人依据他们的工作规划提出调整方案。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党派,征得斯图普弗同意后,林恩向负责财务部分的委员克劳瑟索要了经济财务方面的资料,原来在此之前,复兴党的十五个大区连同总部在内,一年活动经费仅有二十多万美元,在战后德国经济萧条的情形下不算少,但肯定不够满足党派发展需要,时至今日也才四万多名正式党员便不足为奇。

    元首的旧第三帝国势力虽然在欧洲大陆上失去了军事政治影响力,凭着战争时期从犹太人以及占领区搜刮转移的巨量财富,纵使在北欧工业体系上投入资金达到天文数字,仍能够给予秘密合作的复兴党强有力的经费支持,而此次最高委员会为每个总区提供的活动经费最低也有每年12万美元,经过与总区负责人们的反复商议,到最后二十六个大区总共获得522万美元的经费投入,比起1946年时增长了近三十倍,而复兴党总部另外还拥有超过四百万美元的战略资金以供调配。尽管支票还没有拿到手,总区负责人们一个个莫不喜笑颜开,就连“空投”到最南端的光杆司令也一扫先前的不悦,正应了“有钱好办事”这个恒古至今的箴言!

    一天下来,林恩对这个北德小党派和这群党徒们的了解加深了许多,也得以透过事物表象看到发展的潜力。不得不承认,帝国高层选定这样一个党派进行秘密合作并注以巨资是笔十分冒险但也十分有价值的投资。和斯图普弗一样,许多代表在摆脱沉沦的压抑后渐渐展现出他们的干练能力,不少有关扩充队伍、提高党派知名度以及增加政治竞争力的想法建议都颇为符合时下的形势和民众心理。不过,时间是摆在这个党派及位居幕后的帝国高层面前最大的难题·距离德国在战后的首次正式普选只有不到七个月时间,即便有充裕的资金,复兴党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算可以扩张几倍甚至十几倍,拿到的选票在六千万德国民众中的比例也还是太少太少。

    在这种情况下·林恩向斯图普弗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建议:大打舆论攻势。

    纵观希特勒政权的崛起和巩固史,舆论宣传发挥的作用具有决定xìng的意义,有幸得到元首的面授机宜,斯图普弗在这方面也是有所觉悟的,故而在党内最高委员会下设了专门的宣传办公室,并计划投入一笔数量不菲的资金投入宣传,只是苦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正等着帝国方面派人协助。既然林恩正好提起,这位党派领袖遂顺水推舟地将宣传事务委托给副领袖全权处理——两人一拍即合。

    由于只有两天的假期,林恩当晚没有留宿便乘车返回荷兰去了。一抵达阿姆斯特丹,他便利用帝国实际控制的荷兰“莫尔”机械制造公司联络特奇梅尔等人,这支由巴赫提供的技术小组可说是这个时代的“专业水军”,有着制造新闻、左右舆论的丰富经验。三天之后,小组领队艾文.科尔宁上尉只身抵达阿姆斯特丹当面接受林恩的指令。在等待新的掩饰身份期间,科尔宁上尉带领的这个小组就已经熟门熟路地铺开了阵地。此时的德国报刊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时期·他们仍以区区美元的价格买下战前小有名气的不莱梅国际新闻周刊,接下来只需要一笔不大的投入就能够将它改造成为时效xìng和影响力更大的日刊。

    买卖做得漂亮,接下来的新闻宣传才是体现真功夫的时候。林恩问科尔宁如何能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党派打造成在全国都具有正面知名度的党派·科尔宁迅速列出一个循序渐进式的全盘计划,林恩再将后世媒体炒作惯用的一些招数添加进去,两个人只花了一夜时间就拟出了兼具可行xìng和大胆冒险精神的方案,但这个方案还只是一个指导xìng的框架。除了刚刚入手的不莱梅国际新闻周刊,科尔宁表示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媒体资源并进一步了解分析德国民众的现时心态和主观倾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所存在的群体差别。

    想到斯图普弗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角sè,林恩可不会无所顾忌地将科尔宁派到复兴党的总部去,况且党内改组调整的效果三五天还显现不出效果来,遂一面利用帝国大本营拨给自己的行动经费支持科尔宁小组在德国本土进行更多的舆论攻势铺垫,一面紧锣密鼓地组建他的第7编遣战队。纽伦堡行动后·多数幸存的特遣队员都返回了北欧,滞留德国的主要是伤员及看护,这些人加起来还不到50人,勉强一个战斗排的编制,倒是那支神秘的执行破坏袭击任务的特战部队给了林恩不小的惊喜。他们总共97人,约三分之一是前勃兰登堡特种部队的士兵·余下的皆是经过山地训练的伞兵,从素质上看就是一支战斗力不俗的精英部队。在纽伦堡行动期间,他们分成多个小组四处袭扰破坏,闹得盟国驻军不得安宁,自身损失却微乎其微。救援前第三帝国高官的行动彻底结束后,帝国大本营令这支特战部队留在本土建立军事潜伏站,与情报部门一道对盟国驻军进行侦察监视,并伺机破坏盟国军列、袭击驻军将领。林恩觉得侦察监视盟国驻军情况非常重要,但在德国本土进行持续的破坏袭击不仅缺乏直接意义,甚至可能弄巧成拙,遂决定将特战部队一分为二,部分人员继续协助情报部门,其余人员集中到德国北部,和特遣队员门组成第7编遣战队的主要行动力量。在有大规模行动任务出现之前,他们将加强伏击、狙击、爆破训练,暗中帮助复兴党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在德国驻荷兰大使馆的二等参赞工作日复一日,除了偶尔外出跟朋友会面,林恩的生活单纯而平静,国际形势似乎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西方盟国和苏联之间仍处于既不停战也不交火的微妙-对峙,盟国的轰炸机群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进入苏联控制区实施轰炸,苏联的大炮也对眼皮底下构筑工事的盟军部队视若无睹,传闻由国际核物理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进入了苏联军事禁区“参观”,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发现苏联拥有原子弹武器的证据,战事的平息自然引发了另一个极富冲击力的猜想:两大阵营的冲突是否受到了第三势力的挑唆。有关昔日第三帝国崩溃时残余人员携秘密技术隐匿海外的揣测屡屡见诸报端,就连一些严肃的新闻报刊也刊发了这类文章,赞同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反对的声音也很强势,不少大报刊质疑“第三帝国yīn谋论”是苏联麻痹外界的手段,旨在拖延时间,他们的军队在3月份本来已经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只要盟军咬牙坚持,苏军的攻势不仅难以维持,就连守住现有战线都难以为继。

    在双方秘密谈判、国际专家进入苏联核查的这段时间,伪装成中立国船只的苏联货船通过bō罗的海和太平洋航线从瑞典、阿根廷等中立国家进口药品和机器设备,为了躲避盟军轰炸而迁移到西-西伯利亚的工业设施正夜以继日地生产军火,再有几个星期时间,完成休整补给的苏联军队就将一鼓作气地冲动法国海岸,将西方盟国彻底赶出欧洲大陆,打造一个比第三帝国鼎盛时期还要可怕的欧洲帝国!

    配合着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文字,反对者还拿出了许多照片资料作为辅证:苏联船只进入阿根廷港口、满载军火的列车向前线疾驰、新整编的预备部队秘密向前线行军……诸如此类的证据已经不足以影响盟国高层的决策了,美英两国甚至在国内发起了又一场大规模的新闻审查,一批违规发布新闻的报刊受到查封,而但凡发表文章涉及敏感政治内容的编写者都必须说明消息和资料的来源,但这些举措只能针对美英自身的媒体,西班牙、瑞士、瑞典、阿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