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对资金的需求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以至于作为行动最高直接指挥官的林恩,居然带着一种忐忑和祈祷混杂的心态来接待这两位最后关头被硬塞入计划的特别人物。一番理智、顺畅并带有感情的阐述解释后,他将恳切的目光投向上校们。
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多特曼上校和沃布上校花了一刻钟时间反复琢磨林恩配合解释所提供的简单书面报告——它们已经利用机密渠道送回“避难所”基地呈元首审,百度帝国苍穹吧)阅去了,不出意外的话,两位上校抵达日内瓦时,它们也差不多抵达了远在北欧的基地,只是元首的想法通常是很难捉mō的,他也许会在第一时间开动他的秘密通讯机器给出答复,也许以沉默表示通过,亦或是搁置在手边不作任何表示。
两人上校sī下商量了一下,给出了一个让林恩、安德里和考特兰德都略松了一口气的答复:在获得元首明确批复之前,最多只能许动用百分之十的资金,也即是价值415万英镑的存款。
这415万英镑资金的出笼意味着目前涉及的每一个项目都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受到推迟,可回过头来一合计,尤其经过考特兰德和狄克菲尔德这两位经济金融参谋的分析,林恩和安德里又不免感到忿忿不平:按照当初的计划方案,只要正副行动指挥官全部同意,而不必再次征得元首批准,一次最多可以动用计划总资金的百分之二十,最高上限为百分之五十,超过这一限额才必须经由元首批准。如今两位宛若钦差的特派人员一来,百分之五十立马被砍到了百分之十。
这是信任度的缩水,更是指挥权的缩水。
到了这一步,林恩不再是那个与世无争的战地小兵了,他深知资金方面的约束很可能造成后续计划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想起了在北美运作情报网的劳伦茨。巴赫,战后的美国富余生产线显然比欧洲多,因而从美国引进技术设备也是构造北欧的经济圈和工业圈的主要途径,加之要从美洲购入大宗粮食补给,帝国高层已经划拨了价值8000万美元,折合近2000万英镑的资金给巴赫,而直到林恩出发为止,还没听到说元首准备派监督大员去北美的消息。当然了,就算元首后面不改变主意,巴赫夫人却不得不留在基地变相当人质。得不到信任并非自己一人的悲哀,在战争时期,这一怪现象也是绝大多数德国将领的悲哀。
动怒也无济于事,林恩暂且将自己的情绪压在心底,把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此次出行的第一个重要项目上。在考特兰德和狄克菲尔德的操作下,第一笔2000万瑞士法郎(约合115万英镑)的存款很快从瑞士联合银行在日内瓦的营业机构转出。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匹菲尔研究中心从一个位于日内瓦西郊的破旧半导体工厂变成了拥有三十多名科研人员、数十台专业仪器设备的无线电研究机构,紧接着顺利通过了瑞士官方的资质审查。带到安德里费劲周折从巴伐利亚弄到伪造的1945年4月也即是战争结束前获得德国官方盖章认可的遗产证明,第二笔价值6020万瑞士法郎的存款从瑞士信贷银行转出,在安东。法森动用了sī人关系的情况下,最终也顺利通过了瑞士官方的遗产认定,这笔名义上由老匹菲尔留给儿子的巨额遗产顺利过户到了冯。匹菲尔男爵明显,且由于事先呈交了保密申请,这一遗产履行并没有对外公布,也就不至于引起公众的轰动。
一夜之间资产翻了六倍,暴富的冯。匹菲尔男爵表面上开始了他的宏图大业。增加匹菲尔企业的注册资本,使之从净资产仅仅900多万瑞士法郎的中小企业扩大到总,百度帝国苍穹吧)价值近400万英镑的大型制造企业,随之接连收购了日内瓦其余两家类型相近的金属铸件工厂,低价收购了位于意大利北部、拥有500多名工人的半导体制造企业“达卡古特”,然后迅速而突然地宣布收购主要设备已经被盟国方面搬空的格玛公司——第三帝国时期德国最大的雷达制造商。它在最辉煌时期曾拥有最顶尖的机载雷达和潜艇雷达技术,德国战败后,它的主要厂区虽然位于西方盟国占领区,但根据美苏英法在bō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西方盟国占领区内百分之二十的工业设备将作为德国对苏的战争赔偿运往苏联,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此饥劫。尽管如此,匹菲尔公司在1945年底提出的收购申请还是遭到盟国占领当局的驳回,理由是格玛公司战争期间为希特勒政权提供战争装备,留存设备仍具备军事用途。
对格玛公司的收购失败终究无法阻止匹菲尔企业的继续扩张,由于战争结束而造成的工业品供需减少、资金紧缩的大环境下,能挥舞大把现钞的简直就是上帝。作为在瑞士立足了二十多年、信誉良好且从未受到外界质疑的本地企业匹菲尔,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厄利孔公司的合作候选清单。在对话谈判阶段,除了展示本企业活跃而丰厚的现金流,冯。匹菲尔男爵还依靠强大幕后团队的支持,从单纯的铸造企业家变成了目光长远的综合投资者。他的电气研究中心开业时间很短,却已经通过购买方式获得了4项专利,更拥有多名博士级别的研究人员(虽然意大利的电气技术应用在战争期间沦为列强之末,但他们的理论研究仍在欧洲科研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匿名的德国研究员”更是引起了厄利孔公司方面的极大好奇。拖延数日后,当厄利孔公司的谈判代表带着技术人员前往匹菲尔电气研究中心参观时,这里已经摆放了一部“仿制”的Fumo240型厘米bō雷达——战争期间安装在德国夜间战斗机上的最先进雷达。
有资金、有技术、有人员,原本默默无闻的匹菲尔企业终究以独角兽的神圣形象出现在陷入发展困境的厄利孔公司决策者面前,但进入实质性协商的并不只有这一家新兴企业。出于对厄利孔这一响亮名号的向往,不少拥有官方背景的实业家都有意插足,只不过像匹菲尔这样能愿意忍受“亏本买卖”的就很少了。出于企业控制权的担心,厄利孔方面只愿意出让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而这部分市值估价仅为2500万瑞士法郎,但他们希望得到高于此的现金以及雷达技术方面的无偿共享。经过数轮协商,匹菲尔以极大的诚意获得了厄利孔决策者们的认同。双方各取所需,厄利孔得到了4200万瑞士法郎的巨额现金投入以及匹菲尔电气研究中心的使用权,作为让步,厄利孔公司除了出让五分之一的股权,更将在协议生效后更名为厄利孔…匹菲尔防务公司。
感冒好多了,但长时间码字还是头很晕,暂时保持两更,希望大家见谅。@。
………【第119章 全速驱动】………
1945年冬的某一日,美国东部海域。
起伏的bō涛中,一艘周身漆黑的潜艇浮上水面。戴着草黄sè船型军帽、披着防水衣的军官们率先爬出指挥塔舱,他们不慌不忙地拿起望远镜向四周围观望,戴着同型军帽、穿着蓝sè水兵制服的艇员们亦从容不迫地登上甲板,并在潜艇上升起了一面鲜艳的红旗。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不慌不忙地等着柴油机给蓄电池充电,全然无惧于隆隆的发动机声惊动了附近的船只。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一架船式机身的水上飞机出现在了这片空域,由于海面上下着门g门g细雨,视线并不理想,但在战争中后期,为了对付狡猾嗜血的德军潜艇部队,盟国方面将雷达设备安装到了反潜飞机上,使得巡航警戒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这艘潜艇上的官兵发现目标并作出紧急下潜举动前,飞机上的乘员就已经通过雷达bō发现对方。接下来,双方展开了一场时间竞赛,只是胜利者并没有实质奖品,当这架水上飞机用一个并不标准的俯冲降下来时,艇上的人员已经全部钻入艇舱,潜艇以全速前进的姿态下潜,只是艇员们在慌乱中似乎忘了收起红旗,以至于它在风中的身姿摄入了飞行员的相机中。
1945年冬的某一日,苏联,列宁格勒。
漫天的风雪使得这座从废墟上重建的城市整个笼罩在一片白芒之中。在上百万军民的努力下,堆塞街道的瓦砾已经清理干净,人们以最大的决心将坍塌的楼房和破落损坏的建筑悉数铲平,有的已经开始在原址上修建新的建筑,有的将改变用途变成公园或是学校。即便多数室外项目因为冰雪低温而暂缓速度,整座城市给人的印象仍是凤凰涅盘式的生机勃勃。
在一家重新营业已经有快两年的国营书店内,扎着头巾、戴着袖套,圆乎乎的面颊因寒冷而发红的女售货员百无聊赖地摆弄着燃煤的小炉子,既要取暖又得格外当心窜起的火苗引燃了四周围堆积如山的书籍,时不时还用思恋的眼神望着门外。在列宁格勒最艰难的那段时期,为了抵御敌人进攻,人们义无反顾地将自家的家具、门板以及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物件拆下来构筑街垒防线,唯独书籍被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没有空袭的时候,人们从炸塌的废墟中抢救伤员,顺带将所能够找到的书籍也妥善清理存放。列宁格勒之围解除后的第二个月,市内的电力通讯还没完全恢复,学校、书店以及图书馆就又重新运作起来——这听起来像是宣传噱头,在这个国度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不是周末,天气也糟糕得一塌糊涂,偌大的书店里加起来还没有十个顾客。临近正午,两个各自穿着西服外套、戴着圆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子相继到来,他们应该是彼此相识的,看他们客套、冷板地相互致意,然后聊起了旁人听着觉得生涩难懂的学术话题,而且一边聊着一边走向书架堆的深处,像是在找寻他们所需要的专业书籍。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里,其中一个男子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书,假意认真翻看,一只手却迅速而敏捷地从口袋里掏出便携式字典大小的书,确切的说,是一本掏空了内部用来放置其他物品的假书。
“这本不错,能够代表学术领域的最高水平,不久前才印刷出来的,应该是9月份吧!”他低声说道。
另一个男子用同样迅速而隐秘的动作将这本书收下,目光却仍在书架上搜寻:“嗯,有些书确实很精辟,但有些只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假学问,并不能代表时下最正确、最先进的理论。”
前面那个男子将刚才从书架上取下的书又放了回去,然后翻看了另外一本,一板一眼地评价说:“喏,这本很不错呢!对学术研究会有很大的进步吧!”
“你得注意,有些表面上很花哨的东西,其实并不符合唯物主义理论!”后面这男子一副高深的姿态说,“不符合唯物主义理论的都是伪科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算了,我还是回学校去独立思考吧!知识的海洋没有彼岸,唯有多学习、多思考,才能够不断强大自我!”
前面那个男子毫不挽留,继续自顾自地在书架上翻书。
收书的男子摇着头走了,临出门前,他呆板地笑着问书店售货员:“下一期的《真理》期刊什么时候到?”
正在用炉子取暖的售货员转过头亲和地笑着回答:“新年之前肯定会到的。”
“好的,谢谢您,同志!”
说罢,男子步履轻快地走出书店。
仍是1945年冬的某一天,设立在冰岛的美军无线电监听站截获了一条可疑的加密短bō电码,经过破译解码,这条电报的内容为“天气良好,海豚已按计划从北方出发”。美军驻欧洲司令部接到报告后遂下令在格陵兰岛、冰岛和英国之间设置海上警戒线,不久后在丹麦海峡发现自动向西行驶的苏联货船一艘,美军遂对该船进行了全程的跟踪监视,在距离美国东海岸约300海里处监测到其附近一度出现不明身份的潜艇,而当该货轮抵达墨西哥港口时,美国情报人员在码头区展开了一次冒险的探察行动,在卸运物资中发现若干德式枪圌械及与之相匹配的弹圌药。
冬日之寒仍在延续,凄风苦雨的美国华盛顿,白宫。
“证据,这就是确凿的证据!潜伏在苏联情报机构内的双面间谍提供的机密材料!诸位,专家刚刚已经确认了,这就是我们在洛斯阿莫斯丢失的原子弹技术资料中的两张,属于制造原子武器最核心的技术数据。如果说之前我们对现场痕迹的判断、对被捕人员的拷问都是辅助证据,从乌克兰传来的情报也不足以确定事实,那现在一切都真相大白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一个穿着美国陆军上校制圌服的中年男子毫不避讳地大声说道。
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冷静的国务卿说:“我并不想质疑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只是不太理解,苏联人如何敢冒着挑起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