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根本不敢随意走动。或许,舍不得离开温暖的火堆。
伴随着副官无奈下令撤军,在骑兵附近趴雪警戒的特战队员。见对方似乎没心情追击,很快便按照先前的命令,各机寻找路线返回城外的安全点。
等到副官回到城中军营,有关沙俄驻军,屈打成招试图滥杀无辜百姓的事情,也被刑场释放的那些人给说了出来。直到此刻,城中百姓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从始至终,沙俄驻军就没抓到一个漠北的英雄。这些无辜的百姓,竟然是用来引漠北英雄出手相救的。如果最后不是漠北英雄。抓了一批老毛子威逼,这些百姓都将冤枉至死。
尽管只是三十几个无辜百姓。可这次的事情,越发令城中百姓明白。这些看上去。答应保证他们人身安全的老毛子,从来主没把他们的性命当回事。
就因为这件事情被传开,先前沙俄人释放的统治诚意,倾刻间被瓦解干净。而这三十多名无辜受冤的百姓,被解救之后自然化身最彻底的抗俄战士。
面对屡次三番的失败,阿历克拉的脾气,自然越发的暴躁起来。只是令他庆幸的是,这些沙俄工人给救回来了。不然,只怕城里的沙俄移民也会跟他们背弃而行。
相比又一次得胜而归的刘兴华。看着安全返回的特战队员,也很高兴的道:“好了,这次哈城作战,基本已经完成。晚上我们去沙俄军营,放几颗炮弹就离开吧!”
听着刘兴华的话,随其出来作战的特战队员,也觉得这次出来的战斗经历,将是他们永生难忘的。这种战斗,完全颠覆他们对打仗的理解。
特战队。无论战术还是战斗方式,都与普通部队有区别。而这种区别,就显示特战队的与众不同。可以说,这次的实战试训。让这些特战队员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给城里的情报站人员发完电报,让其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冒充漠北锄奸队。散发一些号召城中百姓反抗沙俄的传单。只是在反抗方式上,刘兴华不主动实施武力。
虽然这次沙俄驻军忍了。可刘兴华非常清楚,这些沙俄驻军非常残暴。对他们而言。清国百姓的生死,他们还真的不怎么在意。
若非为了稳定跟统治这块地盘,他们早就屠杀干净任何一个,在他们看来不值得信任的清国百姓。将侵占来的房屋、土地都分给迁来的移民。
刘兴华希望的就是,让情报站的情报人员,通过传单的方式告诉百姓,不要放弃希望。早晚有一天,他们会重回祖国的怀抱。到那时,他们就能翻身做主人。
也不要试图相信沙俄人的虚情假意,从他们入侵东北那天起,东北的百姓就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抗沙俄人的侵入。可这种对抗,方式可以有很多,却不主张无谓牺牲。
传达完指示,刘兴华亲自书写了一篇,同样威胁口气十足的信件。打算在今晚炮击沙俄驻军军营时,留给那些沙俄追兵,替自己转交给那位应该会长松一口气的阿历克拉。
做着离开前的准备,特战队员也清楚。离开哈城,不意味着战斗结束。相反,返回根据地的路只怕不会太平。所以,他们必须打起精神,应付随后有可能发生的战斗。
在居住了十多天的安全点,吃完最后一顿晚餐。已经不用刘兴华下令,特战队员都会自行清理居住过的痕迹。这也说明,他们已经学会并牢记刘兴华的教导了。
休息到凌晨时分,看着外面星光灿烂,起来的刘兴华看着准备好离开的特战队员。让不参与行动的队员,先到汇合地等候,由他带着林啸跟四位队员进城。
只是一次送信跟炮击,刘兴华自然觉得没必要那么多人进去。更何况,这段时间沙俄人在城里的巡逻,确实比以前严密了许多,人多更容易被对方发现。
直接通过被破坏,暂时停止运行的火车站,刘兴华跟林啸等人。隔一段时间,就趴在雪地里看着巡逻队,从他们身前不远处走开。
拥有白色披风做掩饰,只要往雪地上一趴。除非是走到他们身边,不然根本发现不了。这白茫茫的雪地上,竟然有人趴着。这种伪装技巧,特战队员已经非常清楚了。
抵达距离沙俄军营,还有差不多两三公里的地方,刘兴华便命令林啸等人停下。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将这份亲手写的书信,放在即将做为炮兵阵地的旁边。
一切准备就绪,四门迫击*炮已经准备到位,每门炮放了三颗炮弹的刘兴华,笑着道:“以最快的速度,发射完这三枚炮弹,我们就准备离开了。”
‘是,队长!’
四位随行的特战队员,对于充当炮手的事情很开心。毕竟,这是炮击沙俄驻军军营,想想也觉得很自豪啊!这种事情,换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随着林啸挥手命令开炮,四名特战队员几乎在同一时间,将炮弹放进炮管之内。四枚迫击炮弹,发出咚咚的声响之后,冒着浓烟般朝不远处的沙俄军营飞去。
没等炮弹落下,四位特战队员第二发炮弹,又很麻利的塞进了炮管之内。而此刻,沙俄军营却响起,四声巨大的爆炸声,想来炮弹已经准备坠入沙俄军营了。
正在指挥部休息的阿历克拉,听到军营再次响起爆炸声,很麻利的翻身下床。看着爆炸引起的火光,就困惑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几声爆炸响起。
没等他询问,负责他安全警戒的警卫,直接冲进房间道:“将军,敌人炮击!为了你的安全,我们必须送你去庇护所。”
炮击!在哈城他们的军营附近,竟然有人对他们实施炮击?
一脸不可思议的阿历克拉道:“怎么回事?我们的巡逻队都做什么去了?敌人把火炮,都拉到我们军营附近,怎么就没有一支巡逻队汇报情况呢?”
在他询问这些警卫的时候,第三轮炮击再次落下。其中一发炮弹,很不巧落到刚刚清理出来的备用弹药库。结果很自然,这弹药库直接被引爆,再次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就在警卫开始护送阿历克拉,进入地下室躲避时。军营附近的巡逻队,也加速往刘兴华所在的地方跑去。他们都觉得,这帮暴徒真的太嚣张了。
把火炮,拉到距离他们军营如此之近的地方,他们真以为沙俄军队吃干饭的吗?这种耻辱感,令沙俄巡逻队,几乎不用命令,全部往炮声响起的地方跑去。
尽管这次炮击很短暂,可三枚炮弹发射完毕,刘兴华立刻道:“布设诡雷,准备撤退!”
说着话,打开仓储器,四门火炮再次消失在空地之是。若不是现场浓郁的硝烟味,或许谁都不人猜到,这里就是先前的临时炮兵阵地。
已经习惯了这一切的特战队员,也觉得跟这位队长打仗,真是一件非常爽快的事情。如果没有刘兴华,这样的炮击行动,他们根本不敢实施。
除非他们舍得,将这四门火炮丢在这里。不然,带着火炮上路,他们根本摆脱不了沙俄巡逻队的围剿。这也说明,下次他们作战时,只怕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摆脱对刘兴华的依赖。
诡雷布置完毕,穿戴好滑雪装备的特战队员,将配备的冲锋枪挎在胸前,开始跟在刘兴华的身后,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就在六人与第一支赶来的沙俄巡逻队正面接触时。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刘兴华,单手持枪扣动了手中的扳机,哒哒哒的枪声。将还没反应过来的沙俄巡逻队员,直接打翻在地。等到他们准备反击时,却发现对方已经离开他们百米之远。
这支巡逻队的沙俄兵,也有幸第一次看到漠北锄奸队。只是根本看不清,刘兴华他们长什么样。能看到的,就是一群在雪地快速滑行飘移般的白色人影。
听到枪声响起,其它巡逻队自然又往附近包围而来。可令赶来支援的巡逻队,非常不解的是,伴随一阵又一阵的短促枪声响起,他们离对方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凭空消失的对手
伴随着午时的太阳高挂,来到法场外面的百姓,也非常清楚到了行刑的时间。可坐在太师椅上的沙俄副官,却明显有些心不在焉,不时盯着法场中那些看热闹的人群。
那怕他先前,有意下令行刑的士兵,拿这些被蒙头跟堵嘴的无辜百姓,好好的出口气。试图逼出,有可能潜在围观行刑百姓中的漠北锄奸队员。
很可惜,除了听到不少百姓叹息声,还有摇头晃脑不忍直视的表情。根本就没有,想象当中劫法场的人出现。难道说,那支漠北锄奸队的人,真的离开哈城了吗?
就在副官觉得,再等下去只怕于事无补。准备学着清朝那些官老爷,拍响手中的惊堂木,下达行刑的命令时。一个沙俄人,却满头大汗的冲进法场道:“慢!不能行刑!”
这话听的副官,还有维持法场警戒的官兵,也是心里一愣。可同样发愣的,还有围观的哈城百姓。他们想不明白,为何冲上法场的是个老毛子呢?鬼打鬼不成。
对待本国百姓,跟对待清朝百姓,沙俄军人自然是两种态度。而被士兵拦住的沙俄人,很着急的道:“放开我,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告诉阿历克拉将军。”
已经走下法场的副官,听到这话很好奇般道:“你是什么人?为何要找阿历克拉将军?还有,你找将军有事情,为何不去驻军军营,却来法场呢?”
面对副官的询问,这位被派来送信的沙俄工人。显得很着急的道:“中校先生,不是我想来。而是我不得不来。这封信,是一个大清凶徒头目让给送给阿历克拉将军的。
包括我在内。现在有近三百名,在城外矿场跟工厂工作的工人和技工,都被对方秘密的绑架了。昨夜的枪战,保护我们的士兵都英勇战死了。
那头目说,如果在天黑前,还看不到我们当众释放这些无辜的大清百姓。被他们绑架的帝国工人还有技工,都将被他们全部杀了。中校先生,请你救救我的工友们吧!”
听着工人略显急切的话,副官直接被这个消息给震惊。此时此刻。他才真正明白。这个对手,远比他想象的更狡猾更难对付。
这种以子之予,攻子之盾的绑架,现在轮到他们为难了。三百名专门从帝国调来的工人跟技工,如果真的全部遇害,必将影响帝国迁移工人,发展东北的大计划。
将这份信直接拆开,看着上面的警告信,非常直接的点破沙俄的引诱计划。甚至上面明显表示。如果下次沙俄再也以类似的方式,实施威胁的话,漠北锄奸队就不敢保证。丢进移民区的是传单,或许是威力巨大的炸弹。也非常有可能啊!
面对这种威胁,副官也觉得非常棘手。而刑场外的百姓,同样看到情况有变化。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多少猜到漠北锄奸队动手了。
对于英雄。百姓无疑都发自内心的崇拜。尤其在他们失去国家庇护的时候,更渴望英雄的出现。眼下沙俄人的犹豫不决。让百姓开始兴奋起来。
随着不知什么人,吼出‘放人’的口号,一个个围观的百姓都开始跟着喊‘放人’的口号。这个动作,令那位沙俄副官,觉得非常气愤又无可奈何。
他非常清楚,在接近几千围观的百姓当中,只怕有对方的眼线在里面。可他不可能,将这几千看热闹的百姓全杀了。法不责众的道理,他多少还是知道的。
明白这事不是他所能决定的,副官很快道:“暂停行刑,你随我去面见将军。”
朝负责刑场警戒的军官,下达这个命令之后。他让人牵来两匹快马,给了这位送信的工人一匹,自己骑上一匹快速的从刑场消失。
看到这位负责行刑的老毛子军官离开,百姓越发肯定漠北的英雄动手了。随即便有百姓,开始将消息传出去,令越来越多的百姓都赶来看热闹。
望着越聚越多的百姓,负责刑场安全的沙俄官兵,也觉得有些头皮发麻。如果不是他们手中的枪,给他们一点勇气,只怕他们根本不敢待在这里。
而此刻沙俄指挥部,阿历克拉中将,自然是雷霆大怒。可他同样清楚,面对这些漠北锄奸队的威胁,他只有两个选择,答应或不答应。
朝副官道:“既然这事是你负责,那就由负责处理此事。把那些人放了,另外带领骑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