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的原因很简单,那些沙俄人为了避免被包围,根本就没挖掘过城中那些被炸死埋藏的沙俄官兵。一段时间下来,进入嫩江城周围,就能闻到那臭气熏天的味道。
好在刘兴华,没想过重建嫩江城,很快道:“命令后方部队,派遣沙俄俘虏团过来,负责清理嫩江城的尸体。另外,让工兵团抽调两台工程车,参与嫩江城的清理工作。”
跟在刘兴华身边的凤翔,看到眼前这一幕觉得非常震撼。而他也真正明白,在这位年青首领的字典里,战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座城也能毁的如此干净利落。
在嫩江城附近,一座同样修整出来的小城里,刘兴华命令围剿部队,陆续回到根据地休整。同时,开始清点此战的伤亡跟收获,后续新兵也做好分配准备工作。
当刘兴华还在前线,后方根据地的百姓,却陷入一片欢腾喜悦的气氛中。十万沙俄大军赤袭的阴云,随着广播中那些播音员,异常兴奋的报捷声音吹的一干二净。
那些新近搬迁来的百姓,也真正意识到,将他们转移到这里的安民军,真能保卫他们的安全。而搬迁前的承诺,安民军都对他们一一兑现了。
相比漠北根据地陷入一片欢腾的气氛中,醒来的阿历克拉,接到的第一封电报,便是被解职一切职务返回帝国接受判决。围剿战败了,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同样为了第一时间告诉,还在期待战争结果的清朝军民一个难得一见的喜讯。刘兴华亲自起草一篇报捷电文,让报务员以明码的方式,再次通电全国。
‘自沙俄十万大军来袭,至今已有一个半月。在漠北军政府,全体军民的一致努力下,我们终于打退了沙俄人处心积虑的第一次围剿战。
此战,安民军共击毙沙俄少将五名,校尉级军官共计四百余,普通官兵近三万。同时俘虏沙俄士兵一万余人,收复呼伦、墨尔根、黑河大部分地区,解救百姓十万余。
在此次反围剿作战中,安民军官兵牺牲八百余,轻重伤员近二千余人。现特将此捷报,传于全**民共享,让沙俄侵略者知道,入侵我华夏之后果。
我以漠北军政府主席兼安民军军长的名义,正式宣布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结束。同时也警告任何,胆敢挑衅我漠北军政府的敌人,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这封捷报发出之后,正如刘兴华所预料的那样,整个清国都陷入一片欢腾喜悦的气氛中。生活在京城的百姓,最多只敢嘴上乐一下,而大上海的百姓则跟过年一样高兴。
甚至让生活在上海租界的沙俄人,也真正感觉到,这种大胜跟大败之中。以往看到他们,都会卑躬屈膝的大清人,脊梁骨似乎挑的比以前更直了。
漠北军政府、安民军、刘兴华也成为,如今大清国最热门的话题。同一时间,沙皇尼古拉二世,却对刘兴华发出的电报,震怒之下一连处决了几位处事不利的军方将领。
正当尼古拉二世,准备继续下令军方,组织第二次围剿作战。甚至不惜,要动用整个西伯利亚军区的兵力,对漠北军政府实施二次围剿时,军方元帅们却表示无能为力。
原因很简单,此次沙俄已经付出了近五万人的伤亡,西伯利亚军区可谓受到重创。如果动用全军区的兵力,西伯利亚也将陷入不可预知的后果。
更令尼古拉二世冷静下来的,则是英日几国正式展开对他们的物资封锁。那怕尼古拉自信帝国的实力强大,却也不敢轻视这几国的制裁手段。
心有不甘的尼古拉二世,看着前来开会的陆军大臣,略显质问的道:“耶维奇,那你们陆军方面,就想不到任何办法,歼灭这支该死的反抗军吗?”
耶维奇很快道:“陛下,此次围剿失利,更多原因是我们对这支部队的不了解。他们的武器装备,他们的部队规模,他们的战略战术,都是我们先前所不知的。
其次,此次围剿战,我们也存着诸多准备不充分。首先就是对铁路线的保护不够严密,让对方破坏了我们的铁路补给线。还有就是,此战指挥官的无能所导致的失利。
陆军方面,已经命令西伯利亚军区,再征十万新兵。同时将前次撤回黑省的驻军,全部布置在敌人的外围,封锁他们的进出通道,让他们得不到任何的外部支援。
只要我们的铁路线全线贯通,我们便能源源不断,象远东投送兵力。同时,我们已经向德国购买一批,能有效扼制对方炮兵的重炮,届时也将布置到西伯利亚军区。
陆军部已经开始制定第二次围剿战,只待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的大军,将以两面夹击的方式,彻底击溃这支反抗军,将这支反抗帝国的大军,消灭于漠北地区。”
听到耶维奇已经有了计划,尼古拉二世很快道:“那我需要多久,能听到你们陆军的捷报。你要知道,这群黄皮猪已经挑衅了帝国的权威,必须全部处死才能洗刷这个耻辱。明白吗?”
面对尼古拉二世的询问,耶维奇却有苦难言,可还是咬牙道:“陛下,这个捷报最迟,会在明年这个时候传来。请陛下相信陆军部,有实力解决任何敌人。”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尽管尼古拉二世有些不满意,却也只能认了。毕竟,这场围剿战,确实耗费了帝国不少的人力物力跟财力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五章 灭城计划
当沙俄围剿大军,想着用努克夫所部做诱誀,希望完成战略包围的时候。∷四∷五∷中∷文n∈,刘兴华带领警卫团跟阻击的三团,已经对嫩江集结而来的沙俄大军发动了进攻。
大沙俄各路大军看来,他们进剿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安民师有稳固的防御工事。可在刘兴华看来,野战沙俄同样不是安民师的对手。
相比沙俄来援跟侧应包围的大军,还没来的及等到炮兵部队到来。休息半天的警卫团,已经正式担任主攻部队,对来援的沙俄大军实施反突击。
被凤翔带领三个团阻击了几天的沙俄援军,似乎都清楚阻止他们的安民军同样没配备大口径的火炮。只是对方配属在阵地上的小火炮,依然让沙俄进攻屡次失利。
依靠着人数优势,沙俄援军跟凤翔指挥的三团,打的多少有些势均力敌。只是相比安民师的伤亡人数,沙俄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伤亡。
当沙俄又一支近万部队,携带着火炮赶来支援时。刘兴华却待在后方指挥部,命令三团合并的炮兵部队,正式发起了反攻炮击。前线部队,也进入了反攻前的最后准备。
野外攻防战,意味着双方部队的距离都不远。而沙俄指挥官,同样没想到安民师的炮兵部队,会比他们的炮兵来的早来的快,指挥部自然不会布置的太远。
伴随着侦察分队,早就将沙俄部队的指挥部跟后方军营位置,全部汇报给炮兵部队。设制好炮击参数的炮兵,很快得到了刘兴华下达的炮击命令。
几十门野战步兵炮。配合着攻击前沿阵地的火箭炮,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了怒吼之声。沙俄援军前方后方。几乎同一时间陷入火海之中。
更令沙俄指挥官没想到的是,他的指挥所连同他自己。还有参谋军官直接被一发炮弹给命中。而他们几分钟前,还在做着围攻这支阻击部队的美梦。
至于沙俄进攻阵地上,在一轮火箭弹的洗礼下,已然变成了一片火炮。可对于突击的警卫团官兵而言,他们要做的就是冲锋,将占有人数优势的沙俄大军冲垮。
其余三团官兵,同样拉开一张进攻的大网,跟在警卫团这支尖刀后面,清剿溃逃的沙俄官兵。而正在路上的沙俄援军。并不清楚等待汇合的前线部队已然溃败。
收到警卫团发来的捷报,刘兴华笑着道:“参谋长,我们可以启程了。你们钻了这么久的山沟,也是时候重新反攻嫩江城了。这场仗,快要结束了!”
对于刘兴华在指挥上的能力,凤翔这段时间也真是钦佩有加。以前在清军中,他根本不敢想象,有一天在他手里,能杀死成千上万的沙俄官兵。
可这段时间。他指挥着三团展开游击跟阻击,打死打伤的沙俄官兵真的不计其数。可他的战功跟刘兴华比起来,真的不够看啊!
已经用不着阻止的三团官兵,除了打扫战场跟伤兵员。将送进根据地中休整外。其它三团官兵跟警卫团,马不停蹄的一路猛冲,催毁着沙俄官兵的斗志。
等到来援的沙俄大军反应过来时。连架式都没摆开,便被警卫团发起的进攻给击溃。四支团级主攻部队。直逼嫩江的沙俄前线指挥部,令沙俄人为之一惊。
尚不明白战事怎么会变成这样的阿历克拉。很快看到副官送来了最新电报,一脸不敢置信的道:“将军,努克夫将军阵亡,其部全军覆没。
我们派往支援的近二万大军,如今全面溃败,正在往嫩江北安方向逃窜。对方的攻势非常猛,我们布置在嫩江跟黑河的大军侧翼暴露,危险了!”
听着副官的汇报,阿历克拉直接愣住了道:“怎么可能?我们有十万部队,怎么可能会失败的如此之快呢?我们到底跟什么人战斗啊?”
喃喃自语的阿历克拉根本不敢相信,他们筹备了半年的围剿战,竟然会溃败的如此之快。更令他难以相信的是,他们组织的部队会损失如此惨重。
更令阿历克拉难以置信的,则是这份军情并非他们情报部门提供的。而是刘兴华以明码通电的方式说出来的。而这场胜利,同样震惊了所有关注这场战事的人。
可阿历克拉并不知道的是,当参与围剿的沙俄前线部队指挥官,也收到这封明码通电的时候。一直死守的安民师,突然发动了全面的反攻。
突如其来的大建制炮兵反击,令沙俄集结在前线的部队死伤惨重。而从鄂伦与嫩江交界处发起反攻的警卫团,已经开始绕行般,打算绕道嫩江后面实施反包围。
看到这种形势,依托嫩江为中心的沙俄围剿军指挥官,同样清楚这场围剿战基本上结束了。前方进攻部队节节败退,侧翼的进攻异常迅速猛烈,后方更是随时有可能被包抄。
这位沙俄少将,立刻下令道:“命令部队,往黑河方向转移,同时给阿历克拉将军发电。告知我前线部队,弹药补给不足,必须立刻转移,不然有被围歼的可能。”
对于这位作战经验丰富,又有背景的沙俄少将,尽管他临时担任围剿战的指挥官。可在收到黑省的铁路线被破坏时,他已经意识到失败的可能性。
打仗,很的时候靠的不是人数跟火力,更多还是靠后勤补给。如果没有他们进来时,携带的物资补给。单靠目前时断时续的补给,根本满足不了前线大军的需要。
所以,在阿历克拉还没回电的同时,他已经越过阿历克拉,向西伯利亚军区的上将发送了撤退的电报。可就在他们准备撤退的时候,一支潜伏在这里有几天的特战分队,很快将情况反馈给了刘兴华。
收到特战分队发来的电报,刘兴华很快笑着道:“看来这个沙俄指挥官,是个很有魄力的人。撤退的速度,比我预想的要快啊!只是来了,怎么可能让你这么容易走呢?
回电,让他们启动灭城计划。我要让沙俄人知道,以后他们的大军,别想进往任何一座由华夏人建造起来的城市里。想打仗,以后都给老子乖乖睡帐篷吧!”
看着刘兴华眼中透射出来的杀气,凤翔略显好奇的道:“师长,这灭城计划是?还有,这封电报上的雪狼特战分队,又是什么部队?我怎么没听说过?”
刘兴华笑着道:“雪狼就是漠北锄奸队,前者是这支部队在安民师的番号,后者则是他对外的番号。至于灭城计划,就是嫩江城将不复存在了。”
见凤翔似乎还有些不解,刘兴华很快道:“当时我进驻嫩江城,就想到那里位置绝佳,是沙俄用来屯兵跟放置物资的好地方,他们必定把指挥部设置在嫩江城中。
现在看来,我的猜测一点没错,他们果然把指挥中心放置在嫩江城。而我们潜伏在嫩江的雪狼特战队,刚才发来电报,城里的沙俄驻军准备撤退了。
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进驻嫩江城的时候,我将缴获来的几吨炸药,全部埋在了嫩江城中。而引爆的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