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徐庶这话,孙坚也停下脚步,不命的回应道:“先生所言极是,正是不明他董卓这是为何?”
“不用小天子威胁皇甫岑,礼待扶风马氏,甚至派重兵保护皇甫岑,难道说……”说话间徐庶猛然看向孙坚,两个人竟然不约而同的想到一起,齐齐点头,回应道:“投降!”
“不会!”一旁的祖茂插嘴道:“怎么会呢?他董卓是什么人,连皇甫嵩他都不放在眼里,皇甫岑这个他眼中的弱冠子,怎么会被他重视!”
“事情总有改变的时候!”
孙坚想了想,然后回应道。
“那也太……”
听这话,程普与韩当一望,他们实在是想不出董卓要干什么?
“很有可能是归降,你们试想!”徐庶停住脚步,已经不急于去追赶,回看几人道:“他董卓起兵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给他西凉兵团更大的利益,而皇甫岑起兵最重要的支撑体也是武人,而且还是凉、并二州的武人,从某些角度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
“士人!”
五人齐齐回应两个字。
这两个字一出口,他们便觉得这事情仿佛已经坐实一般的可信。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还帮不帮他皇甫岑?还抢不抢天子?”
祖茂回头看着徐庶和孙坚问道。既然他们说董卓是投降皇甫岑,那小天子迟早会是皇甫岑,眼下这般冒险已经没有必要了!
“皇甫岑是皇甫岑,汉室是汉室,我们还是要在董旻疏忽前,保护小天子回到两宫公主之中!”
徐庶干脆利落,完全没有因为与皇甫岑的某种共识而偏向皇甫岑。
听徐庶之言,孙坚示意众壮士继续赶往皇城。
就在此时,一个江东部曲,急忙跑了过来,瞧见孙坚,当即跪倒道:“将军,不好了,董璜被杀了!”
……
“大人,董卓派人送来信笺!”狄清手中握着一封信笺,然后递到身旁皇甫岑的身前,却发现,皇甫岑的目光并没有注意这里,似乎在瞧着眼前其他处的地图,不由自主的问道:“大人,你这是看什么?”
身旁的程昱示意狄清不要打断皇甫岑的思路。
而旁的垂首而战的黄忠和典韦一同转头去看皇甫岑。
他们都不明白,这个时候,皇甫岑还要担忧什么。
等了一会儿,皇甫岑才命人把地图收起来,然后看着程昱道:“凉州、并州已经定了,接下来就需要我们的铁蹄来席卷整个天下了!”
听此话的程昱点头,道:“臣也早就同文和、志才、公与、元皓谈过此事!”
“元皓?”
听程昱提及田丰,皇甫岑才想起,自己这个记名师弟,现在竟然还没有用他的名号!
“嗯,大人这师弟盖世奇才,比仲德强许多!”
皇甫岑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反倒是坐回一旁的坐榻,问道:“你们的意思是如何?”
“先益州,后荆楚,然后从河东发兵入冀州,夺下整个河北,然后出兵虎牢关,直指河南等地,便是我等商量的路线。”
听程昱此言,皇甫岑点点头,程昱所言,正是方才他心中所想,眼下虽然董卓还没有束手,但皇甫岑已经考虑重建大汉后,平定各处蚁贼复起,还有诸侯割据的路线,而程昱所言,正是皇甫岑看过很多后世著作的路线,点点头,补充道:“不错,益州马相不足为虑,但是有一张鲁野心不小,不可不防,虽然近些时日驰道崩坏,不知汉中、巴蜀消息,但我已经命子龙、文和见机行事!”
“荆楚大地,只需要一能吏便可轻易安定!”
“仲德以为我三弟不能担此任?”
“这个。”
程昱踟蹰,其实他倒不是怀疑刘备的能力,只是正如他入辽东是便有的顾忌,他是担忧兄弟日后相争,麻烦过多!
“放心,玄德有这个能力!”皇甫岑疏忽了程昱心中所想,反而道:“除了益州、荆州两地道路不通,较难平定,河北有我兄长大兵,加之张飞、关羽、麴义,足可以横扫袁绍、黑山军!”
闻言,程昱没有回应。
见程昱兴致不高,皇甫岑回身拍了拍他的臂膀,回应道:“放心,我在辽东还留了一手,本来是打算从水路登陆青州,给山东诸侯一记重击!”
“宴留?”
听程昱提及宴留,皇甫岑点点头。
两人交谈之中,俨然都已经把董卓的事情忘却了。却见一哨骑已经跑至营帐,插拳回应道:“报大人,董卓已经亲率大军,准备攻我大营。”
“还有什么?”
“让大人出去面谈!”
“呵呵。”皇甫岑冷笑两声,拿过一旁的甲胄,穿戴身,对着身旁的程昱,轻声道:“走,看看他走到末路的董卓还想说些什么!”
………【第四十章 局中插曲】………
汉中。
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独特的地理格局注定它与世无争,汉中百姓能安稳的生存下去,偏安一隅。
从益州马相之乱久久不定后,凭借昔日其父、祖父两代传教积累下的祖业,而凭借大汉内乱,张鲁看到这里的优势,突然控制汉中建制。张鲁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之所以称之为帝国,是因为从一开始这里就没有按照汉朝的官制,首领皆称祭酒鬼吏,士卒皆称为鬼卒,因五斗米教施行的是禁杀、禁酒的原则,即便是有错在身的人也可以用铺路来赎罪。张鲁的这一些列措施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促使汉中百姓的安定,渐渐民心向张鲁,对外也一向很排斥。
所以汉中之地,不能用强攻,天时地利人和皆向张鲁,此地也不同于辽东、河东,民心所向的是白马都尉。
而且,即便到如今,大汉中枢的洛阳都不知道汉中已经被张鲁全权控制,而疲于平叛的益州牧臧洪派往朝廷的信使也因道路阻隔,与董卓宣战的原因,搁置了下来。
张鲁的府邸。
“大哥,急于把我召回何事?”
张卫脸色不好,神情有些疲惫,连日来,他在阳平关抓到太多朝廷的奸细,看起来朝廷已经准备插手益州之事了。
“二弟。”
张鲁同张卫的神情差不了多少,眼角眉梢中都是担忧,对朝廷的担忧。
“大哥,你是不是担心朝廷发兵?大哥可是想这突然建制,本以为汉庭衰败,定无再续可能,但如果董卓落败,势必会重归皇甫岑之手。”张卫见左右皆是大哥心腹,锵的拔出宝剑,眉毛一竖,冷声道:“大哥放心,只要朝廷敢发兵,我就能让他们在阳平关下有来无回。”
皇甫岑何人,我辈死敌!
“二弟能有此志,为兄甚慰。”张鲁点点道:“但朝廷如今在董卓手中,又与袁绍、皇甫嵩、皇甫岑争斗不休,哪里还有时间针对我们,倒是……”
“大哥那是担心谁?”
“益州牧!”
“臧洪?”
张卫大惊失色。
“对,此人在皇甫岑举兵反董之时,不念旧恩,也不与山东诸侯共舞,眼下又凭借益州从事贾龙步步紧逼马相,我恐马相有失后,他必定会回师来取我汉中!”
“大哥,不必庸人自扰,我汉中数十万军民皆可为伍,又有天险可以,只怕他臧洪不来。”
“哎!”张鲁抬手阻止张卫的狂妄之言,沉思道:“汉中虽然地处险要,易守难攻,但自古以来尚未有能在汉中一地席卷天下,就是高祖也是坐拥川蜀两地险要才成就帝王霸业。”
“大哥,你是说我们?”
张卫看向一旁,张鲁的心腹智囊阎圃正在那里双眼微闭,好像成竹在胸。
“没错。”阎圃开口道:“当今董卓势微,皇甫岑不久将要入主汉庭,他势必会联合臧洪取我汉中,我汉中虽然尚算富足,但是终究太小,不足与他们相抗。”
未等阎圃说完,张卫低叹一声,前道:“那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哎,二弟,你先听阎先生把话说完。”
张鲁制止张卫的鲁莽,低声道。
“哦!”张卫点点头道:“阎先生,你说。”
“所以我们要进川,与益州马相联合,取得蜀川,共抗大敌。毕竟他马相也算是我太平道外姓子弟!”
阎圃说道。
“可是就我们这点人,图川?”
张卫不自信的摇摇头。
“唉,没有说不图川,如果能图谋最好,如果不能,我们就联合马相共抗大敌。”
卫点点头,呢喃道:“此计虽妙,但是又和理由说服益州马相与咱们合作?”
“这个,不用二将军担忧。”阎圃摸着自己的胡须,笑道:“圃不才,这里有马相求救信。”
鲁也是不解的看向阎圃道:“阎先生,劳烦我们能看一看,究竟是谁送来的信?”
阎圃紧步前,把手中的信笺交到张鲁之手。
“益州马相求救?”张卫不明的呢喃道:“虽然新任益州牧臧洪名将之后,但毕竟初来乍到,只要拖一阵,挑拨其与巴蜀土豪矛盾,自然不攻自破,马相求救似乎太不可能了?”
“可能,完全可能。”
张鲁看完信之后,急忙点头应承,回身看向阎圃,会意的笑了笑。
“看似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其实是他们致命的死穴。”
“何意?”
“马相他毕竟不是太平道亲传弟子出身,就连与主公也大为不同,虽然他凭借太平道的名声取得眼前胜利,但是日久天长,时人知晓他的出身,必定忌讳,他的优势自然损失殆尽,所以他……”
“所以他让咱们出兵?”
鲁点点头道:“我让你们前来就是向几位听听意见,这蜀川我们进还是不进?”
除却张卫这个亲弟弟,阎圃这个心腹谋士,在座的还有蜀川的一大门阀杨氏,杨昂,杨柏,杨松等人。
张鲁的目光全部都聚焦在杨松的身。
杨松是杨氏的掌权人,性贪财,也很无耻,是个卑鄙小人。但是为人老奸巨猾,见风使舵,从来不会把危险强加在自己的身,但是他又时常对张鲁的脾气,知道张鲁所虑为何。见张鲁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不得已起身说道:“我观,蜀川可取。”
“哦?”张鲁大悦,虽然张鲁的为人野心不大,但毕竟还是有,听到众人都说蜀川能取,自然心生想法。接道:“杨先生,请说。”
“主公明鉴,巴蜀虽有臧洪为帅,但此人毕竟是初至,而且他是武人出身,纵然其祖有些士人门面,但必定与益州本土势力有很大的矛盾,只要我们利用妥当,取下巴蜀,也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怎么个击破法?”
张鲁担忧出不出川,不是因为自身汉中危机,而恰恰担忧,自己所去无功而返,毕竟臧洪名声摆在那里,他父亲臧旻也是一代将才。
“借刀杀人。”杨松双眼微合,奸笑道:“先联合巴蜀本土豪强,许诺重利,然后以臧洪杀马相,以土豪杀臧洪,然后便是我们说的算!”
鲁点点头道:“杨先生此计甚妙。”
“这么说大哥是决定出兵了?”
张卫转回头问道。
鲁肯定的颔首道:“不仅要出兵,而且我还要亲自带兵回成都。”
“那汉中城怎么办?”
张卫大惊失色的问道。
张鲁扫视一眼,自己身旁的将领,最后目光落在杨昂的身,应声道:“汉中之地就有杨昂杨将军驻守。”
张卫点点头,虽然自己一向对汉中杨氏有些许偏见,但是自己却十分认可杨昂的为人,杨昂虽然不是一个大将之才,但是他有勇武,为人也一向谨慎。汉中交给此人,在凭借地势,应该万无一失。
“汉中之地,艰险在于阳平关,只要二弟你能扼守住阳平关,汉中无忧。”
“大哥,尽管放心,臣弟在,阳平关一日不失。”
“好!就等二弟你这句话。”张鲁俯身而起,大笑道:“为求最快,我只带五千鬼卒,由杨柏将军为前部,阎圃、杨松两位先生为参赞军机。”
“诺!”
众人纷纷领命而走。
只有杨松为难的转回身对张鲁,谄媚道:“主公,臣下新纳一房小妾,尚未洞房,如今就要远征……”
张鲁无奈的一笑,扬扬手,道:“也罢,你就留在汉中城。”心中暗骂,杨松贪生怕死,到不担忧杨松临时叛变,毕竟长安少帝最恶门阀,想来杨松也不敢举家投靠。
“谢过主公,那松先告辞。”
杨松嘴角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丝狡黠。
……
辽东。
辽东隔海东临青州,又是皇甫岑昔日在辽东的腹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