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扩建城池,重修武库,不仅需要大笔钱财,还需要大笔的铁矿、木材”马钊问道:“不知大人上哪里大批铁矿,还有木材”
“木材就不用说了,河东林木诸多,我们不必担忧”申屠蟠道:“但是铁矿……”
“铁矿也不成问题”皇甫岑笑了笑,朝着卫觊道:“一会把河东盐利的账册给我送来,我看看咱们河东府还有多少钱先把钱粮调度算一下”
卫觊点头颔首
“另外,诸位师父现在你们要做的是如何规划我安邑城”皇甫岑道
“规划,什么是规划?”蒲潜不明的问道
“呵呵”皇甫岑摇摇头,笑道:“打个比方,哪里好通水,哪里又好不做变动,工匠铁铺自然要离授课讲坛有段距离,哪里是市场,哪里又是办公的衙门,各个部分都各自没有太多影响这些诸位就多费脑筋了,几天后,我就要见到成果”
“那大人干什么去?”
“我?”皇甫岑耸耸肩,笑道:“我给你们找铁矿去”
………【第三十九章 开矿造窑】………
皇甫岑招来的这些人除了徐岳、郑泰族人、给地富贾未至,他人大多数已经赶到了基本上皇甫岑想要在河东开展的东西都已经提上日程
在各地富贾还未聚集之前,皇甫岑要先把河东剩余还未开发的利益寻出来
两汉,虽然已经发现石涅煤矿场这种能烧的东西,但是大多数都在附在地表的东西,很多人也烧过这种东西,但是它燃烧不纯费力,让众人抛弃不顾,并没有重视
河东位于黄河流域,千年土壤,自然孕育出很多天然矿产
石矿、铁矿、煤矿,这些东西都是很有价值的物品,皇甫岑自然不会错过
皇甫岑知道单凭河东盐利是绝然不够实现自己庞大的设想唯今之计,发展商贾,就要大肆利用河东这天然的矿场,借用石涅的能量,建场,比如冶铁、炼砖,等等,有了这些产业就会扩大河东的影响力,甚至能改变人们生活,提高河东百姓的生活,在河东诸地实施后能加大日后用需,推广起来也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其实这不仅仅是改善民生的事情,反而却是让衰落的大汉走出窘迫的机遇
皇甫岑做的这些,没有人想到这么多,除了戏志才有些感触,他人都把这当做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
河东郡,汾阴
汾阴县,距离安邑城很远,皇甫岑按照当地百姓的指引,带着关羽、马钊、蒲潜、裴茂等人上了一处荒山
令人挖掘几尺地面后,皇甫岑捡起一块褐色块煤,向身后众人笑道:“诸位,应该就是这个东西了”
皇甫岑身后是蒲潜带着他的族人四下收集这些石涅
裴茂也向着皇甫岑点点头道:“就是这种东西了”
蒲潜身后数十人大多是他族中娇楚,不仅有铁匠,也有各色的工匠河东自古就盛产石涅,自然也有一些以此为生的人,而偏偏裴潜的族人占了大多数,对于面前的石涅,他们自然分得很清晰而蒲潜这些人也是皇甫岑苦心寻来的精英
蒲潜接过煤块,把玩一番,道:“这是石涅我们也习惯称它为石炭这石涅可以燃烧,用来炼铁不过马师傅应该熟悉此物”
蒲潜旁边,马钊也弯下身子,从蒲潜手中接过块煤,道:“不错,正是石涅如是将石涅打碎城粉,再加以粘土,可以制成石涅饼,然后可以用它炼铁”马钊不愧是洛阳最出名的匠人,冶铁为生,对各种成色生铁、熟铁都了如指掌,面前这种东西很多时候都会被他拿来制铁所以他倒也能说的一二
在中国,利用煤炭资源的历史,源远流长,虽不知具体起于何时,但后世曾挖掘出西汉时期炼铁遗址该遗址里,已经开始利用类似后世蜂窝煤的煤饼来炼铁就可以间接断定,从西汉至东汉末,石涅的应用,加受人注意但这些手艺很多人都不屑于去学,民间所知甚少,只有宫廷工匠他们掌握一些,而蒲氏一族很多人都在宫廷任职,蒲潜自然晓得面前的石涅
大汉河东郡霸占了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皇甫岑当然要琢磨起如何开发煤炭
“眼下的石涅成色如何?”
“嗯,要是在深挖几许,或许会好”裴潜点头回道
皇甫岑望向马钊,道:“石涅既然可以燃烧,甚至代替木炭只可惜没有人注意到它的价值,不过这样也好,倒是便宜了我”
蒲潜摇摇头,应道:“可是这石涅开采不易,制成石涅饼是麻烦,不如烧炭、或者农田中干秸秆、荒山之上的枯木方便而大户人家,又嫌弃石涅饼有异味,宁肯多费钱财,烧精良木炭除非冶铁,否则石涅饼很少使用如果我们要是能多加改良倒是可行”马钊不但专业炼铁,视野也开阔,随口将大汉石涅状况,向皇甫岑叙述
“嗯”闻蒲潜此言,众人点头
“另外,石涅多在地下若是开采,必须挖井,用积木顶起土岸但是,山脉地表易动,自开采石涅以来,塌方岸毁事故,接连不断,少则数十人埋地,多则数百人齐死因此,很多地方州郡,禁止大范围开采石涅”裴茂做了多年郡丞,自然熟识,补充道
“塌方、岸毁”皇甫岑皱起眉头以后世的工业水平,山西煤矿塌方还是时常耳闻,况且是现在?
“正是糟糕采煤工艺,隐隐制约着煤矿的应用数百人齐死的事故,便是后世人口大爆炸年代,也承担不起,何况眼下科技落后不堪的大汉?”皇甫岑思虑一会,向蒲潜问道:“开采石涅设施,能不能逐渐改进?比如眼前,这块石涅矿区,属于露天石涅,应该不会太过麻烦”
蒲潜面现尴尬:“如若改进设施,肯定要经过无数次实地实验没有数万人面临危险,总结失败塌方岸毁原因,改进之说,无异于空中楼阁”
“嗯?”皇甫岑左手食指,摩挲这鼻前很久很久,才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皇甫岑挥手散去不相干人等,才缓声对蒲潜说道:“盗匪犯人都可用来开采石涅……你不用担心他们生死他们来开采石涅,还能有一线生机,若不是还能开采石涅,早晚都是一死”这么说,皇甫岑主要是为降低蒲潜心底负罪感
“至于矿井的搭建,我给你几份图纸,然后再寻找一些曾经开采过石涅的商旅、大户,研究如何进一步搭建矿井如何?”皇甫岑却道
虽然那些私人矿井,皆是隐患丛丛,但是比起大汉,想来还是有些可取之处
“不过,这些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才研究我只管人力、物力便是”皇甫岑接着道
蒲潜一脸犹犹豫豫,勉强道:“我可以试试”
唯恐蒲潜反悔,皇甫岑连忙击掌道:“好开采石涅一事,就全权由你负责”
将开采煤矿一事交付给蒲潜后,皇甫岑又唤来马钊:“我曾经与你说过,如何改进烧砖一事如今,我在离石城外划,先建造一所实验砖窑,看能否造出红砖这些石涅,正好充作燃料”
秦砖汉瓦砖,在中国,同样源远流长不过大汉的砖,基本上都是青砖所谓“青砖绿瓦”便是说此青砖,吸水性、耐腐蚀性,远红砖,但是复杂的制造工艺,制约着其发展皇甫岑便琢磨起烧制红砖来红砖所需工艺,比青砖简单许多,能造青砖,只要选准材料、那烧出红砖,也不是很困难
马钊点头道:“我已经招募许多青砖窑工,若是大人推论无错,红砖很快能出产”
“好”皇甫岑点点头,能有面前蒲潜和马钊相助,有人力不说还都是难以寻到的经验高手,这对皇甫岑发展河东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资产,就如同后世的人才一般,而且这种技术性的人才在古代是少之又少,接道:“红砖能出,我定然会叫裴茂、卫觊给砖窑加钱”
听皇甫岑如此热衷,马钊也是一笑,没有想到初到河东就能收到这么多重视,而且自己丝毫没有感觉到在洛阳京城里该有的卑微,反而一路走来听着课,也被皇甫岑炫耀的很神圣
马钊哪里知道,什么时候人才都是最重的东西,他马钊想弄的东西,皇甫岑早就想弄了要不是有些怕这一切发明过于突前,让众人生疑,他早就办了,也决然不会拖到今日再拖,皇甫岑也没有时间了,这眼下离黄巾起义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他怎么都不可避免
不想同黄巾发生冲突,就要彻底的消灭他们,消灭他们的办法却是收拢人心收拢人心就是安顿河东百姓的民心
“有大人的支持,我们定然会把河东涅矿、铁矿办好”蒲潜很严肃,长这么大,他很少见到有这样的官吏大力扶持这些看起来不务正业的行业,可是这中的重要只有真正接触过的人才会了解,这中的辛苦,还有诸多不解没有人能明白
马钊心中猛然一酸,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能活的像今天这样原来自己一直以为的目标竟然是如此渺小,竟然没有看到蕴含其中的妙处原来,匠人也有能力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这种的伟大,总有一天你们会感觉到”皇甫岑同样敬佩这些人,只有他们辛苦的付出,才会有后世的经验偏偏在孕育五千文化的时代,只有弱宋没有过重农抑商,大汉立国的根本在农业,却忽略了这商业的根本皇甫岑记得后世看过的几个纪录片,上面记录了很多,汉是个以强汉灭亡的国度,而它根本原因是由于士族权利的滋长,而士族最根本的他们无处释放他们获得的资产,大汉重农抑商,他们只有掠夺农民的土地,加重土地的兼并,才使得很多农民被逼无奈走上造反的道路其实最根本原因追溯到“重农抑商”也未尝不可而眼下改革需要多个方面来瓦解士人的强势,从科举制度,从商业资本的转换,等等,皇甫岑这才走出了一步但是他却对自己身旁围聚的众人很有信心,“总有一天,总有一天你们会被历史,你们是我河东先驱,也是大汉先驱,乃至华夏的先驱”
………【第四十章 甄甄贾贾】………
在汾阴县接连不断的劳作把戏志才累的骨瘦如柴,嘴里不停的埋怨着皇甫岑让他来这个鬼地方,可皇甫岑根本就不理会他的抱怨,戏志才迫于无奈,身旁人手不够,只好把自己投身到挖煤的事业中
“看看,这些东西竟然这么碎”戏志才把手擦在脸上,怒气哄哄的质问道:“你看,这东西都快成灰了”
皇甫岑也亲自下手,虽然听到戏志才的抱怨,却没有丝毫想让他放弃的想法史料上,戏志才早亡,身体欠佳皇甫岑也是有意要让戏志才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如果真要是指着戏志才能干什么活,那才是笨蛋中的笨蛋他不给大家拖累就已经很不错了
身旁裴茂、马钊、蒲潜,还有那十几个匠人看到,戏志才不得法,弄得他自己满脸都是煤灰,全部都轰然大笑起来,浑然不顾戏志才那囧急的表情
“郡守大人,郡守大人”吏策马而来
皇甫岑放下卷起的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看了看来人,正是郡守府的小吏,问道:“什么事?”
“大人,你的家仆苏泽回来了”小吏回道:“他还带来了十几个人”
“哦?”闻听此言,戏志才哈哈大笑道:“苏泽赶的时机很准吗大人,看起来我是不用在这儿干活了,得了,走”
“好我们先回去”皇甫岑知道应该是中山甄家来人了,对裴茂说道:“巨龙,你先同马钊、蒲潜师父在这里简单布置一下,命人监管起来,然后再回郡守府找我”
裴茂点点头
皇甫岑也不多言,带着戏志才骑马而去日头转黑,才赶回郡守府,急匆匆绕过几道门口后,才瞧见苏泽正在同一人交谈着
谈话之人似乎也注意到皇甫岑和戏志才的脚步,声音戛然而止,抬头看向皇甫岑刻,才开口问道:“这位可就是白马都尉,皇甫岑皇甫仲岚乎?”
“正是在下”皇甫岑笑着点了点头,瞧了瞧苏泽,目光询问
苏泽朝皇甫岑使劲的点了点头
见苏泽回应,皇甫岑确认面前这个人就应该是中山甄家家主甄逸,礼让道:“晚辈加过甄逸先生”
“岂敢,岂敢”甄逸伸手拽过自己身旁一年级不大的青年,陪笑道:“这是我二子甄俨还不快快见过大人”
甄逸话罢,从其身旁走过一人,年纪较皇甫岑小上几岁,插拳礼道:“见过太守大人”
“哪里,哪里”皇甫岑虚步上前,急忙搀扶
却瞧见那甄逸双手急缩了回去,脸庞也不自然的扭过去
“呃?”皇甫岑不解,却不在意,看向甄逸,夸赞道:“岑有闻,中山甄氏三男五女皆是聪慧神童今日一见甄兄,所言不虚”
听皇甫岑这么,那甄俨脸色微变
苏泽怔了怔,皇甫岑说的没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