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史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私人生活史Ⅳ-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看手势猜字谜的游戏,人们还通过排演喜剧来自娱自乐。其范围从设备简略的为家人朋友演出的小型表演,一直到正式盛大的舞台喜剧。闲暇无事的社会名流们会专门学习喜剧,然后再为多达400人的观众进行演出。
  孩子们也会摹仿他们的父母进行业余的戏剧表演。比如在每年年初,勒内?贝拉尔和她的妹妹就会邀请一些朋友来,一边吃小吃一边看她们表演一些短剧。
  人们也会举办舞会,在舞会上大家轮流弹奏钢琴,其他人跳贴面舞和波尔卡舞。贴面舞在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期间非常流行,其后发展为四对方舞。波尔卡在1844年通过布拉格来到法兰西。华尔兹舞的名声却不好,它在18世纪末期被引入法国,1820年时宫廷中仍然禁跳这种舞。1857年,福楼拜因为在描写华尔兹舞时没有注意隐去性描写成分而遭到起诉。19世纪末期,探戈舞也遭遇了相似的境况。
  业余的表演有其自身的限制。举行真正的盛大晚会时会雇用管弦乐队来演奏舞曲。雇用歌剧的女主角来进行私人的独唱会也很流行。这样,晚间的娱乐也就有了一种私密的性质,尤其是当主人的女儿们演奏钢琴时,更成了一种卖弄炫耀的方式。不管怎样,享乐总是私人事务。

早、中、晚(7)
暑假和宗教节日标记着岁月前进的脚步。贵族们的暑假演变成为了中产阶级的夏日度假。这一时期见证了安逸享乐意识形态的诞生。学校的假期最终被延长了。信徒也好非信徒也好,经常做礼拜的人也罢,不经常做礼拜的人也罢,都得依靠基督历法过日子。从圣诞节到诸圣日,从耶稣基督诞辰到其死亡的节日,岁月的年轮就这样转动着。在某种意义上,宗教节日已经变成了家庭假日。形式依旧,内容已改。举个例子,圣诞节已逐渐失去了与耶稣在伯利恒诞生这一事情的联系,现在已成了孩子们的节日。家庭只是把基督教节日当作一种自我庆祝的方式来加以尊崇。
  圣诞树可能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7世纪上半叶,瑞典人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把它们带到了德国,但是这种风俗直到19世纪初才风行开来。后来,歌德在1765年到莱比锡拜访一位朋友时,在其屋中惊异地发现了圣诞树(但法国东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的风俗却坚持认为,圣诞树是1605年在他们那里的住宅中被发现的)。
  1840年,这项德国人的风俗被同时引入了英国和法国。该风俗在第二帝国期间受到欧仁妮皇后的推崇,圣诞树的传统由此被确立起来。1870年的溃败后,离开阿尔萨斯和德国的难民们将其广为传播。但对于词典编纂者利特雷和拉鲁斯来说,圣诞“树”不过是冷杉的一个“大枝杈”或冬青树的小枝,再装饰上给孩子们的糖果和礼物,仅此而已。
  19世纪末期,这个风俗似乎已经被法国“国家化”了。每年都会有完全装饰好的圣诞树送给在格陵兰和非洲殖民地的传教士们。法国家庭中的圣诞树几乎与今天各家各户的圣诞树一模一样。
  利特雷在1863年时并未提到教堂和家庭中的基督诞生塑像。几年后,拉鲁斯提到了基督诞生塑像,但仅是在教堂里,那里有专门的人对它进行悉心照看,他对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教堂中的饲料槽发表了长篇谩骂,因为他发现他们亵渎了神灵、在教徒中引发笑声,他认为他们该受到天谴,但他也提到了一个进步的迹象:天使在试着讲法语而不是方言。他说,告别旧传统的时机已然到来。
  在天主教教堂中,一定有许多这样的基督降生的塑像。根据夏博阁下的记载,在1906年有三万多个价格从20法郎到3000法郎不等的这种塑像被售出,大部分都由七或八个基本图形构成。马赛出产的基督诞生塑像用意大利的黏土制成各个人物,特点鲜明,尤其受欢迎。
  在圣诞树被进口到法国之前,许多法国的观察家们都表达了对德国风俗的看法。非常奇怪的是,他们的口吻充满了感伤的怀旧色彩,其实圣诞树正是已经不再时尚的古老的法国风俗。1830年时的法国,尤其是巴黎,当时的那一代人已很少关注这样的古老风俗;而德国人正相反,他们是尊崇国内民俗的模范。
  连部分法国人都承认他们自己不太懂得如何营造好节日的气氛。在德国,礼物“从天而降”,被基督的孩子们取走。照着德国人的样子,法国人也可以做得很好,并且使岁末的节日成为几代人在炉火边相聚的大好时机,对于祖父母们来说尤为如此。
  在1830年和1849年,人们的论调是一样的,都赞成将岁末节日私人的一面发扬光大。感受到两次大革命(一次是在1830年,另一次是在1848年)的结果,作家们在社会公众生活的不稳定性和家庭生活的稳定性之间做了一个对比,记者们在1849年总结道:“家庭的欢乐是唯一的幸福,革命永远也无法把它从我们身旁夺走。” txt小说上传分享

早、中、晚(8)
1866年,居斯塔夫?德茨对一个家庭的新年庆典做了详细描述。新年那一天的早上7点,小宝贝挠抓着父母的房门祝他们新年快乐。他的爸爸把他放到大床上,仆人引燃了炉火,一切都温馨惬意,大家交换着礼物。对于德茨而言,家庭中的幸福时刻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所有类似的欢乐都以独特的热烈方式浓缩在新年这一天当中。到1866年时,已没有必要再引用德国人的范例了。德茨对那一天活动的描述,就好像他们是在遵循一个久已有之的风俗习惯。家,是不可替代的弥足珍贵的幸福源泉,对于这一点,人们已越来越肯定。在节日的礼仪中,孩子们成了主角。
  利特雷在1869年将“年夜饭”定义为“在午夜尤其是圣诞节的晚上吃的一顿特别的饭”。他没有提到动词“吃年夜饭”,对新年的夜晚也没说什么。我找不到任何关于12月31日晚上的家庭庆典或晚餐的信息。福楼拜曾回忆起等候午夜来临时的情景,有时抽烟,偶尔还会想到中国。
  天主教家庭集体进行午夜静候,然后吃晚餐。由于在圣诞节前夜给仆人放假已成习惯,因此这顿饭非常简单,包括两个传统的菜肴:一种是和华夫饼干一起吃的香草麦片粥,再有就是烤香肠。也有火鸡这样的冷盘,饭后甜点是冷冻的糕饼和冰冻果子露。
  为圣诞节而准备的糕饼各式各样——华夫饼干、玉米粉薄饼和卷边果酱馅饼。地方的风俗很多,各有不同,但却没有今天在法国最为流行的圣诞糕饼——圣诞节原木形大蛋糕。在19世纪,每家唯一的一只圣诞节原木形大蛋糕在圣诞前夜被置放在炉火上,并且整夜烘烤着——这是一项古老的乡村传统,人们整夜不睡,然后在圣诞节的早晨迎来破晓。
  送节日礼物最初是天主教的风俗,在19世纪下半叶时,演变成为一项宗教庆祝仪式。到20世纪初,几乎人人都加入到互送节日礼物的行列中来。节日为家人和朋友找到了一个团聚的理由。火鸡和烤香肠依旧在礼物的清单上,但热乎乎的肉煮清汤代替了香草麦片粥,而法国人采用了英国布丁(一种以面粉、牛奶、鸡蛋等为基料的糊状甜食)作为圣诞的象征。所有的杂志上都会刊登制作英国布丁的处方。传播到法国的另一项英国风俗是在檞寄生小枝下接吻(檞寄生是桑寄生科的美洲寄生子属植物,其小枝常用作圣诞节悬挂饰物,按西方风俗,只要是站在此小枝下的女子,男子都可与之接吻,译注)。
  新年礼物是在1月1日互送礼物的一项古老传统。这项风俗后来演变成主人有义务在新年时发送红包给仆人、看门人、邮差和其他人等,这项义务使每年的第一天成了耗费昂贵的痛苦体验。报纸强烈讽刺这一风俗,认为人们的友谊已维系于小小的礼物之上。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新年礼物是人们指在岁末的长假期中互相交换的各种礼品。一些作家,比如格兰德梅森,就试图在1892年开出处方,确定送每种礼物的恰当时间:圣诞节送小礼物给孩子们,新年那一天送新年礼物给成年人。但事实上,大人们在圣诞节时也互送礼物,而孩子们也会在新年时送礼物。最终,所有的礼物都不加区分地被看作是“新年礼物”。
  在圣诞前夜,法国的孩子们会把他们的拖鞋放在壁炉前,希望第二天早上其中能塞满礼物。被谁塞满呢?是不会说话的耶稣还是圣诞老人?信谁的都有,但一点点地,圣诞老人占了上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早、中、晚(9)
罗伯特关于正确命名的词典告诉我们,圣诞老人最初在19世纪下半叶出现在欧洲,美国人将其引入,这是一项商业创造。毫无疑问,商业上的考虑为圣诞老人的成功推力不小,但圣诞老人并不是传播者发明的,其原型也许是圣尼古拉(小亚细亚米拉教主,是儿童、海员及一些国家和城市的主保圣人,在美国和英国是圣诞节的主保圣人,译注)。圣诞老人很可能是被斯堪的纳维亚和德国移民引入美国的,并在那里变得商业化了。圣诞老人在19世纪初在巴黎确立了其地位,并随着时间推移一步步扩大了其影响。1804年出生的乔治?桑曾叙述过她童年时的圣诞节:“我无法忘记的是我对那个小小的圣诞老人深信不疑,他是个长着白胡子的、和蔼慈祥的老头儿,我确信他会在半夜时顺着烟囱下来,在我的拖鞋里留下一份礼物,我会在第二天早上发现它。午夜!孩子们一无所知的幻想时刻,他们被告知时间太晚了不能再醒着不睡了。为了在那个小老头儿出现前不至于睡去,我付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我非常渴望见到他,也有些害怕。但我却总是熬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于是第二天一睁开眼就马上去看壁炉边的拖鞋。我迫不及待地光着脚跑过去占有属于我的财富。那永远不会是什么华贵的礼物,因为我们并不富裕,而仅仅是一个小甜饼或是一个橙子或是一个漂亮的红苹果。但对我来说它是如此珍贵,以至于我都不忍心吃掉它。”
  圣诞老人与基督的诞生没有任何关系,天主教会长期以来一直反对他所扮演的圣诞角色。天主教徒假想着在圣诞前夜带给孩子们礼物的是耶稣。但耶稣代替不了圣诞老人,教会无力阻止红衣、白须、挎着一大篮礼物的圣诞老人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只好把他说成是耶稣忠实的信使、对善良行为进行褒奖的朴素道德的师长。
  在12月份,按照传统,报纸通常会设专栏向读者们提出礼物方面的建议。这些主意中有许多是与送给女性的礼物有关的:双人座椅,缝纫台,闺房中用的小装饰品,彩色的、有香味的、平滑的信纸,以及样式奇特的拜访卡。“为女人准备一份好礼物”,也许会有人这么说,但绝不会有人对男人的礼物说出同样的话;在19世纪,尚不存在专门的男性礼物,顶多这个礼物是“男女皆适”的。这种专门类别礼物的缺乏并不意味着男人收不到礼物,只是说人们不会专门谈论这个话题。
  在1863年,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一个小型的舞台玩具,上面“不用明显地附加装置,就利用小纸片做的人物造型来模仿一种亚洲人的舞蹈”。其他的玩具则模仿现实:运转的水磨,会唱歌的鸟,穿着裤子并且“准备结婚”的洋娃娃。玩偶始终很风光。填充熊在20世纪初问世:泰迪,美国的玩具熊,1903年;马丁,法国的玩具熊,1906年。
  尽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会很自然地追随时尚,但近来人们已经开始赋予礼物文化价值,有评论说:“很好,在1月1日的庆典上,美观的书籍正慢慢取代浪费而又无聊的东西。”报刊杂志已列出了不少适合做赠品的书籍清单。
  小姑娘们会在她们的日记中记录下她们自己和伙伴们所收到的礼物。节日礼物不仅是快乐的源泉,而且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那份记忆将是孩子们终生的财富。大人们对自身童年的向往也将这种怀旧的情感传递给了他们的孩子。

早、中、晚(10)
孩子们对父母的新年问候就好像是作为收到礼物的一种交换。在1877年12月29日,伊丽莎白?阿里吉写道:“我们也为爸爸准备了新年礼物。皮埃尔、阿梅利和我将为他表演木偶剧。”
  在新年第一天,人们会拜访关系比较近的亲戚,送上新年的问候:父亲和母亲、伯父和伯母、兄弟和姐妹们,大家都会互相拜访。晚间的时间则是专门为祖父母和长辈们预留的。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是拜访表兄弟姐妹和其他的亲戚,第二个星期是拜访亲近的朋友,1月份其他的,则是拜访熟人。简而言之,有许多的拜访要进行,有许多的贺卡要写。
  为了尽量避免拜访不成,很多人乐于派一个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