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边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边军-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参加宴会了。

    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高竖着朝冠,一缕山羊胡须发皆白,人显得很清瘦,不过一双眼睛显得格外有神一直盯着走进来的老管家袁寿,这个人正是当朝的太尉袁隗。

    不等袁隗说话,坐在他左手第一位的中年人就站了起来对着袁隗躬身一礼问道:“家主,这杜侍中是您请来的吗?怎么这么晚才入席?”

    袁隗只是稍微瞟了一眼站起来的袁平疑惑的说道:“次阳今日宴请的皆是我袁氏的门生故吏,他杜诗如今是何大将军的座上宾,族中在朝为官的有数十人,今日是咱们袁家的家宴,你觉得次阳会请他吗?”

    说着话袁隗的眼睛就看向了中年人身侧的袁成,而袁成也毫不畏惧的和袁隗对视起来,坐在第三位的袁逢看着两人的对视就知道,袁成还在为他的儿子袁绍没能入北军为官而记恨着他的弟弟,怎么说袁逢和袁隗都是一母所生,见气氛有些尴尬,袁逢站起来微笑着对袁隗说道:“兄长,您看二兄也不是如此不稳重的人吧!这人不管是咱们请的还是不请自来,咱们都要尽到礼数才好。尽管杜家曾和咱们争夺过云中太守的职位,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人都来了,咱们要是将他拒之门外得罪的就不是杜诗而是整个杜家了!”

    “得罪他又能如何,如果不是杜家,韩叔父也不会至今还在汝南做县令,依我看这仇都已经结下了,人还是不见的好!”

    还不等坐在主位上的袁隗说话,只见左手二排的末位上刷的就站出一个人来,这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着一套锦袍,面白无须,这个人正是袁成的儿子袁绍。(这里说一下,袁绍虽然是袁逢的儿子,可是历史上却是在小时候就过继给了无子的袁成,所以这里就以袁成的儿子出现,至于袁家的几个人,从史料上看袁成在180年就嗝屁了,现在出现只是为了剧情需要,还请谅解!)

    “大哥说的不错,今日早朝虽然是阉宦从中作梗,可是这杜家明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咱们这就去把他赶走!”坐在袁绍身边的另一名年轻人说着话站起身来就要拉住袁绍往外走。

    “回来~!”

    坐在主位上的袁隗对着结队而去的袁绍袁术兄弟就是一声大吼!而后看了看左右几十名同僚笑着说道:“看来咱们举荐本初为骑都尉一点都没错啊!这样的性子不去军中实在是有些浪费了!”

    “哈哈哈~!”

    前来赴宴的都是袁氏家族的嫡系,对于袁绍和袁术的性格都有所了解,见袁隗如此说也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可是这笑声传入袁成的耳中却是那样的刺耳,袁隗这句话的意思看似是在褒奖他的儿子,可是实际上却是将他贬的一文不值。

    “为什么?”

    以袁家今时今日在大汉的地位还用得着他们去做军中莽夫吗?这一次之所以帮袁绍弄这个骑都尉的位置也只是想以此为踏板入朝为官的。

    而袁隗连看都没看袁成对着管家袁寿温声说道:“远来是客,请他进来吧!”

    “诺~!”

    看着袁寿不断消失的背影,这时候不仅是袁氏兄弟,就连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感觉有些异样了,因为自从三年前朝中的几大家族分裂之后,他们还从来没有到别家赴过宴,更别说是这种家宴了,现在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个杜诗是干什么来了,如果仅仅是想要表达善意那么杜家大可以在今日的朝会上力挺袁隗,可是他们明显没有这么做,那他现在来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众人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杜诗也终于来到了大家的面前,这是位年近六旬的老头,只有五尺多高,整个人看上去精瘦精瘦的,只见他走入厅堂之后看了看数十名前来赴宴的大笑官员,而后笑了笑对着袁隗躬身行礼说道:“下官杜诗参见太尉大人,也见过各位同僚!”

    “哼~!”

    很明显杜诗在这些人里的人缘并不好,在坐的人至少有一半直接侧身躲过了他的行礼。

    “不请自来有违礼法,现在杜侍中可是大将军门下的红人,可千万不要和吾等为伍才好,不然大人的前程堪忧啊!”

    中书监令赵敬更是对杜诗直接嘲笑着代主下了逐客令。

    “哈哈哈~!”

    没想到杜诗听了如此挤兑的言语不怒反笑,笑过之后他看着袁隗大声的说道:“我这只有一句话,如何决定就看太尉大人的了!”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少自命不凡,信不信老子将你直接扔出去啊!”

    这会说话的变成了东门都淳于琼,听他说话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莽夫。

    杜诗只是转过头来轻蔑的扫了一眼淳于琼,随后就一脸认真的看向了袁隗,而袁隗看着宠辱不惊的杜诗也笑了起来,一副亲切的口吻说道:“没想到都这么多年了,你杜曹元的性子还是一点没变,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杜诗并没有立刻回答袁隗,而是十分写意的往两侧看了看,袁隗见杜诗的这个动作就知道他要做什么了,不过今天来的都是袁氏的嫡系,在袁隗看来杜诗来能有什么事,大不了也是一场交易罢了,对于这样的事情袁隗觉得完全就没有隐瞒属下的必要,他看了看左右对着杜诗笑着说道:“杜侍中难道不知道?今日可是老夫设的家宴!”

    见袁隗主意已定杜诗也不再说什么了,他抬起头来看着袁隗恭敬的说道:“大人可知张让和何大将军为何会这么快就将蔡伯喈调回朝中吗?还有您又知不知道为什么吾子杜林会被任命为青州刺史呢?”

    而袁隗虽然对于今日早朝会出现这样的变故有些不解,不过他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是什么原因,所以他这才急招袁氏家族的嫡系来商讨对策,此时虽然对杜诗这样近乎于炫耀的卖关子有些不解,不过以他对杜诗的了解他不可能是为炫耀而来的。

    “此话怎讲?”

    坐在袁隗下手的袁逢明显也充满了疑惑,不自觉的就询问起了杜诗。

    看了看周围的宾客和袁逢一家人,杜诗苦笑了一声说道:“原本我也十分不解,直到我回府之后犬子派人带回来一句话之后我才知道了原委!”

    “什么意思?难道边地出事了?”

    看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杜诗,袁隗的脸上明显有些紧张,虽然朝中各个势力内斗不断,但在对待外族的意见上却是惊人的统一,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除了汉人,所有外族都是茹毛饮血的未开化之人,要是边地上出了事那丢的不仅是皇帝的面子,更是他们这些朝中大臣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这是一种近乎于偏执的“汉族优越感”,因为自汉武以来,大汉对待外族的办法从没有安抚过,一旦有叛乱就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剿灭,如果有可能更会斩尽杀绝!”去年被乌恒中郎将夏育剿灭的一部乌恒人就是铁证!

    杜诗只是苦涩的笑了笑,看了看袁隗一字一顿的说道:“小儿来信,三年前遗失的珍宝献身云中!”



………【第九十七章风雨欲来】………

    “唰~!”

    “咣当当当~!”

    袁隗听到这句话之后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就连他手中的酒樽都掉在了地上,黄色的酒汁散了他满满一身,可是他却犹如没看见一样的盯着杜诗,脸上也因为激动和不信而通红通红的,他看着一脸苦笑的杜诗满脸震惊的问道:“此话当真?”

    杜诗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下官已经将传信的老仆带来了,太尉大人若是不信,那就自己问吧!”

    “快传~!”

    看着不断焦急渡步的袁隗,已经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的袁逢站起来对着袁隗大声说道:“兄长,还是我亲自去把他来过来吧!”

    “嗯!也好,坐我的车去,一定要快!”

    “嘶~!”

    前来赴宴的人群在袁隗说出用车的时候明显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在太尉府有资格纵马乘车的就只有几个人,现在却用马车去接一个下人,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很明显这里的大部分人还没有明白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他们都是最近两年才从地方调任到京师的,可是这里面也不乏在京多年的老人,一阵交头接耳之后所有人都震惊的看向了门口。

    时候不大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就由远而近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过后袁逢手拉着一个老者进到了厅堂之内。

    “福伯,将事情的原委讲一次给大人听!”

    “诺~!”

    见自己的主子杜诗说话了,福伯也顾不得多日的辛劳开始讲了起来。

    “我家少主初见那个人的时候并未认出,因为当时正值大军凯旋,而他又身着重甲,所以没有看到他的容貌。后来是少主和蔡邕一起探病才现了异常……………,本来少主是命我即刻回洛阳的,可是后来又担心认错所以就留下确认了几天,直到曹少卿屈身他麾下任长吏少主才开始确定,而后更是买通他身边的人看到了囚牛玉佩,这才让我马不停蹄的回来报信。”

    等福伯将事情的原委讲述一遍之后,整个大厅里是落针可闻!袁隗看着福伯认真的问道:“你是说他如今匿名刘武,从杂兵营做起,直到现在的军侯之位?”

    “不错~!”

    “那武泉之战真是他带着几十人打赢的吗?还有他单骑冲阵独杀数百人可是真的?你们可曾确认?”

    “禀太尉大人,此事千真万确!我们不仅在他手下生还的士卒中做了调查,就是那些被救的两万多汉人都异口同声的讲出了他的事迹,在如今的云中你只要拉出一个人来他就能将始末讲出来!”

    “好!好啊!”

    “哈哈哈~!”

    “天佑大汉终于出了一位英主!能隐忍到今天而不漏一丝一毫的踪迹,又勇猛如斯他才多大,如果老夫没记错的话他才只有十三岁吧!”

    看着形若癫狂的袁隗,就连一直和他不对眼的袁平都笑了,他大声的说道:“三弟你记错了吧!要是为兄没有算错他过了今年才十三岁!”

    “哈哈哈~!”

    大哥说的不错,袁逢大笑着附和着袁平,随后又一脸戏谑的说道:“可笑阉宦和屠夫何进竟然派了几个守家之犬就想神不知鬼不觉的让他消失,殊不知他能隐忍到今天又怎么会惧怕这些暗箭呢?我料他们此事必败!”

    “嗯~!”

    刚刚嘲笑完何进,袁逢这才想起来何进身边的红人杜诗还站在那里呢?看着杜诗袁逢一时还真不明白杜家是什么意思了,按说如今杜家已经投靠了何进,他又怎么可能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袁家呢?更何况阉宦和何进又是如何知道刘武身份的?

    看着盯着自己的袁隗,杜诗就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一样沉声说道:“太尉大人太过乐观了,阉宦是如何知道的这不难猜,此事出在现任的云中校尉张淮身上,而何进是如何知道的这就涉及到家丑了,家门不幸我那位大兄已经死心塌地的为何进效命了,小儿一时大意将消息传给了他的儿子度辽将军杜真,如果再加上马上上任的云中太守张邈和武泉县令何会,还有已经上任的云中东部都尉何振,那不管皇子殿下如何了得都必死无疑!”

    而袁隗只是看了看杜诗轻声的问道:“杜侍中一家不是很得大将军看重吗?怎么现在…”

    “哎…”

    杜诗伸手打断了袁隗的话沉声说道:“太尉大人不要忘了,我杜家是中原望族,怎么可能会委身于屠户出身的何进,这一切都是情非得已罢了,咱们之所以会形同陌路不正是因为太子的人选吗?既然庆皇子还在世,那咱们还有分歧吗?”

    袁隗看着杜诗那清澈的目光叹了一口气说道:“杜大人言之有理,老夫之所以让两个侄儿去刻意讨好何苗也是这个原因,以如今的形势展下去咱们即使反对也是无用,既然如此也只能委身事贼了,不过既然庆皇子还在,那这些人就全成了陪衬,尽管曹宋两家实力大损,可他们毕竟还是中原望族的代表,我们世家大族想要将阉宦和外戚踩在脚下掌天下之权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让庆皇子即位太子,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坐在末尾的袁术听了袁隗的话再次站了起来,他看着袁隗满脸不信的说道:“可是叔父,刘协有阉宦力挺,刘辩有何进撑腰,咱们就算是有些实力也斗不过他们啊!”

    “呵呵~!”

    袁隗轻笑了一声看着袁术欣赏的说道:“没想到公路也长进不少,我们世家大族短时间内是无法与阉宦和外戚抗衡,可是公路也太小看我们的实力了,咱们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一盘散沙那是因为谁都不会听谁的,可是在三年前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