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就与你们的那位战先生择机见一面,但是,我想见面的地点不会是在德国,也不会是在中国大陆,德国的情形你也知道,美国人盯着我们盯得很紧,不是今天来催促我们提供技术资料,就是明天就要进厂来搬走设备,应付这些美国人,就很是棘手。”
“至于中国大陆,我是更加不会去了。”
“杨,你要明白,克虏伯公司多年以来只接受订货,还没有自己主动上门的时候,就算是曾经以闪电战横扫欧洲的第三帝国装甲部队,也得向克虏伯公司订货,并以能够使用克虏伯公司制造的武器为荣。”
碧萨娜说话的时候,碧绿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可遏制的神采,那是克虏伯的传奇,也是家族的荣耀。
“对此我非常尊重。”
“碧萨娜小姐。”
“贵家族是德意志军工的荣耀。”
不老杨附和道。
他不仅是在赞美克虏伯家族,实际上更是赞美碧萨娜本人。
碧萨娜?克虏伯,无疑是“德意志军工之花”。
他其实是一个非常会讨女人喜欢的人,人过中年却别有一种丰润内敛的讨喜之感。战红鹰派他专办各种涉外事务,倒也算人尽其才。
碧萨娜知道不老杨这句话是客套话,但听在耳中依然很是受用。
德国人就是这样一群民族自豪感和家族自豪感都异常强烈的人。赞美他们的家族或民族能赢得他们的最大好感。
就算现在是1951年,德国纳粹刚刚战败,第三帝国也才消亡不久的阴云笼罩之下,碧萨娜也与很多不屈不挠的德国人一样,还保持德国人特有的风度。
“杨先生,你真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人,那么,关于我和战先生见面的事宜,你就具体安排吧。”
在不老杨成功的“忽悠”之下,碧萨娜的语气和立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不老杨的称呼也从“杨”升级为了“杨先生”。
“碧萨娜小姐,您觉得香港怎么样?”
“香港既符合您不在德国见面,也不在中国大陆见面的要求,无论是您,还是战先生,去香港都比较方便,您看我这个提议怎么样?”
不老杨之所以想到了香港,是因为在朝战期间国际大环境十分紧张的态势下,香港确实是一处较为自由的地方,另外,必杀社也将移师香港,自己的任务是先到香港去打前站,顺便再安排一下“战碧会”,也比较方便。
“行,就在香港,杨先生,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碧萨娜答应了不老杨的提议。
………【235章 冒把傻气,焉知非福?】………
(肥书呼唤:求收藏!)
“既然碧萨娜小姐能够首肯,同意与我们老大会面,我回去这就与战先生汇报,并安排具体事宜。”不老杨道。
“那我就不送了,如今德国的情况复杂,外边有很多奸细和美国人的特工,还望先生多加小心。”碧萨娜道。
“您就放心吧,碧萨娜小姐,我绝对不会给克虏伯公司招来什么麻烦的。”
不老杨极有风度的略施一礼,权做告辞,离开了克虏伯公司的密室。
北京。
空军军营。
将“必杀社”的南迁事宜布置完毕之后,战红鹰就回到了自己的营房。
对于独孤笑他们的能力,战红鹰开始有了重新的认识。
看来这世间并没有绝对一无是处的人,只是看将他放在什么平台上罢了。
独孤笑的精心谋划之力,颇有水泊梁山军师吴用的味道,看来,高手在民间,说的倒是一点没错。
对于“必杀社”的成立,战红鹰也格外看重,这个组织不但能够“产钱儿”,还始终都在自己强力控制之下,这种控制的感觉是最为重要的,战红鹰尊重所处时代的大人物,但不会成为任何大人物的傀儡,这就是战红鹰,这就是战红鹰桀骜不驯的鲜明个性。
都说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战红鹰是个性强烈穿越难移。
不错,无论是在穿越前,还是在穿越后,战红鹰的起点都不算高,始终都是一个小人物。但战红鹰始终认为,那些大人物,也是从小人物开始的。越是小人物,越应该去奋斗!
代军长被撤的遭遇,已使他从最初的不解和愤懑,发展成为了愤怒和动力。
军职给我撤了,但能力没撤,才华没撤,野心没撤,热血没撤。
只要手中有钱、有人、有枪,就还是一方人物。
至于手下是些什么人,其实倒无关紧要,连飞行员都能带的军官,带帮道上混的混混那还不是轻松加愉快,小菜一碟吗?
想到这里,战红鹰又豁然开朗。
人生就是这样,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如果不是经历了“二次被撤职”的意外沉重打击,也许他永远都不会组织成立“中华必杀社”,更加不会像现在这样空前重视“必杀社”的各项事务。
其实,假若战红鹰抛开“改写朝战风云,助推中华腾飞”的穿越理想,只图过的富贵安逸的话,那么“必杀社”的势力,足够他到香港当个太平绅士,逍遥终老了。
但战红鹰终究不会放弃他的理想,一飞冲天不仅仅是他的春秋家国长梦,更是他的个人救赎之道,是他早已下定决心,始终都不会偏移的穿越奋斗之方向。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受到再多的挫折,战红鹰都能一笑而过。
总结前段得失,战红鹰不能不认为独孤笑有些话说的是有道理的,那就是自己有时也确实过于孤傲,没有很好的经营起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凡事也过于急躁,这才导致了两次被打倒,以后,至少要吸取两个教训,第一呢,就是还是要发展个人的实力,并多多结交一些有助于实现自己理想的实力派人物,成为自己的助力;第二呢,这种进京上书式的傻13的事情,以后,再也绝对不干了。
战红鹰躺在床上浮想联翩:现在回忆起来,进京谏言这种方式是有点很傻很天真,历朝历代的当权者对于上书者很少有好感的,主席就算是一代伟人,也概莫能外。
纵观中国近代史,张学良似乎也给蒋介石上过书,结果怎么样?
被软禁了。
所以,手握兵权的人给最高统帅上书,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被谏言的领袖他一定会怀疑:你小丫,要干什么啊?
兵谏?要造反?
你可能只是一腔热血只想着要助力中华腾飞,领袖他不一定这么想啊,他也许会想,这小丫总撺掇我出兵伐日、扩大战事,是何居心啊?是不是想要伺机在国内发动政变啊!?
战红鹰是越想越觉得自己进京谏言的做法是很嫩很幼稚,立誓以后,一定要用更加老辣低调的方法来贯彻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理想。
中南海。
菊香书屋。
“奇才啊!”
“一代奇才!”
“这可真是江山代有奇才出!”
“我们中华军事不愁后继无人啊!”
主席放下了手中的一份文本,兴奋地对周总理道。
他所撂下的,正是战红鹰那份在前线苦苦思索之后,勾画的“朝战新蓝图”。
“主席,你可很少这样夸一个人呢。”
周恩来总理双眸炯炯有神道。
“确实是好,这份报告写的确实是好啊!”
“恩来,你也看看。”
**说完,将战红鹰的报告递给了周总理。
“奇才!”
“确属奇才!”
周总理看完,也很兴奋。
他曾经当过**副主席,军事素养不是一般的深厚,当他看到战红鹰所说的夺取日本,以取得日本核电站的核原料,再断朝鲜半岛美军后路的计划时,也不禁剑眉舒展,身为中国人,谁会反对打日本呢!
况且战红鹰的这一报告,乃是有理有据,逻辑紧密。事实上,战红鹰之所以总想要将**军空军也来进来,就是为了在对日动手的时候不受阻碍,甚或是拉个帮手。
他的所有的思索,所有的探索,所有的求索,都是为了让中华腾飞!
“主席,仗要真的这么打,可就有意思了。”
“对于我国的利益那将是大大的,即便是我们这代人,多承受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周总理道。
“是啊,我也知道国内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朝鲜战争是斯大林把我们诳上了战车,而杜鲁门又把我们逼过了鸭绿江,我们在战略上是被动应战。而这个报告,则展现出了中**人血性十足的进取心。把南海问题,日本问题,一并解决了,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所以,这也是我为之击节叫好的理由啊!”**道。
“嗯,这个战红鹰不简单,是主战派军官的代表啊。”
“谁是中国最大的主战派?”**突然向周总理提问。
总理一时无言以对。
“我就是中国最大的主战派嘛!”
主席爽朗的笑道。
“主席说的极是,朝战之初不少人不愿打,不敢打,是主席坚持,才出兵朝鲜的。”
“所以说,这个报告我非常看好,战红鹰这个青年英才,我也非常看好。”
还有半截话,**并没有对周总理说,那就是他隐约觉得,战红鹰的身上有他年轻时的影子,那就是不畏任何强权,勇于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人,叫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曹操,一个是韩信,曹操这个人,你是知道的,那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贼,总之,是注定不会自甘寂寞的人物,而韩信呢,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
“难得主席这么看重一个青年将领啊。”
“主席,对于战红鹰准备如何重用呢?”
“重用!?”
“我已经把他的代军长给撤了!”
主席大手一挥,气势恢宏道。
………【236章 独步古今的巅峰权谋!】………
(肥书,求收藏!)
“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主席很是欣赏战红鹰,怎么又会将他给撤职了呢?”周总理道。
“年轻人有点儿想法是好事情,能够有这样的战略远见,更是好事儿,但我也担心他眼高于顶,脱离实际。”
“客观地说,他能够以一己的视野,提出这样一个朝战的战略,是很难得的,但是有一点他还没有认识到,那就是他这个战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也就是说,他这么打,朝鲜战争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以中国现在的国情,能够经受的起码?中国人民的承受能力,可以继续承受吗?这些都是问题。”
“事情哪里会有那么简单呦!”
“要是仅仅有雄心,就可以做成大业,那么金日成,也早就统一朝鲜半岛了嘛!我们也不必出兵朝鲜了,恩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主席分析道。
“主席说的极是啊。”
周总理表示赞同。
“我并不是完全否定他这个报告,但只有报告还是不够的,搞不好了,只能是空中楼阁,甚至是祸国殃民嘛!所以,我刚才说,战红鹰这个人,倒有点像是曹操曹孟德,有成为英雄能臣的可能,也有成为枭雄祸害的态势啊!”
“因此,我叫他先卸任,清醒清醒。”
“至于,将来能不能再用,那就看形势的需要和他本人的造化了。”
主席用深邃的目光看着周总理道。
“这个战红鹰确实是个人才,不用可惜了。”周总理道。其实,他也是战红鹰最早的伯乐之一,当初总理令孟竞创建隐龙空军特种部队的时候,特意大胆启用了战红鹰,这才有了战红鹰一路走来的赫赫战功。
“恩来,你所说的意思我也明白。”
“但,我的意思,你不一定完全明白。”
“如果,你还不是很明白呢,那你一定要明白。”
主席说了一番很有深意的话。
“你、小平,可以说在军界都很有威望,但为什么建国后,我没有安排你们从事军职呢?”主席问道。
“这一方面是形势的需要,一方面也是对你们的信任嘛!建国之初,发展经济,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很需要能打硬仗,能够适应新变化的得力人员去上!”
“只有当过大区领导人的人,才懂的什么是大区。”
“只有有过地方领导资历的人,才有可能胜任中央的工作。就连你和我最早也是从地方干起来的嘛!你在武昌领导起义,我在井冈山打过游击,这些,现在回过头来看,都是难能可贵的经历。”
“这些经历他战红鹰有吗?”
“都没有。”
“所以,我是有意把他下放下去,再锻炼锻炼、观察观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