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从黄巾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游从黄巾开始-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手持羽扇的儒士更是在张白骑的攻击下连连后退,行止甚至狼狈,平时依之为攻击利器的气运,竟然没有张白骑的多,最可怕的是张白骑也会儒家特有地气运攻击法,打得那儒士狼狈不堪,要不是袁术还被李傕率大军在后猛追,他一定选择落荒而逃了。哪像现在只能选择被动挨打,老师啊!您若知晓此间事情,还请降下一支援军来吧!

    好像他的运气还不错,东方烟尘滚滚,无数地黄巾士兵如同破革败絮一般,被摧枯拉朽地击穿,一只赤衣赤甲的骑士出现,当先一员大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一张国字脸微黑,那双微眯成一条细缝的眼,不时地闪现一抹精光,双手各持一把宝剑,威风凛凛,麾下之军言行令止,动作如一,一看就知必是一股强军。

    袁术看到那人不由地大喜,高声喝道:“孟德兄,速来相援。”



………【038 黄巾骑兵的威力】………

    广宗城,漳河东岸,两股骑军各自卷起一股烟尘朝着对方冲去。

    黄色一方宛若一座移动的大山一般,上万人的气势凝成一股,在幽魂白骨幡在地带领下,朝着那赤色的一方撞去。

    那赤色的一方也不畏惧,当先的大将长啸一声,带着整个骑军排成锋矢阵形,毫不畏惧地朝着对方冲去。

    当两股浪潮相距两百步时,黄色的汪洋中飞出一蓬乌压压地箭雨,朝着赤色烟尘中扎去。

    “小心,那是大黄弩所发的弩箭。”袁术在一旁急吼道。

    那赤色大将那微黑的脸上一片紫黑,暗骂道:“尼玛的袁公路,坑哥呢?现在才说,不晚了吗?”

    还没等他骂痛快,那蓬箭雨就扎进赤色骑兵中,当场就有上百人被扎成马蜂窝,然后被身后急驰而来的大军碾成肉酱。还有数百人身插数支箭矢,由于没有插到要害,依旧挺在马身上,可战斗力大减。

    那大将眼中精芒一闪,黄巾军中怎么又这么竟善骑射的骑士,莫非张角这个逆贼勾结了境外异族不成?

    两百步看似远,在高速奔腾的骏马蹄下,尤其是这种异种骏马的蹄下,可以说是瞬息而至。

    黄色汪洋如同一座大山狠狠地撞进那赤色浪潮中,那赤色浪潮率先被撞进去大半,无数地残肢断骸在剧烈的撞击下,在空中飞舞的温热血液染红了那白森森地大幡,无数地惨死的幽魂被生生地吸扯进大幡内。用血肉生魂来淬炼这等左道宝物,效果果然明显的很,那大幡上的洞孔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合着。

    那赤衣赤甲的大将甫一进入那黄色汪洋,就像被卷进了黄色大海中一样,黄衣黄甲的骑士消失不见,只有那弥漫地黄光,黄光内不时地飞来一只大戟,或者是一把古怪的大刀,威力巨大。

    要不是他已经是炼骨期巅峰的兵士,还有修到名士境界,加上骑都尉的果位的加持,恐怕他此刻已经被无数突如其来的长戟大刀打落马下,化作黄色汪洋下的肉酱了。

    那赤色大将在亲卫拼死自爆的掩护下,奋力杀出黄色汪洋,直冲出黄色汪洋数百步后,那赤色大将才蓦然回首,跟随自己而来的三千骑军,此刻只剩数百人,还人人挂伤。

    可恨呐!袁公路,可恨之极。

    那赤色大将狠狠地瞥了一眼那黄色汪洋,抬头去望袁术,可哪里还有袁术地影子,那赤色大将恨声道:“撤!”一提马缰,座下的灵兽爪黄飞电,顺着漳河望北方而去。

    其实也不怪袁术胆小,当赤色大将的骑军被黄色汪洋覆盖时,他也吩咐保护自己的剑师去替赤色大将劈开一条生路来。虽然他看孟德兄不是很顺眼,可是人家毕竟是为了救自己而丧身于黄巾骑兵阵中的吗?

    那剑师劈空一剑,虚空慢慢地被挤压到黄色汪洋地上空,却被一层黄色气罩挡住,连一丝涟漪也未留下。

    那剑师脸色霎时变得煞白,好诡异地军阵啊!就算是上万炼骨期兵士聚在一起,自己这一剑也能灭去数十位,这如今连一层涟漪也未荡起,当下提起袁术,转身而去。他只是被袁术骗来刺杀张角的,如今正主还没见着,他当然冒死去救一个不认识的人,再说他的剑法只适合刺杀,对于上阵厮杀还不行。

    袁术倒也不矫情,毕竟大家都尽力了,总不能让我这个袁氏嫡子为了一个阉宦子,就拼掉性命吧!老子可没那么傻?

    李傕看着被提走的袁术,还有狼狈而逃的赤色大将,第一次志得意满地仰天狂笑,痛快痛快啊!一击之下斩杀数千炼筋期兵士,将幽魂白骨幡修复了一半,这等好事他巴不得多来几次。李傕眼中尽是疯狂嗜血之色,看着东方逶迤而来的黄巾败军,眼珠子一转,嘴角微撇道:“司仪大人,我们是等在这里,静等败军们一一退回,而是前去接应一下。”

    李傕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是清晰的传进每一个人的耳中,那些黄巾骑士虽然满眼战意,可依旧望向张白骑。毕竟黄巾力士是大贤良师的卫队,而他们这些黄巾骑军也分属黄巾力士,属于黄巾力士的候补。他们虽然地位尊崇,战斗经验也算丰富,可是整体作战却少的可怜,更被太平道内部戏称为“贵族卫队”。

    言下之意,就是衣着华丽,中看不中用地装饰品。

    张白骑瞥了身后骑士们一眼,然后目光灼灼的看向李傕,李傕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别过头去。

    张白骑自然知道李傕的深意,而李傕也没有藏头露尾的意思,光明正大的说,你说去接应,咱们就接应;你说不行,咱们呢就按兵不动。那些追兵李傕很想拿下他们,可是大贤良师即将在广宗和官军决一死战,还怕没立功的机会吗?

    “去看看,也好?”张白骑看了一眼逶迤而来的黄巾败军,他们相互搀扶,相互帮忙,一路走来能丢弃的都丢了,唯有手中的兵器为丢,这些就是太平道最宝贵的财富,只要修养一段时间,他们就是黄巾最精锐的部队。去接应一下,保留更多的火种,没什么不好的,张白骑没有理由反对,况且大贤良师派李傕来指挥大军,掩护黄巾败军的后撤,或许就有这层意思。

    那剑师提着袁术,往东走了近百里才看到一座庞大军营,军营内的大纛上绣着一个斗大的汉字,大纛的边上绣着几个小字“汉北中郎将卢”。

    那剑师看着袁术站在大营旁,不说进也不说不近,剑师搞不懂他在做什么?但也没问。

    许久一股烟尘荡起,不一刻一彪军至,当先一员大将,身穿白色鱼鳞甲、蛮狮盔、锦丝玉带,手提一柄长杆大锤,锤上凸起无数长刺,甚是诡异。

    这好像不是天朝之物,那剑师目光灼灼的忖道。

    而袁术却一脸灿烂笑容地说道:“宗护郎好久不见呐!还识的故人否?”

    那大将闻言一愣,随即脸上出现一抹迷惑,随即大笑道:“我倒是谁,原来是袁二公子,二公子近来可好。”

    “甚好。”

    二人一番寒暄,不外乎,你爹、你叔好吧!好,您呢,也不错,之类的。然后就堂而皇之地混进了官军大营,说来容易,可是没有袁氏那么大的名头,说不定自己连靠近大营的机会都没有。那剑师如是想到,甚至想就此投靠袁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什么都要,什么都求,夜色口拙,只能很直接的说。



………【039 招安大贤良师张角(五更)】………

    五更一万字姗姗来迟,但夜色真的尽力了。实在抱歉,新书期间爆发就等于自杀,可汐夜没办法。啧啧!求些票票和收藏。

    夜幕缓缓降临,广宗场外燃起点点篝火,广宗城外十里之内的已再无一个伤兵出现,可十里之外却依然有无数地孤魂野鬼,还有落单的义军在外,朝着广宗地方向艰难的前行着,幸好已经没了官军的追杀队伍。

    一下午的的时间,李傕率军来回奔袭数千里,将一些伤重的人员及时送回广宗城,直接击溃、泯灭十数股官军追杀,每一股多则五百人,少则百余人。就是这样的队伍,在黄巾败军的屁股后面追杀,数天来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不下十条人命。

    人命从来没有这般不值钱过,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杀人比屠猪狗还要容易,还要赚钱。

    而点点地篝火映衬着一丝丝从地底冒出的黑气和幽魂厉鬼,依旧不停歇地朝着广宗城凝聚,这业力没边没沿吗?

    而广宗城内的县廨内,灯火如明,一队队黄巾力士精神抖擞地戒严着,宛若一具具精密地机器一般,不知疲倦,不懂得耍奸偷懒。

    忽然一股清风拂过,一队黄巾力士立刻将周围的各个地方搜索一遍,见无异样,才开始新一轮地巡逻。

    微风中一声淡淡地叹息,似有似无地响起,随即湮灭在低不可闻地诵经声中。如果不是道教核心门徒,一定听不出来这是来自那部经书。

    一阵清风随着诵经声而去,直到县廨的后殿内,三百黄巾密卫在后殿的殿门前祭台上,诵读着各自的经文,每百人诵读一样经书,听人听得玄妙至极又晦涩难懂。

    那祭台上只有一座圣像,那圣像须发洁白,双眼如神,宛若活了一般,圣像座下一只青色神牛,那青牛低眉顺眼,一副恭顺状,倒是那副牛角熠熠生辉,夺人神魄,一旦与之对视,双目不由自主地深陷角上。

    一旦跨进后殿内,就有一股朗朗地经文声出现,那些经文转进那圣像的耳中,圣像头顶却出现一道道紫色经文,传进后殿内。

    好精湛的空间规则,大贤良师张角名副其实也。

    那清风随着经文传进大殿内,只见大殿内一团幽光闪现,无穷地黑气倒灌下来,那幽光上下皆是黑气萦绕,没有一丝气运的赤色和功德黄光。

    这,这还是人吗?每个人生下来,至少会有一点气运,父母给予延续香火的希望,就算孤儿也会有那么一点气运,更何况是天下闻名的大贤良师,怎么会一丝气运也没有?数个月前,他明明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气运,那么多气运值去哪了?

    “阁下,还想等到什么时候呢?”

    那团幽光突然看向殿内一处不起眼的空间,大贤良师那充满诱惑和威严的声音响起,随着大贤良师的声音响起,大殿内突然出现数股强大的气机。

    不好?有埋伏。好一个张角,竟然以自身为诱饵,引诱我们前来攻击,心思真的细腻到了极处。

    那道清风急忙朝殿侧一旁飞去。

    砰!那道清风本想穿窗而过,没想到却撞上铁壁铜墙一般墙上。

    清风消散,现出一个身穿青衣的儒生,那儒生见自己露了原形,也不慌张,对着那团幽光一礼道:“伯希兄,数载不见,尚安好否?”

    汐夜一愣,屈指一弹,漆黑地大殿闪现数十道火焰灯,呈八卦阵势把自己围在中心,接着昏暗地灯光,看着那青衣儒生,细细揣测,许久才长叹一声:“往事已矣!斯人尚在,物是人非也。某已不记得足下矣!”

    那青衣男子脸上涌现一抹红晕,好呀!你不认得我了,这借口很不错,也很强大。

    “哈哈哈!伯希兄乃贵人多忘也,某乃颍川刘陶是也。”

    颍川刘陶?汐夜搜刮了好几遍脑袋里的三国人物,也想不起这人是谁来,枉他纵横各大中文网数载,遍览三国小说,竟然不记得一个叫刘陶的人物,看他说话的模样,他应该很牛叉啊!不该呀!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来刺杀自己的,先杀了再说。

    “呵呵!尔看某如今的模样,如何还记得足下,没有走火入魔就是邀天之幸啦!”

    “看来伯希兄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不若让陶为伯希兄指一条康庄大道,何如?”

    “说来听听,正好我也厌倦了这无边业力的侵扰,如能破去自然最好。”

    刘陶满脸笑意盎然的道:“如此甚好,以某愚见,伯希只有投靠朝廷,受紫微帝气的遮护,说不定能逃此一难?”

    “紫微帝气?”汐夜有些不敢质疑地说道。这紫微帝气真能解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可是自己体内不是有了建安公主提供的紫微帝气吗?虽然他能纠结于两股仙光当中,亦能在这黑气游走自若,可是他能吸收这无边业力啊!

    刘陶看着汐夜有几分意动,再次劝慰道:“伯希兄可能还有所不知,那王莽也是一业力冲天者,他推行无数地新法,虽然动人心魄,却也得罪了百家子弟,接下无边的业力,不是他死,就是我们的道统被灭。面对百家学说的围攻,他靠着篡夺了孺子婴的地位,生生地活了十五年。”

    刘陶说完,看了汐夜一眼,见他神色大动,又道:“虽然,某不能给予伯希兄足够的紫微帝气,但是尚能表举为国师,同样享受紫微帝气的眷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