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戾太子重生-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候好乘虚而入。当然,这些汉朝还不知道,他们知道的是与羌人的谈判破裂,羌人已经集结待命准备开战了。

    别一方面,南越国也出了事。以南越丞相吕嘉为首的当地宗族发生叛乱,借口樛太后与汉使安国少季私通,杀了南越国主赵兴、樛太后和安国少季,之后立赵兴同父异母的哥哥赵建德为新国主,又派人通知赵兴的弟弟,在苍梧的秦王赵光做好抗击汉朝的准备。

    被路博德安排在零陵的济南国相韩千秋与樛太后的弟弟樛乐率军两千打着为南越国主报仇的旗帜直击番禺,一路上许多南越人都打开城池投降,并加入韩千秋的部队,可当他们进入番禺以北四十里时遭遇吕嘉军的伏击,南越人纷纷倒戈,韩千秋、樛乐及其部下全部战死。

    “两件事怎么赶到一块去了?”张全听完刘据的介绍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怪不得如此紧急地让各营都做好准备,而且大将军和霍光两人决口不提,原来是怕影响军心。

    “这么说北军和南军都要出征了?”张全猜测着下一步的行动,这样的情况的确需要不少兵力。

    刘据摇摇头,对他说:“不可能的,南北两军有超过十万的军队,不过还要对付匈奴可能发动的进攻,同时留相当一部分军队在长安可以起到震摄的作用。虽然两个地方共需要十到二十万军队,不过可以从其它地方调集。”

    “你准备去哪?”刘据说完突然问张全,“你要好好想想去哪个战场比较合适。”什么算是合适,刘据没有明说,不过张全明白,合适不仅是要帮助朝庭打赢这一仗,更重要的是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利益。

    张全一下还真拿不定主意,他对两个地方的自然及军队各方面的情况都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哪里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刘据见他半天没下决定,就帮他分析了一下:“西羌之战可以很快平定,但之后数百年都会再生事端,南越国道路不畅,不过我们如果水陆并进,也能在年内将其彻底平定,无论去哪都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我想去西羌,不过如果有可能我还想派一支部队去南越参加作战。我只想让他们积累经验,能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作战。”张全还是希望有可能的话进行特种作战,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刘据点点头,既然张全拿了主意他就不必再说了,毕竟打仗的事张全要比他懂得多。刘据问他:“这个我尽力,不过要看今天的比试结果了,如果你带队出征,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张全想了想,说:“其他东西我都和李仲元说了,不过我那马太少,而且人手不足,最好能补充到三千人以上,这样我就可以有了后备兵源。”

    “好,这两件事我来办,应该没什么问题。”张全的这两个要求并不过分,刘据答应也很爽快,“关键看今晚的比试了。”

    张全也表示同意:“是啊,不知道他们比得怎么样了?”

    第二天早朝,刘彻向大臣们通报了西羌和南越的情况,总的情况与刘据所说的差不多。最后,刘彻还让人当场读了两份国书,这第一份是羌人联名写来的,他们要求进驻敦煌、酒泉、金城、上掖等郡,如果大汉愿意,他们可以替大汉镇守西陲,如果不愿意就要兵戎相见,要求大汉两个月内给予答复。别一封则是南越丞相吕嘉以赵建德的名义写来的,当中称赵兴与樛太后无德,所以群臣拥立赵建德为新的国主,不想错杀汉使,希望大汉能就此罢兵,南越愿永称藩属,岁岁进贡,其间的言辞中也隐隐透露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如果大汉不同意,他们将决战到底。

    这两份国书一宣读,朝堂上一片漫骂之声,所有的大臣都对南越及羌人的蛮横无理所激怒,纷纷要求举兵讨伐。群臣的反应都在刘彻的意料之中,如果没有这两份国书,可能会有人提出怀柔之策,可国书一读就不一样了,大汉一直以泱泱上国自居,一向视周边小国为自己的臣属,即使是匈奴,也应该划到野蛮人的范围里去。可现在自己的臣属却对自己提出了领土的要求,这简直就是对大汉的侮辱,对皇上的侮辱。所以,这个时候谁都不能,也不敢提出反对的意见。

    不断有大臣进言,要求惩戒西羌各部及南越,并说了一大堆理由,不过并没有人提出具体的方案。刘彻一看大家的意见都比较统一,决定进入下一个环节:激发将士的士气!



………【第50章 西羌之乱(2)】………

    刘彻吩咐左右:“来人,宣他们两个人上殿。”不多时,上来两个身披重孝的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两个人到底是谁。

    等这两个人见礼完毕,赵周才向众人介绍说:“这两位是韩千秋的公子韩延年和樛乐的公子樛广德。”大家一听这才明白,原来这二人都是功臣的儿子,怪不得会身穿重孝。

    刘彻首先发话了:“韩千秋和樛乐二位在危难之时能挺身而出,他们是为国捐躯的,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炳辉千秋。”

    刘彻一上来就定下了调子,其他人都明白了应该说什么。于是,朝堂上一片赞颂之辞,赵周在一旁听了半天,没有听到什么有用的话,于是站出来说:“此次韩、樛两位大人是为国尽忠的,陛下应当予以褒奖。”“对对对!”朝堂上又是一片附和之声。

    刘彻点点头,他费了这么大的劲把韩延年和樛广德找来,当然是要封赏的,他缓缓地站起来,用目光扫视了一下群臣,等大家都安静了才开口说道:“韩千秋和樛乐两位大人为国尽忠,朕追封韩千秋为成安侯,追封樛安为龙亢侯。”刘彻此言一出,朝堂上绝大多数的人都露出惊异之色,在大汉,别说是打了败仗,就算是没碰到敌人都有可能会被罢官免职。韩千秋和樛安虽说是战死沙场,可终究是全军覆没,“无军功不得封侯”这是高祖定下的规矩,可现在全乱了套了。

    当然,朝堂上也有一些明白人,刘据当然是其中的一个。近几年大汉没有大规模征战,而且许多将领受到查处、革职甚至入狱或丧命,其中难免会有人有些想法。这次大规模征战不同往日,两个地方同时开战,北军至少要有一半的人上战场,这时就需要安定军心。皇上这么做就是要让所有的军人都知道,只要英勇杀敌、尽忠职守,即使战死也会得到封赏,造福自己的子孙后代。这韩延年和樛广德就是例子,虽然追封的是他们的父亲,可他们现在就能继承爵位,也就是说,现在朝堂上跪着的两个年青人已经是侯爷了。

    韩延年和樛广德急忙替自己的父亲谢恩,其实也就是自己在谢恩。刘彻很满意这样做的效果,他对韩延年和樛广德说:“你们就在朕的身边做个郎官吧。”

    没想到韩延年突然再次跪下,向刘彻请求:“陛下,微臣愿加入北军上阵杀敌,象微臣的父亲那样为国效力、为国尽忠。”

    樛广德也急忙跪下,说:“微臣也愿能够上阵杀敌,为国尽忠。”

    无论韩延年的动机是什么,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老子刚死,儿子就要上前线,这的确可以算作是先进事迹来宣扬。刘彻想了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好吧,你们就加入神箭营,明天就去神箭营报道。”

    “谢陛下!”两人急忙磕头谢恩。

    刘彻看看差不多了,就宣布散朝,只留下卫青、霍光、刘据、赵周、石庆、桑弘羊、公孙贺等几位重臣。然后带着他们离开临华殿,来到长定殿。卫尉韩说、北军各营校尉、以及其他一些主要将领,甚至已经获罪在家的李息、李朔、赵食其等人都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一见刘彻进来,众人急忙行礼。

    刘彻坐好之后,让大家平身,在两旁落座。刘彻看了看大家,先问道:“这次比试的结果如何?”

    霍光急忙起身,从袖中取出一张绢帛,奏道:“回陛下,这次的所有比试已经结束,这是最后的比试结果。”说完,他低下头,把绢帛举过头顶。旁边的小太监连忙跑过去,从他手中接过绢帛,又跑回来,交给了刘彻。

    刘彻拿过绢帛,展开后端祥了半天,才慢慢合起来,然后厉声说道:“任安、公孙遂!”任安和公孙遂一听,知道不好,慌忙起身:“诺!”

    刘彻盯着两人,问道:“你二人掌管羽林骑、虎贲郎已过半年,可如今却毫无建树,连一群娃娃都比不上,你们可知罪?”

    任安和公孙遂吓得跪地求饶:“臣等知罪,望陛下能网开一面,给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旁边的人也都明白了,一定是这两个营在这次比试中表现最差,皇上要惩治他们,很明显,皇上口中提到的娃娃一定是张全的神箭营了。

    这件事可大可小,既然是比试,就会有输有赢,十二个营总有第一和倒数第一,关键要看皇上想借此做什么了。霍光首先出面,替他们辩解道:“陛下,这次比试中各营都有上佳的表现,这次不是羽林、虎贲太弱,实在是其它几个营太强了。还望陛下能给任校尉、公孙校尉一次机会。”

    桑弘羊最了解皇上的心思,这两个营是刚刚从建章营中分出去的,属于嫡系中的嫡系,结果这两个营在这次比试中垫底,这让刘彻颜面扫地,他并不是真想治他们的罪,所以他也站起身说道:“陛下,任校尉和公孙校尉一直恪尽职守,对陛下忠心耿耿,这次可能是因为刚刚接手羽林、虎贲二营,所以才会如此,还望陛下念在他们往日的功劳上能够从轻发落。”

    在场的其他人一见桑弘羊这么说,多少也能揣测出皇上的真实意图,结果殿上除了大将军卫青、太仆公孙贺和中垒校尉公孙敖之外纷纷给他们求情。卫青不出面是因为不需要他出面,别人足够搞定,自己再出面反而有拉帮结伙之嫌,公孙贺和公孙敖因为是公孙遂的族兄,此时不出面也是为了避嫌。

    刘彻见大家都为此二人求请,也就顺坡下驴,不过嘴里并不放松:“哼,要不是看在诸位的面上朕一定不轻饶了你们。从今天起,你们就在家好好地反省,什么时候想出带兵的好办法了再出来!”

    任安和公孙遂一听,感觉立刻轻松了许多,至少用不了多久就又能出仕了。两人急忙谢恩,刘彻挥挥手让他们闪到一边去。大家一看两人没事了,也都从地上爬起来,坐回原来的位置。

    刘彻等大家都坐定了,才又问:“诸位看看,这羽林、虎贲二营交予何人为好。”

    大家都坐在自己的位上冥思苦想,有的是想朝中哪个人最合适,有的是在揣摩皇上的心意,一时间还真没有人出来回奏。刘彻等了一会,见大家都不说话,知道应该给点提示了,他突然说道:“李息、李朔二位将军何在?”

    刘彻此话一出,别说是殿上的众人,就是李息与李朔二人也都一愣,有个别心眼儿活点的马上想到,皇上是要把羽林与虎贲交给这两位老将军。果然,李息与李朔出班行礼,刘彻问他们:“二位将军在家赋闲数年,不知可愿再次为国出力,统领羽林、虎贲两军?”他们二人都是在五年前因作战不力而被皇上革职的,所谓的作战不力,其实就是没找到敌人,根本没有战败,但刘彻却以此为借口不仅革去他们的军职,还夺了他们的爵位,他的真实用意就是要打压以大将军为首的卫氏集团。

    两人听了刘彻的话都很意外,没想到自己一复出就统领皇上最看重的羽林、虎贲二营,两人几乎是用颤抖的声音回复:“臣愿意,臣愿意为了陛下、为了大汉浴血沙场,马革裹尸。”

    刘彻点点头,本来就是,大概只要不是呆子都会愿意接受这两个营的,刘彻又继续激励二人:“浴血沙场也就算了,马革裹尸可要不的,朕是需要你们打胜仗,不是让你们去送死的。”两人连声称是,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卫青出列奏道:“陛下,前越骑校尉仆多病故,这半年来一直是由徐自为统率越骑营,不知这越骑校尉一职当属何人。”卫青是想借此机会把各营的人事都安定下来。

    “越骑营……徐自为……”刘彻想了想,总的来说越骑营这次比试的成绩尚可,于是他说道:“徐自为统率越骑营期间表现尚佳,就升为越骑校尉,统率越骑营。”徐自为一听,马上出列谢恩:“末将谢陛下恩典,末将誓死效忠陛下!”

    张全在一旁有些着急,这一会儿的功夫,有人升官,有人罢职,可他到现在还不知道这次比试的最终结果,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上战场。可他又不好问,在一旁不停地向刘据使眼色,想让刘据问个明白,刘据就当没看见,反正该来的总会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