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历史-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面那些分析家看到了“洛丽控”背后,日本社会悲观、焦虑情结的积郁,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少“洛丽塔”作品充斥着受虐、压抑、自我毁灭等非常情绪,相当多的洛丽塔少女在文艺作品中最后以悲剧告终。但这种情结的土壤是久已有之、根深蒂固的,比泡沫经济破灭、甚至二战战败要早得多。

    日本是个岛国,地域狭小,历史上又长期处于邦国林立的藩镇割据状态,小国寡民,战事屡屡,加上多台风、多地震,让日本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人生五十年,如幻如露”的不安定感,人世无常、及时行乐的悲观主义情绪,及自怜自恋、崇拜短暂美丽的情结,甚至受虐、压抑的倾向,对精致而易碎的美好事物有异乎寻常的兴趣。他们会赞赏灿烂却短命的樱花,崇敬毕生奋斗却时运不济的义经、山中鹿之介,同情“七日将军”明智光秀。在他们看来,越是悲情的、短暂的、注定要毁灭的东西,就越应该精致完美,所以日本武士的切腹仪式程序繁琐,日本城池的“落城礼”(失败陷落的仪式)也相当繁复,而日本人都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事。

    与之相比,青春期的可爱少女同样具有完美、易碎的特点:她们纯洁天真,温柔可爱,但青春期如樱花般短暂,她们就算不被卷入命运的苦难,遭受灭顶之灾,也必然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快丧失青春少女的丰采,《洛丽塔》原著中的少女,不就变成了个再平常不过的年轻母亲?传统自怜自恋情结和舶来文化,就这样在可爱少女身上达成了天作之合。

    正因为自恋自怜和悲情色彩根深蒂固,所以洛丽塔少女才会不断在各种悲情场合出现;也正因为受虐、压抑倾向由来已久,所以许多类似题材的作品也会把大眼睛少女当作“毁灭摧残”的对象。如果说《幕末》和芥川龙之芥的时代,这种情结还只能通过少女献身于次日注定赴死的武士,和父亲面对在火中挣扎的少女冷酷作画表达出来,那么,在文化流行化、流行文化化的今日日本,这种题材自然成为无数渴望商机的文化掮客,和成千上万希望出人头地的作者当然选择,并成为更多日本文化消费者的选择。

    正因如此,“洛丽控”才会不仅成为日本男人的口味,也成为不少女性的爱好:前者是一种不无异常的审美取向,而后者则是自怜自恋的最好体现。因此,拥有洛丽塔少女形象的日本文化产品涉及面非常广,情况也相当复杂,一味斥之为“低级趣味”是不可取的,更何况并非每个大眼睛少女都是“洛丽塔”呢?



………【津巴布韦:什么能解决问题】………

    只有醒悟到过激政策注定只能导致共同贫穷甚至共同毁灭,在非洲绝非偶发现象的“穆加贝后期综合症”才可能缓解甚至痊愈,

    3月14日,美国政府发言人助理卡塞(TomCasey)宣布,美国将对津巴布韦实施“进一步制裁”,以促使津巴布韦穆加贝总统改变目前对反对派的高压政策。由于穆加贝采用强制性土改等政策,没收白人农场主土地财产强行分配给退伍老兵,导致美国和欧盟在2002-2003年通过一系列针对津“参与暴行的当局人士”的制裁措施,包括限制旅行、冻结海外资产等。

    美国已将新制裁方案提交非盟代表大会,并希望非洲各国加入制裁行列,以促使穆加贝“容忍反对派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近日美国对津巴布韦这个非洲内陆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继3月7日白宫授予津巴布韦妇女运动活动家杰尼弗。威廉姆斯夫人(JenniferWilliams)“国际妇女勇气奖”后再次发声,美国外交官经常在哈拉雷各类示威现场出现,大使戴尔(ChristopherDell,)甚至亲自看望了曾被拘押并自称在狱中被殴打致伤的反对派“民主运动”领导人茨瓦基莱(MorganTsvangirai)。

    茨瓦基莱和他的同志们高度评价了美国的新政策,尽管也许他们还不知这到底是怎样的政策,但这一政策和以前美国对津巴布韦的类似政策一样,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数千反对派人士在近年的示威-暴力-再示威-再暴力恶性循环中饱尝牢狱之灾,以及军警、退伍兵们的老拳皮鞭,但1162万津巴布韦人中绝大多数的境遇要远比这些能让白宫听见哀嚎和抱怨的反对者糟得多:70%以上的劳动力失业率、接近2000%的通胀率,全球最低的平均寿命和极高的艾滋病发病率。茨瓦基莱可以向美国大使展示被殴打的伤痕,但大多数津巴布韦人甚至连死都死不起:因为丧葬费太贵,许多人不得不把死去亲人深更半夜偷偷埋在田里。

    曾经务实温和的穆加贝在短短几年内将曾是南部非洲最富裕国家之一的津巴布韦弄得病入膏肓,而反对派和美国所开的药方都离题万里:反对派在用巴豆对抗腹泻,而美国人则为奄奄一息的患者再奉上一瓶廉价的生理盐水。

    欧盟赞成制裁,却担心制裁轻了无效,重了受害的首先是普通津巴布韦人;非盟大多数人反对制裁,因为他们认为非洲的事务应该首先“非洲的解决”,因此尽管旧制裁令限制旅行已有多年,穆加贝却仍频频出现在非盟的会场和讲坛。不论赞成的欧盟还是反对的非盟都认同一点:制裁或援助,都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什么能解决问题呢?

    很多年前,一位美国合众国际社的驻非记者曾在著作中描绘了安哥拉独立后的可怕一幕:胜利者将商铺收归己有并分配,新主人廉价抛售完店内存货后就任店铺自生自灭,从而使整个国家经济陷入崩溃,与此同时,穆加贝却在津巴布韦采取了温和的经济和种族政策,使经济得以维持稳定和发展,作者对此颇有好感。光阴荏苒,如今的安哥拉依靠石油收入迅速脱贫致富,而曾给人无限希望的津巴布韦却陷入不见天日的泥淖。

    走过一段弯路的安哥拉人痛定思痛,在90年代喊出“请外国商人们回来”的口号,此后他们对更大规模的外国投资采取宽容、合作、保护的政策,正是这句口号的延续。共同富裕是每个非洲人的梦想,只有醒悟到过激政策注定只能导致共同贫穷甚至共同毁灭,在非洲绝非偶发现象的“穆加贝后期综合症”才可能缓解甚至痊愈,帮助这种醒悟及早实现,帮助醒悟后的非洲国家迅速恢复元气,才是国际社会所最能做也最该去做的事。



………【“非洲声音”的背后】………

    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声音逐渐高亢,身影也逐渐清晰,对此态度最微妙、反应最强烈的,原本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非洲老大”——欧美等殖民时代的宗主国,最初的几年,对中国经援、贸易、石油合作等方面的指责,基本直接来自这些国家的舆论。

    但自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奇特的变化,“非洲声音”异军突起,成为指责中国在非洲所扮演角色的主旋律。

    那么,在这些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非洲声音”背后,又隐藏了一些怎样的奥妙?

    借力打力力更足

    事实上非洲本土传媒的覆盖面相当狭小,这些“非洲声音”之所以突然响亮到全球都能听见响动,归根结底,还是欧美传媒的手在起作用。

    作为曾在非洲历史上留下极不光彩一页的欧美各国,像最初几年那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地指责中国这样那样,是没有多少说服力和底气的。曾支持过像蒙博托和博卡萨那样独裁残暴政权的他们,很难拿民主和人权的尺子比拟中国援助;掠夺非洲资源长达400多年的各宗主国,更难以理直气壮地指斥“中国对非洲的资源掠夺”;至于环境保护,物种保护,毛里求斯被人为灭绝的渡渡鸟,塞舌尔岛上苟延残喘的象龟,都不啻对“白人道德家”最辛辣的讽刺。

    但这一切如果是“非洲声音”所发出的就完全不同,因为人人都会相信,只有非洲人自己,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什么又是自己的切肤之痛,没有任何声音会比非洲人自己的指责,更能触到中国人的痛处了。

    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尼日利亚哈库特地区的部族首领指责中国企业利用潜规则贿赂腐败官僚,以牟取开发油田的利益,以及他们即将用自己的武力保护兴建中深水港的“未经证实的传闻”;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工会将在*主席访问期间举行罢工,而当地人对“中国掠夺赞比亚资源”和“中国公司的雇佣政策”忿忿不平;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中石化在加蓬鲁安格国家公园内的石油勘探是怎样的破坏环境,又是怎样的不得人心;于是全世界都看见听见,从达喀尔到黑角,从科托努到内罗毕,非洲人对中国商品倾销的控诉,对中国企业挤垮当地民族企业的反感。南非总统姆贝基“中国有成为新殖民者危险”的言论更是顷刻间传遍全球。

    这些非洲声音的来源是诸如安哥拉《潜力报》、喀麦隆《每日革新报》或南非《商报》等非洲媒体,但它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反响,却得归功于欧美媒体的助力。大到BBC国际、《青年非洲》和《南德意志报》,小到《维茨巴登邮报》这样的地方传媒,都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转载这些“原生态”的声音,并随附“反映媒体观点的”大段按语或评论。

    早在殖民时代,这些国家就娴于“代理人制度”,知道借力打力的威力,往往远胜于亲力亲为,有选择地充当“非洲声音”的扩音器,同样能发挥自己所难以企及的说服力。

    定向筛选是奥妙

    有选择地放大“非洲声音”,是“代理人报道”的奥妙所在。

    如加蓬贝林加铁矿开采中雇佣当地人过少和鲁安格国家公园勘探中中石化破坏公园环境等问题,欧美媒体大量转述了反对中国投资的矿业部长奥努维耶一派的声音,却对站在另一面的外贸部长让平一派声音多所忽略,更很少提及奥努维耶本人自06年中期以后已逐步转向,倾向于积极引进中资,这样一来,给外界读者的印象是加蓬国内对中资怨声载道,而难以察觉欢迎中资才是当地民意和政界意见的主流。

    再如引起最大反响的姆贝基“中国殖民论”,引起欧美媒体最广泛的兴趣,一时间南非工商界对中国商品的排斥和反感充斥多家媒体版面。但同样是南非媒体《商报》发起的“中国商品入侵大讨论”中,许多参与者指出,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引入可以改善当地购买力,并刺激死气沉沉、不思进取的南非工商业、尤其纺织业技术改造和市场营销投入的提高,另一些参与者则指出,排斥中资和中国货的言行更多出自某些工会和行业协会等特定利益团体,并非社会主流,甚至明确表示“矛盾并不像外界报道那样尖锐”,但这些不同的“非洲声音”却很难和对立言论一样,得到“扩音”的待遇。

    一些媒体采用互动模式,让“非洲声音”直接展现,如BBC就曾在“走向非洲”特别栏目中,让现场打来电话的非洲听众“中国投资者在非洲的行为比殖民者还恶劣”的声音广为传播,赞比亚那位大选期间不断对中国竖中指的迈克尔。萨塔,更成了煊赫一时的媒体明星,而他在大选最后关头亲访中国使馆并主动示好的事实,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专事收集非洲媒体报道的ALLAFRIQUE网站今年1月关于中非问题的文章有11篇,其中以赞扬、深入探讨为主的7篇,综述性2篇,反映中资企业在非困难的1篇,批评为主的仅1篇,去年一年这一比率虽时有波动,但幅度并不大,这大体可以反映非洲本土媒体对中非关系的倾向,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非洲声音”的配方比大相径庭,这无疑是作为扩音器的欧美媒体“定向筛选”作用的明显表现。

    原生态的非洲声音才有价值

    正如一位名叫恩德比。恩德比的喀麦隆商人所说,中国人、中国钱和中国货充斥非洲固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非洲人需要。

    虽然欧美媒体经常引述“非洲声音”,抱怨中国不附加条件的贷款和经援阻碍了非洲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甚至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也据此指责此举将“让好不容易摆脱债务负担的非洲国家重新背负沉重债务负担”,但非洲各国仍争先恐后地争取这些贷款和经援,正如塞内加尔财长迪奥普所言,那些包括一系列政治、经济附加条件的西方援、贷“苛刻得令人厌恶”,而且手续复杂烦琐,经常缓不应急,至于债务负担问题,中国贷款都是低息、贴息贷款,且在减免债务问题上动作远较西方大方、高效。同样来自西方世界的“千禧年债务运动”负责人罗杰斯女士便指出,对非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