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师父正源道长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的夺取天魔琴,就是为了修行,为了得道。我师父用天魔音除去正戊,也是为了当了掌门之后,能够更好的利用武当派的资源,让千百个弟子为我所用,权利和修行,本来就是分不开的。为什么西方教主跟我道家三清抢夺教众,不也是这个道理?哈哈。”
“住口!”
“休得胡言乱语!”
含元这番话一出口,立刻引来一阵呵斥之声。
叶泊雨摇摇头,心中却是不以为然,心道,刚才,含元的话中,就算是千般不该,最后那几句话却是难以辩驳,就算是三清和西方佛祖站在眼前,恐怕也是无言以对。纵观当年封神一战,明明就是一场各派势力的争夺大战。
敬请读者期待观看下一章《武当魔影—下》
第一百四十一章 瑶池双琴(下)
”什么?竟然是长风炼制成了绿绮,不可能,这不可能!”含元有点儿失态的大声叫到。
不过,却没有人理会他,大家都在看着水月道长,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水月道长眼角也不抬一下,根本不理睬含元,但言语之中又好像在回答含元似的,她继续说道:”长风的修为远在他父母之上,制琴之艺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远远的超过了他的父母,所以,按照父母的记载,一得到绿绮的全部碎片之后,稍加琢磨,长风就很快的炼制成了绿绮。
绿绮炼制成功后,长风欣喜若狂,忙试加抚琴,谁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发挥,甚至挥发全部真元,都无法弹奏最简单的琴曲,不仅如此,一旦自己用真元抚琴,就会体内气血翻涌,难受不止。
自己费尽心机得来的绿绮,遇到这种情况,长风哪里肯罢休,试了又试,不知道试了几百回几千回,还是这样。最后,长风终于明白,自己修炼的魔功,是阻碍自己用绿绮抚琴的关键。尤其是自己擅长天魔音,更是与绿绮乃是生死之敌,如果自己强行使用绿绮,可能会走火入魔而死。”
”原来是这样。”叶泊雨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道:”难怪水月道长这样一个不同音律的人会得到绿绮这样的无上宝物,原来都是长风一力所为。”想到这里,自己转念又一想,坏了,长风不能同时修行绿绮和天魔琴,看来魔道双修还是有很大的隐患。自己的”八荒剑气决”不知道是不是跟血衣堂剑法有所冲突,自己可要小心在意了。
含元道长却失态的大声笑道:”好啊,妙哉,妙哉。长风一辈子都在想着天魔琴和绿绮,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机,终于得到了这两把瑶琴,却又无法修,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哈哈哈哈。真是妙哉。”
元罡老道怒视着含元,大声斥道:”含元,长风虽然是魔道,但是他恩怨分明,行事豪迈,值得让人钦佩。而你含元,却是巧取豪夺,行事诡异,实为我道中人不齿。”
含元道人没想到元罡老道会当众如此斥责自己,心中大怒,脸色一变,正色道:“元罡道长,你这是何意?难道你要为这个魔道妖人辩解不成?”
元罡老道怒道:“怎么?难道不行吗?就算是魔道妖人,只要是光明磊落,也远远胜似你这种正道败类!”
含元道长涨红了脸,看看左右,只见大家都怒视着自己,心中一寒,嘴上却仍然大声说道:“元罡道长,这里虽然是蜀山,但却也不是你一言之堂,天下英雄在此,自会有公论。”
元罡老道冷笑道:“不错,正因为今天天下英雄在此,老道没有立时取你項上人头。算你走运。”
含元还待说话,抬头看着元罡老道正气凛然,声色俱厉的样子,不禁呆了一呆,说不出话来。
水月道长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继续幽幽的说道:“长风的神念中,记载了他存放绿绮的地址,原来就隐藏在自己父母曾经炼制天魔琴的那个山洞地下。
当时,正源道长一把火烧掉了这里,再也没有关注过这里,没想到长风就把绿绮藏到了这里。
最后,长风还留了一段话,“江湖夜雨十年,不如人间桃李春风一刻,琴瑟陌上三载,余心已足。”我看完之后,不由得思绪万千,呆了良久。”
叶泊雨听到这里,心中大震,心中默念道:“江湖夜雨十年,不如人间桃李春风一刻,琴瑟陌上三载,余心已足。”长风传奇一世,最后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与水月道长在一起无忧无虑抚琴的那一段时光,真是让人无法相信。”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想起了紫嫣,心中又是一痛。
场中的旁人也都是默然,大家也都没有想到,如此一个穷凶极恶的魔头,居然还会有如此柔情的一面。
好一会儿,水月道长才又缓缓的说道:“我当时也是呆了良久,才一把三味真火烧掉了长风的神念,更不迟疑,架起剑光,直奔长风父母当年炼制天魔琴的山洞。
到了山洞以后,按照神念上的线索,我很快就找到了绿绮,带着绿绮返回了峨眉山。
回到峨眉山,我拿着这具绿绮,翻来覆去的仔细观瞧,一开始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后来,我每隔几天就带着这具绿绮,去山后经常和长风抚琴的那个地方,独自抚琴。慢慢的,我才发现绿绮的妙用。
琴音乃是心声,抚琴可以静心屏息,缓解压力。当然,普通琴也可以灌注真元,化琴音为利器,杀人于无形。而这具绿绮,则可以把五分的真元化作几倍,相当于威力增加了几倍,还有,我发现,琴音还可以把自己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源源不断的自动汲取天地的灵力,不仅不用耗费自身真元,还能够增加自身修行,真是神物。
我现在已经知道长风肯定是凶多吉少,而且自己也没有任何头绪,干脆就不再去考虑怎么救他。每日里,只是抚琴练功。
又过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我自己觉得琴艺和修行都大进。有一日,我正在独自抚琴。突然,一丝细细的琴音从我耳中传入,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另有他人也在这里抚琴,此人的琴艺远远高于我,时狂时笑,挥洒自如,实是琴艺大家。
我不由得大惊,忙运起神念查询,却没有发现任何踪迹,我忙大声呼喊,问到底是何方高人来访,何不现身一见。
却没有任何人答应。我料定是高人不愿意出来相见,也无可奈何。心道,既是高人,应该不会多加停留,更不会加害于我,也就作罢了。
哪知道我第二天再去,一开始抚琴,耳朵里还是听到那丝细细的琴音,细细听来,好像跟昨天乃是一曲。
我心中大惊,停下抚琴,仔细倾听,哪知,我一停止,那丝细细的琴音也戛然而止。我心中奇怪,莫非是跟我的琴音有关?
我又抚起琴来,果然,刚一开始,那丝奇怪的琴音又传了过来。我倾听了良久,才终于发现,原来就是这具绿绮发出的琴音。
我心中奇怪,就跟着耳边的琴音抚了起来。这丝琴音正是要引导我学琴。一旦跟耳边琴音吻合,我就只觉得心情舒畅,浑身精力充沛,就好像吃了什么内家仙丹一样。
我知道这肯定又是绿绮的一种妙用,就每天用心学琴,不管其他。
就这样,我每日准时学琴,不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我终于把这首琴曲学会了。学会了这曲琴,那丝细细的琴音也就自动消失了。
后来,我遍访古籍,才发现,我刚学会的这曲琴音,可能就是跟当年司马相如用绿绮弹奏过的《凤求凰》。
我心中大喜,还发现这曲《凤求凰》对于修行帮助更大,原本需要修行一年的功法,我一个月就能成功。
这曲《凤求凰》我牢牢的烙记在元神中,再也不会忘记。
于是,我每日里就抚琴修行,自己的峨眉心法也是突飞猛进。修行一日顶得上十几日。
就在三年前,我的修行达到了炼气化神的初期阶段,有一天,我在溪涧前又抚了一曲《凤求凰》,刚刚抚完,就又感觉有一丝细细的琴音传来。
这一次与上次却不同,上次那丝琴音是从耳边传来,这次琴音却是从心底传来,直接烙印在我的元神中。
我知道,一定是绿绮的又一曲琴音。上次的《凤求凰》让我受益匪浅,这一次,肯定受益更大。
我心中狂喜,忙照着琴音抚了起来。这曲琴音洋洋洒洒,有一个多时辰之久,而且指法、内力要求之高,是我闻所未闻。
绿绮教我的第一曲《凤求凰》,根本不需要消耗真元,而且还能加强修行,而这一曲下来,我消耗真元甚大,浑身筋软无力。这可是,多年之来,我遇到的最奇怪的琴谱了。”
“桐梓绿光。”含元道长突然大声叫道,“你说的难道就是桐梓绿光?这一定就是桐梓绿光了?”
水月道长头都没抬,继续说道:“我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琴音,只知道这曲琴音要求很高,我现在这个修为根本没法发挥它的最大威力。
而且,每次抚玩之后,虽然我真元几乎消耗一空,但是,等我休息一阵,恢复过来以后,修为就会提高一截,比任何的修行功法都要快得多。
就这样,没过多久,也就是一年前,我的修行就达到了炼气化神后期,也就是现在这个阶段。
而且,现在,渐渐的,我感觉到,这曲琴音中隐藏着巨大的爆发力,一旦释放出来,足以让任何一个聚虚合道的高人形神俱灭。但是,以我的修为,连琴音一层的威力也发挥不出来。”
“一成的威力都发挥不出来?”含元在一边冷冷的笑道。
敬请读者期待观看下一章《武当魔影—上》
第一百四十章 瑶池双琴(上)
列御风看了看妙高禅师,又沉吟了一阵,最后缓缓摇了摇头。
”这就是了,据老衲所知,孟轲亚圣极少以真面目示人,人界也根本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就连战国期间的各国君王,也难得见到他的真面目,更没有他的画像传世,那列大侠怎么就只是听水月掌门简单描述,就能肯定他乃是亚圣孟轲?”
列御风还是摇摇头,大声说道:”实不相瞒,孟轲亚圣确实是无人得见,而且连我等孔府弟子也都是不知。但是,诸位掌门可能不知道,在孔府中最隐秘的地方,就藏着一张孟轲亚圣的画像。
只有进入过孔林,得到掌门人最信任的第二代弟子,才能在进入孔林后的第二年,有幸看到亚圣的画像。
不巧的是,在下去年刚刚去过孔林。所以,如果说有人见过亚圣的话,在下就是一个。
敢问妙高禅师,自创五德之气,又真的长成跟亚圣一样的老者,应该只有亚圣自己了吧。”
妙高禅师沉吟了一阵,点头说道:”不错,确实应该如此。”
元罡老道大声说道:”老和尚,你也觉得那个老者就是亚圣?水月掌门是背叛峨眉派的罪人?”
妙高禅师大声说道:”如果那个老者真的是亚圣孟轲,而且说明要传授五德之气给水月掌门,水月掌门也同意,并且学会了五德之气,那水月掌门当然是二次拜师,应当接受孔府的惩处。”
元罡老道没想到妙高禅师会这么说,不解的问道:”老和尚,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天鸿真人在一边缓缓说道:”元罡道长,你让妙高禅师说下去,禅师应该还有话说。”
元罡老道转惊为喜,喜道:”我就知道老和尚你肯定有办法,老和尚你快说,水月掌门是不是二次拜师?”
旁边的叶泊雨也是一头雾水,现在明明摆明了就是水月道长二次拜师,学会了孔府的浩然之气,难道妙高禅师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妙高禅师根本不理元罡老道,转身对水月道长说道:”水月道长,你还记得那个峄阳书院是什么样子的吗?”
水月道长想了想,低声说道:”我当时一心都在想着长风的事,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些细节。我当时只记得峄山四周都是斗大的怪石和万顷的桃花,就在峄山西南角上,桃花深处,我发现的峄阳书院。”
”那峄阳书院是什么样子的?”妙高禅师继续追问道。
”我只记得,那是一处三进的大院子,第一进大院子是书堂,两层的木阁楼,上边好像铺的是黑色的屋瓦,房前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