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魔术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魔术师-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辅公佑解释道:“如今就剩咱们三个一起逃亡会稽。你们是我最后的依靠,我最需要的就是你们的忠心。你虽然没有找到粮食,但是你听话,容易控制,我让你往西,你就只会往西。而被我杀的那名护卫,他头脑灵活,善于灵活应变,如若平时,我肯定重用他而不用你,可是如今是什么时候,前方前途未卜,后方敌军追捕,我怎么能够允许有个心思灵活,思想活跃的人呆在我的身边?如果他动点儿心思,我不是自寻死路吗?”



  没找到干粮的护卫默然不语。



  辅公佑热情的握着护卫颤抖的手说道:“如今就剩你我二人。经过刚才的试探,你的忠心,我是完全相信的。只要你能护送我到会稽,我就任命你为我的亲卫军统领,正三品的朝廷大将军,光宗耀祖,我保证你终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护卫依然默不作声。



  深夜,熟睡中的辅公佑突然被一阵挖土声惊醒了。一睁眼,他就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捆成了一团。



  护卫将白天被辅公佑杀死的那名侍卫埋入了土中。之后在坟前嚎啕大哭道:“兄弟,你死得冤啊。为了这种人,你死的不值啊。”



  看着捶胸顿足,哭得死去活来的侍卫。辅公佑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费尽心思试探出来的忠心侍卫,却要将自己捆绑起来?为什么他要出卖自己?



  武康土地庙,追杀而来的大唐镇东将军李绩,见到了刎颈自杀、挺立不倒的徐绍宗,他下令道:“厚葬。”



  吴骚等江淮军将领惊异道:“厚葬?他可是贼首辅公佑的心腹大将徐绍宗啊?”



  李绩回答道:“他虽然隶属于逆贼辅公佑一党,但是他是位忠义的英雄,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



  吴骚等人还想反驳。李绩的副将对吴骚等人好心的提醒道:“我家将军是大唐镇东将军李绩。”



  “忠义李绩?”吴骚等人惊呼道。



  李绩,原本是瓦岗山魏公李密的手下大将。武德二年,李密被王世充打败,率领残兵迫不得已归顺大唐。李绩被困于黎阳城中,西抗王世充,东战窦建德,打着瓦岗山李密的旗帜,死守了整整两年。当时黎阳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王世充、窦建德屡屡招降,李绩都死命苦战,不肯屈服。直到大唐特使携带着皇帝李渊的诏书和李密的书信,他才依令带领军队撤离了黎阳城。两年苦战,驻守黎阳孤城的两万精兵,离开时不足一千,城中树皮被吃光,鼠雀则不见了踪迹,李绩更是深受战伤数十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想为李密守得一份基业,保留下一块东山再起的地盘。大唐皇帝李渊闻之此事,赞叹道:“李绩身处险境,而不忘旧主,实乃忠义之将也。”数年后,李密反叛大唐被诛杀,原瓦岗旧臣,李密部属皆不敢吱声,生怕惨遭株连,而只有李绩上表皇帝李渊,请求收葬李密。皇帝李渊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李绩披麻戴孝将李密安葬在黎山的南面,坟高五丈,丧期过了,方才带兵散去。朝廷民间都佩服李绩的忠义。



  收葬李密时,有朝廷重臣对李渊进谗言道:“李绩忠于李密,终有一天,李绩会为李密复仇的,望陛下多加防备。”



  李渊怒斥其道:“李绩忠义之士,上表收葬叛贼李密,更是心中无私,忠义之举,朕待李绩以赤诚,李绩必以忠义待我。此等谗言,以后莫要再提了。否则,朕绝不留情。”



  重臣羞愧难当,不久就请求致仕,离开了大唐朝堂。
第五十七章 平定东南
  数日后,侍卫将五花大绑的辅公佑交给了前来追捕的大唐镇东将军李绩。



  辅公佑被押往丹阳。不久,皇帝李渊下令:“就地处决。”



  辅公佑临死前,懊悔道:“枉我自诩聪明,被天下人誉为“智狐”,没想到最后我竟然是因为机关算尽,被因我伤了心的侍卫捆绑着,送入了唐军大营,惨遭屠戮。如果我不做试探,或许那两名侍卫此时已将我安全护送至会稽,如今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丹阳城,德政殿,如今荆州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的大都督府。



  书房内,荆州副都督、荆州行军长史李靖,大唐东南道行军大总管李玄、镇东将军李绩、先锋将军阚陵分成两列,端坐于荆州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下首的高背椅上。



  李孝恭抬起了头,对李玄微笑道:“如今贼首辅公佑伏诛,其党羽散布江淮各地,不知永安王可有妙计,平定各地贼军啊?”



  李靖、李绩、阚陵听到李孝恭如此提问,知道这是李孝恭对李玄的一种试探,李玄的弃船破敌之策,确实很不错,得到了李孝恭的认同,李孝恭避过众人,单独问李玄,是对李玄的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培养,给了李玄一个展示其军事能力的舞台。



  李玄缓缓了站了起来说道:“我以为对会稽其他地方的逆贼势力,应该宜速不宜迟,尽快予以剿灭;而对于会稽的逆贼左游仙势力,则应该宜迟不宜急,能拖一段时间是一段时间。”



  “哦,为什么?”李孝恭疑问道。



  李玄回答道:“贼首辅公佑伏诛后,江淮贼军最大的势力,就是会稽逆贼左游仙的势力。左游仙是贼首辅公佑的心腹重臣,逆宋的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都督,在逆宋威望颇高,党羽众多。如若我军进剿各地逆贼进度稍慢,各地逆贼必会出于自保,依附于左游仙,则左游仙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贼首辅公佑,统领江淮,形成势力。我军进剿各地,左游仙仅有五万江淮精锐,自保有余,进攻不足,他肯定会据坚自守,即使援助各地,也仅仅会派少量的军队。所以我建议对会稽外的各地贼军应该以雷霆之势予以剿灭。”



  李孝恭、李靖、李绩、阚陵连连点头,李孝恭更是眼含欣赏,笑容满面,李玄所说的和自己所想的不谋而合,不过自己和李靖、李绩商量的平叛策略是:剿其羽翼后,攻其根本。剿灭各地逆贼后,集中重兵一举进剿会稽逆贼。这和李玄所说有所不同。



  李孝恭疑问道:“会稽外的各地逆贼被剿灭,然后呢?然后怎么做?不进攻辅公佑吗?”



  李靖、李绩、阚陵也不约而同的望向了李玄,李孝恭所问也是他们心中有所疑问的。



  李玄智珠在握的说道:“静观其变,待其内乱。”



  “内乱?”李孝恭站了起来疑问道。“你说他们会内乱?论实力、论威望,贼首辅公佑伏诛后,左游仙是有资格接管贼首辅公佑势力的人啊。谁敢和他竞争,和他作对?”



  李玄回答道:“贼首辅公佑狡诈多端,猜忌多疑,他岂会允许左游仙独掌会稽,会稽必然会有钳制左游仙之人?而这个人就是越州副都督陈正通。陈正通原为贼首辅公佑的亲卫军统领,是辅公佑心腹中的心腹,辅公佑对其信任,远在左游仙之上。左游仙出任越州都督,掌管会稽时,陈正通也被提拔为越州副都督,监控左游仙。这几年,左游仙在会稽军中发展了一批自己的势力,而陈正通也借助贼首辅公佑的暗中支持,发展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势力。我大唐剿灭各地贼军后,就进剿会稽,逆贼左游仙、陈正通则必然联手以对抗我大唐;如若我大唐能够在剿灭各地贼军后,按兵不动,甚至是有意后退,给左游仙、陈正通留下火拼的舞台,我坚信他两人必然会自相残杀的。”



  李玄说罢,营帐里的所有人都诧异的看着李玄。



  这还是考验军事能力吗?永安王的回答,是对人心的把握呀。永安王李玄对人心的剖析实在是太透彻了。按照贼首辅公佑猜疑的性格,他肯定会防备左游仙的。这些我们怎么没想到?都把注意力放在左游仙身上了,把陈正通忽略了。按照永安王所说,既然会稽还有陈正通的势力,为了争夺权位、利益,两人肯定会内斗的。



  李孝恭思索后,下令道:“按照永安王的策略,迅速剿灭会稽外的各地贼军,然后按兵不动,静待左游仙和陈正通内乱。”



  辅公佑被斩首的消息传到了会稽,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都督左游仙顿时痛哭不已,而越州副都督陈正通则面色灰白,痛哭的几近昏厥,以前仗着皇帝辅公佑支持,陈正通可没少为难左游仙,两人关系一直很不好,如今靠山倒塌,按照左游仙那锱铢必较的性格,陈正通感到前途一片灰暗。



  数日后,既没有杜伏威霸主气度,又没有辅公佑分析通透、善于隐忍性格的左游仙本着“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的原则,开始清除陈正通的势力。



  而在此时,大唐军队在李靖、李绩、阚陵的率领下,开始进剿会稽外的各地贼军势力。



  一封封的告急文书传递到了会稽左游仙的书案前。左游仙焦头烂额,愁眉不展。心中暗道:“各地纷纷告急,我只有五万江淮精锐,会稽是根基,守不守?救哪一路?不救哪一路?守好会稽后,能派出的军队最多一万,大唐每一路都有将近五、六万人,这一万人派出去能有什么作用?”



  想到这些,左游仙将告急文书都扔在了一旁,对手下人下令道:“以后的告急文书都不要我面前送了,唐军势大,会稽之外的地方丢就丢了吧。”



  大唐剿灭过江淮各地叛军后,就停止了进攻的步伐。



  看到大唐停止了进攻,左游仙不禁加快了清除陈正通势力的速度,他想尽快完全掌管江淮五万大唐精锐,如此方能和大唐对决。



  会稽,陈正通的府邸,支持陈正通的势力汇聚一堂。



  一员江淮军将领对陈正通说道:“副都督,今日,老吴、老王他们也被左游仙撤销了职务,剥夺了兵权,如此下去,会稽还会有咱们控制的军队了吗?”



  陈正通满面愁云的说道:“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能如何?”



  一位脾气暴躁的江淮军将领站起来说道:“难道咱们就只能看着左游仙那恶贼,将咱们一个个撤消了职务,剥夺了军权,然后慢慢玩死?我不会坐着等死的,今夜我就带兵杀了左游仙那恶贼。”



  “对,他既然想杀了我们,我们就敢和他拼了。”其他将领附和道。



  陈正通的一位心腹将领对陈正通说道:“副都督,难得大家如此一。如今虽然大家被撤销了官职,可是军队尚能掌控,趁着这个机会,干吧!干赢了,还能有一线活路;不干,就只能等死了。”



  陈正通沉思良久,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吼道:“干,干死那个恶贼,换的一线生机。”



  当夜,陈正通率领着军队杀入了会稽的越州都督府,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都督左游仙被杀。随后,支持左游仙的势力又包围了越州都督府中的陈正通的军队,双方展开了厮杀。会稽顿时大乱。
第五十八章 封官加爵
  数日后,大唐军队出现在了会稽,招降江淮贼军。已经互相残杀的筋疲力尽的左游仙支持者和陈正通势力争相向大唐投降,会稽平定,整个江淮随之平定。



  长安,太极宫外的登闻鼓被报捷的大唐军士重重的敲响。江淮平定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大唐朝堂,传遍了大唐各地州县。



  太极宫,皇帝李渊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带喜悦。太监总管王德进入大殿恭恭敬敬的禀报道:“陛下,右仆射封德彝带到了。”



  李渊兴奋的说道:“德彝到了,宣。”



  封德彝进入大殿,一见到李渊。他就躬身行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江淮平定,从此我大唐南方将再无战事,江淮将彻底融入我大唐矣。”



  李渊眉开眼笑,欣喜异常。他对封德彝说道:“南方战事平定,今日朕召你前来,就是想和你谋划一下,看看怎么才能将整个江淮彻底的融入我大唐?”



  封德彝也面带喜悦。



  李渊突然感叹道:“朕现在最信任的就是爱卿了。裴寂和太子走得太近,太子和世民又不对付,如今只有爱卿最是公心为国了。”



  封德彝连忙推辞,说不敢当。



  李渊挥挥手道:“德彝呀,说说吧,江淮,咱们该怎么办?”



  封德彝回答道:“陛下,江淮战事平定,那个人,咱们就不能再留了。逆贼辅公佑威望、能力都不如他,却能在江淮掀起如此大的风浪,如果他也有二心,到时候就不知江淮会再出现什么样的祸事了啊?”



  李渊肯定道:“对,封卿所言极是,确实不能再留了。朕一直虚与委蛇,优待于他,岂不是因为朕心里对其颇为忌惮吗?如今为了大唐江山永固,是时候该除掉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