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此处,仇天行掩卷叹息。这起义反正怎么都是还讲究排队的啊!一个死了,然后另一个接着上,难道就不能大家一起上?非要给鞑子集中力量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的消灭?这不是反正,这是自杀!
眼看着南昌即将陷落,大同竟然突然反正了,难道就不能在南方抗鞑气势如虹之时反正?这样既能给南方分担压力,也能给自己减少压力,最重要的还能相互呼应!这样多好!
也不知道是怪这些一方诸侯们的大局观念太差,还是怪残明的组织领导能力太弱,总之,各方抗鞑势力就在鞑子欣喜万分的目光中,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冲到了自己的刀口下。这种不计后果毫无联络的反正让天下抗鞑力量白白消耗了,也让鞑子的江山越来越稳固起来。
看到这个情报,仇天行也是扼腕叹息,心道。
“要是姜瓖反正早两个月就好了,这样在分担残明压力的同时也将分担自己的压力,那么保安团的几块地盘或许就不会丢失了。”
时也命也,或许保安团占据城市的时机还没到吧。
另外,十一月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鞑子的和硕礼亲王代善死了。代善是野猪皮的次子,曾经有希望上位,但是他与野猪皮的大妃有染,被剥夺了继承权。后来,代善在皇太极与顺治的继位上起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名决定了鞑子历史的人。代善的死也预示着,鞑子那批打天下的人将一个个的离世。每一个新兴的势力都将会突然的涌现一大批人杰,而在这些人杰一一离世后,这势力就将渐渐衰败下来。鞑子在本族力量削弱后重用了汉奸的力量,这才拥有了两百余年的国祚。
想到这里,仇天行心情又好了起来。虽然那些鞑一代很厉害,但在鞑一代死了后,那些鞑二代鞑三代呢?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只要保安团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
今天是过年,仇天行只在办公室里待了半天。屋外虽然寒冷无比,但是好在没有下雪,不会影响晚上的篝火晚会。
为了今天的晚会,民政部和政宣部携手已经准备了好几天了。民政部准备了几头猪、一些鸡鸭以及打来的野味,政宣部则准备了许多节目。
此时屋外的世界已经欢声笑语了,一些人将竹子扔在火堆里,在大火的烧烤下,竹子发出啪啪声,引来了一阵欢笑。
仇天行从办公室出来后回了一趟家,此时周秀已经肚子挺得老高了,走路特别不方便,还是靠着一名妇女的帮忙,这才能在屋里走来走去。
仇天行看到周秀后赶忙走了过去,然后柔声的问道。
“今天感觉怎么样?”
其实仇天行问的是周秀的肚子有没有动静。
周秀对仇天行摇了摇头,神情有些紧张。
“不要急,时间到了就会生下来的。”仇天行宽慰道。
其实仇天行也着急了,问了有经验的稳婆后,仇天行知道孩子的预产期过了,要是总不生的话,恐怕就有危险了。
但是再急也没用,只能等待。
带着这样的心思,仇天行晚会上也是心不在焉。正当他刚举起杯子,以水代酒的敬在场的人一杯时,身边的一名卫兵匆匆的走了过来。
喝完水放下了手中的杯子后,卫兵上前凑耳说道。
“团长,家里人过来禀报说夫人恐怕要生了。”
听到这话,仇天行心中顿时紧张起来,他连忙便离开了座位。好在,仇天行离开后又有几名高层离开了,大家都认为领导们这是要回去休息了,结果没有高层在场,现场气氛反而高涨起来。歌曲和舞蹈,还有一阵阵快板相声,这让现场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起来。美味的食物加上精彩的演出,让人仿若又回到了太平盛世。
“怎么了,生了吗?”仇天行进屋后赶忙问了一句。
“团长,夫人还没生呢,刚刚见红。屋里污秽,还请团长在隔壁休息。”稳婆赶忙迎了上来说道。
“哦。”突然想到了自己突然进去可能带来细菌和冷气,这样对产妇和婴儿可不好。于是,仇天行只能焦急的在隔壁屋子里等待着,耳边充斥着妻子的阵阵嚎叫。
周秀见红时是戌时,这一等就是等了半夜。到了快到丑时的时候,稳婆突然喊了一句。
“水破了!”
过了没多久,稳婆又喊了起来:“用力啊!”
满耳都是稳婆的声音,仇天行心烦意乱的走来走去,虽然夜已深,但是他一点睡意都没有。
不到一刻钟后,仇天行听到妻子大叫一声,然后稳婆又大呼说生了。接着噼啪了响了几声后,一声小儿的啼哭划破了这个宁静的夜晚。
一个妇人走进仇天行待着的房屋,面带喜悦的笑容说道。
“恭喜团长,妇人给您生了一个公子。”
接着稳婆也走了过来,贺喜道。
“今年是乙丑年,公子属牛,此时又是丑时,预示着公子是富贵命啊!牛在这个时候可是有吃有睡的呢!”
这话说的仇天行非常高兴,他开心的说道。
“辛苦各位了,等会都有红包,一人一个!”
宝宝被抱去洗澡了,仇天行没有先去看孩子,而是走到了周秀身旁,轻轻地说道。
“秀儿,你还好吧。我们的孩子出生了,是男孩。”
听到仇天行的话,周秀虚弱的点了点头。
“辛苦了,你休息会儿吧。”仇天行温柔的说道。
华兴六年,也就是永历三年正月初一,仇天行的子嗣出生了。仇天行给儿子起了仇地宁的名字,仇地宁的出生意味着保安团的事业有了接班人,这大大的安定了人心。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陕晋风云(一)
当日,知道事不可为时,李太平便当机立断的决定放弃了南阳府的基业,挑选了三千精锐加上两百余名家属开始了远征。
三千余人的队伍中充斥了一千多辆独轮车,每辆独轮车上都搭载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大半是粮食衣物帐篷,也有一些金银等财物。毕竟去往一个新地方发展也是需要一些钱财支持的。
按照先前制定的路线,李太平带着这三千余人从铜柏出发一路向西。越过大复山,绕过了唐子山,来到了新野的地界。此处距离铜柏已经三百余里了,一连走了这么漫长的路,所有人都是身心疲惫。而且为了避免麻烦,李太平带着队伍避开大路,专走小路。如此三百余里竟然一连走了十日。
这一路行来,李太平只见许多土地荒无人烟,一路经过的地方村庄废弃,城镇衰败。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真是一幅乱世之景啊!”李太平身旁的梅仁信也是感叹道。
战争对社会的创伤太大了,打来打去打的都是钱,海量的财富都将被战争所焚灭。天下纷纷扰扰的乱了二十余年,特别是近几年鞑子入关后这天下就更加乱了,一些原本根本未经战火的省份也开始饱受战争之苦了。
这数百里下来,眼见的都是一副凄凉的乱世之景。房屋坍塌,田地荒芜,大片大片的土地上都很难见到人。当然,这虽然也与李太平走的是偏僻道路有关,但是当小路不通转到大道上时情况也好不了哪去。
触目所及的也是寥寥的几名乡人,而且都是穷困潦倒的,脸上也是面黄肌瘦身上是衣衫褴褛。他们望见自己这支庞大的队伍,尤其是队伍里还有数千支刀枪时,眼睛里都露出畏惧的目光,离得近些的低下头不敢直视,离得远的则转身逃回家,赶紧闭上了家门。
好几次,李太平都很想帮助这些可怜人,给予他们一些粮食。但是梅仁信却劝解李太平说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心善了帮助他们,自己的军粮可就不够了,因为那样可能会引来更多的人。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他们粮食是小善,平定这个天下,让百姓们能重新安居乐业那才是大善。
于是,李太平也就没有再提分粮的事情了。他明白军粮比民心重要,况且舍了军粮也不一定换来民心。
在新野稍加休息一番后,李太平又率着部队继续西进了。如今天下大乱盗贼横行,当四营的人马过境时,一些地方官纷纷紧闭城门。当见到那一千多辆独轮车上的物资时,虽然他们也很眼红,可是一看到那数千支刀枪后便舍掉了这股贪念,钱财再好也要有命拿才行。在目送了李太平等人过境后,这些人便纷纷松了口气,不管这股土匪从哪来到哪去,只要不停在自己治下就可以了。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李太平带着部队游走在河南和湖北的边境,在鞑子势力薄弱的地方穿梭着,终于在一个月后来到了兴安府的白河县。这一路上,已经有近百人病死冻毙了,这让队伍中的士气很是低沉。
当李太平到达陕西地界后,他失望的发现这里的情况比河南还要糟糕,这里民生疾苦土地贫瘠,真不是一个好的根基之地。
又往西走了一段路,过了白石河又过了冷水河,都快要到洵阳县了,情况还是那么不堪,李太平看的是直摇头。虽说保安团要想发展得在鞑子势力薄弱的地方,而一般势力薄弱的地方大多都是穷困的地方。只是若是地方太穷困人也过少的地方,那就会既招不了太多的人,又征集不了太多的财物,这还如何发展?难道直接退化成了山大王不成?
“仁信,你不是说陕西乃是王霸之基吗?这里如此穷困人口又稀少,又怎么能作为根据地?”李太平向梅仁信问道。
此时梅仁信也是涨红着脸,他说的金角银边草肚皮只是从书中得来的,并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事实上,自从唐朝以后西安就没有成为都城了,这其中也有经济方面的因素。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太低,已经无法养活太多的人了。水土流失也让陕西地界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几乎都要靠外省运粮才能存活了。
“营长,属下失误了,没有考虑到陕西经过流寇十余年的肆虐,民众早已经是不堪重负了。营长,不如我们一路向北去山西吧,山西要比陕西富裕多了。”梅仁信说道。
其实梅仁信说的只是一个方面,陕西地界不仅仅让农民军肆虐了十几年。最近几年也是大战小战不断,尤其是李太平脚下的这个兴安府,更是战火聚集的场地。
华兴元年,也就是顺治元年,李自成被鞑子驱逐出了北京城,然后败逃陕西。同年九月,鞑子进攻陕西,李自成兵分两路应战。鞑子的和硕英亲王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率领吴三桂尚可喜等汉奸攻入陕西绥德,击败李过、高一功领导的北路军。同时鞑子的豫亲王定国大将军多铎也带着孔有德耿仲明等汉奸部队与李自成在潼关决战,结果李自成最终战败,次年率领残部败走襄阳,最终于九宫山中身亡。大顺军将领贺珍在汉中投书归顺鞑子。二月,多铎顺势东进,入河南,下扬州,灭弘光。就是这次多铎的侵略河南,仇天行才与宋安失散,才亲眼目睹宋秀被抢走的,也正是这痛彻心扉的仇恨才让仇天行下定决心组建保安团的。
华兴三年正月,出身大顺军的降将贺珍调集所部孙守法、胡向化等马步军七万余众围攻西安。此时新调入陕之鞑子军墨尔根、李国翰部抵达。贺珍受内外夹攻而败退。二月,陕西鞑子三路出击,贺珍败退陕南,关中其他抗鞑军亦相继退往陕南、陕北。
五月,鞑子肃亲王靖远大将军豪格亲率大军,由栈道入汉中、兴安(今安康),攻击贺珍、孙守法、胡向化等。渭北抗鞑军刘文柄、康千总、郭天星、张破脸等于北山一带阻击鞑子军墨尔根等,兵败,退往陕北。贺珍所部兵败,退西乡,再退湖广。
十一月,贺珍率部由湖广反攻陕南,军至兴安一带,鞑子军往击,贺珍等退走。
华兴四年十二月,兴安府米国珍、李国轩、李世英等率兵反抗鞑子。鞑子兴安镇总兵任珍带兵往击。米国珍、李世英战死,余众散亡。
华兴五年四月,为迅速镇压陕南及四川、湖广、甘肃边境地区的抗鞑浪潮,鞑子大量增兵陕西。并调驻守锦州的吴三桂部移镇入陕,驻汉中。
十月,北山抗鞑军千人于郃阳尖山一带,与鞑子提标左营游击沈伟激战。抗鞑军败,退入北山。
如此数年的反复拉锯,让兴安府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自然呈现在李太平眼中是一副衰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