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长!我总部之兵不堪一战啊!”



  果不其然,原本兴冲冲的仇天行还想着将鞑子一战歼灭呢,突然被张承武泼了一盆冷水,心里顿时恼怒了。



  “我数万之兵,作战数日,难道几千悍卒也组织不起来?”



  “组织不起来。”张承武硬着头皮说道。他说话时,身边的张连生、周朝忠等人也是一脸默然。



  张连生是城防的总指挥,周朝忠是近卫营营长,这几日也是吃住在城头,几日厮杀下来,也知道了鞑子的战力和己方的战力是何等的巨大。



  听到张承武的解释,仇天行心里一惊,赶忙问道。



  “难道鞑子与我方战力相差如此之大?”



  “是的。”张承武苦着脸解释道。



  “我方军队强在阵列严整和赴死精神,鞑子强在经验丰富和兵器精锐。但是我们城中的几个营都是新兵,接受完整的训练的不足三个营,就这三个营也大多都是新兵。仅仅靠着数日的厮杀可不行。守城时我们三个可以比得上鞑子一个,若是出城了,恐怕十个新丁还比不上鞑子一个士卒。若是新丁惊恐之下乱了阵势,几百个鞑子甚至都有可能打败总部的数万新丁。毕竟这数万新丁说的好听点是战士,说的难听就是农民。他们甚至连农民起义军都不如!”



  听了这番大实话,仇天行总算冷静了下来。他想到若非有一千多名在应山苦苦抵抗的团丁在,恐怕这数万的新丁都无法组织起来吧!



  终于,仇天行放弃了出城夹击的想法,采取了保守的策略,老老实实的守着城,保安团的接下来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商议
  见到团匪的数万大军齐集在安陆城外,与城中的数万团匪将己方包围,许多兵丁们惶惶不安。



  若是那些义军,这群二鞑子们根本不怕,他们知道哪怕义军有十几万,只要自己一个冲锋,那些刚刚放下锄头拿起长矛的义军们便崩溃了。即使是十几万前明军,哪怕刀剑锋利甲具齐整,他们也不怕,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大军兵临城下,那些前明军就会迫于朝廷威名不战而降的,自己曾经就是这么干的。



  可是保安团却不一样,他们武器简陋服装杂异,脸上的气色也不好,一看就是长期油水不足营养不良。可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比义军比前明军甚至比己方还要强。那种战斗时疯狂的劲头和白莲教的教匪很像,而且还是核心的教匪。



  山东的白莲教势力猖獗,孔有德带来的绿营兵中有许多都和教匪战斗过。这些绿营兵们也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匪将战死当做去享福。不过那些教匪打仗虽然勇猛但都是一窝蜂的冲上来,而团匪却是依靠战阵作战。



  所以相比于那些教匪,有着严格纪律性的团匪更为可怕。



  鞑子们以为对阵的数万人都有先遣队的战斗力,所以军心纷乱。



  此时,孔有德也焦急不已。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低估了团匪的实力。真没想到,短短三年多团匪竟然发展如斯!而且还在总督府的眼皮底下!这一刻,孔有德心里一阵发寒。好在自己在云梦之战后就写好了战报送往了武昌府,并暗示了团匪势大,或许需要援兵,这就给了武昌府准备时间。



  而且金声桓和王得仁的造反眼看就将平息,只要南昌一下就可以继续南进平复广东的李成栋。朝廷的艰难日子就要结束了,那样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这团匪之患了。



  昨日在击退团匪援兵围攻大营后,孔有德就派人向武昌府求援,准备一举解决这股匪逆。所以当前孔有德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自己援兵到来后的反包围。



  所以仇天行的决定正中下怀,而保安团援兵那里似乎也有了对峙的意思。



  援兵大营内,三个大队的团丁正手执兵器面对鞑子大营方向而坐,如此这番则是为了防止鞑子的偷袭。他们的身后则是化为热火朝天的工地。三万多人正埋头挖掘壕沟,砍伐树木制作鹿角,搭建帐篷,一看竟然是要长期作战的模式。



  此时营中打仗内,陈晨、孙治和李太平三人在一张圆桌上落座。仇天行为了强调同志之情兄弟之意,所以用圆桌淡化了上下等级观念。此时三人合兵一处,身份一样都是营长,所以圆桌正好。



  此时孙治认为既然已经来到安陆城,自然要一鼓作气打败鞑子,以防日久生变。可是陈晨和李太平却不同意。吃了鞑子一个大亏的陈晨和李太平对于这股鞑子的战力非常畏惧。在审问了被俘的鞑子后,才明白竟然是鞑子三顺王中的恭顺王孔有德。



  孔有德是天下有名的大汉奸,名声还在吴三桂之上。他大闹山东之时,吴三桂才刚刚崭露头角,而陈晨李太平这些人更是还在撒尿活泥巴玩呢。



  其实陈晨和李太平两人也不是不敢和孔有德交战,而是对于用眼下的兵力战胜孔有德并没有信心。他们准备再从后方调来四万兵力,来个一战胜之。



  只是孙治却不同意,他认为打仗不能凭着百分之百的把握才战,有个五六成的把握就可以了。我方准备充分了,敌人也会准备充分,若总是片面的强调胜利的几率,那仗也不用打了。孙治杀猪出身,身上有着一股悍勇的屠夫性格。



  “陈营长,李营长。一营还有一万五的人马,四营也有近万团丁,我二营还有一万五,合起来就有四万了。我观鞑子大营,充其量也就一万多人。而城中团长也有数万人,估计至少也有三万吧,这样我们保安团就有七万人,鞑子就算有一万五,我们也是四倍多的兵力了。难道还不敢打?”孙治望着陈晨和李太平,一字一句的说道。



  可是听着孙治的话,陈晨和李太平依旧是沉默不语。一营精锐尽去,四营伤筋动骨,就算合起来有两万五的人马又有多少战斗力?这话也就是没有什么损失的二营才能说。



  见到陈晨和李太平不为所动,孙治只能继续说道。



  “至于你们说的要继续增派四万援兵,我二营已经派不动了。”



  这话让陈晨和李太平吃惊不已,他们惊讶的问道。



  “你二营最近打下了半个黄州府,正是招兵买马的时候,怎么再派万五兵丁也派不出?”



  孙治只得苦笑一声说道:“不是地盘越大能调的兵马就越多啊!”



  “黄州府我二营就占了一半,另一半是鞑子的,为了抵御鞑子,我二营的半个黄州府实力全部用在了防御上了。这次我带出的万五人马已经是我二营在信阳的最后机动兵力了。其他的兵力还要镇压四方,兵力实在不足啊!”



  这时陈晨和李太平才想到,一营和四营的地盘都在河南境内,而二营有了一块湖北的地盘。湖北的鞑子实力可是远远强于河南的,孙治承受的压力也远远大于他们。



  可是,如果孙治没有后继兵力,单凭他们也是凑不足四万兵马的。况且,此次他们带出来的都是精锐,后方大多是战力不强的部队,再继续征调人马也只是个增加数字而已。



  一时间,陈晨和李太平沉默不语。



  孙治接着说道,“依我看,今日大军扎好营帐也算有个退路,明日休整一日,后日和鞑子决一死战吧!”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决战(一)
  第二日,两军对峙,只有双方探马不断往来侦查,彼此遭遇时就弓射刀砍,死伤逾数十,其中大半是保安团的骑兵。似乎知道大战将临,双方都抓紧时间备战。一时间,营中都是磨刀霍霍声。



  孙治见到自己的骑兵损伤惨重,心中忧心不已。这可是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啊!两百多名骑兵耗费的物资比一个大队要多得多了。可是仅仅是几次小规模的骑战,就损失了近三成了。



  不过当前天下大势对保安团极为不利,南昌眼看就要陷落,天下此起彼伏的抗鞑斗争即将消沉下去。这时正需要保安团挺身而出,扛起这个抗鞑的大旗!眼下团部被围,若是此时己方不击退这股鞑子的话,那么团部就会陷落鞑子之手。而鞑子的注意力就要从团部转到自己身上了。毕竟湖北的保安团势力除了团部外就只有自己的二营了。为了让团部继续顶在前面,自己都要使出全身力气击退孔有德部。



  双方将领根据探马回报估摸着对方的兵力战力士气等信息。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第三日,卯时二刻,冬日的天空依旧黑漆漆的,孙治已经起床了。今日就是决战,一个时辰后一场惨烈的战斗即将打响,无数条生命也将消散在这片大地。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保安团三个营的精锐云集安陆城下,此战不容有失,若败的话保安团将进入全面退缩期。眼下的地盘将保不住,甚至只能在投奔残明和钻山窝子里选择了。



  此时,孙治压力极大。而同时,彻夜未眠的陈晨和李太平也是焦虑不安。



  陈晨和李太平原本意思是继续抽调兵力将孔有德耗死,只是孙治一意孤行。如今三营汇合后,孙治的部队就是主力,所以无形中孙治的话语权大大的增强了。不过既然同意了孙治的建议,两人自然也会全心全意的配合孙治打这场仗,只是两人心中很不踏实。



  天渐渐亮了,保安团大营里渐渐人声嘈杂起来,团丁们起来吃早饭了。今日的早饭格外丰盛,除了每人自备的干粮外还有熬好的稀粥和滚烫的浓汤,汤是连骨带肉熬的,盐放的多多的,感觉很齁,但是团丁们却一点不嫌弃。平日里他们盐吃得很少,今日多放了盐,让他们感觉吃完后浑身都有了力气。因为不久之后的大战会让他们大汗淋漓,此时自然得多补充盐。



  见到早餐如此丰盛,团丁们已经意识到了今日就将大战了,于是各个埋头吃饭默默不语。



  辰时,营中聚兵鼓声响了起来,大战即将打响。



  与此同时,保安团大营的异常情况也惊动了鞑子。孔有德知道了或许今日团匪就将大军来袭了。好在他早有防备,一声令下,全军也做好了大战的准备。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两座大营人声鼎沸起来,那是在出战前鼓舞士气。或是预支封赏,或是许愿升官,或是大声疾呼同仇敌忾,渐渐地两军士气高昂了起来。



  安陆城也知晓了外面的异常,仇天行来到城头放眼望去,只见远方大营中人影密密麻麻,仿佛一只只蚂蚁一般。



  “团长,属下觉得应该安排部队出城,好配合援兵夹攻鞑子。”三营营长张连生说道。



  只是张连生说完后,张承武却赶忙接口道。



  “团长,我军编制残缺军备不整,几日大战下来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着实没有余力出城野战了。若是鞑子趁我军出城之际攻城的话,那安陆城顷刻间就会陷落,会连累外面的援军的。”



  仇天行沉默不语,张连生和张承武说的都有道理。张连生是破釜沉舟,一战之后要么大胜要么大败。而张承武却比较持重,即使援兵败了后,城中依旧有足够兵力坚守,一营二营四营还会组建援兵过来救援,也就是机会还会有。可若是出城的话,恐怕真的顷刻间就会导致安陆城陷落的。



  此时仇天行真的难以抉择,不知该选取哪个方案。这时候,他才真正理解了那些做出了错误决策的历史巨人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以后人的眼光看,才知道他们做出决定后的得失,甚至认为自己处在那个地位时也可以指点江山改写历史。可是,如今仇天行已经处在了这个地位,他的一个决定就关乎数十万人的生死,这时他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如果是当初在张家村时,他或许会带着全部的力量拼死一搏。可是如今,他却不能。三年过去了,仇天行开始沉稳下来,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剖面发誓的青年了。



  最后,仇天行还是选择了稳。于是,保安团数万之众坐守城中坐视鞑子与援兵的交战。



  咚咚咚!咚咚咚!



  战鼓擂起,保安团援兵列阵走出大营,开始向着鞑子的方向走去。鞑子的大营还有数里地,要走一段时间。



  此战,孙治留下四营的三千人守大营,其余的三万七千人尽数带出,可谓是倾力一战了。



  面对团匪大军来袭,孔有德没有采取守势,而是决定出城野战。一来自己骑兵数量占优,两千骑兵可是一股决定性的力量。二来自己是来攻城的,没有准备防御武器,与其防守时手忙脚乱的还不如出城野战一举击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