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化的读书人。于是,借着民众群情汹涌反抗鞑子剃发易服,仇天行堪堪的将自己的抗鞑大业的班底草草的建立起来。



  如今唐王朱聿键在福建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州称帝,号隆武,扛起了江南抗鞑的大旗。因为消息阻塞,唐王朱聿键监国40日后,鲁王朱以海也监国于沦陷区绍兴。两个政权因为互相争夺正统地位,不仅没有精诚协作,反而互相扯后腿,消耗了抗鞑力量。仇天行不喜与这些官僚接触,所以既没有遥呼响应,也没有使用他们的年号,因为仇天行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抗鞑。所以,他决定依旧使用崇祯这个年号。



  自从应山绿营大败而回后,老虎沟获得了几个月的太平时光。依靠老虎沟的庇护,乡民们仿佛感觉此时依旧是太平盛世一般,可外面的世界却是地狱般的惨象。



  剃发易服令一下,华夏汉民们纷纷反抗鞑子的这一暴政,结果没有得到南明朝廷的引领,各自为战,也逐个被歼灭,牺牲达千万之众,这场斗争此起彼伏达三十七年之久。



  每一日,外界都有不甘忍受鞑子暴政的汉民投靠老虎沟。于是,老虎沟的人数越来越多,如今已达三万之众。如此数量的人口,老虎沟里早就居住不下了。如今,外迁的房屋已经密密麻麻的环绕在老虎沟方圆十里之地。



  人一多,仇天行第一烦恼的事情不是去找满清鞑子斗争,而是解决底下人的吃饭问题。他们大多都是匆匆前来,身家财产都是落在了鞑子统治下的老宅。他们逃走后,很自然的这些财产就被鞑子极其狗腿子们充公了。可以说,他们都是净身出户,唯一拥有的只是身体以及体内的一股斗争精神而已。为了笼络这些人,也为了装大保安团的力量,仇天行都是来者不拒,不论对方是精壮汉子还是老弱病残,都是一视同仁。如今,这问题来了。



  “团长大人,现在我们的存粮已经不足五千担了,可我们治下的人口就达三万了,摊到每个人都上还不到二十斤。眼下过完年就是春耕了,这么点粮食,别说是余粮了,恐怕连种粮都不够,怎么播种啊?”



  大年夜,仇天行依旧在张老家蹭饭。大家没有说些过年喜庆的话,而是依旧谈论着公事。



  听到张老的话,仇天行苦着个脸,将碗里的茶水一饮而尽。因为粮食的紧张,前段时间,仇天行已经颁布了禁酒令了。



  见仇天行没有回话,张老壮着胆子说道。



  “要不裁军吧,眼下没有太大的战事,裁下一半也好,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粮食了。”



  “不行,不仅不能裁军,还得扩军。眼下,区区三千人的保安团实在太少了。若是鞑子大兵前来,肯定抵挡不住的。”



  “还要扩军啊!前头都已经扩过一次了。”听到仇天行的话,张老顿时嚷嚷了起来。他急的白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可仇天行也十分无奈,不扩军是不成了。根据内线传来的消息,应山绿营的范千总在活动了半年后终于得偿所愿,年后可能就要调往他出了,若是新来一个愣头青,一门心思的讨好满清鞑子的话,那自己与这应山绿营一战便在所难免了。所以,眼下扩军是必然的了。



  见仇天行决心已下,张老便不再坚持了。他只是继续问道。



  “那扩军后的粮食问题怎么办?过不了一个月,我们就要缺粮了啊?”



  知道这个问题却是当前最生死攸关的事情,仇天行沉思良久,说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半年来,三千保安团已经算是练成了。可是不见血永远都是新兵,还是让他们分散出去走走。我看,去河南汝宁府就不错。我们身在湖北德安府,就算引起鞑子的重视,可要跨境前来攻打我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这德安府和汝宁府之间的官司可要打很久的。”



  听仇天行这么一说,张老点了点头,同意了仇天行的建议。



  于是,春节刚过三天,保安团便行动了起来,取消了民兵的假期,纷纷集合部队,按照五十人一中队的编制四散开来潜入了河南汝宁府。一股杀土豪,杀鞑子的风潮即将蔓延全汝宁府。
第三十八章 两会
  在向汝宁府派出部队不久后,天上下起了雪,不多久,地上便积蓄了厚厚的一层。此时还是明末小冰河时期的末期,所以依旧寒冷,冷风吹得人仿佛要将骨头都要冻裂开来。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哪怕就是那些七老八十的老者们都已经习惯于伴随他们一生的寒冷了。所以其他那些打生下来冬天都没怎么暖和过的人们根本没在意这股冷意,反而是望着白雪欣喜若狂。多年的干旱却雨,让他们对这场降雪无比的宝贵。



  见到下雪后,正在商量政务的仇天行和张老、周震等人便从屋里走了出来,望着天上的皑皑白雪,欣赏着这幅美景。



  “团长大人,这场雪一下,来年的春耕可是省力不少啊!”张老兴奋的对着身旁的仇天行说道。



  站在另一侧的周震也是满腹欢喜。经过这半年来的努力,他已经完全融入了保安团这个组织了,作为张老的第一副手,他分担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在与仇天行的接触中,他被仇天行那股誓死抗鞑的精神所感染,不由得产生誓死相随的念头。当然,保安团的那种来自仇天行从前世带来的层级严密组织也让周震深深震撼,他觉得如今的保安团虽然还很弱小,但却如朝日般冉冉升起,迟早一天会光耀天下。



  内心的欢喜,在借着眼前的瑞雪,周震那种旧文人的思想开始作祟了,他突然觉得诗兴大发,便摇头念叨起来。



  “白雪似如盐,



  尝之不得咸,



  问之意何在,



  瑞雪兆丰年。”



  听到身旁的又在念诗了,仇天行摇了摇头有些无奈。他无法理解这个时代的文人为何动不动就会诗兴大发,然后作一首打油诗,四处炫耀来博得别人的赞赏。周震多好的手下啊,平常干事勤勤恳恳,经手的政务也是井井有条。就是诗兴来了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恢复其旧文人的一面。



  不过,仇天行不能理解别人时,别人也理解不了他。因为仇天行自己给自己贴金,挂了一个秀才的假文凭。所以,来老虎沟投靠的一些文人墨客经常前来以文会友,希望能在文采上博得仇天行的赏识,一下进入保安团的高层。可惜的是,仇天行对这些八股、作诗什么的一点都不感兴趣。反而是对黔首的农事,丘八的兵事非常感兴趣,这让这些在前明取得了秀才、举人,甚至是进士的文人们纷纷摇头,失望不已。



  当然,让他们失望的还在后头。在面见仇天行后,一般这些新来投靠的文人们都会被安排进居委会、村委会这些新增设立的机构,在其中做最底层的小吏,负责与居民、村民打交道,负责其日常生产生活问题。这下可将那些自视甚高的才子文豪们气坏了。有的一怒之下转而寻找其他抗鞑队伍,有的气急败坏后竟然转身又去当汉奸了,去鞑子那里摇尾乞怜,好为自己获得荣华富贵。只有很少的一些人留了下来踏踏实实的从基层干起,维护秩序,劝课农桑。对于这些文人,仇天行才觉得他们是真正意义上意志坚定的抗鞑人。



  这半年来,大浪淘沙下,前前后后也有六七十这样的文人,仇天行都安排到周震的手下了。其中有的杰出者已经做到了居委会主任和村委会主任了。



  因为老虎沟势力的壮大,人变得多且杂乱,仇天行觉得在治安上一定要严格管理,否则一定会出问题的,这样不仅不利于抗鞑大业,反而会拖后腿。于是,在久思之下,仇天行决定借鉴现代社会的先进治安管理经验。将居住靠近老虎沟五里范围之内的乡民变为居民,划分了几个街道。原本还想成立街道办事处的,但仇天行不想冗官冗员,带来过重的财政负担。再者,这个时代的官员其实政务很简单的,只是负责劝课农桑、征收赋税、掌管刑律而已。所以,不需要过多的官员。



  于是,仇天行将居住老虎沟五里范围内的一万人划分为大大小小的二十个居委会。因为前来投靠的乡民们许多都是整村整村的来的,所以有的大的居委会有六七百人,小的只有三四百人。居委会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七名。主任与副主任由保安团高层指派。为了团结地主乡民,也为了减少行政开支,七名委员中的四名由居民们自主选出,另外三名也由保安团指派。委员干的好,不论是保安团指派的还是乡民选出的,都可以往上升,升副主任,升主任,甚至还有更高的,不过暂时仇天行还没有制定。村委会也一样,只是人数比居委会多,两万人分成二十个村委会,一千人一个村委会。村委会也是包括主任、副主任、委员,总共九名成员。居委会和村委会都有调解纠纷、维护治安、宣扬保安团的政策、帮助保安团募兵征粮的职责。不过,村委会还要负责劝课农桑的任务。



  当初这两会政策一出,让张老和周震大吃一惊,张老更是赶忙劝道。



  “团长大人,自古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我团如今只有一偶之地,但若日后地盘大了。这番举措是否会造成地方地主宗族们的反抗?”



  周震也是点头,表示同意张老的看法。



  张老以前也是一个地方宗族首领,他深知这样夺取地方权力的结果是多么的严重,那会造成大面积的反抗的。到时候,一边是满清鞑子,一边是地主宗族。那保安团铁定会遭到灭顶之灾的,还谈何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不过,仇天行的一番话却让张老和周震二人释然了,听完后竟然还转头支持了仇天行的决定。



  “这事你们得换个视野看看,虽然我们深入地方夺取地主宗族的权利,但也给了他们上升的渠道。通过居委会和村委会,地主宗族族长们也可以有个官身,若是能力强,对我们的支持大,以后还可以越升越高,官越当越大。这岂不是另类的科举,而且连考试都免了?”



  虽然仇天行当前兵不过三千,民不过三万。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即使力量小,但架子立起来后还怕没有血肉充斥吗?



  仇天行的解释深深地震撼了张老和周震。虽然周震有科举的功名,但他也没有反对仇天行的另辟蹊径。前明官员不仅有科举的正途,也有捐官的小道,这为了加强统治,直接让出些许小吏职位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在上下齐心合力下,居委会与村委会就这样迅速的开展起来了。



  刚刚下雪前,仇天行还在与张老、周震以及乡民代表们商量着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事情。正好谈论激烈时下雪了,便出来透了透气,换换心情。



  因为两会试行了有三个月了,许多当初考虑不足的问题如今都已经一一的纠正过来。例如治安权利不能下放到居委会和村委会,这当初仇天行没在意,结果周震便将治安权利下放了,于是造成了被选中委员的原地主宗族首领欺压那些弱势的村民,村民欺压后去治安所反应也得不到解决,有人一怒之下便逃离这里了。造成了人心波动,影响很不好。仇天行得知这一情况后,赶紧成立了治安所,将治安权利收回。



  治安所的所长便就是第三中队长章壮成。那次与应山绿营的战斗,章壮成被刀子捅进了肚子,昏迷不醒。躺了几个月后,好在最后他顽强的活了过来,只是身体已经差了,不能在当兵了。于是,仇天行便将他安排进了这个这个治安所,算是对有功的人奖赏吧。



  另外,一些居委会和村委会治下的民众强烈要求改选。当初他们不明白这个机构干嘛的,结果错失了进去的良机。如今,看到这居委会和村委会简直就是一个衙门,他们又心动了,想进入任职。结果,里面的位置都满了。所以,不甘之下,一些人鼓动起来,想向保安团讨要加入两会的权利。



  气势,这次开会主要就是考虑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任期以及改选问题。



  望着眼前的民众代表们(其实就是地主和宗族首领)和张老、周震两人激烈的辩驳,仇天行觉得有些恶心,但他又必须借助这些人的力量。渐渐地,仇天行的注意力不在这里了,他的思绪渐渐的飘到了汝宁府。那里没有这些争权夺利之人,国家生死存亡时还考虑着自己的蝇头小利。那里只有保安团的那些为了抗鞑大业,不惜身死魂灭的民兵战士!
第三十九章 伏击
  当初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