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生的畏惧感。



  “嗯,最近金陵景色不错,出去观景玩耍一下,可是要主意安全,最好还是不要出城的好。”仇天行严肃的说着。



  听到这话周秀心中一紧,也顾不上吃饭了,连忙问道。



  “上次刺杀政宣部一名处长的凶手抓到了吗?”



  摇了摇头,仇天行又低头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然后才说道:“正在查呢。”



  最近不仅仅保安团向外派遣杀手刺杀,鞑子也在向金陵城派遣杀手对高层要人行刺。部长级别安保能跟得上,局长处长就跟不上了,于是不久前就有一名处长遇害了。



  这也是最近保安团忙于战事,户籍统计工作还没完全落实,所以才能让鞑子钻了空子。再过段时间,户籍统计完全后,每人都会发一张身份证明,那时鞑子再想潜伏进金陵城就要难了。



  仇天行说完后,餐桌上的气氛沉闷了一些。好半天后,周秀才开口说:“大猫年纪大了,整天到处玩也不是个事,夫君你看是不是该进学了?”



  “还早,大猫才三岁还不到,民政部最近试办了一批小学,五岁才能入学。”咽下了口中的食物,仇天行说道。



  这时,周秀有些犹豫的说:“那请几个先生来家里教授如何?大猫与平常孩子不同,可不能这样荒废了。”



  “不碍事,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不用这么早上学。孩子童年就是要用来玩耍的,为何这么早就要承担起压力?别人家没这条件,小小年纪就要帮助父母干农活了,但大猫,还是让他多玩两年吧。”仇天行宠溺的看了仇地宁一眼说道。



  仇地宁似懂非懂的听着大人们说着话,嘴里飞快的扒着饭。



  当晚餐快要结束时,周秀对仇天行说道。



  “明天我要去灵谷寺上香,你最近睡眠不好,去不去上柱香?祈求一下?”



  原本金陵还有大报恩寺和天界寺,但两寺都在雨花台附近,当保安团大军驻扎雨花台攻击聚宝门时,这两寺或多或少都受到破坏。如今这灵谷寺是金陵城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寺庙了。所以许多人都喜欢去灵谷寺上香。



  对于佛教,仇天行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所以他不会向历史上的那些帝王一样或是崇佛或是灭佛。但是,若是佛教阻碍了他,他也不会绕过。所以在保安团治下,即使是号称不问俗事的寺庙,也要让出多占的土地,也要在收受香火钱时按比例交税。这一下可将这些宗教势力得罪狠了,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没有佛祖降世以大法力消灭团匪,他们都得将老老实实下去。除了佛教,对于道教也是一样。因为在仇天行看来,无论从佛还是从道,只要有收入这都是一份职业,有收入的职业自然要交税。



  保安团此举在全天下宗教势力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极端的还对保安团诬以妖魔、邪魔、精怪等称呼,并向当地统治者信心满满的说,保安团倒行逆施得罪佛祖,这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或许一些人喜欢听见这么讨吉利的话,为此一些寺庙还多得了许多香火钱。



  当然这只是在保安团的治外,治内的宗教势力可是不敢这样,做人做事都是无比老实的。



  所以听见周秀要去上香,仇天行不支持也并不反对,只要妻子开心就好。当然,要让自己去上香,这可是不成的。如今身为一方势力首领,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曲解。若是自己去灵谷寺,搞不好就会被人误解为自己要崇佛了。



  其实周秀去上香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的。如今夫君已经家大业大,但是子嗣却只有一个,血脉无比单薄。若是自己再不诞下麟儿,或许就要有人建议夫君纳妾了。对于让自己夫君纳妾,周秀心中一百个不乐意,但是却不能阻止,否则就是妒了。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就是七出之条。因为嫉妒不让夫君纳妾,让夫君子嗣单薄就是妒,也是七出之一。所以为了避免夫君纳妾或者是延迟夫君纳妾,周秀想再生一个儿子。只是长久以来肚子都没动静,便想去寺庙求一下。



  当然,隐藏在背后的更是权利之争。如今看来保安团大业有成,这继承人的地位便让人趋之若鹜了。即使如今仇天行只有一个子嗣,但是难保日后不会纳妾多生庶子,所以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周秀都要做好准备,尽量给自己的孩子占好位子。



  刚刚拥有尺寸之地,各种利益纠葛纷至沓来,将仇天行缠缚的紧紧地。人性、欲望、利益纠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灭的。外有强敌压境,内有朋党成型,仇天行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统一天下前避免自己的势力迅速腐化掉。



  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更烂的将会被比较烂的取代。当然,这样的时代不仅仅是在明末,历朝历代江山动荡政权更迭时皆是如此。
第二百七十一章 战争中的太平(三)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天下依然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放眼天下,除了一些大势力的腹心之地外难有不战之地。湖北宜昌的夔东十三家也乘机起事了,拥众数十万搅乱鄂西北陕南和豫南三地,这天下再起一方势力。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二人的溃兵也从山林中走出,屡屡劫掠地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是宁为太平犬不为离乱人,百姓还是心向太平盛世。只是这自打甲申年以来,天下越来越乱了。各方势力犹如走马观花一般来来往往,残明走了鞑子来了,鞑子走了保安团来了。鞑子鲸吞天下之势不再,各地群雄纷纷并起,这无疑让人更加相信,这可能又将是一个五代十国。野心者,反复对比投奔明主;图安者,携家带口隐入深山。



  战死、屠戮、饥饿、疾病、逃亡,这让许多地方人口锐减,严重的地方常常日行数十里却看不到一户人家。有的只是断壁残垣、野草孤坟。



  人口锐减,财富蒸发,各方势力都有了难以维系的感觉。鞑子的在江东大营失败后,江西大营也久攻无果。洪承畴率领尼堪、谭泰、鳌拜、王辅臣、赵良栋、孙思克等战将被阻于太平府和州一带,攻势乏力。



  鞑子失去了天下赋税重地,钱粮已经有所紧缺了。而此时天下群情汹涌,各地反贼不断,鞑子的那点兵力也是被四方牵制,高额的军费难以维系,之前侵略天下时劫掠的财货都快要消耗一空了。于是,无可奈何的,洪承畴只能放缓了攻击势头,东线也僵持了下来。



  一夫拼命万夫莫敌,在保安团的团丁们前仆后继的牺牲下,无论是尼堪谭泰鳌拜等大将,还是王辅臣、赵良栋、孙思克等骁将都无可奈何。洪承畴知道,此刻战争已经发展到互拼实力的地步了。虽然朝廷实力依旧冠绝天下,但是敌手却多,兵力分散过后,光是依靠江东大营和江西大营已经无法歼灭团匪了。



  独坐桌前,洪承畴写着奏折。团匪势大难制,只能徐徐图之……仿照太宗伐明,先去枝干……整顿湖广、浙闽,积攒实力……隔断交通,避免大西军余孽和团匪联合,则江南尚有希望。



  一封奏折,洪承畴足足写了两个时辰了。眼下秋叶落尽,寒冬已至,年关不远了。天气寒凉,洪承畴竟然出了一身大汗。这封奏折耗去了洪承畴全部的精力。



  最后洪承畴以眼疾为名祈求致仕,请朝廷派人接替自己。写到这儿,洪承畴松了口气。戎马二十余载,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这或许也是好事。这次不再像数年前丁忧那样了,自己决定一退到底,再不出仕。



  其实,洪承畴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他对朝廷不再看好了。天下太乱了,反贼太多了,完整在朝廷手中的省份没几个了。洪承畴冥冥之中觉得,或许摄政王死了也将朝廷的气运带走了吧。



  自己也老了,这个天下再也不是自己纵横驰骋的舞台了,不若归隐去安享晚年吧。乱世悠悠,太平无日,只苦了这天下百姓。



  吹干了最后几个字后,洪承畴合上了奏折,命人快马送递京师。



  鞑子的攻势停歇后,张承武整个人都感觉垮下来了。半年多的战事让他操碎了心。尤其是与他对阵的都是当今或日后赫赫有名的战将,华丽的阵容几乎能打败一切。好在总部支援得利,无论是钱粮还是人员或是武器,都向西部战线倾斜。



  每当一批军事学院速成班的成员毕业后,团长都会将他们派往五营,充实五营的骨干。每生产出一批火器,都是大部送往五营,每培新好一批新丁,也是大半送到五营。除了三营还有三千火铳手外,其余所有的火铳都在五营了。



  虽然五营没有名帅名将,但是五营有着千千万万的军官。在这些军官们的努力下,五营成为了一支如臂使指的军队。即使五营的战法中没有奇谋没有诡计,但是他们有的却是堂堂正正之师,寸土不让之士。自从退到了太平府和州后,五营就再也没有丢过州县了。他们也无法后退,因为身后就是金陵。



  当张承武明白自己终于挡住了鞑子后,他哭了。十万同志付出伤亡的代价终于换来了一丝胜利的曙光。他想到这两百个日日夜夜里自己如履薄冰心惊胆颤。每夜他都要起来巡视城防,每日白间他又要指挥战事,战斗间隙时还要去探望伤员,这么久了他连一个囫囵觉都没睡过。因为过度的熬夜操劳,他顶上的头发都稀疏了许多。不过,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是值得的,他成功的阻挡住了鞑子的兵锋,用血肉之躯在太平府和州一带铸造了一道钢铁防线!



  相比于张承武的激动心情,仇天行其实也好不了哪去。得知了西线鞑子后继无力后,仇天行心中终于松了口气,自己屁股底下的火山终于停止了喷发了。遏制了鞑子的攻势,自己的位子也稳当了许多。



  推开窗户,凛冽的寒风吹了过来,仇天行能隐隐约约的听见远处传来叫卖声。离团部不远就是一条繁忙的步行街,这个名字带着深深的仇天行痕迹。即使冬日的严寒也不能抵挡步行街中如织的人潮。



  保安团兴商,所以商人的地位便高了起来。在保安团治下,只要商人有钱并愿意花钱,他们不会有任何的逾制,当然他们也不能违反治安管理条例。



  仇天行一直以来推行工业化进程,一些纺织业企业规模由家庭作坊到小厂开始转变了。其实江南数十年前就产生了十倍数十倍于此的大型织厂,只是被战争打断了进程。



  仇天行要做的只是从弯路走回,并带着大家走向正确的道路上去。一直以来,仇天行都不认为自己是救世主。从来没有救世主,就算有救世主那也是自己,所以人必须得自救。仇天行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领路人而已,他将自己前世的见识传授给大家,并引领大家一路前进。



  如今天下局势明朗了,鞑子已经无法灭亡华夏了。群雄并起,战事胶着,天下无一日不战。鞑子虽然依旧势大,地域最广,但是腹背受敌,四面不平。保安团屈之再次,但是势力分散,且各部离心。大西军再次,坐拥三省之地,但是孙可望和李定国不合,矛盾重重,内战阴云笼罩。其余永历政权和尚可喜交战不休,朱成功和耿继茂纠缠福建,鲁王政权被陈锦挡在浙东。还有夔东十三家纵横豫鄂陕,看似灵活机动,其实也面临三方压力。



  抗鞑势力并不齐心,各方都有私心,这也是鞑子依旧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当鞑子攻势放缓后,就是他们互相攻伐,群雄逐鹿的时候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十年(一)
  冬去春来,四季交替,转眼就是一年多过去了,时间已经进入了华兴十年初了。这也意味着仇天行来到这个世界有十个年头了。从最初只想和宋秀过小日子到如今走上争霸之路,其中的发生的故事太多了。许许多多的人中途离开了,他们或是牺牲在半路上,或是走上另一条路,但是伴随着仇天行走下去的人更多更多。



  虽然没有向古之豪雄一样能迅速平定天下,但是仇天行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搅扰了这个天下。通过他和追随他的同志们的前仆后继奋不顾身下,鞑子统一天下的道路被深深的打断了。鞑子的第三次围剿也无疾而终,只是虽然鞑子丧失了进攻的力量,但是保安团也是没有反攻的力量,双方竟然僵持了起来,一时间维持着异样的太平。



  只是江南省局势陷入僵持中,天下局势却剧烈的动荡起来。豪雄并起,天下皆反,大者坐拥数省,小者占据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