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阶级产生动力啊!若没有向上提升的空间,人们便失去的原动力。纵然科举万般不好,但至少他给了一些穷困的人希望,期待读书能改变命运。虽然这希望可能连万分之一都不到。但只要希望还在,那么就会有一批人前赴后继的为之努力!哪怕付出自己的一辈子也无怨无悔!”
其实科举不仅给了一些人出路以及希望,它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清朝废除科举后,几年便灭亡了。虽然其中各种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废除科举也是其中一大重要原因。读书人没了出路后,便不再心向朝廷了。
日后渐渐落下,仇天行看到时间不早了,快要下课了。于是,最后一点时间,他说起了国外世界的趣闻。有脖子长的比人还高的长颈鹿,有将幼儿塞回肚子里的袋鼠,也有一辈子都在树上睡觉,直到死后掉下来的考拉。
听着仇天行说的趣闻,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是亮晶晶的,他们真渴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见这些东西,看看它们真的有老师说的那么神奇吗?
第十八章 保安团的成立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过去了,仇天行开始训练民兵们使用长矛了。
虽然仇天行也不清楚如何训练长矛,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些长矛战的情节。所以,对于长矛的训练,仇天行决定套用里面的方式。
紧赶慢赶下,赵荣赵木匠终于将仇天行需要的长矛杆做好了。因为这三个月来,沟里也逃来了几名铁匠。在融化了一些无用的铁器后,终于打好了一批矛头。于是,组装好后便成了完整的长矛。
长矛的矛杆有六尺四寸,配上八寸长的矛头,总共有七尺二寸长,换算成仇天行前世的计量单位也就是两米四。矛头上有套子,可以套在矛杆上,整枝长矛有十余斤,正好在民兵们承受范围之内。
领到全新的长矛后,民兵们都非常高兴。他们这三月来一直训练队列、正步走以及短距离跑步,实在让他们厌倦了。如今,新武器下发下来,怎能不让他们激动?
长矛杆子刨的滑溜溜的,还刷上了一层桐油。矛尖也是亮堂堂的,锋利的仿佛吹毛断发似的。每个人都爱不释手,仿佛这就是他们最宝贵的宝贝一样。
有了长矛后,仇天行又准备了许多草人,将他们立在操场上。然后仇天行又在草人的脸上、喉咙、胸膛三处各画上了一个白白的圆圈,准备让民兵们训练扎草人。
就这样,每天早上除了例行的一刻钟队列训练外,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训练长矛。一开始,仇天行要求民兵们每人每天扎草人至少两百下。前面的不计成绩,半月后开始测试。扎中白色圆环次数达到六成以上方才合格。
于是,在领到长矛的当天,仇天行便与民兵们一同的训练起来了。这些民兵都没有使用长矛的经验,当然,仇天行也没有。不过,他在电视里看过。
使用长矛时,手抓着长矛一定要稳,刺出时要狠和准。所以,每每的,仇天行准备要刺击时都会大喝一声,以壮己胆,摄敌魄。
在仇天行演示过后,民兵们便跟着演练起来。于是,操场上便传来了一阵阵喝喝声。
长久的从事农活,让民兵们耐力都是很好。可是,因为每日缺乏必要的营养,所以缺乏爆发力。天天又要忙活家中的农活,又要训练队列,让他们身体很是透支了。
长矛有十几斤,许多民兵还没刺击几十下便感到手软了。甚至一些年龄较小的民兵更是连几下都没刺好。沉重的长矛压在手上让他们很难找到准头。
见到这一幕,仇天行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这是缺乏营养的表现,他也想每日里给这些训练辛苦的民兵们大鱼大肉的补充着,可是他也没法子。因为他太穷了,而且周围也没有渠道能买到足够的肉食。
无奈之下,仇天行只能削减了训练量。
因为训练量加大,若没有足够的肉食补充营养,人便会虚脱,甚至还会尿血的。
于是,他便把每次刺击的数量削减到六十次,让民兵们能保持住足够的体能。
就这样,一日一日的过去了。民兵们的战斗力也在逐渐的形成。他们刺击的技术也在慢慢提高,原来越快,越来越准了。看到这一幕,仇天行很是欣慰。因为这帮民兵不仅仅是自己的兵,其实也是自己的学生。他们所有的技能都是自己教的。民兵战斗力的形成也意味着老虎沟的安全渐渐有了些许保障。同时,成军,扩军的问题也摆上了台面。
一日中午吃饭时,张老便向仇天行提了出来。
“天行啊!眼下外面越来越乱了。听说南边的朝廷都没了,这鞑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打走。我们这里可能也不会安全的。你是不是应该扩军了啊?四十人太少了啊!”
听到张老的建议,仇天行想了想,同意道。
“嗯,最近练习长矛大家伙练得也蛮好的,如今算是老兵练出来了,除了没见血,其他的技能也学的差不多了。该添置一批新人了。现在一个小队十个人,我准备在小队上建立中队编制,一个中队五个小队,共五十人。我看,再招两百多人,凑成五个中队吧!”
张老点了点头,同意了仇天行的建议。如今,随着外面的混乱加深,老虎沟里人越来越多了,都快有一千人了。其中,能够当兵的青壮也有三百左右。在中间征个两百一十人,简直绰绰有余。
因为这不是在外远征的正规军,仅仅只是家门口晃悠的民兵。而且接受训练后又有了自保的能力,所以大家都很热衷于参加民兵训练。一来可以保卫家园,二来老虎沟里的民兵地位很高,受人尊敬,所以能进去的人也感觉非常长脸,有面子。于是,张老便觉得再招两百多人毫无压力。
确定扩军的事情后,仇天行决定在扩军前把军名给定下来,不然民兵二字,仇天行总觉得不好听。到时候出去作战,名头也不响亮。再想了好多名字后,仇天行才决定使用保安团的名号。
正月里的那次与鞑子的战斗让仇天行很是重视鞑子的战斗力。因为如今他太弱小了,所以他目前还不想与鞑子正面冲突。鞑子有数十万部队,随便调来千儿八百的,就对自己这支小小的队伍很是不利的。所以,他放弃了使用复仇军,大汉军等让人热血澎湃的旗号。
保安团,取自保境安民之意。取名保安团,既不会因为名字太大气招致鞑子的重点注意,也不会落了在众多抗鞑部队中的名头。
这一日中午,仇天行与张老确认了他们抗鞑队伍的名称——保安团!仇天行便是保安团的首任团长!
三日后,崇祯十八年六月十八日,一只小小的抗鞑队伍——保安团就在老虎沟正式成立了。(因为不承认伪清和偏安一隅的南明政权,所以仇天行决定依旧用崇祯的年号。)
成立保安团之时,仇天行站在了临时搭建的高高台子上,审阅着他的队伍。此时的仇天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单薄了,近四个月和民兵们一同的训练让他的身躯也健壮起来。他脸上为秀儿刻下的疤痕也淡去了许多,只有一道浅浅的痕迹留在上面,给他留下了一种淡淡狰狞的感觉。
仇天行望着台下排列着整整齐齐的民兵们,心中澎湃不已。这就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队伍啊!这也是要担负起抗鞑旗帜的队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笼罩在神州大地上空的浓浓的乌云下,一丝希望之光正穿透而出!
总有一天,保安团的名声会响彻整片神州大陆,让所有人知晓的!总有一天,保安团会保护所有的神州子民,让他们不被异族侵害的!总有一天,保安团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
第十九章 五位中队长
保安团成立后,仇天行立即开始扩军计划。得知保安团要招兵后,全老虎沟的人都激动了起来。当日保安团成立时,所有人都去观看了,保安团的那种雄姿勃发的气质,让他们着实心慕不已。
不过,保安团也不是什么人都招的,只招十六岁到三十岁之间的男丁,身体不好的还不要。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在众人踊跃下,两百来号人还是很快的招募完毕了。
许多被刷下来或者不符合年龄要求的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个小小的团体。其中尤其以孔凡的少年团最为势大,囊括了几乎所有的老虎沟里十六岁以下的少年。他们也自发行动起来,在孔凡的带领下,坚持在操场的另一侧展开训练。
新的民兵招募完毕后,仇天行着手将民兵们打乱重新编制,保证每个小队里至少有一名老民兵。如今,保安团有民兵二百五十名,共有五个中队。仇天行将其命名为第一中队、第二中队、第三中队、第四中队和第五中队。
数月前遭遇鞑子,在血拼了一番后,仇天行的那支队伍除了他还有五个人活了下来。可以说,这五个人是与他生死与共,经历过血的考验的。无论是从亲疏关系还是从实战经验上,仇天行都不能放置不用。
于是,仇天行便将此五人统统任命为中队长。
第一中队中队长——陈晨。
当初在张家村时,听说鞑子即将杀来,仇天行的队员们无比恐惧,新建的队伍即将面临离散时,就是他率先站了出来,应和了仇天行鼓舞士气的话。从此,仇天行便记住了他。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的新兵训练,陈晨也表现非常好。虽然他只有十七八岁,但是他军姿、队列堪比标兵,刺击更是达到上上的成绩。(刺中白圈六成为合格,合格即为下,七成为中,八成为上,九成则是上上)
所以,仇天行将陈晨提拔为第一中队中队长时,也没有人有意见,皆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当然,即使陈晨是仇天行强行提拔上去的,也没有人敢有意见。保安团的建立是仇天行一手操办的,每个保安团的民兵训练也是仇天行手把手教的。不论是军事训练,还是文化知识,仇天行都是他们的老师,起到了独一无二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仇天行不仅仅是保安团的团长,他更是保安团之父!
第二中队长——孙治。孙治今年二十八岁,是一名杀猪匠,长得五大三粗的,让人望而生畏。当初遭遇鞑子那次,他就生生的捅死了一名鞑子,战果斐然。虽然,孙治的军姿、队列不是很好,但他刺击却很厉害,特别是他刀耍的也非常好。仇天行缴获了那批腰刀,便准备用在孙治的第二中队。
第三中队长——章壮成。章壮成,今年三十了,长得一幅老树皮的摸样,其实他本来就是地主家的长工。在鞑子打来之前,他的家人都饿死了。当初,被仇天行一鼓动下,他脑子一热便加入了仇天行的队伍。结果待到想退出时已经走了好远了。于是,他就这样待了下来。那次的战斗,他幸运的没死,但也让他的胸前多了好几道疤痕。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他没有最突出的,但每样都很扎实,遇事也从不惊乍。仇天行就喜欢他那种沉稳如山的感觉。
第四中队长——李太平。李太平父亲是个猎户,他从小就跟着一起在山里打猎。当初他出生时还是天启末尾,天下还比较太平。所以,李太平的父亲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希望这世道永远太平下去。可没成想,没几年,天下便越来越乱了。‘太平’没有了,只留下年年的天灾人祸。几年前,李太平的父亲便在闯贼过境时被拉去从军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家里只剩下他和老娘两人相依为命。不成想,这鞑子一南下,老娘也去了。所以,李太平与鞑子还有闯贼都有着血海深仇。
李太平是猎户出生,弓箭使得好。所以,仇天行准备将第四中队培养成弓箭部队。不过,如今第四中队只有十柄鞑子那里缴获来的骑弓。
最后的一支中队——第五中队,仇天行任命刘进财担任中队长。刘进财与牺牲的冯京一样,他们都是商铺的伙计。不过,刘进财的东家不是行商,而是开店的布商。在布店里,刘进财平常负责在城中的各个分铺跑腿,所以跑起来非常快。今年才十九岁的刘进财已经在铺子里待了五六年了。可以说,阅历十分丰富,见人都是舔着脸,看起来一副和善的面孔,但其实却是死占便宜不吃亏的那种。另外,刘进财学习知识能力很强,或许是跟曾经的工作经验有关,他的数学能力也很强。所以,仇天行想将刘进财培养成政工人才,让他的第五中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