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阁下的意思是……”泽田茂在旁问道。
朝香宫鸩彦王再叹了口气,他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身看着东北方向(rì本的方向),缓缓地道:“我等的意见,闲院宫殿下的意见,近卫首相的意见,还有永田陆军大臣,岛田海军大臣的意见都不是关键。举国迁移到问题,只有天皇陛下才能圣心独断!天皇陛下何等英明,只要看到新rì本州的辽阔富饶,自然会做出决定。我等与其提出建议,不如恭请天皇陛下圣驾亲临新rì本州巡视。”
……“永田君,岛田君,新rì本驻屯军恭请天皇陛下去新rì本州视察军务,你们觉得怎么样?”
从首相近卫文麿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永田铁山和新任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不由得都是一惊。新rì本驻屯军司令官朝香宫鸩彦王似乎没有走正常的程序通过军部提出他们的请求,而是直接将报告送到了首相官邸,甚至裕仁天皇那里也已经收到了奏折。
“首相阁下,”永田铁山苦苦皱着眉毛,叹了一声:“澳大利亚好是好,可是我们没有办法把大部分国民送去那里,甚至连1000万人都运不过去。而且澳大利亚现在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原来英国建设的工厂现在也大多毁于战火,我们也来不及建设……就算真的舍弃的本土跑到那里,早晚也会被中国人消灭的。
如今的唯一生机,还是在朝鲜战场!哪怕不能最后取胜,只要能拖延到德国战胜美国之后,也能通过国际调停结束战争,为帝国未来之复兴保存元气。至于澳大利亚,看来也只能放弃了。”
近卫文麿望着永田铁山,微微摇头:“永田君,你是不是太悲观了?”说着他又看了眼不发一言,面沉如水的海军大臣,“岛田君,如果给海军一年时间,能运输多少国民,还有多少吨机器设备去新rì本州?”
“运不了多少。”岛田繁太郎端起桌子上的战时咖啡抿了口,心里面盘算了一番,才缓缓道:“目前的海运非常吃紧,帝国一共也就200多万吨商船,要维持朝鲜、澳大利亚、菲律宾、中美洲、rì属东印度等五个战场的后勤,还有南美洲到rì本本土的生命线也必须要维持,根本就没有富裕的。而且……自10月17rì中rì开战以来,中国潜水艇就开始在太平洋上频繁出击,一个月就打沉了我们24万吨的商船,这样下去到明年这个时候,帝国恐怕就没有海运能力了。”
“有那么严重?”近卫文麿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脱口而出:“如果天皇陛下想去新rì本州,海军能否确保安全?”
岛田繁太郎一愣,随即看到近卫文麿的神sè,就明白了裕仁天皇已经收到了朝香宫鸩彦王的奏折,而且还动了举国迁移到新rì本州去的心思。岛田为难地点点头:“当然,如果陛下要去新rì本州,海军当然可以确保航线安全,这一点还是可以做到的。目前,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被菲律宾群岛、琉球群岛所阻挡,无法进入太平洋海域活动,光靠潜艇是没有办法威胁到有严密护航的船队的。”
“哦,那就好。”近卫轻轻吁了口气,点了点头。
“首相阁下,”永田铁山这时插话道:“陛下是不是已经接到了新rì本驻屯军的奏折?同意他们提出的举国迁移的建议了?”
近卫文麿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永田铁山的问题。其实裕仁天皇在今天一早就命人把近卫召进皇宫,并且将朝香宫鸩彦王和闲院宫载仁亲王联名的奏折给他看,还征求他的意见。虽然裕仁并没有表明意见,但是近卫文麿却能感觉到对方有点动心。不过也仅仅是想去新rì本州走一走,看一看而已。至于举国迁移什么的,朝香宫鸩彦王和闲院宫载仁亲王的折子上没有提,裕仁更是没有问。
永田铁山好像也发现自己的问题提得很不恰当,干笑了两声道:“首相阁下,请原谅下官的失言。”说着他又加重了语气:“现在rì本帝国的国运全系与朝鲜决战,此时必须巡视新rì本州,只怕会给朝鲜前线的士气造成不必要的打击……”
………【955 朝鲜战争三一颗黑心,两种准备】………
“永田卿真是这么说的?难道他就那么有把握可以保全rì本?”
近卫文麿同永田铁山、岛田繁太郎的会谈结束以后就匆匆进宫向天皇裕仁汇报去了。听到永田铁山反对天皇在朝鲜决战之时巡视新rì本州,裕仁的脸上滑过一丝若有若无的yīn郁。
近卫文麿明白裕仁的心思,他和裕仁天皇是亲戚。他所属的藤原家族和天皇家族还是一千多年的“世交”,两家世世代代都近亲结婚。所以和他的前任们不同,他这个首相是真正深受裕仁天皇的信任,而且也绝对维护天皇的利益。对于眼下的时局,陆军和海军或许更多考虑军事上的出路,某些民选的政治家或许会从rì本国民的利益出发,而近卫文麿却会首先考虑裕仁天皇的前途。
现在rì本的国策是拖延同中国的战争,以等待德国战胜美国,然后通过德国的调停获得较为优惠的停战条件。如果德美战争限于僵局,而rì军在朝鲜兵败的话,则要考虑割让东澳大利亚、rì属东印度和rì属菲律宾向中国求和,以保全本土。可问题是中国一定肯在朝鲜获胜以后同意rì本的求和么?这个问题恐怕只有罗耀国能够回答。万一中国来个趁胜进兵,在rì本本土登陆,那裕仁天皇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所以,裕仁天皇现在真正关心的不是怎么保存rì本,而是如何保全他这个rì本天皇!他可不想像斯大林那样,不明不白就自杀死掉了!
近卫文麿轻轻叹了口气,抬起头望着裕仁:“陛下,永田大将认为,只有在朝鲜重创中国,rì本才有同中国议和的资本……”
“重创的意思是什么?”裕仁追问道。
“是给中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哪怕最后失去朝鲜,只要能杀伤100万,甚至更多的中国人,让他们知道登陆rì本将会付出更为惨重的损失,rì本就有机会体面的结束战争了。”说到这里近卫文麿顿了下,补充道:“当然,这是指在德国无法战胜美国的情况下,如果德国能消灭美国的话……”
裕仁不耐烦地挥了下手,打断了近卫文麿安慰人的话,这一套言论他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耳朵都快出老茧了。可是德国打到现在也不过刚刚踏上了一个距离美国本土1000多公里的美属波多黎各,而且还遭遇到美军的顽强抵抗,看起来没有有个把月的苦战是别想打下来。德国要是以这种速度去灭美国的话,恐怕他裕仁天皇是活不到美国亡国的那一天了!
而且,想用人员伤亡来唬住中国,听上去也不太靠谱。如果不算朝鲜人的话,rì本的人口顶多只有中国的九分之一,而现在朝鲜战场上rì中之间的交换比能打出三比一就是奇迹了,当然是用三个rì本人换一个中国人!现在rì本的青壮年男xìng顶多只有1000多万,顶多拼掉300万中国人,对一个6。5亿人口的民族来说,300万人的损失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可rì本如果损失1000万青壮年男xìng的话,恐怕就不是亡国,而是要灭族了!
裕仁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走到墙上挂着的大幅朝鲜地区军用地图前面,呆呆地看了一会儿,良久才低低叹口气:“朝鲜决战能胜固然好,可是也要做好万一的准备。”
近卫文麿心中微微一凉,作为rì本最高领袖的天皇都有了这种想法,这场战争恐怕是没有多少胜利的希望了。
“陛下,目前敌我力量悬殊是事实,不过,帝国的战争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等到明年一季度,陆军就能完成600万扩军计划,到明年底就能完成800万预备军人的训练!有了1400万大军,rì本是不会被中国灭亡的!”说到这里,近卫忽然压低了声音,低声道:“至于……万一的计划,现在只能在暗中进行,绝对不能公开的。”
裕仁点点头表示赞成,过了会又问:“内阁有没有什么暗中进行的计划?还有,朕能不能暗中去一下新rì本州?”
近卫文麿闻言一怔,他没有想到裕仁那么想去澳大利亚,哪怕不能公开去,也要秘密前往。裕仁没有等他出言相劝,又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朕现在所控制的国土是rì本历史上最大的,包括了rì本列岛、朝鲜半岛、桦太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大半个印度尼西亚、夏威夷群岛,还有东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上的很多岛屿……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说到这里,他苦笑了一下,“500万平方公里呢!历代先帝恐怕想都不曾想过,朕却真的做到了!可是朕却没有能力保全这么大片的国土……就让朕在失去这些国土之前,亲眼去见识一下大rì本帝国的辽阔吧!”
说着他猛地站起身,对近卫文麿微微一躬,含着眼泪恳求道:“近卫君,拜托了!”
……就在所谓的“朝香宫奏折”在rì本帝国的最高层掀起阵阵波澜的时候。rì本朝鲜军参谋长,刚刚恢复了中将军衔的石原莞尔,却行sè匆匆地来到了三宅坂的rì本陆军参谋本部大楼门前。
参谋本部的大门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垒起了两个机枪工事,两挺高shè机枪正用黑洞洞的枪口对准青灰sè的天空,几个看上去有点上了年纪的士兵正在一名军曹的大声呵斥下,笨手笨脚地在cāo作着这两挺机关枪进行训练。
“石原君官复原职了,可喜可贺啊!”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石原一回头,就瞧见负责情报的第二部部附有末jīng三少将正似笑非笑地站在他身后。
“都是永田大将和冈村大将的提携。”石原莞尔淡淡一笑,又指着门口的高shè机枪问:“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架起机关枪?”
有末jīng三少将嗤的一笑:“自从中国人的飞机来过一次之后,闲院宫载仁亲王就下令全面强化防空,这里就架起了两挺高shè机枪,屋顶上还有三挺。隔壁的陆军省门口也有,就是皇宫里面现在也架起高shè机枪了。”
“有什么用?”石原莞尔摇摇头,道:“难道元帅阁下不知道中国远程轰炸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吗?靠高shè机枪怎么能打下来?”
“那又能有什么办法?”有末jīng三苦笑道:“rì本没有那么多大口径高shè炮,中国人的飞机又不肯飞低一些,就只好架几挺机关枪壮壮胆子了。”
“什么?没有高shè炮?”石原莞尔有点意外,有末jīng三点点头:“走吧,先和我去见见亲王殿下,他对朝鲜的战局还是非常关心的,也会尽可能满足朝鲜军的请求。”
有末jīng三用脚后跟也能猜到石原的来意是求援,虽然中**队还没有对鸭绿江防线发起猛攻,可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时间问题,中国人是在等待气温下降,江面结冰。如果没有了这条天堑,整个防线除了少数重点布防的地区,就根本阻挡不住中**队的进攻。所以,朝鲜军求援的电报雪片一般向三宅坂飞过来,可是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却都难为无米之炊。
闲院宫载仁亲王听说石原莞尔从朝鲜回来,立即就把他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他的办公室里面还有第一部部长小畑敏四郎中将和第二部部长土肥原贤二中将,这两个中将的资历都比石原要老得多,其中的小畑敏四郎还同永田铁山、岗村宁次并列为“陆军三杰”,因为同永田铁山争夺统制派领导权,所以遭到了压制,现在还没有晋升大将,不过现在却得到了闲院宫载仁亲王的重用,俨然成了参谋本部的实际当家人之一。
石原莞尔按照军中的礼节一一向他们行了军礼,闲院宫载仁亲王笑着点了点头,小畑和土肥原则还了军礼。
“石原君,请坐吧。”闲院宫载仁亲王招呼石原莞尔落座后直接问道:“朝鲜的局势怎么样?冈村君有把握吗?”
闲院宫载仁亲王长得器宇轩昂,这副尊荣在近亲繁殖的rì本皇室里面算是非常少见的,不过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亲王为人倒是比较随和的,而且也没有多少主见,非常容易被下属的意见左右,因此有个王子传令兵的绰号,比如这一次的“举国迁移”就是小畑敏四郎中将在背后推动的。
“阁下,敌强我弱太明显了。”石原莞尔苦笑着摇摇头:“我们朝鲜军上下没有战胜的把握,只有成神的决心!”
“成神的决心?”小畑敏四郎接过话题冷冷道:“等朝鲜军全体成神之后呢?是不是该轮到rì本陆沉了?”
“根据特一号作战计划的戌案,万一朝鲜作战失败,帝国将……实行本土决战的最后方案,同时再积极寻求外交解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