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蹙了下眉,对于毛ZD的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他也很不习惯,不过也只好尽量适应对方。他思索了下回答道:“即将开始的中rì战争在xìng质上应该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目的还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因此是非正义的。不论国民zhèng fǔ还是rì本当局,都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发动战争。”
“不是问你这个。”毛ZD又皱了下眉,这种大道理在《红星报》上说说就可以了,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时候说来有什么用?
再说了,罗耀国勾结希特勒接连挑起了针对苏联和英法的两场大规模战争,好像也没有看到人民怎么反对他!最多就是在“反苏战争”初期有过一些规模不大的“反战运动”。
可是等到斯大林割让东西伯利亚和大半个中亚求和的时候,国内对罗耀国可就是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了,等战胜了英法,签了《罗马和约》后,罗耀国早已经被捧为是开天辟地以来华夏第一英雄了!现在到处都是不明真相的崇拜者……“那毛副主席是想问未来中rì战争的胜负吗?”叶挺迟疑了下,试探着问。
“中rì战争的胜负是没有悬念的!”毛ZD又点上支烟,抽了几口,淡淡地道“rì本必然会被中帝国主义打败!因为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所以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就是实力强弱,这方面中帝国主义是有压倒xìng优势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加重了语气。“我现在关心的是中帝国主义在战胜rì本之后所获得的战利品!现在rì军在澳大利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优势,韦维尔的澳新联军连吃败仗,目前悉尼已经沦陷,堪培拉也很快就要丢掉了……看起来整个东澳很快就要易主了,届时罗耀国就可能会对rì本下手!而富裕的东澳大利亚又会变成下一个吸引中国国内贫民去落脚的好地方了。”
叶挺点了点头,脸sè也凝重起来了,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xìng。毛ZD瞥了他一眼,继续往下说:“加尔各答大会战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印度伪军的攻势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再坚持几天,他们就会力竭而衰了。接下来,东西孟加拉、阿萨姆、奥里萨,可能还有加尔克汉德邦等一大块印度东部的土地就都是我们的了!接下去我们还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地盘,包括整个印度,半个朝鲜,半个rì本等地在将来都有可能姓G。”
说到这里,毛ZD突然重重舞动手臂,大声道:“可是,这些地盘却不是我们革命成败的关键,也不是我们的党走向强大的关键,甚至有可能是灭亡我们的陷进!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巨大的yīn谋!”
毛ZD的一句话就让叶挺的心头一惊,立刻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毛ZD的脸上却出现少有的焦虑。“这是个yīn谋,而且是个大yīn谋!”毛ZD又重复了一下这个观点,然后抬头看着地图,“孟加拉、阿萨姆还有奥里萨邦的确都是富庶繁华的地盘,比起我们贫瘠的北六省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可是,这里却没有汉人,只有七、八千万印度人……可是我们为了夺取和保住这块地盘前前后后已经付出了两万多汉族军人的代价!而且这仅仅是个开始!”说着他的语气陡然沉重起来,“希夷,你知道吗,我们手中的二十多万汉族军人,还有北六省和远东的两三百万汉族民众才是我们事业的根本!如果没有了这些汉族人,就算打下了整个印度又能怎么样?”
“没有汉族军队,打下了印度也不是我们的,而是印度GCD的……”叶挺的声音极轻,仿佛是在喃喃自语:“怪不得国民党那么热心帮助我们开辟世界革命根据地,原来是在打这个主意!”说着他提高了声音问毛ZD:“副主席,您看我们是不是要从印度退出来?”
毛ZD摇摇头,开辟印度为世界革命根据地是他提出的办法,在国内革命战争暂时没有办法发动的情况下,取得印度这块宝地对党的革命事业肯定是有利的。可是当时他却忽略了一个在中国看起来最不是问题的问题——人口,而且还是汉族人口!汉族是现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所以中国反动派和革命者都没有把人口看成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到现在,毛ZD才忽然意识到,革命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居然是汉族人……汉族人原来是那么宝贵的!在战场上死掉一个都让人心疼。
不过现在退出印度也不是办法,一旦退出印度,之前的牺牲的同志的血也就白流了。而且没有印度的财富,即使是中G也无力在目前这种国内民生迅速改善的时候维持二十万人的大军!也无力改善其“训政区”内的民生,那样北六省的汉族人口还会不断流失到富裕的澳大利亚去!
“毛副主席,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吸引国内国统区的民众迁移到印度呢?印度的土地非常肥沃,而且气候条件也适合农作物生长。”叶挺思索了半天,又提出了一个听上去有些荒唐的办法。
毛ZD眼睛一亮,微微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办法,等我们在印度的根据地巩固以后就要想办法制定优惠的移民政策,从国统区吸引贫下中农来印度安家。地点就选择在……加尔各答周围!那里土地是全印度最肥沃的,交通又比较便利,基础设施也好,而且人口密度因为这次的战乱也会变得非常的低,总能从国内吸引个两三百万贫下中农来移民吧?”
就在这时,毛ZD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进来的是GC国际南亚军的副参谋长左Q。
“毛副主席,叶总司令,”左Q先向两个各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又递上了一张电报纸。“北进军团的急电,印军第2、第3、第4军,第3装甲师等部,正在猛攻贝兰布尔我第5军和GC国际装甲师的防线,目前双方已经展开激战。与此同时,加尔各答城内的印军也开始向城北突围,我第7军正在竭力阻止。”他顿了一下,又道:“副主席,叶总司令,贝兰布尔和加尔各答一线的印军多达三十万!而我军还不到十万,还要分兵两路,形势非常险恶,我建议立即从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抽调部队前往增援。”
毛ZD接过电报扫了一眼,扭头问叶挺道:“希夷,你怎么看?”
“不行!”叶挺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左Q的建议,他沉声道:“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是主战场,在那里集中了敌我双方30多个师,而且都是jīng锐部队。现在战役已经打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谁也不能后退一步,否则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可是贝兰布尔和加尔各答一线怎么办?如果让印军解了加尔各答之围,我们不就前功尽弃了么?”左Q迟疑道。
叶挺摆了摆手,笑道:“没有关系,现在这场会战胜负的关键不是加尔各答,而是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的决战。只要我们能打败印军的8个军,就能有4个主力军和一个炮兵集群的兵力被解放出来用于加尔各答附近,印军的三个半军加上一些战斗力不强的地方部队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毛ZD拧眉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指示道:“我也同意叶挺同志的看法,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的得失关怀全局,不容有失。因此北进军团应该优先考虑在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击破印军主力。为此北进军团主力有必要全面加强攻势,以期尽快取得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战役的胜利。
至于加尔各答方面,GC国际南亚军总前委的建议是,应尽量坚持阻止印军北线兵团同加尔各答之敌会师。如果未能达到这个目标,也要退守至胡格利河一线,阻止印军西进,以确保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主力会战不受影响。”
………【913 反围剿和长征二十为了无产阶级,冲啊】………
“中将阁下,北路军总指挥部发来的电报,他们已经突破G匪军在贝兰布尔的防线了!”印军中路军参谋长卡特站在斯利姆和米塔尔面前,神sè有些激动。GC国际南亚军布置在贝兰布尔的防线被突破,可是意味着加尔各答之围已经解了一半了!
斯利姆和米塔尔正围着地图桌在商量着什么。一幅五万分之一的地图铺在一个巨大的地图桌上。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条标满了各种战术符号的战线。听到卡特的汇报。两人都同时直起了身子。
斯利姆急忙接过电报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长长吁了口气,“太好了,太好了!G军对加尔各答的包围很快就要被打破了。接下来北路军和加尔各答守军一会师,再大举西进……就能和我们夹击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的G军主力了!”
印军装甲部队的指挥官米塔尔少将却没有那么乐观,他拍了拍地图,凝眉道:“中将,北路军突破贝兰布尔的G军防线似乎有些容易了,根据之前的情报,G军在那里可部署了一个步兵军和一个装甲师,我们的三个军和一个装甲师就算能打败他们,也不应该会那么快。”他看着卡特,“北路军的报告上有没有提到G军装甲部队?”
卡特道:“这次北路军没有遭遇到对手的装甲部队,只说是同G军苦战了十几个小时,发动了十一次全线猛攻才达成突破。”米塔尔哼了一声,对着正皱眉沉思的斯利姆道:“中将阁下,看来G军一定是主动解围的。”
斯利姆抱着胳膊打量着地图,缓缓沉吟道:“G军看来是想先解决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的我中路军,然后再回过头去打加尔各答。他们的那个军是主动撤退的,估计加尔各答城外的那个军也会撤走,然后两个军一起退守到胡格利河一线,阻止我北路军西进。北路军在同加尔各答守军会师后,有3个半zhōng yāng步兵军,一个装甲师,四个地方军,总兵力达到了37、8万……这么多部队却被G军的两个军堵在胡格利河以东!”他微微摇头,“看来我们还是棋差一招啊!如果当时把北路军的三个zhōng yāng军和一个装甲师集中到中路,这场会战的胜利恐怕已经到手了。”
“中将阁下,我们没有办法采取这样的方案。”米塔尔在心里面轻轻叹息一声,斯利姆所说的那个“如果”并不是事后诸葛亮,而是他在会战开始前制定作战方案时就提出的。在斯利姆提交给尼赫鲁和鲍斯的方案中,解加尔各答之围并不是重点,消灭GC国际南亚军主力才是重中之重!可问题是加尔各答城内有圣雄甘地啊。尼赫鲁和鲍斯怎么能置甘地于不顾呢?如果他们真的这样做,肯定会引发印军内部甘地崇拜者的不满……“我也知道副总统和总理先生的难处。”斯利姆苦笑了一声,又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地图上,他的目光在胡格利河和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防线之间来回移动,皱着眉头在苦苦思索。片刻之后才缓缓道:“现在就看谁的攻击先得手了,是我们的北路军先突破胡格利河在G军主力的背后捅上一刀,还是G军在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打退我们的8个军了。”
米塔尔咬了咬牙,“现在是狭路相逢,就看谁能坚持到底了。只要我们能在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坚持五天,北路军一定可以突破胡格利河,毕竟G军在那里只有2个军,顶天也就八万人,所以这一战我们的赢面极大!”
斯利姆几乎是冷哼了一声:“我就不信,将近70万印军会被不到30万的所谓GC国际军击败!这些GCD人难不成还真是特殊材料做的?”
1939年8月16rì,在印度东部的印军和GC国际南亚军几乎在同一时间都下定了在西孟加拉邦展开一场主力决战的决心!GC国际南亚军总前委给北进军团总指挥彭D怀的命令是:“东线部队第5军、第7军可暂解加尔各答之围,但是必须坚守胡格利河以阻止印军北路军(包括加尔各答守军)渡河西进。此外,北进军团主力第1军、第2军、第3军、第4军、GC国际装甲师、炮兵集群等部应集中运用于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对敌中路军采取坚决之攻势,不管困难如何之大,务必要在8月20rì之前击败印军中路军!此战关系我党之兴亡,世界革命之成败,全体同志应发挥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之革命jīng神,力挫强敌!”
而斯利姆以印度陆军总参谋长的名义也下达了措辞同样严厉的命令,他要求印军北路军不惜一切代价猛攻胡格利河西岸之G军防线,务必在8月20之前达成突破!同时他又严令贾姆谢德布尔——丹巴德一线的印军各部坚守到最后一人一弹也不得后退一步!
在双方最高指挥官的严令之下,两场关系到整个战局成败的攻防战立刻就以最强的烈度展开了。
……
“预备,放!”
随着GC国际南亚军炮兵总指挥朱瑞重重挥下手臂,早已经准备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