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穷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穷济天下- 第5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这点小动作还逃不过我的眼睛,本来要留下看家的王秀死活非要跟我一起出差,一看就知道这是她们之间密谋之后的结果,而且她的理由还很充分,简单直白的说就是为了要照顾我这个废物。而且这个工作她们不放心交给任何一名生活秘书,要不是可欣正忙着配音,我估计带着俩美女下乡的照片就能成为娱乐版的头条。

    ……

    “春节一过你的那些技师就来了,可除了丈量土地与休整地基之外,就没见你们干什么,现在上下的议论很大,说你是出工不出力,就是为了应付我”站在一座低矮的土包上,老爸指着附近平整好的土地以及一些深挖出来的大坑说到:“这个县平地有限,为了给你建学校,他们做足了准备,可是你的那些人说必须在这种地势高的地方才行,你究竟想建什么?”

    我杵着一根竹杖站在老爷子身边,带着点嬉皮笑脸的劲头说:“这多好啊,绝对不占用耕地,再说了仅仅是学校而已,没必要非得是平地,您管的这个省是山地居多,要是每个学校都建在平地上,那么下边很多县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老爸知道我说的在理,依山而建是山区的特色,否则还真没有多少土地用来浪费:“那你们挖这么深的坑做什么?就一幢五层的教学楼用得着这么深的地基。”

    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左顾右盼之下突然看见冯石正顶这个安全帽从山头下边爬上来:“正好,专业人士来了,有什么疑问您就问他吧。”

    刚爬上来的冯石还没来得及客套几句就被我当成了挡箭牌。好在他反应很快,知道有些事情就是对我爸也不能明说:“深挖地基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里的土壤情况,如果将房子盖在了不稳定的地方,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现在察看的结果怎么样?”老爸知道这个理由很充分,但他还是关心进度的问题:“今年已经开学了,很多学校还没有扩招所以勉强应付着,等暑假后合并重组的工作完成了,生员都要想这些示范校集中,那时要是还没有堪用的校舍,岂不是耽误了学生们。”

    我和冯石对视了一眼,一般来说领导大人要是关心某项工作的进度,要么是因为政治任务紧迫,要么就是关心自己的政绩,我爸倒是直接关心起使用者。在他眼里这些堪比远山水准的学校不是自己的个人政绩,而是提升本地教育质量的关键设施。

    冯石了解我爸的脾气,这位以实干、亲民著称的省长绝对不是以前见过的那些货色,所以也就没有说出那套应付官场的套话:“您放心,等地基的施工完成之后,我能在一个星期内就盖好主楼,算上装修和安装调试设备的时间,完工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月”

    “什么”老爸有点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一个星期盖一座五层教学楼?老冯,我可把丑话说在前边,你要是偷工减料赶进度我可绝不答应”

    我和冯石再次相视一笑,只是这次我站出来开口说到:“一个星期还是保守估计,其实只要建材到位了,区区五层楼有个两三天就能盖好。不信咱们就打个赌。”

    老爸看出来我们似乎有什么撒手锏,所以也不多言:“那好,我就等你们一个星期,我倒要看看你们俩打算怎么把房子变出来。”

    等我爸走远了,冯石这才凑过来小声问到:“材料还没齐呢,怎么变成从现在开始计时了?”

    我慢慢的蹲下身子坐在土地上:“我来的时候已经交代过了,构件这两天就到,倒是你们的调查怎么样了,这块地安不安全?”

    没什么领导样子的冯石为了说话方便也蹲在了我的身边:“打了好几处探坑,底下的岩石没有问题,而且离那些高耸的山坡也比较远,地势又很高,不用担心泥石流或者山崩,所以相对来说条件还不错。只是……”

    “只是什么?”

    他欲言又止的看着我,然后瞥了一眼另一边的王秀,得到我肯定的点头示意之后这才说到:“你这个建筑标准不简单啊其实就算降低一点在这周边也是首屈一指的优秀工程了,可你却偏要用这种特殊的结构,是不是……”

    他还有话没有说出来,其实也不用说明白,王秀和他都在紧紧地盯着我。就怕我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原因来。

    “唉……”我长叹一口气,然后拄着拐杖站起身来:“**的活吧……记住了,别在质量上给我省钱”

    他和王秀都没有再追问,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敢,我有着太多常识无法解释的神秘,他们都不想从我嘴里听到某种令人不安的预言。

    老爸也许在民生问题上还算有些智慧,可面对这种建筑问题就束手无策了,其实他只要仔细想想,这种工程虽说是造福千秋万代,但是用得着让冯石这个地产业的大亨级的人物跑到这个小地方来吗?他的到来本身就说明了我们对这个捐助工程十分看重,在全国的范围内,刨除掉老爸这个省之外,我的计划是要在七年内在整个西部建设超过三百所这样的综合性中学,只是老爸这里遭遇到的阻力最小,也是最有保障的地方,这才先将示范工程放在他的辖区。等那些尸位素餐的县级干部们看到这里边的好处时,自然会争抢着要我去援建。

    当然我也没让老爸多等,第二天大批的建材就开进了这个工地,很多重型卡车从来没有开进过这个县城,所以引来不少群众前来围观,我和冯石都知道该是我们天下地产露脸的时刻到了,于是早就将我和父亲打赌的事情给散播出去,结果很多媒体记者蜂拥而至,都想看看我究竟怎样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个赌约。

    “爸可以开始了吗?”

    他站在工地的外围瞪了我一眼,那意思是埋怨我将这种负气的赌约给传了出去,要是我真的无法完成工作,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从现在开始计时,我看你怎么完成诺言。”

    冯石一直都在等着这句话,所以得到我的信号之后使劲的吹响了嘴里的口哨。随着哨声的响起本来还有些安静的工地瞬间沸腾了起来。

    “你们……”老爸有点难以置信的指着热火朝天工作的现场:“这房子还能这么盖?”

    还是老爸聪明,没过俩小时他就看出了这里边的门道,其实只要智商还算正常的人都看出来了,我这哪里是盖房子,根本就是在搭积木巨大的钢梁被粗壮的空心钢柱支撑起来,插上巨大螺钉并焊接固定之后,第一层的样子已将显现了出来。如果不算上装预制墙壁和地板的时间,搭五层的框架绝对用不了二十四小时

    别说是本地的居民,就是那些见多识广的记者都惊讶的目瞪口呆了,教学楼的整体建筑时间在没有采用昼夜施工的条件下,仅仅用了两天半就基本完工,最后只要等我将室内体育馆搭建完成之后,就剩下平整操场和建设配套设施了

    “别看我们建设速度很快,其实我们从选址开始,经历了一系列科学严密的设计、准备、施工等工序后,才有你们见到的那样迅速……”冯石借着媒体关注的优势给我们打造声势,对着摄像机也是侃侃而谈:“别看时间短,可这所学校完全是按照抵抗八级地震来设计的而正在搭建之中的室内体育场更是可以做到在九级强震中屹立不倒我们王总说过,虽然学校是我们无偿捐献的,却不能在质量安全上有一丝一毫的折扣”V

交代一下 第六百五十三节、没事找事

    我在两天内盖了一幢五层大楼的视频是震撼性的,虽然有很多建筑方面的专业人员指出了其中的关窍,但普通百姓还是津津乐道于这种难见的奇景。当然网络上争论最多的也还是建筑的质量问题。

    “从视频上看,建材都是特殊处理过的钢构件,只要衔接固定上没有问题,或者倒霉的正好盖在地震带上,那么它能禁受八级地震的说法还是可信的。”

    网络上刚刚出现一个敢于说实话的人,结果马上就被大量的口水给淹没了。骂他的人无非就是说他太过教条,抗震建筑这种东西谁都不好说绝对保险,而且我这种邀请媒体转播的做法也纯属是作秀,所以很多人都质疑冯石的宣传。好在我这人善名远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站出来说我欺世盗名。当然也有人怀疑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要说这整座学校都是我建的,给自己做一个广告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可人们还是喜欢在背后高谈阔论一番,尤其是我为什么捐献这么一座高标准的学校。

    说它高标准,是因为在整个大陆地区也很难找出几座这样的公立学校,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城市的少数几座学校之外,我设计的学校功能之齐备,空间利用效率之高都很难找出与之比肩的。除了主要的教室之外,为了应对当地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的缺陷,整座学校拥有完整的初级医疗、食堂、饮用水储存,以及应急风力、太阳能发储电系统,用冯石的话说就是:“哪怕与世隔绝一个月,也能保证全校师生的基本生活”

    这样一来它就不仅仅是一座学校这么简单了,配合上操场以及室内体育馆的空间,这简直就是一座应急避难中心。如此之高的水准别说是在当地那种山区的县城,就是放在省会级城市也绝对算得上“示范”级别的学校,再加上老爸为了扶植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严格筛选了一批有一定业务能力肯扎根小城镇的教师,使得这些县级城市一瞬间就拥有了匹敌大城市的师资力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县中学为中心辐射整个县境的优秀生集中冲刺高考的基地。同时老爸为了保证那些有才华却又家庭贫困的学生,能获得应有的机会。他还仿效我当年的做法,利用地方财政拨款设立一个助学贷款基金,接受贷款的学生可以选择回家乡工作还贷,或是在毕业一年之内一次性连本带息偿还全额。不过考虑到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难度,除非某些人突然间发了一笔横财,否则很少有人能在一年之内偿清贷款。这就保证了人才能顺利的回流到不发达地区。当然他也设想到有些人就是赖着不还钱也不回来工作,所以在签署贷款合同的时候,加上了一个附加条款,那就如果有人恶意违约,地方政府保留通过法律途径强制执行的权利。

    这个条款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但这也只是地方上的规定,加上老爸的名声也属于正人君子的范畴,所以很多媒体在考虑到我的态度之后,便没有在这个地方纠缠。可官方媒体装聋作哑,不代表网络上就毫无动静。很多网民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不过奇怪的是本来这个讨论的焦点应该是“该不该强制执行”。没想到跟帖的人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该怎样强制执行。看他们的语气就好像追缴贷款是毫无疑问的,但执行的手段值得商榷。为什么说值得商榷呢?因为我爸很直白的告诉媒体,要是哪个小子敢当这个“滚刀肉”,那他不排除通过法律手段使其强制劳动直至偿清债务所谓“强制劳动”自然就剩下了一种选择。有人说这是滥用公权力,也有人说对待那些不知道感恩的人就理应如此。更有不少人在质疑这种处罚决定是否过激。吵吵嚷嚷的折腾了好几天,就是没有人说这笔钱可以不用还。

    “理论上,这种助学贷款也是金融服务的一种,地方政府用自己的职权或者是流动资金为你解决了升学的问题,这种服务占用的是公共资源,也就是说从你签署合同的那天起,你就是在使用者公共的财产来为自己服务。那么无论你是否愿意去偿还,都必须将自己占用的公共资源清偿干净。原先很多想在这个问题上作文章的家伙死活都没有煽动起来,因为民众在这件事情上看的很明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尤其是这种地方性贷款还覆盖了高中阶段的学杂费用,一个被资助的学生所享有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便利,还挤占了一个优秀高中的学生名额。”在关注了几天网络讨论之后,老爸终于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辩解自己的做法。

    其实他本身并不喜欢网络,他总觉得那些侃侃而谈的网民们大多都有种说风凉话的感觉。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谋”不仅是参谋,也可以解读成为“了解”。所以才又有了一句“隔行如隔山”。但他敏锐的意识到这种新兴的事物将会对未来的执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会成为某种情绪的放大系统。网络是一柄双刃剑,这一点任何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成年人都知道,但不同的人在看待网络时,却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们这里暂且不去讨论以娱乐以及商业为目的使用网络的人,仅仅将范围局限在那些时刻盯着新闻,或者是打算利用网络来发表某些言论的人。

    不可否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