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行我素-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大鱼救张伟”的故事。

  据张伟自己说,那是发生在他偷渡时的真实故事。

  偷渡的那年,张伟只有十六岁,那个年代由于营养缺乏,他发育不好,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身材矮小,又黑又瘦。

  偷渡是由熟悉路线的人带路,他们选择的是海路。那时深圳还是一个小鱼村,到处是山和稻田。他们到达深圳后,选择偷渡的路线,是由一座山往下走到山脚,经过山边的一片稻田,再穿过一片芦苇后到达海边,游水到对面就是香港。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们一伙在山上潜伏到午夜后,开始从山上往稻田摸去。稻田不是只有一层的开阔地,而是分成几层。刚开始一切还算顺利,但当他们在往下走过最后一层时,由于紧张,在一处又高又滑的梯田地,有几个人被滑倒,挤在一块,从上一块田掉到下一块田,发出了很大的哗啦哗啦的声音,惊动了边防军。一下子,探照灯亮起,高音喇叭响起。

  “站住,趴在原地。”

  “别动,谁动打死谁。”

  一开始,他们还没有被发现。可他们当中有几个人被边防军一吼,强光一照,即刻惊恐万分,一边尖叫一边四处逃窜。雪亮探照灯在扫了几遍后,岗楼上的边防军就发现了他们,并用探照灯的光柱将几个人锁定。见有人在逃跑,枪声也响了起来。很快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大叫着向这边跑来,还夹杂着警犬的叫声。这下可乱了套。十几个偷渡的人,有的吓得趴在原地哭着不敢动弹,有的尖叫着往回跑。张伟在刚一开始时也被吓傻了,他愣了一下,很快没再多想,本能的往海边的方向狂奔。他不知跳过了几道坎,跨过了几条沟,只是隐约听见有人在叫“站住,站住,开枪了。”就在他纵身跳进芦苇丛的那一刻,他清楚的听见身后“啪啪”的在打枪,接着就听见耳边嗖嗖尖叫,两边的芦苇也不时的有沙沙声,他知道是子弹射来的声音。好在这时他已经跑进了芦苇丛中,很快没了踪影,打枪的人只是毫无目标胡乱射击。

  芦苇丛并不是很宽,他慌乱但极快穿过到达海边。那时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记起在山上时领队跟他们说过,通过边境时如果走散,不要去等其他人,只顾自己走就是,于是他跳进了大海,向对岸游去。   

  这里有一个事情要特别交待,要想成功偷渡,是有方法的。还在家里的时候,离出发还有十几天,领头的带路人就安排大家偷偷的做偷渡的准备,他要所有偷渡的人每人统一备好一些必要的物品:几个长条形有一定厚度的塑料袋,两个两个套在一起,几根细绳,把一张写上香港亲戚电话和地址的纸条用小的塑料袋装上封好,把所有的这些东西装在一个结实的塑料袋中绑在腰上。带路人是这样跟他们解释的,因为走的是水路,到海里时,把两个套在一起的塑料袋吹涨,用细绳把袋口扎紧,就成了一个有两层的气泡,可以当简易的救生圈使用。每人扎三个气泡,左右胳膊各绑一个,再抱住一个,在海里就能安全了。把随身的衣服和装纸条的袋子装进大的塑料袋绑在腰上,就不会弄丢和被打湿。偷渡是选在下半夜,正是退潮的时候,很容易就漂到对面去。

  张伟按照这个做法,下到海里后,果然一切很顺利。他抱着塑料袋,顺着退潮的水流漫无目的漂着。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看到了远处有灯光,他记得领队说过,顺着退潮游时到达的是香港。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脚下碰到东西,试着用脚去踩,碰到的是海底。他又游了一会站起来时,海水刚好到腰间,于是他干脆站起来,一边用手拨着海水一边用脚踏着海床朝着有灯光的地方走。他走的时候,不时觉得有东西碰到他身上,他发现有很多的海鱼在他周围游过,有时还有鱼撞到他的怀里。他越走海水越浅。那里是一片开阔平坦的海滩,等他走到海水浸到小腿肚子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但看见岸边还是在远远的对面,不过看见岸边就在眼睛可及的范围,想到很快就能达到香港,张伟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很快天色变得更亮,他可以清楚的看见周围的物体,更多的鱼在他的四周游过,还有些是十几斤的大鱼,因为退潮水浅,游得并不快,他一伸手就摸到它们。那时的张伟只不过是个十五六岁得少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一下就被这些大鱼给吸引住了,一时连偷渡的危险都让他忘得一干二净。他心里想着要抓几条大鱼,于是他一边往岸边走一边追鱼。到达岸边时,还真给他抓了两条鱼,一条五六斤,一条有十几斤。他把几个塑料袋放了气用泥埋了起来,拆下得绳子刚好用来绑鱼。他洗干净身,穿上裤子,把裤管卷起到膝盖处,上衣没有穿,就扎在要间,提着两条鱼,上岸往有人声的地方走去。

  他一路走,不时的遇到手中握枪的士兵,见他过来,都惊讶的看着他,叫他站住。他这时又累又饿,又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只好停下来傻傻的站着看着人家笑笑,手足无措的哈腰,提一提手里的鱼。他当时心里想,要抓就抓吧,要鱼也可以给的。可是士兵看看他,又看看他手里的鱼,并没有为难他,往一个方向指一指,叫他走。连续几个士兵都是一样,一直到他走出一个大门,那里也有士兵站岗,把他叫住,但是看了看他和他手里的鱼,也同样放他走了。

  出了那个大门,走了一百多米看见了一间士多店,通过那里他跟香港的亲戚联系上,开始了他的香港人生。

  那次他们一起偷渡的一共有十几个人,但只有他一个成功,而且到达很顺利。事后张伟才从一些有经验的人那里得知,其实那次偷渡他是命悬一线。首先是在深圳这边越境的时候,他们被边防军发现后,如果只是趴着不动或往回跑,边警只是向天开枪警告,不会真的往死里打。象他这样当时往海边跑的人,边警是真的开枪打。就在他们偷渡的那片水稻田里,每年都有很多偷渡的人被打死。他能从那里逃出来,已经是逃过了一命。其次是上岸的时候,他闯进的地方其实是香港边检站的一个军营,是专门为了拦截偷渡客而设置的。很多偷渡的人上岸时误闯到那里,都被抓获而遭到遣返回来。他如果被抓住,虽然生命是没有危险,但遣返是不可避免的。他当时没有引起边检站警察的注意,要感谢他手里提着的两条大鱼。试想想,有那个偷渡的人有闲情去抓鱼,然后又大摇大摆的走进军营,旁若无人的穿营而过。估计当时军营里的士兵看见他的装扮,手里又提着鱼,一副当地渔民的打扮,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敢偷渡,怎么可能游过那片海,所以都把他当成是早上早起打鱼的当地人了,让他顺利的通过了军营从而得以轻松的进入香港,归根到底还真是那两条鱼立了大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张伟住在一个由他公司新开发的小区里,那是一个当地人公认的高尚住宅区。这一点从通向该小区的路就可以感受得到。一上环城路,所有路口都有该小区的专用引路指示牌,指示着小区的行走路线。沿途的几个路口还竖立着几个大型的广告牌,是几个影视巨星为小区代言的广告。下了环城路后,经过一条干净平坦,划线清晰整齐,绿化美伦美奂,中间用花草隔离带隔开的四车道马路,来到了小区。

  小区建在山边。走进小区,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好一派南国春景。一进大门是一个热带的园林景观花园,再往里是几栋三十几层的高层居住楼,往后是一片五六层的低层豪华居住楼群,再往后是一大片的别墅区,隐隐约约,都半掩在绿荫当中。

  张伟住的是高层区。高楼一共有五栋,呈正四边形分布,一栋居正中间,布局有点象麻将牌里的五筒。张伟家就在居中那栋的28层8单元,中间那栋是第五栋,他家所在的单元是5栋28楼8号,串起来就是5288,是广东话“我易发发”的谐音。

  刘坚一直把车开到5栋的地下停车场,坐电梯上了28楼,去到了张家。

  屋内刘坚的副手费凡和一个手下正在做笔录,和他一起先到达的另一个女同事柳鹃则坐在一个女人身边,一只手握住那女人的手,另一只手不时拿纸巾递给那女人,那女人正哭着。几个技术科的人正在安装监听和录音设备。 

  见刘坚进屋,费凡站了起来,待刘坚走近,说道:“坚哥,跟你介绍一下,这是环球集团主席张伟先生,这是张太太。”回头又对着张伟说:“张先生,张太太,这是我们刑侦队的队长刘坚。”刘坚快速的和张伟握了下手,转头对张太太点了下头,接过费凡递过的记录,低头看了起来。

  少倾,抬起头,眼光与费凡稍一碰,转身对张伟说:“张先生,多谢你对我们的信任,还有几件事需要你配合一下,第一,绑匪后天就要交钱,时间很紧,为预防万一,我们得准备好绑匪所说的现金,有问题吗?”

  张伟想都没想说:“没问题。”

  “第二,我们要在你家里安装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我的几个同事要在你这里蹲几天。”

  “没问题。”

  “第三,你女儿的事尽量保密,跟学校编个理由请好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第四,除了筹钱,尽量少出门,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

  “刘队长,钱我会安排我的助手在明天之内准备好,其他也没问题,至于你的同事,你们是工作的需要,我很欢迎。”

  “很好,太感谢了!”

  刘坚说完,回头扫了一眼自己的手下,说道:“这里留下柳娟和技术科两个同事,其他全部回去,柳娟,这里就交给你了。”

  “费凡,带上那箱子,交给技术科。”

  箱子是绑匪通过一家速递公司送来的,经过技术科的技术鉴定,上面的指纹除了速递公司工作人员和张家的人留下的之外,没有发现其它可疑的指纹。箱子表面看起来是那种很常间的普通行李箱,两个轮子,带伸缩手拉杆,有提手,能拉着走,不拉动时可以立着放置,也可以用提手提着走。箱子从外表看和其他箱子没有什么区别,但经过技术科的检测,这是一个特制的箱子,箱子有夹层,箱子的外壳由三层组成,最外面的一层是塑料,中间是一层金属,最里面的是一层布料。这种结构,使得整个箱子很坚固。技术科的人在向他做汇报的时候特别提到,这种结构除了使得箱子加强了牢固性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能阻隔电子信号,可以对电子信号进行屏蔽。技术科提到的这点,刘坚当然明白,物理学上叫做电磁屏蔽。当中的科学原理解释起来很复杂,但简单的理解就是,金属盒子里面接收不到电子信号,也传送不出电子信号。这个道理最好的理解就是坐电梯,人一进电梯,身上的手机就会没有信号,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电梯里面其实就是一个铁盒子,这个铁盒子把所有信号阻断了,让信号无法穿过。手机是电子产品,它的连通靠的的是电子信号。因此手机在电梯里是没有信号的,无法使用。绑匪这个箱子其实就是一个铁盒子,他们把它做成这样,是为了防止被跟踪。试想想,一个普通的箱子,如果装上追踪器和窃听器,不论箱子被移动的任何地方,通过追踪器和窃听器发出的信号,我们都可以探测的他的位置。但在这个特制的箱子里面装上追踪器和窃听器,合上箱子后,信号就传不出来了,因为追踪器和窃听器也是靠发射电子信号来工作的,金属盒子把它们发出的信号阻绝了,传不出来,使窃听器或追踪器发出的信号传不出来,那自然是无法跟踪也无法窃听咯。哈哈,自以为聪明,小伎俩而已。

  箱子装进两千万元港币后,刚好把整个箱子挤得满满的,要两个人用力压才能把箱子扣好。看来绑匪早已计算好,除了钱外,不想让箱子再装任何东西。

  但刘坚还是让技术科的人在箱子的提手处的夹层里面巧妙的安装了一个微型的追踪器,当然外表看不出来,在箱子里面也装了一个,绑匪只要一打开箱子,也能有信号传出来。

  三天后早上,刘家。8:30,张伟手机收到信息。

  “请带上箱子,9:00准时出门”。

  来电号码显示,已不是前天用的那个号码,但很显然发信息的就是绑匪,费凡试着拨了回去,电话已经关机。

  刘坚站在客厅靠落地玻璃一边,望着外面沉思。突然回头对费凡说:“再检查一遍各小组的布置情况,不能有半点纰漏。”

  8:40,费凡向刘坚汇报:“各路口,各电子监控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