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打了个哈哈,道:“帮了些小忙,小人哪敢要什么回报。”
“我这人不愿欠人什么交情,这话放在这里,日后但有什么为难之事,尽管来找我,我必定为你办到就是。”
张镖头心中暗道,早就闻听这位北疆之主是山贼出身,看来传言不虚,这些话很有些江湖味道,又见张弃定神看着身旁的夫人,知道这话只能说到这里了,“那小人就谢谢老爷了,您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小人就告退了。”
张弃微微颔首,看着他离去之后,转头看向没有自己吩咐还都站着一动不动的属下,道:“都坐下吃饭吧,叫老板给一桌上两坛好酒,给大家去去寒气。”
(各位书友,本人一直以为中国现在的武侠小说虽多,但金庸的书就是极品中的极品,现在模仿了一段,但确实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谢谢各位读者指正,下次再也不干这样的事情了,还有就是还请各位轻轻点击,收藏本书,谢谢。)
第七十八章权势
更新时间2007…1…722:24:00字数:0
张弃泯着北疆特产的烧酒,心中却是浮想联翩,这几年到也不是他自夸,着实干了些大事,到了如今的地步连他自己都有些难以想象。
当初一个只为了生存而不断杀戮的军中杀手,在这个世界创出如此的局面,心中那份儿自傲且先不说,现下还要初为人父,心中自是有些茫然。
张弃不禁扪心自问自己到了这个世界到底要得到些什么,当初想法看来过于简单了一些,这却也是人之常情,权势自古以来最是腐人心志,多少英雄豪杰为这两个字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要站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之上吗,但小说之上常有的自小胸怀大志,立志要当皇上的人在现实之中几乎可以说是没有,那些最终站在峰顶,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时代的人中之雄们,谁又知道他们刚开始时只是想在纷乱的世间求得一块生存之地呢?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古来开国帝王大多为时事所逼,这才奋一人之力,聚天下之才,终究成就伟业。
这时的张弃已经有了一些问鼎天下的实力,野心自然在心中缓慢滋生,再加上部属中有些大有野心之人在旁边每每旁敲侧击,自立之心已是不可抑制。
这两年诸事繁杂,再加上北疆初定,人心思安,这些想法自是被抛在一旁,但此时北疆已固,草原之上现在已经杀的尸山血海,血流成河,有不少部属已经明里暗里的活动,想让张弃称王,然后南征中原。
但张弃却是知道现下还不是时候,大宋历经四百余年,家底之厚岂是自己只经略了两年的北疆可以比拟的,象这样一个庞大的王朝,华国史上也是绝无仅有,大宋虽然老朽,但却只有等他慢慢自己倒下,此外决无他法,于是张弃严令手下不得提起南争之事,但也不派兵帮助朝廷平乱,还偶尔给李纬制造些麻烦,这就是张弃现下所采取的策略。
再说北疆三州虽经历了半年之久的战乱,但总的来说,损伤并不是太大,这两年流民陆续返回,人力物力也及是充足,就是官员有些短缺,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
这两年张弃将北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在军事上,张弃秉着兵贵精不贵多的思想,在北疆实行征兵,选体格强壮身家清白的编练入自己的军队之中,组成了赤血军团,军团分为三军,全是步骑混合组成。
以原来的北疆老兵为主干,一军三万人,组成九万大军,和宋朝的正规军队不同,张弃军中饷银丰厚,军中将领也不拿空饷,只此一条就已经得了大半军心,再就是张弃命人去往白鹿原,历时一年之久,将那些战死在白鹿原上的战士的枯骨全部运回北疆,并在曲州鲁郡建“勇者陵园”,将收集来的战士枯骨葬在中心,并命人树碑立传,宣布从此后,凡为北疆战死者全葬在这里,供后人参拜悼念,战死战士的家眷由北疆奉养,饷银照发。立时北疆之人凡年轻力壮者,都踊跃参军,大宋虽不是崇文抑武,但文官指挥武官这是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的旧律,军人地位哪里到过如此高度?
张弃却是不管文官的反对,依然坚决执行了这些命令,在张弃看来,军人的地位再高也不过份,军人在前方拼死力战,流的都是血汗,受人尊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强力在北疆推行这个在旁人看来有些疯狂的政令,无心之下却是大有收获,李纬麾下有二十万北疆老兵,这些士卒大多都是北疆土生土长的汉子,这时又征战已久,军饷也时有亏欠,看着一个个老兄弟倒在他乡之地,厌战之心暗生,又听说在北疆当兵的军饷是这里的十倍有余,立时一群群的逃兵出现了,这些人刚开始还是三五成群的逃离,后来传言越来越广,竟然开始成建制的逃回北疆,等李纬察觉的时候,已经有两万余人当了逃兵,李纬虽是严令捉住逃兵者,立即处死,但逃兵却是越来越多,这些人本就是战场上面的亡命之徒,捉拿逃兵的军队多了,他们就翻山越岭,少了就一窝蜂的上前厮杀,李纬见损失越来越重,不禁仰天长叹,然后只是约束众军,不再派人追击了。
到了去年年中之时,张弃大军已经基本组建完成,这么一点的军队防守北疆却是不行的,但张弃信奉的就是进攻而不是防守,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军队的战力,除了平时操练意外,张弃命令各军将领轮流对草原展开突袭。
在景帝五年四月间,张弃就已经得到消息,革兰大汗脱脱病故,继承他汗位的却是脱脱十一个儿子中的九子,这个继任者刚刚十三岁,听说这个孩子颇有脱脱当年的风采,舅舅又是实力雄厚的猛虎部落的酋长,但其他无缘汗位的王子自然不服,六月间,脱脱四子合和台集合了几个部落近五万大军率先向金帐发起了进攻,冲突之下,双方均是死伤惨重,这时博术临危受命,率五千精骑在桑达里河畔大败合和台,几个反叛部落的酋长战死了一半,博术乘胜追击,历时两天两夜,在天都山南麓将合和台生擒,现任大汗达利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兄长斩首示众。
但战事却并未就此结束,脱脱六子刚察秘谋行刺达利事败被杀,其外公却是西部草原实力最大的部落酋长别里台,闻听自己外孙被杀的消息后,大怒之下,会盟西部草原众部落,合兵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向革兰金帐杀了过去,这时,北部草原刚刚平定不久,见革兰眼看四分五裂,再无力来对付自己,十三部落会盟,宣布脱离革兰帝国,其他部落这时见草原之上战火从燃,也都是蠢蠢欲动,相互攻伐,一时之间草原之上战火四起,革兰帝国名存实亡。
草原之上打的热闹,张弃却也没有闲着,建军完成之后,南部草原就成为了北疆军队的训练场,各支新组建完成的大军轮番越过革宋边界,进入草原,南部草原各部落开始之时还是各自为战,有的甚至还想进入大宋疆界象往年一样进行劫掠,但纵横在革宋边界的各支马贼队伍却象发了疯一样拼命阻击,在几个部落被北疆大军攻破,壮年男子被屠杀殆尽,女人孩子成为战利品之后,各部落本就在脱脱南征之时元气大伤,这时也知道靠一己之力再无法对付大宋北疆那个杀人魔王,他们也知道现下金帐自身难保,再不可能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各部酋长商议之下,再次组成联军四万,但此时正是夏季,牛羊马匹都是长膘之时,就算将宋人赶出草原,各部如何过冬都是问题,有人提出向宋人求和,但革兰一百多年以来,视宋人如猪狗,这时却要向宋人摇尾乞怜,大多数人却是做不到的,也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景帝七年七月间,革宋大军继北疆之战后,再次在草原之上展开决战,张弃不顾军中众将劝阻,尽起大军,与革兰联军对峙于白鹿原,双方大战十余日,均是死伤惨重,北疆大军到底是新组建而成,数次差点被革兰铁骑突破,战线每每摇摇欲坠,但凭借着四万余的北疆老兵的拼死抵抗,草原联军后继无力之下,终于无奈之下退回草原,经此一战,北疆张弃之名再次传遍草原,声明之盛几可止小儿夜啼,草原各部闻之胆寒。
第七十九章试探
更新时间2007…1…822:59:00字数:0
草原各部回到自己的地方后就吵作了一团,这次损兵折将万余人,竟然没有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之上将宋军击溃,有些损失大的眼看着冬天是没法过了,往常还能到大宋劫掠一番,这次刚在人家手里吃了个大亏,想起宋军的勇猛善战还有些胆寒,更别说到人家里却抢东西了,眼看着南部草原各部联盟就要四分五裂,这时南部最具实力的胡丹部落首领说话了,草原北部现在征战连连,根本没有余力再管这南方之事,我们自己人再要打杀起来,各部落岂不是成了宋人嘴边的肉不是,不如找那个凶神谈上一谈,说不定有什么转机也说不定呢。
于是一支使节团也就组建了起来,其中各部落的使节全在其中,由胡丹部落酋长的四子作为使节团的正使,又派了一百人的护卫,随后各部酋长范难了,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打动那位不时到草原来折腾一下的北疆雄主呢,现下人家手握雄兵,掌三州之地,大宋向来富庶,草原之上能有什么是人家能够看的上眼的呢?最后到是一个小部落提了个建议,凡是英雄无外乎喜欢烈马宝刀美女,各部酋长深以为然之下,又给使团带上了千余草原良驹,数百美女,此中不乏一些部落酋长的女儿亲族,众酋长在心痛之余对此次出使却是心中惴惴,要是这样都不能打动那位凶神,一个就只有死战到底,一个就是放弃这水草丰美之处,举族北迁了。
使团到了北疆,张弃却犯了思量,见当然是要见的,这时正是分裂革兰帝国使其不能南顾的绝好机会,再说和革兰帝国的仗还是要打的,但却不能总象这样硬打下去,这对于现在的北疆来说只能是一场灾难,但见这些人时,提什么条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意志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却是颇费思量的事情。
吴去给张弃上了自己的一些条陈,他这时再不是那个背逼的走投无路只好投身为匪的普通人了,现在吴去已经俨然是北疆的第二号人物,专管北疆政事,众人在私底下都戏称其为“管家”。
吴去在条陈之中言道:“大人台鉴,去自跟随大人起兵以来,大人每战必胜,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然北疆初定,大人又重燃战火,虽战而胜之,然大人可知所费几何?革兰虽我世仇,狼子野心,不过此时自顾不暇,正我修养生息之机,待我北疆元气渐复,大人统十万敢死之士,凭大人之武功,必然一战而定草原,何必急于一时之快,树无谓之敌?今次革兰来使,以卑职之见,大人不如好生安抚,结为盟友,暗中分化其心,不过几年,南方各部必然为大人囊中之物,到时进可攻,退亦可守,何乐而不为?此为卑职一管之见,望大人三思定夺。”
张弃经过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做起大事来虽然有些时候还是手段略显酷烈,血腥味过重,但华国已经发展出了现代文明,对于古代的历史已经研究的相当透彻,虽然张弃没有系统的研读过这些史料,但却仔细学习过古代的战争史,对于战争手段以及战争目的的认识在当前时代可以说无人能及。
对于当前的形势他比吴去还要清楚的多,但在他心里这一战是必须打的,因为张弃对于草原民族的了解之深,甚至超过了他们对于自己的了解,草原民族向来以实力说话,如果你显得软弱可欺,那么他们就会象狼一样一拥而上,,在草原民族的字典中从来不会存在怜悯两个字,只要你有实力,那么他们自然会对你保持尊敬,甚至在遭受危险的时候向你求援。
草原民族是个有些奇怪的群体,他们性格刚强,宁死不屈,只要你侮辱了他们的尊严,他们会不顾生死的发起战争,但他们对待在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朋友是从来不会忘记的,只要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不管敌人实力怎样的强大,不管路途怎样遥远,他们都会来帮你。
但对待敌人,他们的手段残忍血腥,往往都是将对方屠杀殆尽。他们的性情粗犷豪放,不喜拘束,所以草原之上虽然英雄辈出,但总是不能归于一统。
所以吴去之见就显得过于简单,这些草原汉子虽然为了草场每每能拔刀相见,但对于外族的戒意却是根深蒂固,前段时间拉拢草原部落毫无进展就是明证,但张弃现在却也不甚担心,自己千里奔袭,杀人无数,几乎将叶朗部落灭族,这些事在宋人眼里显得残暴之行,在草原人眼里却是正合乎他们的本性和规矩,一切用实力说话。
这次经此一战,虽然损失甚重,但他的声明在草原之上却是越传越广,南部草原各部在整个革兰帝国中本来就实力最弱,这次见战不能胜,草原之人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