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歌-盗墓成吉思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阵歌-盗墓成吉思汗-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当武林高手大战,那种生死决于一瞬,杀气纵横凌厉,文字自然也要配合起来,这才叫做“形神合一。”形在外,无它无以表现内在。神在内,无它则是行尸走肉。

  我们大家都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看到的动作片,比如成龙的,李连杰的,甄子丹的,很多动作镜头都是一个长镜头下来,很少切换,这固然是他们的功夫好,所以不用切换镜头好换个替身上去,只给我们露个背影,让你分不出这人是谁,所以,要拍功夫片,动作片,本人必须是高手,不然,就穿帮。

  同时,这也是电影手法的落后。

  后来到了徐克等人,开始大量运用剪辑,这时候,不管会不会武功的都一拥而上拍动作,因为镜头越来越快,有时候快到只有三分之一秒,所以,大家只能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在细节上就很难兼顾,同时,由于这种快速剪辑,反而在形式上助长了一股凌厉的气氛,所以,动作片越来越好看。比如徐克的《新龙门客栈》。

  而到了这几年,就拿最近甄子丹的《杀破狼》《龙虎门》做比较吧。

  《杀破狼》中,甄子丹,吴京,洪金宝都是高手,所以大家注意一下,他们的对战基本上每个镜头都很长,简单理解就是:每一次都是打很长时间很多动作后才换另一个角度去拍。

  而在《龙虎门》中,快速剪辑便再次运用了,毕竟,里面甄子丹,谢霆锋,余文乐的功夫相差很多。

  所以,我们看到《英雄》中,甄子丹和李连杰那场枪剑对战,便很过瘾,因为一气呵成的感觉强烈。

  大家发现了吧:对于观众而言,一个演员苦练十几年武功,用长镜头拍成电影后美感说不定还比不上几个不懂武功的演员在那里用快速剪辑拍的动作戏,这种电影就很多了,大家都知道,毕竟,世界上能打得演员就那么几个。

  虽然在武术内行人看来,长镜头更可以看出演员的功夫底子,但是毕竟大众不能。

  电影首先要美,文字也是。

  说了这么多,也是在打比方,比方到文字上。

  如果,你在描述一场高手对决的时候。还要像传统的动作片那样,大堆文字长篇大论下来,对方一招攻来,这一招怎么攻,怎么出招,怎么转换,我怎么防守,怎么抵挡,手该怎么摆,腿该怎么踢,真气该怎么用,一招一式说的清楚明白,比如前期武侠大家白羽,王度庐等人的手法,长长一大堆,那种凌厉肃杀之气肯定没有,就好像老太婆的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

  不要忘记了,现代的观众大多是不懂武功的,但是他们看过很多动作片,对于招式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所以,就好像刚才说的写字一般,写个“一”字,留给观众的想象更多更丰富。

  文字跟电影不同,电影有画面,有声音,这种表现形式更直观,冲击力更强,而文字只靠读者的想象来体味作者的用意和意境。

  这种手法是金庸,梁羽生,白羽,朱贞木那个时代的做法。

  后来的古龙,温瑞安,开始做出改革,向着“形神合一”发展,即文字本身的排列组合如何更好的发挥出自己要表达的情绪。

  到了黄鹰的《大侠沈胜衣》系列,文字组合在描写战斗的时候,便已杀气纵横,文字都很短,有时候甚至是一个字,两个字,然后分段,再一两个字…………

  这就好像高手之间的搏斗,一招一式,干脆利落,速度力量兼具,丝毫不拖泥带水。

  古龙曾经创造了“长短句”结合的文体,长句如同长江大河,奔涌而下,气势雄浑,但短句突来,便如一把快刀横空断水,更显霸道利落。

  可笑的是,很多人却认为这是散文。

  文字散就是散文吗?

  这就是那些无聊无知迂腐文人的误解,强自考据。

  所谓的“形神合一”,在文字上的解释就是:文字的选择,排列,组合,怎么才能更好的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气氛,气势,情绪等等。

  
  为什么八十年代的动作电影和现在完全不同?

  因为观众看得电影越来越多,所以,视觉感会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快,以前,我们拍一个雄迈辽阔的大风光,比如大草原,或者大雪山,至少要停留在荧幕上十秒钟,才可以让观众看清楚,现在,这个时间就缩短到五秒,甚至更短。

  观众的眼睛越来越快,经验越来越多。

  文字组合也是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